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大学 编辑
澳门大学(Universidade de Macau / University of Macau),简称“澳大(UM)”,是一所位于中国澳门的公立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中欧商校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创始成员和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C9联盟+)成员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AACSB、AMBA和EQUIS认证。
澳门大学前身为1981年3月28日成立的东亚大学;1991年由私立转为公立并更名为澳门大学;2014年8月正式迁入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横琴岛的新校区。
澳门大学校园面积1.09 平方公里;设有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荣誉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和持续进修中心;设有中华医药研究院、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微电子研究院、澳门研究中心、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澳门大学位列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193位,亚洲大学排名第36位 ,在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245位 ,全球年轻大学排名第26位。12学科领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农业科学、经济学与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资料库(ESI)前1%之列。
中文名:澳门大学
外文名:Universidade de Macau(葡萄牙文)University of Macau(英文)
简称:澳大、UM
所在地:澳门
创办时间:1981年3月
创办人:黄景强、胡百熙、吴毓璘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色:“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员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
学校特色: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成员中国旅游教育合作联盟
主管部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现任领导:林金城(校董会主席)、贺一诚(校监)、宋永华(校长)
院系设置:7个学院
校训:仁、义、礼、知、信
校歌:《澳门大学校歌》
地址:中国澳门氹仔大学大马路
主要奖项:教育功绩勋章(2016年)
知名校友:张裕、麦沛然、林玉凤
1981年3月,黄景强先生、胡百熙先生和吴毓璘先生获澳门政府批租土地,创办了澳门首间现代大学──私立东亚大学,标志着澳门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始。东亚大学首任校长为薛寿生教授。大学以“仁义礼知信”为校训,根据英式教育制度,设有预科学院和本科学院。
澳门大学
1984年,私立东亚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并首次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88年,澳葡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并进行了重组。
1990年,大学将三年制课程改为四年制。
1991年,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转为公立大学。
1995年,首届硕士生毕业。
1997年,首位博士生毕业,本科和硕士课程获得葡萄牙教育部认可。
1999年,澳门大学首批推荐直接入选计划的本科生入学并首次获得了研究专利。
2001年,澳门大学重组校董会,委任专职主席。
2002年,澳门特区政府批示成立“澳门大学修章工作小组”,正式启动澳门大学章程的修订工作,并且强调修章的目的是要实现澳门大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2006年9月,澳门立法会通过了《澳门大学法律制度》,行政长官颁布新的《澳门大学章程》,根据章程,校董会为大学最高合议机关。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批准澳门大学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并授权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实施管辖;12月20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的陪同下主持新校园奠基仪式。
2013年7月20日,澳门大学新校区正式按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11月5日,新校区正式启用。
2014年8月,澳门大学完成迁校,正式迁入位于横琴岛的新校区,新校园在行政区划上被纳入氹仔区域,法定地址为澳门氹仔大学大马路。
2019年5月,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国际商学院联合会(简称AACSB)认证,成为澳门第一所荣获该会认证的商学院。
2019年12月,澳大工商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国际认证。
2020年3月,澳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签署仪式,成立海洋环境与工程联合实验室。
2020年4月,澳大工商管理学院获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QUIS)认证 。
2020年7月10日,成为“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发起单位。
2022年3月24日,澳门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2022年10月21日,联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旅游教育合作联盟”。
2023年5月16日,澳门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3年7月31日,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通道桥项目通过联合竣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建设任务完成 。
2023年10月,发起成立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 。
2023年12月,经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理事会审议,澳门大学正式加入“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C9联盟+)。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题写的“澳门大学”
院系专业
澳门大学设有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以及荣誉学院。
学术单位 | 授予学位 | 课程/专业 | 授课语言 | 学制 |
---|---|---|---|---|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理学士学位 | 会计学 | 英文 | 四年 |
理学士学位 | 金融学 | 英文 | ||
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 商业经济学 | 英文 | ||
环球商业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市场学 | ||||
企业财务监控 | ||||
理学士学位 | 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 | 英文 | ||
理学士学位 | 商业智能与数据分析 | 英文 | ||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 教育学士学位 | 中学教育(中文) | 中文 | 四年 |
中学教育(英文) | 英文 | |||
中学教育(数学) | ||||
综合科学(生物) | ||||
综合科学(化学) | ||||
综合科学(物理) | ||||
学前教育 | 中文及英文 | |||
小学教育 | 中文及英文 | |||
澳门大学法学院 | 法学士学位 | 中文法学士学位课程(日间或夜间) | 中文 | 四年 |
葡文法学士学位课程 | 葡文 | |||
(中葡双语授课)法学士学位课程 | 中文及葡文 | 五年 | ||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 文学士学位 | 中国语言文学 | 中文 | 四年 |
日本研究 | 日文为主, 以英文作辅助语言 | |||
历史学 | 中文 | |||
英语研究 | 英文 | |||
葡语研究 | 葡文 | |||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传播系 | 英文 | 四年 |
经济学系 | ||||
政府与公共行政系 | ||||
心理学系 | ||||
社会学系 | ||||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 | 理学士学位 | 计算机科学 | 英文 | 四年 |
土木工程 | ||||
电机及电脑工程 | ||||
机电工程 | ||||
数学(数学与应用) | ||||
数学(数学教育) | ||||
物理及化学系 | ||||
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 | 理学士学位 | 生物医药学 | 英文 | 四年 |
生物信息学 | ||||
药物科学及科技 | ||||
资料来源: |
学院 |
课程 |
授课语言 |
正常修读期限 |
---|---|---|---|
人文学院
|
文学硕士学位(英语研究)课程 |
英文 |
两学年
|
哲学硕士学位(汉语语言学)课程 |
中文 | ||
哲学硕士学位(中国文学)课程 |
中文 | ||
哲学硕士学位(葡萄牙语言及跨文化研究 -文学和文化研究)课程 |
葡文 | ||
哲学硕士学位(葡萄牙语言及跨文化研究 -应用语言学)课程 |
葡文 | ||
文学硕士学位(翻译-英汉)课程 |
中文/英文 | ||
文学硕士学位(翻译-葡汉)课程 |
中文/葡文 | ||
文学硕士学位(历史学)课程 |
英文为主, 中文为辅 | ||
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历史文化)课程 |
中文 |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
英文
|
两学年
|
理学硕士学位(会计学)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金融学)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国际综合度假村管 理)课程 | |||
教育学院
|
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课程 |
中文/英文
|
两学年
|
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英语教育) 课程 | |||
哲学硕士学位(教育行政)课程 | |||
哲学硕士学位(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课 程 | |||
哲学硕士学位(教育心理学)课程 | |||
哲学硕士学位(体育教学及运动)课程 | |||
健康科学学院 |
理学硕士学位(全球公共卫生)课程 |
英文 |
两学年 |
法学院
|
法学硕士学位(中文)课程-宪法、基本法 与行政法 |
中文
|
两学年
|
法学硕士学位(中文)课程-刑法与刑事 诉讼法 | |||
法学硕士学位(中文)课程-民法与知识 产权法 | |||
法学硕士学位(中文)课程-国际商法 | |||
法学硕士学位-欧盟法、国际法及比较法 (英文)课程-欧盟法 |
英文
| ||
法学硕士学位-欧盟法、国际法及比较法 (英文)课程-国际法 | |||
法学硕士学位-欧盟法、国际法及比较法 (英文)课程-比较法 | |||
法学硕士学位-国际商法(英文)课程 | |||
法学硕士学位(葡文)课程-法学 |
葡文
| ||
法学硕士学位(葡文)课程-政法学 | |||
法学硕士学位(澳门法实务)课程 |
中文及葡文 | ||
社会科学学院 |
文学硕士学位(传播学-传播与新媒体)课程 |
中文 |
两学年
|
文学硕士学位(传播-视觉传播)课程 |
中文/中文 | ||
社会科学硕士(国际关系及公共政策)课程 |
中文 | ||
社会科学硕士学位(欧洲事务)课程 |
中文 | ||
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公共行政)课程 |
中文 | ||
社会学与社会司法硕士(学生学与社会司法)课程 |
英文为主,中文为辅 | ||
社会科学硕士(经济学)课程 |
中文 | ||
哲学硕士(澳门研究)课程 |
中文/中文 | ||
科技学院
|
理学硕士学位(土木工程-水力及环境工 程)课程 |
英文
|
二至三学年
|
理学硕士学位(电子商贸技术)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电机及电脑工程)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计算机科学)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土木工程)课程 |
两学年
| ||
理学硕士学位(机电工程)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学)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金融科技)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物联网)课程 | |||
协同创新研究院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应 用)课程 |
英文/中文
|
两学年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市场营销分 析)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金融科技)课 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數据战略与合 规管理)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精准医学)课 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计算语言学) 课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教学分析)课 程 |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智慧政务)课 程 | |||
中华医药研究院
|
哲学硕士学位(中药学)课程 |
英文为主, 中文为辅
|
两学年
|
哲学硕士学位(医药管理)课程 | |||
微电子研究院 |
理学硕士学位(微电子学)课程 |
英文 |
两学年 |
哲学硕士学位(微电子学)课程 |
英文 |
三学年 | |
资料来源: |
学术单位 | 课程/专业 | 授课语言 |
---|---|---|
人文学院
|
语言学─汉语 |
中文 |
语言学─英语 |
英文 | |
应语言学─葡语 |
葡文 | |
文学─中文 |
中文 | |
文学─英文 |
英文 | |
哲学及宗教学 |
英文 | |
历史学 |
英文 | |
工商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英文/中文 |
商业经济学 | ||
决策科学 | ||
金融学 | ||
博彩管理 | ||
款客服务管理 | ||
资讯系统 | ||
管理学 | ||
市场学 | ||
工商管理(哲学) | ||
工商管理博士(DBA) |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英文 |
健康科学学院 |
生物医学 |
英文 |
法学院
|
宪法、基本法与行政法学 |
英文/中文 |
民商法学 | ||
比较法学 | ||
刑事法学 | ||
欧盟法学 | ||
国际商法与争议解决 | ||
国际法学 | ||
法哲学与法制史 | ||
科技法与医疗法 | ||
社会科学学院
|
传播学 |
英文/中文 |
传播学─视觉传播 | ||
经济学 | ||
公共行政(哲学) | ||
公共行政博士(DPA) | ||
心理学 | ||
政治学 | ||
社会学 | ||
科技学院
|
电脑科学 | 英文
|
机电工程 | ||
电机及电脑工程 | ||
数学 | ||
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 |
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 |
英文 |
中华医药研究院 |
生物医药 |
英文 |
认知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
电机及电脑工程 |
英文 |
生物医药 | ||
心理学 | ||
哲学及宗教学 | ||
应用语言学─葡语 | ||
教育学 | ||
语言学─英语 | ||
款客服务管理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澳大从全球各地吸纳顶尖的学术精英,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卓越师资队伍,当中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葡萄牙科学院院士、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以及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
名单 | 名称 |
---|---|
宋永华 |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马许愿 |
葡萄牙科学院院士、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 |
须成忠 |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 |
祝雷 |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 |
麦沛然 |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 |
谭锦荣 |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
王春明 |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邓初夏 |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姚伟彬 |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 |
徐青松 |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 |
徐杰 |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
周怡聪 |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
汤柏燊 |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
资料来源: |
优势学科
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语言学” 和“教育学”排名251-300 ,“法学” 排名和“电子电气工程”排名301-350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和“数学”排名351-400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排名451-500,“商业与管理研究”排名501-550,“医学” 排名551-600 。
在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工学”排名101-125,“教育学” 和“生命科学”排名126-150,“计算机科学” 和“心理学”排名151-175,“法学”排名176-200,“人文艺术学”排名201-250,“临床与健康研究”、“社会科学”和“理学”排名251-300,“商业与经济学” 排名301-400 。
澳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和QS 世界大学排名
类别 | 名称 |
---|---|
ESI前1%的学科 | 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农业科学、经济学与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
办学模式
通识课程
2013/14年度,澳门大学共开办了通识教育课程。2017学年,澳大启动“3+2”和“4+X”学习计划,参与计划的学生修读一定年期的课程后,可到世界顶尖大学继续修读课程或升学。完成“3+2”后除可取得澳大本科学位外,可得到顶尖大学的硕士学位;“4+X”则为学生在顶尖大学预留了入读名额。
大学食堂及澳大宾馆
大学展馆
大学展馆
大学展馆
荟萃坊
荟萃坊
教职员宿舍区
教职员宿舍区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
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中央教学楼
中央教学楼
住宿式书院
住宿式书院
住宿式书院
行政楼
研究生宿舍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
特色住宿式书院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是一个知识整合的学习平台,体现了大学揭橥的四位一体全人教育理念,力求培养学有所成以及情操高尚的大学毕业生。具体而言,书院系统培育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良好公民,他们具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廉洁诚信,为澳门、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做出贡献。书院的社群生活及活动,亦旨在提升宿生在服务与领导、团队协作、文化参与以及健康生活方面的品格质素。
书院宿生来自不同专业背景,营造了充满启发性的环境,让大家得互相学习,增广见闻,丰富生活,并且培养全球视野及独立思维、文化自信,学习如何与不同专业和文化的人共存、沟通、合作,借以窥见毕业后事业途上的现实,准备好在这全球化世界启航,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书院有驻院及非驻院学术导师,除提供个人指导以外,亦开设自由参加的导修课,内容包括专业、通识以及专业语文等,借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学术知识,慎思明辨,创新创业。简言之,书院教育致力提升学生的7项胜任力:公民责任心、全球竞争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协作、服务与领导、文化参与、健康生活。
澳门大学现时建立了10所书院,包括:
书院 | |
---|---|
张昆仑书院 | 曹光彪书院 |
蔡继有书院 | 郑裕彤书院 |
霍英东珍禧书院 | 吕志和书院 |
满珍纪念书院 | 马万祺罗柏心书院 |
绍邦书院 | 何鸿燊东亚书院 |
社会评价
类别 | 名称 | 排名 |
---|---|---|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 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193位 |
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201-250区间 | |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第26位 | |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亚洲第33位 | |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201-250区间 | |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301-350区间 | |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301-350区间 | |
QS |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第254位 |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 | 澳门大学位列世界第322位 | |
资料来源: |
科研机构
澳门大学先后于2010年11月及2018年7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KL-QRCM)、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SKL-AMSV)、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SKL-IOTSC)。
澳门大学远景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KL-QRCM)致力于中药质量评价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建设完整的中药质量研发平台,凝聚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开展系统的转化型研究,为中药创新研发建立科学质量标准,发挥国际辐射交流作用。
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SKL-AMSV)主要开展各种电子系统的尖端研究,聚焦模数转换器和低功耗射频芯片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电源管理和微流控芯片研究方向。
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SKL-IOTSC)为全国第一间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和共性的理论、演算法和系统研究,开发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实验室科研主要围绕五个方向:智慧传感与网路通信、城市大数据与智慧技术、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城市公共安全与灾害防治。
科研成果
根据国际论文资料库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WOS)显示,高端科研期刊论文发表数目由2007年的77篇增至2020年的超过2,000篇,2020年澳大论文获引用超过42,000次。芯片研究是澳大的主要方向之一,旨在研究开发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系统,并建立先进的研发平台。芯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发表论文数量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英特尔(Intel)。中药研究是澳大极具特色的研究领域,致力中医药品质及国际标准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创新中药产品获国际发明金奖及40余项澳门科技特别奖。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
2017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 | ------------ | 杨志新 |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 | 王一涛 |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技术的设计与开发 | 余成斌、麦沛然、冼世荣 |
201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 | ------------ | 余成斌 |
资料来源: |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计算智能系统于系统建模,追踪控制舆都市交通辅助的决策支持 | 陈俊龙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质量评价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 | 王一涛、李绍平、李铭源、梁重恒、王春明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特殊线性系统的预处理方法与应用 | 金小庆、黄锡荣、郑智文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基于解析相位分析的超强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及信号的快速正频率分解 | 钱涛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运用微生物方法降解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石油烃和氯代有机物并二次利用污水产生再生能源Hojae | SHIM、鲁祺鸿、李雪晴、Renata Alves de Toledo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图像模式分析的理论与计算研究 | 唐远炎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无线通讯和物理传感芯片应用于下一代便携式智能设备功能扩展 | 麦沛然、马许愿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大行程微纳米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徐青松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高性能宽带数据转换介面接口-应用于不断发展的微电子信息世界 | 余成斌、诸嫣、冼世荣、陈知行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新型并联微纳米操作器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 李杨民、徐青松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对肿瘤发展中分子和细胞生物靶点的调节与传递作用研究 | 梁重恒、王一涛、陆金健、陈美婉、陈修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特徵分析与多媒体安全技术研究 | 潘治文、周怡聪、陈俊龙、唐远炎、陈龙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有限系统生态核算的理论和实践 | 王志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澳门空气质量的建模和预测 | 莫启明、阮家荣、许嘉贤、谭锡忠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应用CMOS纳米制程技术的全方位和先进的数据与信号转换芯片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余成斌、冼世荣、诸嫣、陈知行、赵汝法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模拟与射频微电子介面关键技术¬¬─应用于无处不在无线连接 | 麦沛然、罗文基、马许愿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遍布式心血管健康监测、预警技术及系统 |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澳门城市环境污染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 | 王志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低成本及低损耗的新一代电流质量补偿器:设计、控制及应用 | 黄民聪、林智声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瞬变讯号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实现:信号的调和分析及Clifford分析 | 钱涛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药理与质量关联研究 | 王一涛、李铭源、陈修平、陈美婉、陆金健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rCOS形式化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方法 |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对基于现代图形处理器的通用计算(GPGPU)的研究与创新 |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模拟与混合信号介面接口——应用于无处不在的微电子世界 | 马许愿、余成斌、麦沛然、冼世荣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馆藏超过1,200多万册/件,其中纸本图书约850,000册、期刊6,000种、古籍27,000册、视听资料30,000件、书画文物近1,000种、档案特藏3,000种、缩影资料5,000卷。随着近年网络发展一日千里,图书馆亦购置为数不少的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资料库260个、电子图书约800,000册、电子论文约13,000,000篇、电子报纸2,000种及电子期刊超过140,000种。
学术期刊
《南国学术》内容涵盖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推出有“名家面对面”、“圆桌会议实录”、“前沿聚焦”、“时代问题论争”、“东西文明对话”、“思想者茶座”、“百家争鸣”、“大家讲演录”、“独家评论”、“域外传真”等栏目。
《澳门研究》发表与澳门相关的学术论文、讯息和资料等内容。
《文化杂志》内容包括历史、文化人、文学、文化等栏目。
《当代亚洲》发表的文章涉及亚洲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特别是理论知识研究及推动亚洲研究人员之研究等内容。
澳门大学与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学生可以选择到其中150多所高等院校交流和学习。澳大也为学生提供到本地和海外机构实习的机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澳门大学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13年5月31日,澳门大学与北京大学双方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学生交流的协议书。内容包括:扩大学生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加强于文艺、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方面的合作;推动研究生学术交流领域的合作;促进住宿式书院、荣誉学院、通识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等的交流。
2015年12月7日,澳门大学项玉涛教授、健康科学学院院长邓初夏教授、副院长葛伟教授来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学术交流。
2016年3月11日,珠海市人民医院与澳门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确立战略伙伴关系,携手打造精准医学研究中心;3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4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签署关于成立“健康认知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合作意向书;5月12日,澳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在法学院212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内容包括“澳门控制和控制环境噪音法、澳门填海造陆的历史进程和澳门大气污染研究”。
2016年12月26日,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唐远炎受邀到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主题为“大数据下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趋势”的研讨会和“如何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报告会。
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与澳门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实行双校培养,双导师指导。该项目基本学制为四年,第1学年及最后论文答辩在澳门大学,其余时间(视课程修完时间决定)返回南方科技大学完成其余学业及科研任务。授予澳门大学学位证和南方科技大学学习证明。
2024年8月9日,澳门大学与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签署《共建澳门大学—澳门协和医院联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同场举行“澳门大学—澳门协和医院联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心将推动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疑难重症、中医药及大健康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培养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学校标识
校徽
澳门大学校徽由一个五座城堡冠顶的盾牌和分别用中葡文书写的“澳门大学”的校名字样组成。书上的钥匙是知识之匙,用以打开知识宝库;四周的海浪代表着大学身处中国海域的一个小岛上。大桥寓意文化的沟通,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象征。“仁、义、礼、知、信”为中国圣贤提倡的五种美德典范。校徽采用红、蓝、金三色,代表着希望、幸福及人类之进步。
澳门大学校徽
标志
澳门大学的标志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校徽图案和大学的中文(澳门大学)、葡文(Universidade de Macau)和英文(University of Macau)的名字。校徽标志使用中、葡、英三种语言,象征着澳门大学一直致力创建国际化、多语言的学习环境,为澳门及国际培养具跨文化视野的卓越人才。
澳门大学标志
UM标志
澳门大学的“大学殿堂”标志,展现了崭新的校园活力和形象。该标志以澳门大学的岭南与南欧建筑特色为设计意念,英文缩写“UM”,组成学术殿堂的立柱与基石,并采用大学标志颜色──澳大蓝,视觉形象突出,寓意澳门大学在朝气焕发的校园里,致力教育改革,推崇学术优秀,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该标志是大学较为轻松和活泼的形象标志,用于校内各类纪念品及宣传物品,借此传达大学崭新的活力形象,而正式官方文件应使用“澳门大学标志”。
UM标志
精神文化
校训
仁、义、礼、知、信
澳门大学创校时将中国圣贤提倡的五种美德“仁、义、礼、知、信”奉为校训,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也代表澳门大学致力培养具备这五种崇高品格学生的使命。
校歌
《澳门大学校歌》 华夏根基,中西风采,澳大茁壮长成。 潭山初建,琴岛重筑,校园毓秀钟灵。 仁、义、礼、知、信,育我品格。 文、理拓新疆,长我才情。 立足豪江,神驰万象,国际视野分明。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 |
|
|
释义:
“华夏根基,中西风采,澳大茁壮长成”。以14字形容澳门大学历史。澳门大学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聚中外人文之精英,得以三十而立,枝繁叶茂。
“潭山初建,琴岛重筑,校园毓秀钟灵”。以14字形容澳门大学校园之发展。校园初期在凼仔沿山而建,如今在横琴重新铺设。不论今昔,澳门大学校园均为汇聚灵气,孕育秀气之地。
“仁、义、礼、知、信,育我品格”。引用澳门大学校训,以9字强调澳门大学育人之重要。
“文、理拓新疆,长我才情”。以9字形容澳门大学文、理兼重之教育纲领,并拓展学术新领域之精神。
“立足豪江,神驰万象,国际视野分明”。以14字点出澳门大学师生脚踏实地之沉稳,“万象宾客”之豁达,及国际视野之广阔。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以14字形容澳大人应有之雄心壮志,及国家领导人对澳门大学之鼓励及期望。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贺一诚 | 校监 |
林金城 | 校董会主席 |
宋永华 | 校长 |
许敬文 | 副校长(学术) |
马许愿 | 副校长(全球事务) |
葛伟 | 副校长(研究) |
莫启明 | 副校长(学生事务) |
徐建 | 副校长(行政事务)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 |
---|---|
高斯达 | 1984 – 1986 |
文礼治 | 1986 – 1992 |
韦奇立 | 1992 – 1999 |
1999 – 2009 | |
崔世安 | 2009 - 2019 |
贺一诚 | 2019开始 |
资料来源: |
姓名 | 任期 |
---|---|
薛寿生 | 1981 - 1986 |
林达光 | 1986 - 1987 |
薛寿生 | 1987 - 1991 |
李天庆 | 1991 - 1994 |
费利纳(Ferreira) | 1994 - 1997 |
周礼杲 | 1997 - 1999 |
姚伟彬 | 1999 - 2008 |
赵伟 | 2008 -2018 |
资料来源: |
校园地图
澳大七个学院设于校园的中轴位置,每一个学院拥有一个建筑群,各学院组群之间有连廊相通;书院组群之间以绿地空间和水系有机隔离,每一个书院组群内部则相互连接。
澳大地图
校园景观
大学图书馆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为五至七层高的建筑物,可容纳100万册藏书。图书馆的设计观赏性与实用性并重,外观设计表达南欧与岭南建筑的结合,内部设计体现“功能布局人性化、运行管理资讯化、信息服务多元化、借还管理自动化、藏借阅研一体化”的特色。整个图书馆的设计均有统一的元素,内里各区域亦因应其功能不同而各具特色。图书馆内部整体采用木纹的设计,而几个不同的特藏区则以其藏书特色来装饰,例如澳门书籍特藏区,以澳葡式的瓷砖作点缀。
澳门大学中央图书馆
中央教学楼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央教学楼楼高三层,可容纳约3000名学生同时上课,是大学一年级课程及通识学程的上课地点,也是课馀交流、讨论研习和休闲之处。中央教学楼设有共用的电脑室、共同学习空间及餐厅区。
澳门大学中央教学楼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总建筑面积123,860平方米,设有4幢科研实验大楼,主要研究中医药、电子及信息科技、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能源环保,以及健康科学领域。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于科研大楼,包别是: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基地
荟萃坊
中央商业区位于中央宿舍区与学院区之间,是教职员及学生活动主要场所,设计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环境,开展娱乐、文化活动。中央商业区总实用面积为5700平方米,为三层建筑物。
中央商业区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位于中央教学楼以南,处于校园主轴线和学院区的中心部位。它包括学生活动中心、演奏中心两部分。学生活动中心主要提供学生会办公、开会、聚集、活动等课馀生活的空间,另学生事务处的办公室及服务设施、小商店等。学生活动及演奏中心为地面上三层建筑物,演奏中心设有250座位的剧场。
学生活动中心
住宿式书院
校园每所书院由约五百人组成。分布于三个岛区上的住宿式书院,分别有三至四种不同设计风格。每一住宿式书院拥有自己低密度的建筑物,包括学生宿舍、院长、学生辅导长及部分教授成员的公寓、膳堂、研讨室、谘询室、小型图书馆、电脑室、康体设施、表演场地、联谊活动室、书院学生会、团体办公室及庭园等。
体育场馆
校园有大型体育设施,由综合性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室外体育馆、综合性露天球场组成。可作集会、举行大型活动和演出的场地。综合性室内体育馆楼高五层,总功能室实用面积约9600平方米。场馆设计充分考虑各运动项目的功能特点,综合室内体育馆内设计上尽量利用天然采光,以及考虑对流空气的调节,同时亦考虑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以供用电、收集雨水及中水处理後作植物浇灌及水体用水等。
体育场
大学会堂
大学会堂与大学宾馆相连,位于校园的东北角,中央行政楼东侧,与图书馆、中央行政大楼相同位于大学的沿海东路旁,互相呼应;内里设有1200座位的观众厅、观众服务用房、演出用房、排练厅等。大学会堂可用作举办节日集会、国际大型会议、文艺表演等。内里既有独立出入口又能共用该建筑的配套,实用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观众厅及配套用房等)。
大学会堂
学院区
校区设七个学院,包括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科技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各学院楼高三至五层,充分满足学院内所有研究生课程及大部分二、三、四年级课程的教学需要。
学院区
姓名 | 备注 |
---|---|
Manuel Guilherme Júnior | 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Eduardo Mondlane University)校长 |
张嘉和 | 杰出青年企业家 |
杰出青年企业家 | |
华子锋 | 杰出青年企业家 |
吴鸿祺 | 杰出青年企业家 |
吴慧群 | 杰出青年企业家最佳文化创意奖 |
注:排名不分先后(截至2024年5月) |
时间 | 名称 |
---|---|
2023年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获澳门特区政府颁授教育功绩勋章 |
2022年 |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获澳门特区政府颁授专业功绩勋章 |
2021年 |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获澳门特区政府2021年度颁授专业功绩勋章 |
(截至2024年5月)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上一篇 中国海归70年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