-
悬河 编辑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较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
中文名:悬河
外文名:Suspended river
拼音:xuán hé
又称:地上河
学科:水利工程
领域:工程技术
基本解释
(1)指瀑布。
悬河
(2)指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详细解释
1. 指瀑布。
2. 谓倾泻不止。
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3. 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苏曼殊《碎簪记》:“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4. 指高出地面的河。
《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悬河’。”
②悬河段无支流补给,流域面积小;
③易决堤、易断流;
④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②开阔的空间,下游开阔低平的地形为悬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间;
③人类活动,筑堤修坝,使悬河的形成成为可能 。
②青年期悬河;
③成年期悬河;
④老年期悬河;
⑤衰亡期悬河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