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 编辑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中文名:王力
别名:字了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出生日期:1900年8月10日
逝世日期:1986年5月3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巴黎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
王力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王力出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爱上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1913年(民国二年),小学毕业后失学。
1916年(民国五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
1920年(民国九年),到一家名门大族当家庭教师,因该家族有大量藏书,得以博览古籍,在国学方面打下深厚基础。
1924年(民国十三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
1926年(民国十五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赵元任。国学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对这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说:“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着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跟了“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学语言学。国学院毕业后,王力接受赵元任的建议,去了当时世界语言学的中心——巴黎。
1927年(民国十六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与研究实验语音学。在巴黎期间,深受其老师房德里耶斯和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影响。
1931年(民国二十年),以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王力呼吁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标准文法。他认为5年可以制成草案,3年精细修订,8年之后,我们将有一部文法。尽管想法很好,作呼吁的也远不止王力一人,但这样的工作却迟迟没有启动。1936年,王力写了《中国文法学初探》,倡言抛弃模仿,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工具,从汉语的现实中寻求语言规律。此文几乎是他扛起中国语言学研究重担的宣言。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全面侵华,北平沦陷。王力随清华大学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国文化学术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两个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长沙。后来王力一家辗转来到昆明。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战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经在语法、音韵、词汇、诗律、方言各领域全面铺开,并计划着中国语言学的未来。
1950年,随着战争结束,王力培养的中国第一批语言学大学生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
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9月18日,先后被毛泽东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学戛然而止。
1984年,王力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邀请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题为“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演讲。5000人座位的纪念堂,竟来了12000人,把纪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满了。傅雨贤回忆说:“他一看密密麻麻那么多人,他很感动啊!84岁了,结果他足足讲了一个钟头。专业课一次12000多人听,中国教育史上没有过,我估计世界教育史上也没有过,而且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公开课。”
1986年5月3日,王力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女儿:王缉慈
孙女:王小莘
主要成就
王力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正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例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如上文所列举的),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这种求实的学风,才能不断创新。
王力散文集《龙虫并雕斋琐语》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王力作为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建设非常关心。1986年2月20日向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首届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学员赠诗道:“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乡。禹迹茫茫多宝藏,原田每每足菰粱。献身甘愿为梁柱,许国当能促富强。永矢弗谖心似铁,匹夫有责系兴亡。”
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他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张用罗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专著《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参加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普通话以及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力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著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年)。
学术贡献
王力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有分如下三类:
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启发,利用先秦韵字和谐声材料从与真、质(至)相对的脂部中分出与文、物(队)相对的微部,这个结论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
②在古韵部的构拟上,主张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阴声韵部都是开音节。对高本汉的学说(每个韵部有两个以上的主元音、阴声韵部大都收浊塞音尾-□、-d、-b、-r之类)作了修正。
③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它们又各分长短二类,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后来演变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就肯定了上古声调中除音高外音长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主张可以解释上古许多阴声字(即长入,中古多变读为去声)和入声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实,同时也与汉藏语系许多语言具有的元音分长短的普遍特征相类似。这个说法受到研究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者的重视。
古代汉语
王力自4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词汇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年)、《新字义的产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年)等文,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年)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他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词汇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著作。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上、中、下,1957年~1958年)一书中。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年)、《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三书。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对中国2000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朱骏声、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1962年~1964年,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论文著作
文献发表
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著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
学术著作
王力一生著作颇丰,主要如下:
1 | 古代汉语(主编) | 中华书局1964年 |
2 | 诗词格律 | 中华书局1977年 |
3 |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
4 | 广州话浅说 |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
5 |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 文化教育出版社1951年 |
6 | 诗词格律概要 | 北京出版社1979年 |
7 | 楚辞韵读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
8 | 诗经韵读 | |
9 |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
10 | 汉语诗律学 | 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 |
11 | 汉语音韵 | 中华书局1980年 |
12 | 龙虫并雕斋诗集 | 北京出版社1984年 |
13 | 汉语诗律学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
14 | 古代汉语(主编) | 中华书局1981年 |
15 | 诗词格律十讲 | 北京出版社1964年 |
16 | 中国音韵学 | 商务印书馆1936年 |
17 | 王力诗论(张谷编) |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
18 | 中国语文讲话 |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 |
19 | 中国现代语法 | 中华书局1954年 |
20 | 中国语法理论 | 中华书局1954年 |
21 |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 中华书局1988年 |
22 | 中国现代语法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23 | 汉族的共同语和标准音(王力等著) | 中华书局1956年 |
24 | 中国语法理论 | 商务印书馆1951年 |
25 | 龙虫并雕斋文集 | 中华1980年 |
26 | 汉语讲话 | 文化教育1955年 |
27 | 汉语史稿 | 科学1957年 |
28 | 汉语史稿 | 中华书局1980年 |
29 | 汉语史稿 | |
30 | 汉语史稿 | |
31 | 汉语音韵学(中国音韵学) | 中华书局1956年 |
32 | 中国现代语法 | 商务1985年 |
33 | 王力文集(语言理论,中国语言学,古汉语概论,语法理) | 山东教育1990年 |
34 |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词汇,文学语言,语文教学,古) | |
35 | 王力文集(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 | |
36 |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韵及其他) | 山东教育1991年 |
37 |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 | 山东教育1990年 |
38 | 诗词格律 | |
39 | 诗词格律 | 中华书局1962年 |
40 | 中国现代语法 | 商务印书馆1950年 |
41 | 汉语浅谈 | 北京出版社1964年 |
42 | 诗词格律 | 中华书局2000年 |
43 | 诗词格律十讲 | 北京出版社1978年 |
44 | 爱(奢辣尔第著/王力译) | 商务印书馆1934年 |
45 | 半上流社会(小仲马著/王力译) | 商务印书馆1931年 |
46 | 少女的梦(畦德著/王力译) | 开明书店1931年 |
47 | 古代汉语(主编) | 中华书局1999年 |
48 | 中国语言学史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
49 | 词类 |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
50 |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 | 中国科学院1955年 |
51 | 中国语文讲话 | 开明书店1955年 |
52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编)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
中国现代语法
作者名称 王力
作品时间2011-9
《中国现代语法》是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创作的语法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3年。《中国现代语法》一书分为上下两册,共6章,该书主要用《红楼梦》中的口语作为研究材料,并以造句法为重点来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作者名称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张万起、徐敏霞。
古代汉语(第一册)
作者名称 王力
作品时间1999
《古代汉语(第一册)》是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名称 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2008年1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本书主要包括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汉语(第二册)
作者名称 王力
作品时间1999
《古代汉语(第二册)》是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
古代汉语(第三册)
作者名称 王力
《古代汉语(第三册)》是1999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
汉语语法史
作者名称 王力
作品时间1989-4-1
《汉语语法史》是1989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王力。本书从词法、句法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面貌、发展阶段及其内在规律。
古代汉语第3册:校订重排本
作者名称 王力
《古代汉语第3册:校订重排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主编
汉语史稿
作者名称 王力
《汉语史稿》是王力著语言文字著作,于1957年首次出版。《汉语史稿》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分上、中、下3册,依据保存到当下的古代经、史、子、集、诗词、小说、俗语、小学著作及现代方言,汲取了前代小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注重语言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与各方面的联系,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从...
诗经韵读楚辞韵读
作者名称 王力
作品时间2012-3
《诗经韵读楚辞韵读》是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本书主要由“诗经韵读”和“楚辞韵读”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作者关于古音学的主张,第二部分详列了《楚辞》韵部分部的具体情况,并就《楚辞》中各句韵脚加以详细音标标注。
汉语语音史
作者名称 王力
《汉语语音史》是王力编著的汉语语音史方面的研究专著,于1985年首次出版。《汉语语音史》分上、下两卷。上卷先分述历代九个时期的音系和拟音,用反切与诗韵为例证,着重说明每个时期声、韵、调系统的分合情况。条分缕析,不蔓不枝。最后将从上古到现代的历代声母、韵部和声调发展列成总表,使读者一目了然。下卷...
古代汉语
作者名称 王力
1962年由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汉语言学习类书籍(教材)。
查看更多书籍
王力语言学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原青年语言学家奖)齐名,是中国大陆语言学界影响力最大的语言学专项奖。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光明日报》唐作藩评)
北大教授中或长于书法,或精于书论,怀瑾握瑜者代不乏人。先后有:马叙伦、邓以蛰、魏建功、向达、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王力、黄子卿、杨周翰、周祖谟、李志敏、罗荣渠⋯诸先生。他们以器识为先,以人品、学养(学术品位)领字。他们的作品中不是书家、胜似书家,蕴藉风流、韵味醇深的浓郁的书卷气迥然不同于流俗的那种“匠气”。(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家陈玉龙评)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王力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既能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又能睿智缜密,周到细致,令人叹为观止。王先生非常勤奋,每天坚持9小时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读研究生,住在29楼,王先生每天坚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准时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动。王先生的论断是令人钦佩的不刊之论,著作都是传世的学术精品。(南开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马庆株评)
“有容德乃大”,无论是王先生的学术成就,还是王先生的为人处事,都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
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博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辟为休闲游乐场所。并将岐山坡小学改名王力小学,在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学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
王力中学
王力中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