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工程 编辑
电气工程(英文: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电气工程的传统、宽泛的定义是指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指出:“当今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改变了包括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模式等各个方面。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又称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主要以计算机和信息术为研究方向和重点。
中文名:电气工程
外文名:Electrical Engineering
学科:一级学科
学科代码:47040
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智育方面
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 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⑵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⑶具有本专业 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⑷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⑸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中一般要求的有关规定。
⑹通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电气工程(0808) 是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名称。其在研究生阶段下辖5个二级学科。
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
080801 | 电机与电器 |
08080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080803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080804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080805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网更新公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其中,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调整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材料与电介质、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智能电器与电工装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信息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生物电磁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 。
电气工程图例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
3、快速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社会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这对如何聘用新的教授,如何培养学生有很大影响。
电气工程应用
1、通讯与网络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puter Networks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非常不错,可以在电信通信部门,电信通信设备制造业找到工作。
录取难度分析:热门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虽然助教、助研的位置比较多,但也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需要有一定的背景和实力。
2、信号处理Image,Video,Audio and Signal Processing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比较广泛,因为该方向中各个分支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可以应用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业,医学界,以及军事领域等等。
录取难度分析:这个方向对于申请者的研究和实践经历比较看中,并且GRE,TOEFL成绩也会作为一个考量的重要标准,得到助教、助研职位的中国学生主要都是有一定相关的研究经历的。所以如果要申请此方向并拿到奖学金的话,就要考虑增强此方向的研究经历,这样对于竞争奖学金会更有利。
3、电子与集成电路Electronics& Integrate Circuit
未来就业前景:主要可以从事芯片开发,电子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乐观,在以生产商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生产领域拥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
录取难度分析:招生量比较大,但由于拿到全奖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所以生源一般,因此竞争并不是非常激烈。相对而言,GRE和TOEFL成绩是比较看中的硬件指标。
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良好。在生产领域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地铁系统,电力系统,能源供应,国家电网)和工业生产(智能手机,高清电视,无线路由器)。在服务或者第三产业领域主要就业方向涉及产品研发,知识产权法,和更高层次的管理科学。
录取难度分析:在EE下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更倾向于机器人和AI方面,因为比较敏感不容易拿到签证,所以招收的学生很少。能够拿到奖学金的机会则更少了。所以为了提高成功率,建议增强研究背景。
5、系统控制System Control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比较困难。
录取难度分析:偏理论的研究方向,生源比较差,很少有人申请这个方向。所以如果不是兴趣所致,应当尽量避免申请此方向。
6、光子学与光学 Photons and Optics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一般,进入国防类公司居多。
录取难度分析:又一个偏敏感的专业,但是每年申请的人数不在少数,最终的结果以AD居多,拿奖学金的概率比较低,所以尽量要在光学背景上多多提升。GRE的分数也很重要。
7、电力技术Electric power tech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一般,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经验。
录取难度分析:取得AD的比较多,拿到助教、助研的中国学生很少,主要要求有一定从业基础以及应用实践经验。
8、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一般,有可能进入通讯类公司。
录取难度分析:比较枯燥的专业。相对其他的专业,这个专业的竞争不是那么激烈,但是同样的生源也比较少,所以这个专业如果想申请的话,成功的机会还是挺高的。
9、微结构 Microstructure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前景相对良好。
录取难度分析:经典的分支方向,也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专业。也比较缺这方面的人才。成功的申请人基本上都有相关的研究背景和比较高的GRE、TOEFL分数的,GPA也很重要。
10、材料与装置 Material and equipment
未来就业前景:就业范围广泛,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或科研工作。
录取难度分析:这个专业可以说是材料工程的相关专业,所以这两个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学材料的人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个专业相对来说,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申请奖学金的机会比较多。对申请者而言,增强研究经历将会使申请更有机会。
总的来说,对于理工科的申请者,GRE、TOEFL成绩并不是最看中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与其申请的方向所对应的研究室的“经验”,或者有类似的研究项目的参与工作,因为这样的经验是美国教授所真正看中的,是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从EE专业相关方向的申请形式来看,近年的竞争还是保持平稳的,大多数的申请结果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所以一般建议申请者能够在自己想申请的研究方向上增强研究和实践的经历,TOEFL不要低于100分,GRE不要低于1200,GPA不要低于3.0。如果能够在这几方面都达到标准的话,还是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到一席之地的。
重点学科
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清华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浙江大学 |
重庆大学 |
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不含已拥有电气工一级国重的高校):
电机与电器 | 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
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的高校: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湖南大学 |
学科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中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0所,本次参评39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84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电气工程)
A+ | 10003清华大学 |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 |
A | 10079华北电力大学 |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 |
A- |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335浙江大学 | |
10611重庆大学 | |
91016海军工程大学 | |
B+ | 10056天津大学 |
10142沈阳工业大学 | |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 |
10286东南大学 | |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10422山东大学 | |
10532湖南大学 | |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 |
B |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
10080河北工业大学 | |
10188东北电力大学 | |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 |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 |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 |
10486武汉大学 | |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 |
10699西北工业大学 | |
B- | 10112太原理工大学 |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 |
10256上海电力大学 | |
10294河海大学 | |
10386福州大学 | |
10536长沙理工大学 | |
10610四川大学 | |
11075三峡大学 | |
C+ |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0145东北大学 | |
10216燕山大学 | |
10247同济大学 | |
10254上海海事大学 | |
10280上海大学 | |
10299江苏大学 | |
10593广西大学 | |
10700西安理工大学 | |
10755新疆大学 | |
C | 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10288南京理工大学 | |
10433山东理工大学 | |
10459郑州大学 | |
10462郑州轻工业大学 | |
10533中南大学 | |
10614电子科技大学 | |
C- |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
10060天津理工大学 | |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 | |
10219黑龙江科技大学 | |
10252上海理工大学 | |
10424山东科技大学 | |
10460河南理工大学 | |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
1 | 松下Panasonic | 始于1918年日本,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品牌,大型跨国公司,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一,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
2 | TCL-罗格朗 | 始于1860年法国,电气行业的领导品牌,十大电工品牌,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
3 | 西蒙Simon | 1916年成立于西班牙,全球著名的通信布线品牌,十大电工品牌,著名品牌,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4 | 西门子 | 始创于1847年德国,世界上最大的机电类/电气工程与电子公司之一,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5 | 朗能LONON | 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品牌,中外合资霍尼韦尔朗能电器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
6 | 施耐德 | 拥有170多年的辉煌历史,全球能效管理专家,专业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7 | 正泰CHINT | 始创于1984年,中国产销量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8 | ABB | 由两个百年历史的国际企业合并而成,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全球500强,跨国企业,ABB(中国)有限公司 |
9 | 西电 | 成立于1959年,中国最具规模、成套能力最强高压输配电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生产制造基地,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
10 | 特变电工TBEA | 中国最大变压器产品研制基地,重大装备制造业核心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愈来愈广,很多老式仪表设备在进行升级换代的改造中都将采用单片机作为首选方案。各电气厂商、机电行业和测控企业都把单片机作为本部门产品更新换代、产品智能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比较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来完成系统的检测与校正,在完成功能相同的条件下,可大大简化系统的硬件电路、节约大量的资金与原材料,并且采用模块化的硬件电路,既可实现系统的要求,又可提高系统的检修效率。系统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总之,广泛的应用微处理器已是时代潮流,因此,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能跟上时代潮流。单片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单片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同时,电气行业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机革命。其带动了各类家电和仪器仪表的微型化、智能化,现流行的所谓人性化科技,就是在单片微机的控制上,形成的远程控制、现场总线实时控制等新技术。而电源技术在经历了电气时代的风风雨雨的大半年头后,终于迎来了工业控制技术蓬勃发展的春天,使新型电源的发展有了更广的更美好的前景。微机控制技术为主的工业过程控制技术,PID理论的出现和研究直到投入生产实现,使工业控制技术更灵活和智能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