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课程 编辑
每个学科专业都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位课程体系,即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必选课(基础理论课、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课)三个类别分别设课,形成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在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和必选课是明确列出的,对于选修课导师可根据研究方向自行确定。另外根据不同的学位类型和层次,要求学生主讲或参加一定学分的学术讲座,尤其是参加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系列讲座。
中文名:学位课程
外文名:Public Degree Course
内容:必修课、必选课、选修课
定义:三个层次的学位课程体系
学位分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等
必修课
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英语、政治等。
必选课
1、基础理论课:包括理论进展课程模块、方法学课程模块。
2、基础实验课:这类课程主要针对理工科专业,包括实验操作的自我保护和实验技术课程模块,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设现代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课程,主要介绍当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最新和最常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实验原理、应用范围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涌现。
3、专业基础课:按二级学科建立,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
选修课
按三级学科建立,各专业面对专业的需要,开设选修课。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能力。
综合素质培养平台
以系列讲座的形式聘请著名学者讲解科学技术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科技论文与课题申请书的撰写、科研成果的申报等。
学位课程组织管理形式
公共必修课程与基础实验课程:学校统一组织开设,委托相应学院负责,相应教研室(系)具体执行,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基础理论知识平台课程:学校统一组织开设,委托相应学院负责,实行主讲教师制度。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学院组织开设,程序为拟开设课程的教研室(系)上报学院,学院批准后上报,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课程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后,在学校年度教学计划中列出,全校学生均可以选择。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1)较好的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