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森堡 编辑
卢森堡大公国(卢森堡语: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德语:Großherzogtum Luxemburg,法语: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简称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国土面积2586.3平方公里。属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0.8℃,7月平均气温17.5℃,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782.2毫米。全国划分为3个大区、12个省、102个市镇,首都为卢森堡市。卢森堡人口66万,其中卢森堡人占52.6%,外籍人占47.4%(主要为葡、法、意、比、德、英、荷侨民)。卢森堡于公元963年形成统一体。15—18世纪经历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的统治,1815年成为大公国。1867年成为中立国,1948年起放弃中立。2021年,卢森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3.92亿美元。经济增长率:7%。通货膨胀率:2.5%。
中文名:卢森堡
外文名: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所属洲:欧洲
首都:卢森堡市
主要城市:迪基希,格雷文马赫
国庆日:6月23日
国歌:《我们的祖国》(Ons Hémécht)
国家代码:LUX
官方语言:卢森堡语、德语、法语
货币:欧元
时区:UTC+1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袖:亨利大公(大公)、吕克·弗里登(首相)
人口数量:66 万
人口密度:241.7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卢森堡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2586.3 km²
水域率:0.6%
GDP总计:783.92 亿美元(2021年)
国际电话区号:352
国际域名缩写:.lu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国花:月季(蔷薇属)
国鸟:戴菊(戴菊莺/ROITELET)
人类发展指数:0.875(并列第26,极高,2013年)
国家格言:“一如既往”
最大城市:卢森堡市
别名:袖珍王国
主要学府:卢森堡大学
卢森堡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侵入,成为法兰克王国一部分。
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卢森堡地区在963年成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领地。1060年其后裔康拉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卢森堡伯爵,卢森堡领地基本形成。
1308年卢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选为神圣罗马皇帝,称亨利七世,开创了帝国的卢森堡王朝(1308~1437)。
1364年,卢森堡升为公爵领地。
15世纪卢森堡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
16世纪初转归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统治。
1556年,转归西班牙国王统治。
16世纪末起,卢森堡的冶铁业开始发展起来。
17世纪,卢森堡卷入三十年战争。
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和约》,卢森堡南部一些地区划归法国。
1684~1697年,法国曾占领卢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卢森堡随西属尼德兰一起转归奥地利。
1795~1814年,法国占领卢森堡。
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卢森堡升为大公国,以尼德兰国王为大公,同时又加入德意志邦联,由普鲁士军队驻防,卢森堡东部一些地区划归普鲁士。
1830年尼德兰分裂为荷兰与比利时两个王国后,1839年伦敦条约规定,卢森堡地区西半部划归比利时,东半部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有独立地位的国家。
礼拜堂
1866年,卢森堡脱离德意志邦联。
1867年《伦敦条约》确定卢森堡为独立的中立国。
1868年,制定君主立宪制宪法。
1890年,彻底摆脱荷兰国王的统治,由拿骚-威尔堡家族(Nassau-Weilburg)专领,卢森堡大公国独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卢森堡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冶铁炼钢业成为国家主要工业,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占领卢森堡,大公及政府为德国控制。
1921年,卢森堡与比利时订立关税经济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军队于1940~1944年占领卢森堡,将卢森堡并入德国。大公与政府流亡英国。卢森堡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
1945年,战后,卢森堡加入联合国。
1948年,与比利时、荷兰建立关税经济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放弃中立国地位。
1958年,加入欧洲共同体。
卢森堡
1972年,卢森堡第4次修订宪法。现卢森堡有一院制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主要政党有基督教社会党、社会主义工人党、民主党。1972年11月16日,卢森堡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4年以来,为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改变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局面,卢森堡政府推行工业多样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经济进一步发展,80年代钢产量人均达16吨,远居世界之冠,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1995年成为申根区国家,1998年5月成为首批欧元国之一。
区域位置
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为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586.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卢森堡地貌
气候特征
卢森堡地图
区 | 人口 | 面积 大公府(Palais Grand-Ducal)是卢森堡大公办公的地方。建于1244年卢森堡的历任统治者把这里作为到访时的行宫。到1890年卢森堡有了自己的大公阿道夫后才开始正式成为大公府。大公府的一部分还是卢森堡议会(Chamber of Deputies)办公的地方。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建于1613—1621年之间,以前这座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并没有当作教堂,而是作为教会学校。1935年扩建工程之后,三个尖顶的帽子被加上去,成为了圣母堂。这座教堂又被成为圣子圣母教堂,里面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北部门的结构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与巴洛克式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内坛饰以名贵的雪花石膏雕像,墙柱上雕刻着阿拉式图像。 大公宫殿 大公宫殿为当时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所居住,该建筑在历史上多次被修复,曾将于1554年在一场大火中被毁坏的原市政府大楼也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随后被其西班牙统治者重建。现位于圣母教堂北方的土姆广场上,该建筑物的风格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内部装饰十分的讲究且精致,特别是主会厅,国王的房间和宴会厅。 宪法广场
亚当夫吊桥 亚当夫吊桥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桥跨越峡谷,很壮观,由火车站外过马路沿AUENUELIBERTE走10分钟就到。 卢森堡古堡
阿道夫大桥
班尼帝克汀修道院 埃特马赫城坐落在苏里(Sure)河畔,紧邻著名的班尼帝克汀修道院,由牧师圣威利布罗德(St Willibrord)建于7世纪,是游览穆勒塔尔地区的理想起点。引人入胜的沙石岩形态、鲜为人知的清泉溪流、浩瀚壮丽的林海,形成一道道迷人的风景。埃特马赫城修道士和骑士文化,与原始的自然风光,足以吸引高山健行爱好者来此体验有着卢森堡小瑞士之称的步道——途经比尤福特(Beaufort)、博尔多夫(Berdorf)、康斯多夫(Consdorf)、拉咯切特(Larochette)、哈勒(Haller)、克里斯特纳奇(Christnach)和瓦德比利格(Waldbillig),以及同样迷人的苏里低谷——途经洛斯波特(Rosport)、巴恩(Born)和摩尔斯多夫(Moersdorf)。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