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角洲地区 编辑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截至2019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2.27亿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305045亿元,长三角所有设区市的经济体量均达到了千亿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2019年,长三角区域铁路网密度达到325千米/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文名: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文名:Yangtze River Delta
别名:长三角
行政区划代码:上海(310000)江苏省(320000)浙江省(330000)安徽省(340000)
行政区类别:地理区域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长江下游地区
面积:358000 km²
下辖地区:3省1市
政府驻地:上海市武康路103号甲
电话区号:021(规划统一使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27 亿(2019)
著名景点: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苏州园林、西湖风景区、黄山风景区
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等
火车站: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合肥南站等
车牌代码:沪、苏、浙、皖
地区生产总值:30.50 万亿元(2023)
著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管理机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
上海
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1842—1949年),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初步大发展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南京
1982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明确了提出“地区协作”以及“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正式设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
1983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在《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初步设想》中指出,长三角经济区域规划范围可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以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 。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
1988年6月1日,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被撤销。
1992年6月,“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
1996年,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取代。
2006年11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 。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
杭州
2015年12月3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 。同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规划范围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2021年11月23日消息,即日起,长三角区域户籍居民可在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新生儿入户,不再需要在实际居住地和入户地之间来回奔波。这是沪苏浙皖四地公安机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服务举措 。
2023年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省级行政单位 | 市级行政单位 |
---|---|
上海 | —— |
江苏 |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
浙江 | 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
安徽 |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滁州、蚌埠、淮北、淮南、宿州、阜阳、亳州、六安、黄山 |
位置境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灯光图(截至2020年6月)
地貌
长江三角洲卫星图
SDGSAT-1发布长三角影像
地形
苏州
气候
合肥
水文
无锡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有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金牛湖、石臼湖、固城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登月湖,浙江的西湖、东湖、南湖、东钱湖、千岛湖和安徽的巢湖、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天井湖、平天湖、雨山湖等湖泊,除淮河、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河流以外,还有上海的黄浦江、吴淞江、蕰藻浜,江苏的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浙江的瓯江、灵江、苕溪、南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浙东运河,安徽的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皖江、新安江、滁河、漳河、淠河、颍河、涡河、东淝河、南淝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濉河、史河等水系。
矿产资源
常州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其中江苏、安徽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另有一定数量的金属矿产。浙江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多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等用途。上海矿产资源相当贫乏,基本无一次常规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电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土地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地表覆盖多样。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共有6大类14小类,分别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海涂和滩地)、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公交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岩石用地)等。
植物资源
截至2012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维管束植物3200多种,分属205科,1006属,约占中国维管束植物科的60.3%、属的31.7%、种的11.7%。其中蕨类植物34科、71属、240种,种子植物171科、938属。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7科、17属、21种,被子植物164科、921属、2900余种,约占中国种子植物科的51.4%、属的31.8%、种的12.2%。特别在皖南丘陵山区中保存了丰富的古老科、属、种孑遗植物。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外来人口最大的集聚地,也是外来人口落户门槛最高的区域之一 ;截至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内约有2500万人未在常住城市落户 。
综述
杭州
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长江经济带和全国比重分别为51.9%和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7982.3亿元,占全国比重达30%;进出口总额为118543.37,占全国比重36.9%。地区生产总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省GDP102719亿元,浙江省GDP64613.4亿元,上海市38700.6亿元,安徽省3868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江苏省37086.1亿元,浙江省26630亿元,安徽省18333.7亿元,上海市15932.5亿元;进出口:江苏省44500.5亿元,上海市34828.5亿元,浙江省33808亿元,安徽省5406.4亿元 。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76054亿元,增长8.4%。
202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长三角所有设区市的经济体量均达到了千亿以上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289亿元,增长2.5%。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305045亿元,增长5.7%。
2022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经济指标
第一产业
2019年,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在上海成立。2020年8月31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联盟联席会议在黄山市举办 。2020年12月13日,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推进会在浙江省嘉善县举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合签署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备忘录 ;成立长三角农业创新赋能联盟 ;2020年12月30日,长三角垦区协同合作首次联席会议在合肥召开 。
第二产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民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承载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运-10诞生在上海,从运-10一直到之后的MD8290,包括2017年首飞的C919大型客机,中国民用飞机、喷气飞机的发展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
2020年9月,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成立了四条产值超万亿的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分别为:上海市牵头成立的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江苏省牵头的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联盟、浙江省牵头的长三角数字健康产业链联盟,安徽省牵头的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 。
第三产业
长三角国际化程度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功能日臻完善,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中国的32%和55%(截至2014年底)。
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5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69%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中国国内旅游收入37710.20亿元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综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密度较高,省际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有效连接,沿海、沿江联动协作的航运体系初步形成,区域机场群体系基本建立 。
沪苏浙交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原有交通合作机制基础上在长三角内部运营跨省公交,规划建设示范区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跨省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苏、皖交界的南京、马鞍山两市签订《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南京江北新区与滁州来安县共同启动了《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研究》编制 。
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正式印发。
公交
截至2020年9月底,长三角区域内已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化客运线路60条,其中沪苏之间19条、苏皖之间18条、苏浙之间9条、沪浙之间9条、浙皖之间5条。毗邻公交的开行模式,主要有班线公交化和公交延伸或新辟两种运营模式,其中,班线公交化12条,公交延伸或新辟48条。 。
2020年10月,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研究修改了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相关征求意见稿。市场监管部门对《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等4项拟申请的区域统一标准 。
区域 | 线路 | ||
沪苏 | 上海公交嘉定7路B线 | 江苏公交7618路 | — |
苏皖 | 徐萧城际公交901路 | 徐宿城际公交K902路 | 徐宿城际公交902路 |
滁州公交108路 | 南京公交611路 | 南京公交707路 | |
天长公交106路 | — | — | |
苏浙 | 江苏公交7619路 | 苏州786路/嘉兴268路 | — |
沪浙 | 嘉善328 | 嘉善329路 | 平湖315 |
平湖319 | 平湖207路 | — | |
浙皖 | 临安定制公交10号线 | 2935路 | 安吉359路 |
铁路
2019年,长三角区域铁路网密度达到325千米/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长三角区域以全国8%的铁路营业里程承担着全国20%的旅客发送量。2019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占全国铁路的20.5% 。
截至2020年6月,长三角有21条高铁线路,长度5306千米,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陆域所有省辖市均通动车 。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千米,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千米 。
类别 | 铁道线路 | |||
普速铁路 | 庐铜铁路 | 京沪铁路 | 陇海铁路 | 宁启铁路 |
沪杭铁路 | 浙赣铁路 | 合九铁路 | 铜九铁路 | |
金温货线 | 新长铁路 | 淮南铁路 | 衢宁铁路 | |
快速铁路 | 金温铁路 | 沪苏通铁路 | 青盐铁路 | 九景衢铁路 |
高速铁路 | 合宁铁路 | 合武铁路 | 甬台温铁路 | 温福铁路 |
京沪高速铁路 | 沪宁城际铁路 | 宁安高速铁路 | 宁杭高速铁路 | |
商合杭高速铁路 | 沪昆高速铁路 | 淮萧客车联络线 | 合福高速铁路 | |
合蚌高速铁路 | 郑阜高速铁路 | 杭黄高速铁路 | 徐盐高速铁路 | |
连镇高速铁路 | 杭甬高速铁路 | 杭台高速铁路 | 盐通高速铁路 | |
在建线路 | 合青高速铁路 | 宁淮城际铁路 | 北沿江高速铁路 | 杭衢高速铁路 |
杭温高速铁路 | 沪苏湖高速铁路 | 甬舟铁路 |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 | |
衢丽铁路 | 金建铁路 | 金甬铁路 | 昌景黄高速铁路 | |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 | 池黄高速铁路 | 杭州机场高铁 |
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公路
沪昆高速公路 | 沪宁高速公路 (沪蓉高速公路) | 宁杭高速公路 | 京沪高速公路 |
宁芜高速公路 | 江苏沿江高速公路 | 宁通高速公路 | 宁连高速公路 |
上三高速公路 | 扬溧高速公路 | 宁宿徐高速公路 | 盐靖高速公路 |
申嘉湖高速公路 | 杭绍甬高速公路 | 苏绍高速公路 | 绍诸高速公路 |
溧芜高速公路 | 合宁高速公路 | 合安高速公路 | 沈海高速公路 |
合淮阜高速公路 | 嘉绍高速公路 | 苏嘉杭高速公路 | 芜合高速公路 |
合蚌高速公路 | 合铜黄高速公路 | 甬舟高速公路 | 沪常高速公路 |
金丽温高速公路 | 诸永高速公路 | 锡澄高速公路 | 甬台温高速公路 |
同三高速公路 | 盐徐高速公路 | 杭绍台高速公路 | —— |
机场
省市 | 机场列表 |
---|---|
上海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
江苏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 |
浙江 |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台州路桥机场、义乌机场 |
安徽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芜湖宣州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 |
以上仅列举已建成通航机场 |
航运
2020年12月14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新举措:长三角地区内边检行政许可“一地办证、区域通用”;外籍船舶在长三角地区港口间移泊免办出入港边检手续;国际航行船舶进出长三角港口,边检手续做到随到随办;国际航行船舶网上预报预检、边检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国际航行船舶在口岸短暂停泊、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一次性办理入出境边防检查手续;对国际航行船舶自国内港口出发,在长三角保税燃油加注锚地不上下人员,仅加注保税燃油后直接出境的,优化出境边检查验手续;外籍船舶在长三角地区修造船企业维修期间,为人员上下外轮、船舶搭靠外轮提供便利;建立长三角地区移民边检机关与港航企业协作机制,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内容 。
省市 | 港口列表 |
---|---|
上海 | 上海港 |
江苏 | 南京港、无锡港、常州港、苏州港、镇江港、扬州港、泰州港、南通港、盐城港、徐州港、连云港港 |
浙江 | 宁波舟山港、绍兴港、台州港、湖州港、嘉兴港、温州港 |
安徽 | 合肥港、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铜陵港、池州港、巢湖港、宿州港 |
参考资料来源 |
桥梁
省市 | 列表 |
---|---|
上海 | 上海长江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杨浦大桥、崇启大桥、东海大桥 |
江苏 |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泰州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
浙江 | 钱塘江大桥、彭埠大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袁浦大桥、下沙大桥、九堡大桥、之江大桥、江东大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北口大桥 、瓯越大桥 、温州大桥 、大门大桥 |
安徽 | 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望东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池州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芜湖长江三桥 |
轨道交通
2016年,成立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 。2019年12月25日,常州加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轨“一码通”阵营,长三角在全国轨道交通二维码范围内率先实现区域城轨二维码“互联互通”服务的全覆盖。 2020年9月,长三角公交一体化推进联盟成立 。
城市 | 名称 | 首段开通时间 |
---|---|---|
上海 | 上海地铁 | 1993年05月28日 |
南京 | 南京地铁 | 2005年05月15日 |
杭州 | 杭州地铁 | 2012年11月24日 |
苏州 | 苏州轨道交通 | 2012年04月28日 |
无锡 | 无锡地铁 | 2014年07月01日 |
宁波 | 宁波轨道交通 | 2014年05月30日 |
合肥 | 合肥轨道交通 | 2016年12月26日 |
徐州 | 徐州地铁 | 2019年09月28日 |
温州 | 温州轨道交通 | 2019年01月23日 |
常州 | 常州地铁 | 2019年09月21日 |
绍兴 | 绍兴轨道交通 | 2021年06月28日 |
芜湖 | 芜湖轨道交通 | 2021年11月03日 |
金华 | 金华轨道交通 | 2022年8月30日 |
南通 | 南通轨道交通 | 2022年11月10日 |
台州 | 台州轨道交通 | 2022年12月28日 |
滁州 | 滁州轨道交通 | 2023年6月28日 |
以上数据仅列举已建成线路 |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负责研究拟订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合作基金、长三角网站和有关宣传工作 。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 |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 何立峰 |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主任 | 马春雷 |
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9月: |
科学技术
长江三角洲地区专利产出状况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科创产业紧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
2020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五个一批”共77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浙江省工作要点,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列入其中。
2021年11月17日,以“技术赋能 数智引领”为主题的第四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嘉定开幕。长三角区域4大城市展团受邀参展,线下参展企业150家,共设5大展区,举办40余场同期活动。
2021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达到26481篇,较2011年增长近6倍, 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纳入了区域科研合作网络中。2021年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达到30968件,合作发明专利7835件,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86倍和7倍 。
医疗卫生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医院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已覆盖长三角30个城市112家三甲医院,养老服务协商协作机制初步建立。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23.6万人次、结算医疗费用约54亿元 。2019年5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11日共同签署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合作备忘录。 2020年6月,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跨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联办合作协议》。
截至2020年5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累计结算114.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7亿元,长三角地区异地住院累计结算60.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1.4亿元。三省一市居民在41个城市的主要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均可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截至2020年6月,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已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覆盖5600余家医疗机构 。
教育事业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同推进教育一体化。 根据教育部“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长三角一市三省共有35所高校入榜,包括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地区 | 名单 |
---|---|
上海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军医大学 |
江苏 |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
安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
以上数据仅列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 。 |
文化事业
2018年,长三角文博会举办期间,成立了: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长三角文化金融合作服务平台、长三角文旅产业联盟、长三角电子竞技产教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影视制作基地联盟、长三角XR创意媒体发展联盟、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长三角文创特展产业联盟、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项目等 。
2018年9月27日,由沪、苏、浙、皖文明办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全国文明城市(区)文化交流研讨会27日在上海召开。 2019年7月25日,《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发布 。
2023年5月6日,《2022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
开放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2018年,上海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立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
生态环境
2014年1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正式启动。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占77% 。
2020年,长三角区域41个主要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5微克;整体达到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
长江三角洲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又相互渗透,有着一脉相承的特点;地域文化包含海派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 。长江三角洲普遍受江南文化影响,彼此间的交流紧密,清代安徽的桐城派。现代文学史上的浙江籍作家,如鲁迅、茅盾、王国维、徐志摩、艾青、夏衍等。当代文学史,江苏的苏童、浙江的余华、上海的孙甘露、安徽的潘军 。
文化类别 | 概述 |
---|---|
海派文化 |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其实质是对欧美文化的借鉴。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
吴越文化 |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吴越文化又可细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源同出。 |
徽文化 | 徽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的文明,包含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 |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南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互补性强,互为重要的客源地、目的地、中转地 。2011年,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联席会议成立 。2019年5月,沪苏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和旅游联盟。 。2020年9月12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的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上海共同成立了“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 。
截至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5A级景区总数达54家。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共接待游客人数达25.8亿人次 。
上海 |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科技馆、上海野生动物园 |
江苏 | 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灵山大佛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苏州园林、金鸡湖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濠河风景区、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瘦西湖风景区、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句容茅山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景区 |
浙江 | 西湖风景区、雁荡山风景区、普陀山风景区、千岛湖风景区、乌镇古镇、南湖旅游区、奉化(溪口-滕头)旅游景区、横店影视城景区、西溪湿地旅游区、刘伯温故里景区 |
安徽 | 三河古镇、黄山风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芜湖方特旅游区、九华山风景区、绩溪龙川景区、天堂寨风景区、万佛湖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
资料: |
长三角微光遥感卫星影像图。
长三角微光遥感卫星影像图
说明:图像显见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和义乌等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小城市以及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洋山港和东海大桥等设施,首次用高分辨彩色微光数据精细地呈现了长三角地区的夜间灯光分布情况,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和水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