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编辑

韩国历史上的流亡政府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半岛在日韩并合后,于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流亡政府,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中韩建交以来所有韩国总统必然莅临朝圣。大韩民国在上海正式确立废除君主制,成立民国;在上海选举出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长级长官;在上海召开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代表会议;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在上海通过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韩国政府亦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历任韩国总统均会到访该遗址拜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

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

纪念日:4月11日

成立时间:1919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朝鲜语:대한민국임(림)시정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简称临政(朝鲜语:임(림)정/临政)或临时政府(朝鲜语:임(림)시정부/临时政府),是朝鲜半岛在日韩并合后,于1919年在法属上海法租界成立,后搬迁至中国重庆的一个临时政府,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

该临时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而国民政府当时虽也未正式承认,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其极大的援助,如协助训练地下武装及情报人员,并为其在国际范围扩大影响。

临时政府于1926年至1932年在中国上海的办公旧址位于上海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的全部韩国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于2003年7月10日)、李明博(于2010年4月30日)、朴槿惠(于2015年9月4日)都曾莅临参观。在重庆的办公旧址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文在寅(于2017年12月16日)曾莅临参观 。

1940年9月17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成立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李青天将军出任总司令,李范奭(音shì)将军出任参谋长。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声明书,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并宣布重庆为大韩民国“借地办公”的临时首都,重庆成为中韩两个国家的政府办公地。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和重庆的旧址现已恢复原貌并开放为博物馆供人参观。

2018年4月13日,大韩民国国家报勋处表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纪念日将由4月13日改为4月11日。

地理位置

编辑
临时政府在上海的办公旧址位于上海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中韩正式建交以来的全部六任韩国总统包括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于2003年7月10日)、李明博(于2010年4月30日)、朴槿惠(于2015年9月4日)都曾在任期之内莅临参观。

历史背景

编辑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旗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旗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废除“大韩帝国”政府,设立“朝鲜总督府”。1919年,朝鲜境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3·1”反日起义运动。

1919年4月10日,流亡上海的韩国志士经李光洙、孙贞道提议,同时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号的玄楯住所召开由来自韩国各地和海外的独立运动代表29人出席的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临时议政院,作为最高民意机关。

同年4月11日,又在相同地点召开了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第一届会议。选举李东宁为议长,孙贞道为副议长,李光洙、白南士为书记。

制订《大韩民国临时宪章》十条,决定不采用君主制,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通过临时政府《施政纲领》和政府成员《宣誓文》,确定采取国务总理制,选举李承晚任国务总理,安昌浩任内务总长,金奎植任外务总长,李始荣任法务总长,崔在亨任财务总长,李东辉任军务总长,文昌范(一说申锡雨)任交通总长,秘书长为赵素昂。

由于当选者当时很多还不在上海,遂又选举申翼熙任内务次长、玄楯任外务次长、李春塾任财务次长,鲜于赫任交通次长、曹成焕任军务次长、南亨佑任法务次长,负责各部日常工作。并通过了告全体国民《布告》和告世界各国政府《宣言书》。

1920年12月,李承晚在上海正式宣誓就任大韩民国临时大总统。

然而,由于李承晚既拒绝长时间离开华盛顿,又不愿把行政裁决权交给上海的大韩民国总理,加剧了临时政府内部矛盾。

1921年5月20日,李承晚借口向西方列强呼吁朝鲜独立到华盛顿。他在美国热衷于扶植自己的势力,利用欧美外交委员部的名义抬高自己,并企图切断处境困难的上海临时政府的经济来

因此,1925年3月上海临时政府的议政院终于决定弹劾李承晚。

20年代后期金九成为临时政府负责人。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四川重庆(现重庆直辖市);1945年,日本投降后迁回国,成为了韩国。

上海,依然保留了当年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马当路302-304,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曾于2003年7月10日前往该旧址参观访问。

当时除了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外,在朝鲜半岛和苏联还有大韩民国议会政府、朝鲜民国临时政府、汉城临时政府、大韩民间政府、新韩民国临时政府等等。

出现了俄、华、韩三地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各方协商,9月,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改宪的形式,吸收大韩民国议会政府后,与汉城临时政府统合,建立单一统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大韩民国在上海正式确立废除君主制,成立民国;选举出了历史上第一任总统,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长级长官;召开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代表会议;成立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通过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韩国政府亦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

政府机构

编辑

历任总统

#

姓名

任期

职务名称

1

李承晚(이승만)

1919年4月10日~1919年9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执政官总裁

2

李承晚(이승만)

1919年9月~1925年3月11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

3

朴殷植(박은식)

1925年3月11日~1925年9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

4

李相龙(이상룡)

1925年9月~1926年1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首班(国务领)

5

李东宁(이동녕)

1926年2月~1926年7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首班(国务领)

6

洪震(홍진)

1926年7月7日~1926年12月9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首班(国务领)

7

金九(김구)

1926年12月~1927年8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8

李东宁(이동녕)

1927年8月~1930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9

李东宁(이동녕)

1930年~1932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0

梁起铎(양기탁)

1933年10月~1935年10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1

李东宁(이동녕)

1935年10月~1939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2

李东宁(이동녕)

1939年~1940年3月13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3

金九(김구)

1940年~1944年4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4

金九(김구)

1944年~1948年8月15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历任总理

#

姓名

任期

职务名称

1

李承晚(이승만)

1919年4月11日~1919年4月23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2

李东宁(이동녕)

1919年4月23日~1919年9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3

李东辉(이동휘)

1919年9月~1921年3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4

李东宁(이동녕)

1921年3月~1921年5月16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权限代行)

5

申圭植(신규식)

1921年5月16日~1922年6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6

卢伯麟(노백린)

1922年5月16日~1923年1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7

卢伯麟(노백린)

1923年1月~1924年4月9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8

金九(김구)

1924年4月9日~1924年4月23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代理)

9

李东宁(이동녕)

1924年4月23日~1924年6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10

朴殷植(박은식)

1924年6月~1925年3月11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

11

金奎植(김규식)

1940年~1948年8月15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副主席

临时政府迁移

编辑
临时政府迁移情况一览表

汉字地名

韩文地名

地区

时间

上海市

상하이,상해

中国上海市

1919年4月10日~1932年5月

杭州市

항저우,항주

中国浙江省

1932年5月~1932年10月*

镇江市

전장,진강

中国江苏省

1932年10月~1932年11月

南京市

난징,남경

中国江苏省

1932年11月~1937年11月

长沙市

창사,장사

中国湖南省

1937年12月~1938年7月

广州市

광저우,광주

中国广东省

1938年7月~1938年11月

柳州市

류저우,류주

中国广西省

1938年11月~1939年5月

綦江县

치장,기강

中国重庆市

1939年5月~1940年9月

重庆市

총칭,중경

中国重庆市

1940年9月~1945年11月

*注: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临时政府在杭州的驻扎时间为1932年5月~1935年11月。

下一篇 埃尔温·隆美尔

上一篇 南非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