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扎县 编辑
尖扎县,隶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北部绝大部分以黄河为界与化隆回族自治县相望,东南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接壤,西与贵德县相连,南与同仁市毗邻。县境南北长约87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万人,藏族约占总人口的62%。全县辖3个镇、6个乡。行政区域面积1558平方千米,2019年末,尖扎县户籍人口为62246人。尖扎县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以红色砂砾构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称,园内有南宗寺、尼姑寺、南宗扎寺三大寺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处僧、密、尼并存的宗教法地,是青海省继塔尔寺、青海湖之后的重要旅游景区。是中国赛艇、皮划艇高原水上训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尖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尖扎县地区生产总值244658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461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51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300万元。
中文名:尖扎县
外文名:Jainca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青海省东南部
面积:1558 km²
下辖地区:3镇、6乡
政府驻地:马克唐镇
电话区号:0973
邮政编码:811200
气候条件:高原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青D
地区生产总值:244658 万元(2019年)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汉代设置的河关县(治贵德河阴)辖地。
西晋怀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尖扎地区为吐谷浑活动地。
南北朝时,尖扎地区属后凉吕光所置的浇河郡(治贵德河阴镇)辖地。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在今尖扎县设置达化县,治所在直岗拉卡一带,隶廓州,治今贵德河阴镇。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今尖扎属米川县,隶廓州,治化隆群科。
北宋时,曾为唃厮啰政权属地。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今尖扎又成为宋积石军(治贵德河阴镇)辖地。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又陷为金积石州(治贵德河阴镇)辖地。
元代今尖扎地区属贵德州辖地,隶河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代,今尖扎县属归德守御千户所管辖。隶河州卫。
清代,今尖扎地区为贵德厅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今尖扎为贵德县管辖。
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决定,成立尖扎区工作委员会,以贵德第六区及昂拉地区为工作区域。
1953年6月2日,正式从贵德县析置尖扎县,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22日,隶属于即日成立的黄南藏族自治区。
1955年5月,自治区改为自治州。贵德县现属海南藏族自治州。
尖扎县
2000年,尖扎县辖2个镇、10个乡。其中各乡镇:马克堂镇、康扬镇、直岗拉卡乡、坎布拉乡、多加乡、贾加乡、措周乡、加让乡、昂拉乡、能科乡、当顺乡、尖扎滩乡、李家峡地区虚拟镇。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尖扎县坎布拉、多加、直岗拉卡3乡,合并设立坎布拉镇(镇政府驻地设在李家峡);撤销加让乡,并入马克唐镇。
2001年底,尖扎县辖3个镇、6个乡,4个社区、79个村(牧)。
截止2011年,尖扎县辖3镇6乡、86个行政村。
尖扎县行政区划详表 | ||
主要乡镇 | 政府驻地 | 主要辖区 |
马克唐镇 | 驻马克唐 | 辖4个社区(黄河路、申宝路、兴隆街、人民街),14村(马克唐、勒见、麦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让、李加、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滩)。 |
康杨镇 | 驻康家 | 辖13个村(上庄、寺门、巷道、东门、城上、崖湾、格曲、河滩、沙力木、宗子拉、尕日唐、西麻拉、烂泥滩)。 |
坎布拉镇 | 驻李家峡 | 辖18个村:德洪、尖藏、万吉合、尕吾昴、蚂蚁滩(吉利)、古日羊麻(如布、如其滩)、直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拉夫旦、哈玉、浪哇、坎加、满岗、茨卡。 |
昴拉乡 | 驻尖巴昴 | 辖6个村(尖巴昴、牙那洞、措加、牙子盖、东加、河东)。 |
能科乡 | 驻麻尼多楞 | 辖4个村(德欠、拉萨、子哈贡、下扎)。 |
当顺乡 | 驻香干 | 辖8个村(古浪堤、香干、东当、古什当、冬果、才龙、拉德、古浪坡哇)。 |
尖扎滩乡 | 驻恰藏 | 辖7个牧(羊直、岗毛、来玉、石乃亥、洛哇、尕加一、尕加二)。 |
措周乡 | 驻霍尔瓦西 | 辖5个村(俄什加、切藏麻、洛哇、措香、石乃亥)。 |
贾加乡 | 驻哈玉 | 辖4个村(贾加、安君、南当、洋勒)。 |
位置境域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尖扎县东北部绝大部分以黄河为界与化隆回族自治县相望,东南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接壤,西与贵德县相连,南与同仁毗邻。县境南北长约87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558平方千米
尖扎县
地质地貌
尖扎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1960米,最高海拔4614米,相对高差为2654米。河谷、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地域的垂直差异明显。境内山脉属西倾山余脉,西南到西北有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申宝山、扎马山等,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
气候
尖扎县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为青藏高原特殊型气候区,年平均温度7.8℃,年日照时数443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无霜期186天。极端气温最高为34.1℃(1988年6月28日),极端气温最低为-19.8℃(1961年1月17日)。
水电资源
尖扎县
生物资源
尖扎县有野生动物数十种,珍贵皮毛兽有旱獭、狐、猞猁、扫雪、水獭,药用禽兽有雪鸡、麝、鼯鼠,可肉食的有岩羊、环颈雉、斑鸠、岩鸽,还有珍稀动物苏门羚、兰马鸡、雪豹等;植物资源有野生经济植物120余种。
矿藏资源
尖扎县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金、云母、煤、石灰石等矿点10余处,已查明的莹石氟化钙达90%以上,是冶炼高级钢材必用添料,方解石矿储量大,并共生冰州石。
2019年末,尖扎县户籍人口为62246人。
综述
尖扎县
2019年,尖扎县地区生产总值244658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461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51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300万元。
第一产业
2013年上半年,尖扎县农牧业投入资金652.275万元,栽植核桃经济林8697亩;实施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利用技术项目4010亩,建立脱毒种薯生产基地500亩。全县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62个,其中牛羊育肥养殖场47个、奶牛养殖场1个、蛋鸡养殖场6个、生猪养殖场6个、特种养殖场2个。年末畜禽存栏23万头(只),育肥牛羊出栏11万头(只)。组建水产养殖场10个,建设网箱242个1.56万平方米,网箱养鱼108万尾;建设池塘110亩,养殖大闸蟹15万只,水产品品种达到12种。
第二产业
尖扎县
第三产业
2013年上半年,尖扎县坎布拉旅游文化项目开发投资金额达9950万元;投资6.9亿元的后弘文化宗喀巴纪念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投资1.5亿元的坎布拉四星级酒店已完成主体封顶;截止7月底,坎布拉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0万元。全县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2229.4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达1538万人;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
文化事业
2013年,尖扎县完成19个寺院书屋和6个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完成五彩神箭木箭制作技艺、南宗尼姑诵经乐、昂拉果馍切、安多则热、仁青尖措格萨尔绘画艺术、尖扎达顿宴6项州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
教育事业
尖扎县
医疗卫生
2013年,尖扎县全面完成县藏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县医院职工绩效考核信息化动态管理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医改办的充分肯定,被列为2013年全国医改工作十大亮点之一。为4433人次城镇医保参保职工支付1454万元、462人次住院病人报销医疗费用269.7万元。新农合参合43113人,参合率98.5%,为4044人次住院病人报销医疗费用1457.81万元。投资95万元的尖扎滩乡卫生院业务用房项目已投入使用。医院主要有青海省尖扎县藏医院和尖扎县人民医院。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尖扎县
2013年,尖扎县投入资金1083.2万元实施677套农村奖励性住房项目,投资1729万元完成30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投入资金480万元实施150户危房改造项目。保障性住房竣工1388套,入住743户;完成330套廉租房分配入住工作。
基础设施
尖扎县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尖扎县
传说尖扎是吐蕃王朝赞普时期的军队驻扎和对外引军之地,也是藏地三贤者和喇青贡巴绕赛大师为首的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勤劳勇敢而质朴的尖扎儿女在这里创造出别具一格、浓郁民族特色的尖扎射箭文化。在尖扎,射箭既是勇气和势力的权威,又是福气和生命的象征。虽然在安多地区的很多地方有民间射箭活动,但尖扎射箭于众不同,它从最初的狩猎工具演变兵器,发展成为集历史、宗教、民俗、体育、艺术于一体的“五彩神箭”文化,在灿烂绚丽的藏族文化中占具主导地位。射箭一般有祭祀诸神、练箭和箭技比赛以及最终的达顿宴会等组成,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箭技比赛和达顿宴会。
阿琼南宗寺
智合寺
智合寺
昂拉千户庄园
昂拉千户庄园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2019年9月,尖扎县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21年1月,尖扎县入选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9月2日,尖扎县入选“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8日,尖扎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2月,尖扎县入选第二批青海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