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大学 编辑
罗马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又称罗马第一大学、罗马智慧大学,由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ius PP. VIII)于1303年创办,位于欧洲文明起源地意大利罗马,是国际综合研究型大学,经过70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现已成为拥有着高学术威望的世界名校。罗马大学拥有11个学院,58个系,1个高等研究院,1个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48个图书馆和21个博物馆。在古典学、考古学、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以及文化遗产、社会和经济科学、纳米技术、细胞和基因治疗、设计和航空航天领域均有出色成就。在2022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全部51个学科中,罗马大学有2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其中,古典学与古代史领域排名世界第1。罗马大学培养了众多杰出人物,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教皇、55位红衣主教、11位意大利总理、10位各国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4位欧洲议会议长。“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日心说提出者”哥白尼,“毒药公爵”凯撒·波吉亚,“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原子能之父”费米、“先知诗人”邓南遮,“电影大师”费里尼,前任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前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诸多社会各界知名人物都曾在罗马大学学习或工作。罗马大学教授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校徽为一个六翼智天使,下方注有罗马大学最古老的拉丁文名称“STUDIUM URBIS”。
中文名:罗马大学
外文名:Studium Urbis (拉丁文)Sapienza Università di Roma(意大利文)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英文)
简称:罗马一大、Sapienza
创办时间:1303年4月20日
办学性质:国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色:欧洲大学协会欧洲首都大学联盟国际大学协会
现任领导:Antonella Polimeni(校长)
院系设置:建筑、工程、经济、法律、政治、文哲、药学、口腔、医学、数理、信科、航空航天
校训:Il futuro è passato qui(未来生于此地)
地址:意大利拉齐奥大区罗马市
主要奖项:诺贝尔奖(共14枚)沃尔夫奖(4枚)奥斯卡金像奖(8项)图灵奖香农奖
知名校友:利玛窦、哥白尼、凯撒·波吉亚、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玛丽亚·蒙特梭利、伽利尔摩·马可尼、恩里科·费米、科拉多·基尼、费德里科·费里尼、德拉吉、程思远
纳沃纳广场
1527年罗马之劫时,大学被迫关闭,部分教师和学生被查理五世的军队杀死。直至1534年,才由教宗保罗三世(Paulus PP. III)复校。
16世纪初,文艺复兴著名家族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的支持推动了罗马大学的发展,教皇利奥十世(Leo PP. X,洛伦佐·德·美第奇之子)、教皇克雷芒八世(Clemente PP. VIII)大力推动了罗马大学的发展,全面赞助了大学在人文、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发展,召集了欧洲各地的著名学者到罗马大学讲学。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学成为欧洲文化和科学的重要中心,1587年,伽利略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到访罗马大学,与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克里斯托佛·克拉乌(Christopher Klau/Clavius)教授交流,人体解剖学先驱Bartolomeo Eustachio也任教于罗马大学,1592年生理学家Andrea Cesalpino在罗马大学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证据。
1650年学校开始被称为“Sapienza”,意为智慧。
圣依华堂
1870年意大利王国占领罗马,教廷退居梵蒂冈城,罗马大学由教会大学转变为意大利的国立大学。罗马大学开始了一段重要的改革时期,哲学家和教育家泰伦齐奥·马米亚尼(Terenzio Mamiani)推动了罗马大学向现代欧洲思想的新潮流进一步开放。
Marcello Piacentini设计的大学城
1935年墨索里尼独裁时期罗马大学迁至马切罗·皮亚琴蒂尼(Marcello Piacentini)设计的大学城。这类建筑是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因深受墨索里尼喜爱而被称为法西斯主义建筑。
罗马大学图书馆
1980年校名中的“Sapienza”被恢复,同时分设罗马第二大学,1992年分设罗马第三大学。
科研平台
欧亚、地中海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合作研究中心 | 网络情报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 数字研究中心 |
罗马大学欧元研究中心 | 氢能研究中心:替代能源-生态载体 | 设计研究 SDR 跨部门中心 |
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 丹尼尔播威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 | 环境土地与保护及改善工程研究中心 |
历史考古遗产保护科技研究中心 | 印象研究中心 | 运输与物流研究中心 |
儿童核心利益研究中心 | 医学和性别医学质量评估研究中心 | 社会疾病研究中心 |
工程应用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 于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科学研究中心 | 地质风险预测与防控研究中心 |
景观环境系统相关的小型中心的增强和管理研究中心 | 领土、建设、恢复和环境研究中心 | 基于信息的技术创新健康中心 |
学术资源
经济社会类 | 经济学系生产活动法图书馆 统计科学系图书馆 经济学院图书馆Enrico Barone 经济与法律系图书馆Federico Caffè 经济、领土和金融方法与模型系图书馆 社会研究、信息技术和通信图书馆 社会经济科学系图书馆 管理系图书馆Antonio Renzi |
司法政治类 | 法律科学跨部门图书馆 政治学系图书馆 |
工程建筑类 | 建筑与设计系图书馆 建筑学院中央图书馆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图书馆 化学工程、材料与环境系图书馆 工程学院中央图书馆 G. Boaga 航天、电气与能源工程系图书馆 信息工程、电子与电信系图书馆 计算机、自动化和管理工程系图书馆Antonio Ruberti 结构与岩土工程系图书馆 机械与航天工程系图书馆 规划、设计、建筑技术系图书馆Ludovico Quaroni 历史、设计与修复系图书馆 |
医学心理类 | 母婴与泌尿科学部图书馆 公共卫生部和传染病图书馆Vittorio Del Vecchio 医学和心理学学院图书馆Ernesto Valentini 跨部门化学药学、生理学和药理学图书馆Giordano Giacomello 心脏循环病理生理学、麻醉学和普通外科跨部门图书馆Paride Stefanini 临床内科、麻醉学和心血管科学图书馆 实验医学和分子医学跨部门图书馆 解剖科学和精准医学跨部门图书馆Bartolomeo Eustachio 牙医学科学、放射科学、解剖病理学科学和感觉器官跨部门图书馆 人类神经科学系图书馆 生化科学系图书馆A. Rossi Fanelli |
基础科学类 | 数学系图书馆G. Castelnuovo 生物和生物技术图书馆系Charles Darwin 环境生物学系图书馆 化学系图书馆 物理系图书馆 工程基础与应用科学系图书馆 地球科学系图书馆 |
人文学科类 | 现代文学与文化系图书馆 意大利东方研究所ISO系图书馆 哲学图书馆 现代外国语言文学图书馆 古物科学系图书馆 语言与文学研究图书馆Angelo Monteverd 历史、人类学、宗教、艺术和娱乐系图书馆 |
其他 | 可持续技术发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图书馆Mario Costa |
院系设置
从2011年改革开始,大学共设有21个学院(19个学院和航空工程学院和档案和图书馆学院),如:建筑学院、文学院等,其中有超过130个以上的系。至2002年,大学有160个专业的一级学位课程,其中包括针对外国留学生发放的奖学金。
法学院
法律科学系
法律和经济研究系
法学院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可以追溯到大学的起源,并在 1870 年之后经历了一段特别鼎盛的时期,当时它确立了自己作为统一意大利的主要律师事务所之一的地位,并成为吸引杰出人士的存在。教师,其中包括共和国总统、理事会主席、部长、宪法法院法官。
该学院拥有涵盖所有法律科学主要领域的研究型博士学位,并且由于教师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和研讨会活动,构成了该学院的优质学术环境,吸引着大量的年轻学者以及来自欧洲和海外国家的博士生。
法学院拥有欧洲最重要的法律图书馆之一,相邻的亚历山大大学图书馆,还有教室和计算机可以访问法律领域主要数据库的站点。
学院提供了清晰而丰富的教学课程,特别是在为期五年的本硕连读学位课程中,除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外,该课程还包括新学科,为法律学院学生学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与就业机会。
学院还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欧洲研究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是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双学位项目,向中国学生颁发“Sapienza”的称号。
学院拥有广泛的国际活动网络,通过与欧洲和美国著名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巴黎第二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双学位协议、科学合作协议和伊拉斯谟交换计划,几乎涉及所有欧洲国家。
法学院设立了个性化的辅导服务,伴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并采取旨在鼓励进入就业市场的安置举措。
经济学院
生产活动法、经济学系
经济法学系
管理学系
经济、领土、金融方法和模型系
罗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 1906 年,由著名经济统计学家科拉多·基尼创立。 建立伊始名称为“罗马高等商业、殖民与精算研究院”。许多来自经济和金融界的人士,包括前欧洲央行行长、前任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现任意大利银行行长伊格纳齐奥·维斯科等,都曾毕业于此。
文哲学院
哲学系
现代文学与文化系
意大利东方研究所
古代科学系
历史人类学宗教艺术展
欧洲、美国和跨文化研究系
罗马大学的人文学科领域是传统欧洲大学中的代表,致力于人文学科,古老的传统与新的研究培训观点相结合。
建筑学院
建筑与项目系
结构与岩土工程系
建筑史与设计修复系
规划、设计、建筑技术系
罗马大学建筑学院是意大利第一所建筑学院,于 1919 年作为高中诞生,并于 1935 年由 Gustavo Giovannoni 转变为学院。它有四个地点:Piazza Borghese、Via Flaminia、Via Gianturco 和 Valle Giulia。在 Valle Giulia 的总部,坐落着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中央图书馆,它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建筑图书馆之一。
政治与社科学院
传播与社会研究系
政治学系
社会和经济科学系
政治与社会传播学院提供多种多样的职业机会:新闻、外交、国家和跨国公司和组织、国家和国际公共组织、中央和地方公共管理、非政府组织中的专业活动;在公共、私营和社会经济的经济部门,如果学生对跨学科学习感兴趣,那么政治与社会传播学院无疑是最佳选择,它可以提供所有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政治与社会传播学院于 2010 年 9 月 30 日由罗马大学政治学院、社会学院、传播学院合并而成。
口腔与医学学院
母婴与泌尿科学系
“P. Valdoni”外科系
转化与精准医学系
实验医学系
人类神经科学系
感觉器官系
内科、麻醉科和心血管科学系
外科科学系
口腔颌面科学系
放射、肿瘤和病理科学系
口腔与医学学院代表了罗马大学第一医学与外科学院漫长而复杂的发展的最终结果,由 10,000 多名学生和 600 名教师组成,分布在大学区的9个教学中心,学科专业分为四个不同的领域:医学和外科、牙科和假牙、医疗保健和健康专业。
药学与医学学院
药物化学与技术系
“Paride Stefanini”常规医学与手术系
“Vittorio Erspamer”生理学和药理学系
分子医学系
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系
解剖学、组织学、法医和肌肉骨骼系统科学系
"Alessandro Rossi Fanelli"生化科学系
医学-外科生物技术科学系
药学院由一个多学科的科学社区组成,教授们亲力亲为,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药学和医学学院是研究活动的机构总部,有八个部门负责协调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通过与参考卫生当局(AOU Policlinico Umberto I 和 ASL of Latina)的关系,从而保障教学研究与学术支持密不可分。
心理与医学学院
医药卫生专业区
临床与分子医学系
医学外科和转化医学系
神经科学、心理健康和感觉器官系 - NESMOS
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服务专业区
心理学系
发展与社会化过程心理学系
动态、临床和健康心理学系
为了尊重医学和心理学的科学文化传统,追求特性与自主性,心理学与医学学院旨在培养各类生物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该学院提供以综合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为特征的学习课程,进而开展健康科学领域的教学研究。
数理与自然科学学院
"Charles Darwin"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系
环境生物学系
化学系
物理系
数学系
地球科学系
“Se esiste lo studiamo, se non esiste potremmo inventarlo”
数学、物理和自然科学学院是一个社区,其中包括约 500 名教师、8000 多名学生和近 200 个技术、行政和图书管理员单位。随着最新的 Sapienza 章程的批准,六个部门属于理学院,它们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基石。
当今,理学院将不同学科的方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每个区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它们的范围从无限小到无限大,从对生命的研究到超级计算机的设计。实验科学旨在通过观察和执行实验室实验来解释人类所生活的世界的现象,这些实验是制定理论模型或假设检验的起点。一个统一的主题是通过追求科学方法的哲学来寻找能够量化现象的数学语言中的知识形式化。
历史,彰显了理学院的杰出成就。保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机会,鼓励学生投入工作。在朝着目标不断奋进中,整个大学都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学院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将全力以赴。(理学院官网自述)
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信息工程、电子和电信系
计算机、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系
统计科学系
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院于2010年11月1日在罗马大学大学重组后成立并启用;除了博士生和博士后学生外,它拥有大约 250 名教授,是意大利最大的 ICT 领域研究、工程和科学培训学术机构之一。
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
航天电气与能源系
化学工程与材料环境系
土木建筑与环境系
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系
工程结构与岩土系
工程基础与应用科学系
工程学院
1870 年之后,1859 年卡萨蒂法的一般规则扩展到罗马市,并于 1873 年建立了“罗马工程师学校”,并颁布了一项批准其诞生的法规(如学院的中庭)与罗马大学分开。
离开的工程师被培训为土木工程师,直到1913年学校才有两个培训渠道:土木和工业。
1935 年,学校改建为工学院,并成为罗马大学的一部分;1960 年发布了一项重新组织工程研究的规定,从而建立了9个民事学位课程,包括建筑学、水力学、运输学、机械、电工、化学、海军与机械、航空、采矿、电子与核能。2010年11月,随着罗马大学的重组,工学院改组为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院。
该学院成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从而有能力应对社会培训,满足研究需求,并能够在各种文化领域促进和发展技术创新。
学院的主要所在地位于 Colle Oppio,所有学位课程的前两年的教学都在 Via Scarpa 的总部进行(毗邻大学城)但教学和实验活动也在罗马的其他地点进行,。
近几十年来,拉齐奥地区的分支机构、列蒂和拉蒂纳的大学中心也开设了学位课程。
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
AerosPower - 航空航天动力系统实验室
ARCA - 航空航天机器人自动化与控制实验室
EOSIAL - 地球观测卫星图像应用实验室
纳米卫星电子实验室
驾驶与导航实验室
“Michele D. Sirinian”飞行力学实验室
热声学实验室
热真空和光学实验室
昴宿星实验室
人为因素实验室
SIASPL 实验室:SIASpacePropulsionLaboratory
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 1926 年,在 20世纪30-40年代,该学院凭借重要的研究和技术成果成为世界航空领域的重要机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院的活动开始更加注重航天领域,1963年更名为当今的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学院的教授和技术人员设计并建造了圣马可系列卫星。由于发射了该系列的第一颗卫星,1964年意大利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自己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1962年,学校在肯尼亚马林迪附近建造了一个发射台,一直使用到1988年,期间没有任何失败发射。
1997 年,学校启动了一项名为UniSat的教育计划,包括让学校的学生设计和建造微型卫星;UniSat 卫星每两年由第聂伯河系列的俄罗斯 - 乌克兰火箭发射到太空,这两年匹配对应于学位课程的时间。正是由于 UniSat 计划和其他名为 Edusat、Lares、TigriSat和STECCO的最新卫星,该学院已成为空间领域的全球“旗舰”机构。
学科建设
古典学与古代史;考古学;物理学;航空航天工程;哲学;神学;统计学等。
最有特色的学院——建筑学院
与意大利的其他大学相比,罗马大学不仅人数众多,规模庞大,而且它在校园建设和建筑方面也颇具特色,这里既有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的雕塑,也有宗教气氛浓厚的建筑,而线条流畅造型简约的教学楼更为学校增添了许多现代气息。
罗马大学的校园建筑特色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罗马大学在成立之初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这也对大学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马大学正式成为意大利的国立综合大学,大学开始重新规划校园建设,建筑学家按照宗教概念将大学校园的整体布局设计成十字型,先后有近10名意大利国内外著名的建筑师参与到大学各个学院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当中,这些建筑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建筑风格与意大利北方的建筑特色融合在一起,造就了罗马大学建筑史上的辉煌。罗马大学建筑总的特色就是,它们与时代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建筑特色上就能看出时代的烙印,还有一些建筑则体现出了典型的意大利北方的建筑特色。
罗马大学建筑师朱瑟贝.鲁西尼介绍:“罗马大学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学院,其中最有特色的就要数建筑学院了。这个学院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在2001年,建筑学院根据新的发展规划和教学需要分成了两个学院,其中之一便是瓦拉朱利亚建筑学院,这座既古老又崭新的学院位于罗马大学的另外一个校区,那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术氛围非常的浓厚。学院在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也积极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在建筑学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留学生交换等其他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合作。
在教学方法上,建筑学院非常重视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来亲自感受建筑学的魅力。并鼓励学生在校园里创建作品,展示才华,以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当中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物理系是著名的物理学研究中心
在罗马大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来这里进行过教学和研究,其中包括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费米。费米被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他在现代物理理论和实验物理学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费米1901年出生于罗马,是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他21岁的时候就从比萨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26年他担任罗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此时他已经发表了一篇关于量子统计的重要论文。费米在罗马大学工作了10年,这10年是费米物理学研究的黄金时代,他创立了当代物理学著名的意大利罗马学派,他的一些著名论文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费米的理论在科学上是非常重要的,他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了原子核。1938年费米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演示用中子辐射产生新放射性元素以及用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的发现。
物理系对外合作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科·西曼拿先生介绍:“罗马大学的物理系是意大利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好的学系之一,这里不仅是一所教学机构,也是著名的物理学研究中心,其教学和科研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生物物理等多种物理专业。罗马大学物理系曾经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们对意大利乃至世界物理科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人类能量学的知识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数学系图书馆在世界上排名第二
罗马大学有着众多的图书馆,其中数学图书馆是欧洲同学科当中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数学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它是罗马大学数学系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图书馆现有藏书10万余册,主要是数学方面的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此外还有很多与数学相关学科领域的书籍,比如天文学、建筑学、物理和化学等。除了有很多当代的图书资料外,图书馆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籍,其最古老的天文书可以追溯到15世纪,书中记载了当时天文学家极其珍贵的天文纪录。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罗马大学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业。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9631人。
人才培养
学校拥学生107327。
综合排名
CWUR
CWUR世界大学排名(CWUR)
2019:67
2017:84
U.S. News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BGU)
2022:124
2021:114
软科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2023:119
2022:122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WUR)
2024:181
2022:197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
2021:126-150
2020:101-125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
2021:101-200
2020:101-125
QS
QS世界大学排名(QSWUR)
2024:134
2023:171
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
2022:111-120
2020:93
QS学术声誉排名:
2024::74
学科排名
古典学与古代史 | 1 |
考古学 | 10 |
物理学与天文学 | 36 |
艺术与人文 | 39 |
图书与信息管理 | 44 |
自然科学 | 44 |
神学与宗教研究 | 45 |
法律与法学研究 | 46 |
现代语言学 | 47 |
哲学 | 51-99 |
统计学与运筹学 | 51-99 |
人类学 | 51-99 |
护理学 | 51-99 |
建筑学与建设环境 | 51-99 |
医药与药理学 | 70 |
发展研究 | 51-99 |
心理学 | 70 |
历史 | 51-99 |
工程与机械 | 75 |
工程土木与结构 | 51-99 |
数学 | 77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 | 79 |
工程与技术 | 79 |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 | 95 |
2022:在QS全部的51个学科排名中,罗马大学有2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在古典学与古代史领域排名世界第1,考古学领域排名第10,物理学36,艺术人文第39,信息管理44,自然科学44,宗教神学45,法律与法学研究46。
中国大陆
罗马大学重视与中国进行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该校已与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等中国数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协议。此外双方还就可行性研究领域、语言专业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的交流与合作。2002年5月,罗马大学与中国教育部在罗马共同就双方合作的领域与方向举行了会谈,并且签订了会谈纪要,纪要明确阐明:中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与罗马大学将在学术领域展开包括交换教师与学生在内的多项交流活动,此外双方还就可行性研究活动领域、语言专业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马西尼教授是罗马大学东方研究院院长,他1978年在罗马大学开始学习汉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进修了两年的汉语,并且在意大利驻北京大使馆工作过,1994年开始在罗马大学东方学院任教,2001年起任东方学院院长。作为意大利一方参与会谈的人员之一,他目睹了罗马大学与中国教育部会谈纪要签订的过程。在这份纪要中罗马大学也表达了要与北京大学发展合作关系的愿望,已确定将每年派出东方研究院东方文明与语言专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到北京大学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汉语学习,另外双方还将共同研究编写适合于意大利学生的汉语教材。说起与中国的学术交往,他兴致勃勃地在展橱前介绍其合作的成果:“我们在这里接待了很多从中国来的代表团,有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
罗马大学与许多中国大陆的顶尖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合作关系,主要包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
2006年9月29日,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罗马第一大学东方研究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受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与罗马第一大学合办的,旨在进一步加强中意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全球范围
罗马大学还与诸多国际优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合作关系,包括:
巴黎政治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洛尼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滑铁卢大学,哈佛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巴塞罗那大学,早稻田大学,墨尔本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东京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隆德大学,鲁汶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
经过700多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罗马大学不仅建立起崇高的学术威望,而且也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学术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独特的校园文化、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生和优秀科研人员来此学习和工作。进入新千年,罗马大学也不断调整新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坚持改革创新、稳步发展,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时,为意大利以及欧洲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永恒之城罗马
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城市及郊区保存大量古迹,自尼各老五世以来,几乎所有教皇都在罗马内追求连贯的建筑和城市计划,使这得座城市成为世界艺术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巴洛克艺术和新古典主义的发源地,著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将罗马作为他们活动的中心,在整个城市创造了杰作。1871年,罗马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1946年成为意大利共和国。
在意大利境内有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个是地处东北部的圣马力诺共和国;另一个是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这个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心。
大学城
罗马大学校门
地址:Piazzale Aldo Moro,5.罗马地铁B线Policlinico站可达,另外有轨电车3路和19路也到达大学城Verano方向。
罗马大学共有7个校区,拥有罗马大学城校区作为主校区,并在拉齐奥大区拥有5个校区,以及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有1个校区。
文哲学院
马可波罗楼Edificio Marco Polo(前邮局Ex Poste):Via Circonvallazione Tiburtina,4,于2017年11月24日落成,设有欧洲,美国和跨文化研究所,大学语言中心和东方学研究所。
Ex Vetrerie Sciarra:Via dei Volsci, 122
Villa Mirafiori:Via Carlo Fea, 2。曾是意大利国王维克托·艾曼纽二世的情妇,冷泉和米拉菲奥里女伯爵Rosa Teresa Vercellana的罗马别墅,为新文艺复兴风格,建于1874-1878年,1980年移交罗马大学。用作哲学系,俄语和北欧语言系教学楼。
心理学学院 - Via dei Marsi,78
护理学学院 - Arcispedale di Santo Spirito in Saxia, Lungotevere in Saxia 1
工程学院
工科楼。地址:Via Eudossiana,18。毗邻斗兽场和圣伯多禄锁链堂,在1817年的庇护七世的命令下建于1817年。
Scarpa校区。Via A. Scarpa, 14, 毗邻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via del Castro Laurenziano,9
建筑学院
Borghese校区:Piazza Borghese, 9
Flaminia校区:Via Flaminia, 70
Gianturco校区:Via E. Gianturco, 2
Gramsci校区
罗马大学图册
设施机构
MUSEO DI ANATOMIACOMPARATA "BATTISTA GRASSI" 比较解剖博物馆 | MUSEO DI ANATOMIAPATOLOGICA 病理解剖博物馆 |
MUSEO DELLEANTICHITÀ ETRUSCHE E ITALICHE 伊特鲁斯坎和斜体古物博物馆 | MUSEO DIANTROPOLOGIA "GIUSEPPE SERGI" 人类学博物馆 |
MUSEO DELL'ARTECLASSICA 古典艺术博物馆 | MUSEO LABORATORIODI ARTE CONTEMPORANEA 当代艺术实验室博物馆 |
MUSEO DI ARTE EGIACIMENTI MINERARI 艺术与矿藏博物馆 | MUSEO DI CHIMICA"PRIMO LEVI" 化学博物馆 |
MUSEO ERBARIO 药草博物馆 | MUSEO DI FISICA 物理博物馆 |
MUSEO DIIDRAULICA 液压博物馆 | MUSEO DIMERCEOLOGIA 商品学博物馆 |
MUSEO ORTOBOTANICO 植物园博物馆 | MUSEO DELLEORIGINI 起源博物馆 |
MUSEO DI SCIENZEDELLA TERRA 地球科学博物馆 | MUSEO DI STORIADELLA MEDICINA 医学史博物馆 |
MUSEO DEL VICINOORIENTE EGITTO E MEDITERRANEO 近东埃及与地中海博物馆 | MUSEO DI ZOOLOGIA 动物学博物馆 |
Policlinico Umberto I 翁贝托一世综合诊所 | Ospedale Sant'Andrea 圣安德烈亚医院 |
数学与科技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日心说"提出者。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意大利发明家,“无线电之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美籍意裔物理学家,“原子能之父”,193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米悖论”提出者。
科拉多·基尼(Corrado Gini)意大利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发出基尼系数。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著名经济学家,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物理学家,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
达尼埃尔·博韦(Daniel Bovet)瑞士裔意大利药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Emilio Gino Segrè)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居里奥·纳塔(Giulio Natta)意大利化学家,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汉斯·贝特(Hans Bethe)美国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会长,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卢里亚(Salvador Edward Luria)意裔美国遗传学家,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法国物理学家,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美国实验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乔治·帕里西 (Giorgio Parisi)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得者。
奥斯卡·扎里斯基(Oscar Zariski)犹太裔美国籍数学家,1981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
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20世纪大数学家,犹太人,1979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
恩尼奥·德乔吉(Ennio de Giorgi)意大利数学家和学者,1990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
沃尔泰拉(Vito Volterra)意大利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国际计量局主席,著名于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等。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 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中微子质量研究的先驱,并提出了马约拉纳方程。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物理学家,气压计发明者,气压单位托(torr)以他的名字命名。
波雷里(Giovanni Alfonso Borell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称为生物力学之父。
希尔维奥·米卡利(Silvio Micali)麻省理工学院著名计算机学家,2012年图灵奖获得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布鲁诺·庞蒂科夫(Bruno Pontecorvo)意大利和苏联的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微子研究的先驱之一,曾获苏联国家奖,列宁奖,斯大林奖。
尤金·富比尼(Eugene Ghiron Fubini)著名物理学家,IBM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
约瑟夫·佩雷斯(Joseph Jean Camille Pérès)法国应用数学家,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法国皇家科学院院长,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
卢西亚诺·马亚尼(Luciano Maiani )圣马力诺理论物理学家,CERN欧洲核研究组织总干事。
亚诺斯·科尔纳(János Körner )匈牙利数学家,罗马大学教授,匈牙利科学院院士,2014年香农奖获得者。
人文与社科
利玛窦(Matteo Ricci)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在明朝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意大利医生,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加布里埃尔·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意大利诗人、记者、小说家、戏剧家和冒险者,意大利二十世纪初唯美派中一位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诗人、作家和剧作家,他一生留下的数量众多的作品对后来整个欧洲文坛乃至世界文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玫瑰三部曲》。
路伊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等。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意大利诗人、翻译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和《消逝的笛音》等。
司各特·奥台尔(Scott O'Dell)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蓝色的海豚岛》《黑珍珠》,197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朱塞培·翁加雷蒂(Giuseppe Ungaretti)意大利现代主义诗人、新闻记者、散文家、批评家、学者,1970年首届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得者, 他是意大利隐逸派诗歌重要代表。
马努蒂乌斯(Aldus Pius Manutius)人文主义学者和印刷商, 发明了现代标点符号分号以及平装版图书的装帧方式。
朱塞佩·图齐(Giuseppe Tucci)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在藏学界、东方学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于1926年至1954年间先后在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进行了八次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
朱立欧·凯撒·安德烈·埃佛拉(Barone Giulio Cesare Andrea Evola)笔名尤利乌斯·埃佛拉(JuliusEvola)意大利哲学家、隐微论者(esotericism)、文学家、画家,传统主义学派重要成员。
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大利当代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以其探讨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和牲人(homo sacer)的著作闻名。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意大利艺术电影导演,演员及作家,先后5次摘取奥斯卡金像奖(史上最多),以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特别是混合梦境与巴洛克艺术影像的电影作品。他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
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意大利编剧、电影导演。凭电影《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导演等多个奖项。代表作《末代皇帝》、《巴黎的最后探戈》。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意大利国宝级演员、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帝,与索菲亚·罗兰齐名,是费德里科·费里尼在银幕上的化身,三度入围奥斯卡男主角奖,是六七十年代世界影坛极为杰出的演员。
尼古拉·皮奥瓦尼(Nicola Piovani)意大利钢琴家、电影作曲家和指挥家,职业生涯开始于为电影《因父之名》作曲,1998 年凭借《美丽人生》获得奥斯卡奖。
卢卡·瓜达尼诺(Luca Guadagnino)阿尔及利亚裔意大利男导演、制片人和编剧,由于导演和制作《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获得多项荣誉,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电影奖,以及金球奖最佳影片奖。
政治与商界
程思远(1908年9月17日-2005年7月28日)中国政治人物,1934年赴罗马大学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祖钦舜(193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曾就读于南京大学,罗马大学,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古斯塔夫·特罗勒(Gustav Eriksson Trolle)瑞典大主教,卡尔马联盟时期的瑞典摄政王。
安尼巴尔·托雷斯(Aníbal Torres )秘鲁律师、法学家和政治家,现任秘鲁总理。
苏菲·阿布·塔勒布(阿拉伯语:صوفى أبو طالب,)埃及政治人物。前埃及议会议长,前埃及总统。
马哈茂德·法齐(阿拉伯语:محمود فوزى,)埃及外交官和政治人物,埃及总理埃及副总统。
阿卜迪拉希德·阿里·舍马克(索马利亚语:Cabdirashiid Cali Sharma'arke)索马里政治家,第二任索马里总统。
哈桑·穆罕默德·马基(Hassan Muhammad Makki,阿拉伯语:حسن محمد مكي)也门政治家,也门总理。
约翰·克雷莫纳(John Cremona)马耳他的法学家和诗人,马耳他总统,起草了马耳他宪法。
恩里科·米兹(Enrico Mizzi)马耳他政治家,马耳他民族主义党领袖,马耳他总理。
阿松塔·梅洛尼(Assunta Meloni )圣马力诺政治家和学者,圣马力诺执政官。
豪尔赫·埃利塞尔·盖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哥伦比亚律师、政治家、法学家、哥伦比亚议会议长。
安东尼奥·莱亚尔·拉夫林(Antonio Leal Labrín)智利社会学家、政治人物,智利国会众议院议长。
普里夫蒂·米哈尔(Mihal Prifti)阿尔巴尼亚政治外交人物,阿尔巴尼亚议会议长。
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Vittorio Emanuele Orlando )意大利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意大利总理。
安东尼奥·萨兰德拉(Antonio Salandra)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总理。
马里奥·谢尔巴(Mario Scelba)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政治家,意大利总理,欧洲议会议长。
阿尔多·莫罗(Aldo Moro)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总理,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职最长的总理之一。
朱利奥·安德烈奥蒂(Giulio Andreotti)意大利著名政治家,意大利总理。
阿明托雷·范范尼(Amintore Fanfani)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总理,被称为意大利的政治教父。
朱利亚诺·阿马托(Giuliano Amato)意大利政治家、法学家和学者,意大利总理。
保罗·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 Silveri)意大利民主党政治人物,意大利总理,资深记者。
塞尔焦·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总统,前意大利宪法法院大法官。
朱塞佩·孔特 (Giuseppe Conte)意大利法学家,意大利总理,五星运动党领袖。
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意大利银行家,经济学家,现任意大利总理。曾任高盛集团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及意大利银行行长。
加埃塔诺·马蒂诺(Gaetano Martino)意大利生理学家和政治家,欧洲议会议长。
戴维·萨索利(David Maria Sassoli)意大利政治家和记者,欧洲议会议长。
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意大利政治家,欧洲议会议长。
塞尔吉奥·巴兰齐诺(Sergio Silvio Balanzino)前北约(NATO)秘书长。
彼得·英格罗(Pietro Ingrao)意大利政治家和记者,意大利众议院议长。
詹弗兰科·菲尼(Gianfranco Fini)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众议院议长。
劳拉・博尔德里尼(Laura Boldrini)意大利政治家 ,意大利众议院议长。
费代丽卡·莫盖里尼(Federica Mogherini)意大利政治家,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欧盟外长。
皮埃尔·卡洛·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意大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
卢卡·克劳德洛·迪·蒙特泽莫罗(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菲亚特总裁兼CEO、法拉利CEO、玛莎拉蒂CEO。
多梅尼科·德·索尔(Domenico De Sole)曾任Gucci集团总裁兼CEO,Tom FordCEO,苏富比CEO。
乔瓦尼·比西尼亚尼(Giovanni Bisignani)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总干事兼CEO,意大利航空公司CEO。
马里奥·格列柯(Mario Greco)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CEO,苏黎世保险公司CEO。
格里诺·德卢卡(Guerrino De Luca)罗技Logitech公司首席执行官(CEO)。
工程与建筑
阿纳尔多·玛丽亚·安吉里尼(Arnaldo Maria Angelini)意大利工程师。曾任意大利国家核能委员会(CNEN)副总裁,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董事兼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名誉院长。
莉娜·波·巴蒂(Lina Bo Bardi)毕业于罗马大学建筑系,意大利杰出的建筑师。后移居巴西,在巴西圣保罗等城市有重要的建筑作品,被誉为以一己之力促成拉美建筑现代化的建筑师。圣保罗艺术博物馆创办者和首任艺术总监。
马希米亚诺·福克萨斯(Massimiliano Fuksas)意大利建筑师。设计有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法拉利总部、意大利国会大厦、香港和上海的阿玛尼旗舰店、上海浦东的国际贸易中心以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
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意大利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建筑史学家。师从格罗皮乌斯,著有《现代建筑语言》,《建筑空间论》。
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毕业于罗马大学建筑系,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史学家、理论家之一,创办包括CASA BELLA在内的多种杂志。1968 年出版其第五本著作《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引发轰动。
卡洛·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毕业于罗马大学建筑系,战后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新理性主义建筑师。1976年担任威尼斯建筑大学校长。
莱昂纳多·本奈沃洛(Leonardo Benevolo)意大利建筑师、规划师和历史学家。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之一,著有《西方现代建筑史》。
皮埃尔·奈尔维(Pier Luigi Nervi)意大利工程师兼建筑师,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之一,被称为“混凝土诗人”,执教于罗马大学建筑系与哈佛大学诺顿教席,荣获1964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彼得罗·贝卢斯基(Pietro Belluschi)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领导者,负责设计了 1000 多座建筑。曾任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并同时担任许多知名委员会的合作者和设计顾问,其中最著名的是旧金山泛美大厦,1972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
罗马尔多·久尔戈拉(Romaldo Giurgola)意大利建筑师、学者和作家,代表作有澳大利亚堪培拉国会大厦,沃尔沃公司总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等。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金奖。
宗教与神学
英诺森十世(Innocentius PP. X)天主教会第236任教皇。
英诺森十一世(Innocent PP. XI)天主教会第240位教皇。
克雷芒十世(Clemens PP. X)天主教会第239任教皇。
英诺森十三世(Innocentius PP. XIII)天主教会第244任教皇。
本笃十四世(Benedict PP. XIV)天主教会第247任教皇。
庇护八世(Pius PP. VIII)天主教会第253任教皇。
庇护十一世(Pius PP. XI)天主教会第259任教皇。
庇护十二世(Pius PP. XII)天主教会第260任教皇。
若望二十三世(Saint John PP. XXIII)天主教会第261任教皇。
保罗六世(Sanctus Paulus PP. VI)天主教会第262任教皇。
凯撒·波吉亚(Cesare Borgia)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毒药公爵”,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枢机主教及军事将领。
儒勒·马扎然(Giulio Mazzarino)法国外交家、政治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总理(1643年-1661年)及枢机主教,知名之缁衣宰相。
注册费:每年1140欧元至2900欧元不等
生活费:每年约11000欧元
开学时间:每年春季和秋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