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进主义 编辑
激进主义而言,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当然,不是所有激进主义者都是相同的,他们之间也有激进程度的差异和左右之分,对社会的变革倾向于一种更公正或更科学态度的激进主义往往属于左翼激进主义,而那些倾向于使社会回到过去状态或者甚至是旧的价值体系的属于右翼激进主义。如马克思主义及其思想的继承者属于前一类,主张恢复旧传统的宗教激进主义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及一些极端种族主义可能属于后一类。
中文名:激进主义
外文名:radicalism
性质:政治
类别:哲学
阶级性在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由于其社会地位对社会(国家或世界的)形态有着不同的期望,而各种意识形态为他们的这种期望提供了系统的对当前社会形态进行变革、改良或维护的理论解释、信仰和团结的基础、精神动力,如果这些意识意识形态对当前的世界秩序在基本元素上存在着冲突时,各阶层的冲突往往也呈现出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这种意识形态之争最终也是对未来世界秩序之争。
激进主义的实质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就中国而言,由于众多的因素,激进主义一向是很有市场的。这使得中国历史在一个水平上不断重复,傅斯年曾说“(中国历史)自秦以还,二千年间,尽可缩为一日也”,这未尝不是激进主义导致的。中国人对一个好的社会的想象力可以说极度缺乏,想来想去,也不过是《礼记》中所提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段(当然还有其他版本,不过实质上并无分别),所以从激进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只不过是“由谁来行大道”?所以在起义的关头,往往以此为号召,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洪秀全尚未取得全国政权,便已腐化无比,不能再行大道了。所以从渐进主义的角度来看,与其问“由谁来行大道”,不如去问“怎样行一个更好的大道”?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式的社会发展模式出现严重危机。而戈尔巴乔夫企图改革这种模式的尝试屡屡遭受挫折。经济改革停滞不前,以自由、放松为内容的政治改革却热火朝天。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公开性增加、自由程度提高,另一方面,日常商品短缺更加严重,排队现象到处可见,社会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多年不见成效愈发不满,激进思潮日趋浓烈。
在苏联国内激进思想浓厚的同时,国际上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受1989年东欧风波的启发,加上西方样板的影响,一种追求急速的、革命式变革的激进思想逐渐占据上风。社会中形成了松散,但却十分广泛的反对派力量。这些力量目标明确,打出“反中央集权”、“反苏共一党专制”、“民主、自由”等口号,要求废弃苏共专政、脱离苏联独立、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制度改变颜色、政权出现更迭。一度尝试“中间道路”,想采取“折衷主义”的戈尔巴乔夫黯然下台。这期间社会中的激进主义思潮达到顶峰。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势力掌管俄罗斯大权,开启了一系列激进主义改革的试验。
在苏联-俄罗斯的政治术语中“激进”一词并不是褒义词,因此很难想象某种政党或派别直接打出“激进主义”的旗号。但通过细心观察便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行为方式,激进主义既存在于左倾的政治纲领中,也常见于右倾的行动中。所以,以激进主义的命题对俄罗斯政治思潮进行分析既是必要的,也不乏其现实有意义。
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俄罗斯社会的价值取向坐标中,如果我们以激进和渐进(或保守)为两轴,那么不难看出,俄罗斯社会政治操作和社会变革在思想上多数是偏向激进一方。激烈革命不断,政治斗争激烈,领导人更替如走马灯一般,思想过于极端,目标空想浪漫。
在20世纪一百年中,俄罗斯先后有十位截然不同的统治者执掌大权。他们的更替,除最后一位是通过民众选举外,其余都是靠革命、党内决议、宫廷政变、阴谋斗争等手段进行的。由于没有正常的权力交接程序,几乎所有的领导人一上任都严词谴责前任,宣布建立新的秩序。
在20世纪,俄罗斯既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式的革命激进主义,也尝试了自由民主式的理想激进主义。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分析的那样:“1991年苏联共产党的失败,是共产党的激进主义的失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激进主义曾逐渐地有所缓和,但是仍然保留了对国家基本制度、对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经济的绝对影响。但在90年代,建设资本主义的右派激进主义者代替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左派激进主义者,他们开始毁坏和改造以前所创造的一切。左派和右派激进主义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强行的货币主义政策并不比战时共产主义好到哪儿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