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沙灾害 编辑
由风沙造成的危害
风沙灾害是由风沙造成的危害。
中文名:风沙灾害
外文名:wind-sand disaster
相关术语:沙尘暴
学科分支:应用气象学
风沙灾害是由风沙活动或风沙现象造成的灾害。风沙现象是指风挟带起大量沙尘,按一定路径移动扩散,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显著降低的现象。风沙在活动过程中,对地表物质发生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风沙作用。风沙活动是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地球外动力活动,它能局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各种风沙地貌,并造成风沙灾害。
风沙灾害分为由扬沙引起的灾害和由沙尘暴引起的灾害。前者是地面尘沙被大风吹起,使空气能见度降到1~10千米,尘土和细沙在空中分布较为均匀;后者是大量沙尘被吹到空中,使空气能见度小于1千米,其范围通常比前者大得多。当能见度小于500米时为强沙尘暴,能见度小于50米时为特强沙尘暴,这两者风沙危害更加严重。
风沙能埋没农作物、侵蚀土壤、降低土壤肥力等。作物长期遇风沙,会使其根系暴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风沙还可以使作物发育延迟。例如风沙使冬季小麦抽穗延迟3~7天,使大豆初花期延迟7~14天。冬小麦出苗后7~14天(秋季)受风沙危害,可减少第二年收获物的干重,出苗后7天受风沙灾害的麦苗小穗数最少且重量最轻。春季早期受到风沙危害,也会使小穗数量大大减少 。
防御风沙灾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增加地面植被覆盖。这是增加风障减轻风沙灾害、保护土壤和作物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进农业技术措施。利用生物技术选取能抗风沙灾害的品种;调整播种期,尽量避开风沙危害的时期;作物种植方向要与地区盛行风向一致等。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符合生态原则的土地使用结构,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结构。风沙灾害的黄淮平原,实行粮桐间作,一般可降低风速20%~50%。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