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雯 编辑
吴雯(1644—1704)清代诗人,与傅山有“北傅南吴”或“二征君”之说。字天章,号莲洋,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诸生。康熙十八年试博学鸿词,不第。游食南北,足迹几遍天下。其诗清挺生新,自露天真,为王士禛、赵执信所赏。著有《莲洋集》。
本名:吴雯
字:天章
号:莲洋
出生地:奉天辽阳
出生日期:1644年
逝世日期:1704年
主要作品:莲洋集
吴雯,生于清世祖顺治元年,卒于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年六十一岁。原籍奉天辽阳,父允升以举人官蒲州学正,遂占籍于此(其父后于顺治十三年成进士),殁于任。吴雯与弟吴霞孤贫,回不去原籍,由母朱氏抚养成人,占籍蒲州。
吴雯少明慧,博览群籍,自六经、三史以及释老、内典等等,皆能淹贯。所居永乐镇饶中条之胜,吕洞宾、柳宗元、司空图、王维、李商隐或为此地人,或长期居住此地,人文之盛,遗迹多存。吴雯徜徉其间,虽绳床土锉,破屋漏日,而啸咏自得,不易志向。康熙十八年(1689)召试“博学鸿儒”科,报罢。既试不售,乃游京师,谒父执梁熙、刘体仁、汪琬等,皆激赏之。尤以诗见知于王士祯,称为仙才。一日,与叶方蔼同直,方蔼读其警句,下直就访之,名大起。大学士冯溥以扇索其诗,大书二绝答之。赵执信“怀旧诗序”中称其“拙于时艺,罔踬场屋中。体貌羸丑,衣冠垢蔽,或经岁不浴,人咸笑之。然诗才特超妙”。卒以不遇,历游四方。晚年置圃郑谷口,面雷首山,望太华山,有梅竹各数百株,中作草堂,署名鹅馆。康熙四十三年(1704),其母病故。他哀痛过甚,亦病故,葬于永济西南姚温阡。王士祯曾为其撰墓志铭。吴雯娶妻祁氏,有二子:吴江兰、吴崇厚,皆早逝。为吴雯留有一孙:吴逢源。吴雯后娶聂氏。
雯工于诗,有乡人元好问之风,性尤服善。赵执信谕诗好用冯氏法,攻人之短;后相值于都门,他出卷相示道:“曩之所攻,悉改之矣”!所著《莲洋集》由弟弟吴霞带到京师,请王士祯删改审定。乾隆十六年(1751),汾阳刘祖刻《莲洋诗集》。二十九年(1764),山东孙谔官司蒲州同知,从雯侄敦厚处得莲洋所定原本,简汰重刻。三十九年(1774) 翁方刚代雯从子秉厚作跋,刻《莲洋集》后。四十四年(1779)四月入《四库全书》有《提要》。
吴雯书法欣赏
书法亦为大家。冯溥尝宴文士于京师万柳堂,饮次,以扇乞先生书,先生为大书二绝句,目无余子。书法服膺冯班之说,行草书皆得王大令风格。同时陈奕禧以书名,于吴氏尤引为同调。尝得古铜印,上镌“河声峤色”四字,大喜,谓己所卜居合当胜处,侈为神畀。
光绪八年(1882)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建四徵君祠以傅山、阎若璩、吴雯、范镐鼎合祀。”
清 吴雯 书法 绫本立轴 天渡楼收藏
吴雯撰《莲洋集》
自卜条南旧隐居,明星玉女对摊书。
门前万里昆仑水,千点桃花尺半鱼。
【明妃】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谋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青草年年似汉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