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歇尔·福柯 编辑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男,博士,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著有《古典时代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终年58岁。
中文名:米歇尔·福柯
外文名:Michel Foucault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普瓦捷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15日
逝世日期:1984年6月25日
毕业院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
职业:哲学家
代表作品:古典时代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人文知识的考古学、性经验史、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
性别:男
学位/学历:博士
早年生活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普瓦捷的一个乡村家庭,其父保罗是一个内科医生。他的原名是保罗-米歇尔·福柯,后来他将名字中的保罗放弃了,这可能和他同他父亲之间相当紧张的关系有关。 他一开始的成绩中上,但当他进入耶稣会办的一个中学后,他的成绩十分优秀。在这段时间里,普瓦捷属于维希法国,后来被纳粹德国占领。战后,福柯进入了法国最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是法国传统的通向学术生涯的门户。
米歇尔·福柯
福柯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私人生活并不快乐,他患有严重的忧郁症,甚至企图自杀。他受到一个心理学家的看护。或许正因为如此,他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不但得到了哲学的教育,而且还得到了心理学的教育,他甚至参加了这门学科的临床实践,在那里,他与路德维希·宾斯万格(Ludwig Binswanger)等思想家接触。
福柯还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如其他许多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学生,他在1950年至1953年间是法国共产党员。他是被他的教师阿尔都塞介绍进去的。与其他许多人相同,他因为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情况退出了共产党。与其他许多人不同的是他从未参加过共产党的活动。
法国文化代表
福柯与德菲尔
撰写博士论文
1955年8月,在著名神话学家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的大力推荐下,福柯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聘为法语教师。在瑞典期间,福柯还兼任法国外交部设立的“法国之家”主任,因此,教学之外,他花了大量时间用于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瑞典的3年时间里,福柯开始动手撰写博士论文。得益于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大批16世纪以来的医学史档案、书信和各种善本图书,也得益于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的不断督促和帮助,当福柯离开瑞典时《疯癫与非理性——古典时期的疯癫史》 已经基本完成。
1958年,由于感到教学和工作负担过重,福柯提出辞职,并于6月间回到巴黎。两个月后,还是在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的帮助下,同时也因为福柯在瑞典期间表现的出色组织能力,他被法国外交部任命为设在华沙大学内的法国文化中心主任。这年10月,福柯到达波兰,不过他并没有在那儿待太久,原因倒也富于戏剧性:他中了波兰情报机关的美男计。福柯从很早时候起就是同性恋,对此他倒不加掩饰,就个人生活而言,这位老兄显然够得上“风流”的美名。然而50年代正是东西方冷战正酣之时,两方都在挖空心思地相互刺探。恰恰在1959年,法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告假,大使本已有心提拔福柯,便一面让他代行参赞职务,一面行文报请正式任命。所以波兰情报机构乘虚而入,风流成性的年轻哲学家合当中计。
离开波兰后,福柯继续他的海外之旅,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汉堡,仍然是法国文化中心主任。1960年2月,福柯在德国最终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这是一本在厚度和深度上都同样令人咋舌的大书:全书包括附录和参考书目长达943页,考察了自17世纪以来疯癫和精神病观念的流变,详尽梳理了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体现的疯癫形象形成、转变的过程及其对现代人的意义。按照惯例,申请国家博士学位的应该提交一篇主论文和一篇副论文,福柯因此决定翻译康德的《实用人类学》并以一篇导言作为副论文,虽然这一导言从来没有出版,但福柯研究者们发现,他后来成熟并反映于《词与物》、《知识考古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思想,在这篇论文中其实已经形成。
应福柯之请,他以前在亨利四世中学的哲学老师,时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校长的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欣然同意做副论文的“研究导师”,并推荐著名科学史家、时为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的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又译为乔治·康吉莱姆、乔治·冈奎莱姆)担任他的主论文导师。后者对《古典时代疯狂史》赞誉有加,并为他写了如下评语:“人们会看到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鉴于福柯先生一直关注自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精神病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反映出来的向现代人提供的多种用途;鉴于他时而理顺、时而又搞乱纷杂的阿莉阿德尼线团,他的论文熔分析和综合于一炉,它的严谨,虽然读起来不那么轻松,但却不失睿智之作……因此,我深信福柯先生的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961年5月20日,福柯顺利通过答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也被评为当年哲学学科的最优秀论文,并颁发给作者一枚铜牌。
在福柯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前,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哲学系新任系主任维也曼在读完《古典时代疯狂史》手稿后,即致函尚远在汉堡的作者,希望延聘他为教授。福柯欣然接受,并于1960年10月就任代理教授,1962年5月1日,克莱蒙-费朗大学正式升任福柯为哲学系正教授。在整个60年代,福柯的知名度随着他著作和评论文章的发表而急剧上升:1963年《雷蒙·鲁塞尔》和《临床医学的诞生》,以及1966年引起极大反响的《词与物》。
1968年5月事件促使法国教育行政当局反思旧大学制度的缺陷,并开始策划改革之法。作为实验,1968年10月间,新任教育部长艾德加·富尔决定在巴黎市郊的万森森林兴建一座新大学,它将拥有充分的自由来实验各种有关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想法。福柯被任命为新学校的哲学系主任。但是,万森很快就陷入无休止的学生罢课、与警察的临街对峙乃至火爆冲突中,福柯的哲学系也在极左派的吵嚷声中成为动乱根源。在万森两年,是使福柯感到筋疲力尽的两年。
走进法兰西学院
1970年12月2日,对福柯来讲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他走上了法兰西学院高高的讲坛,正式就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进入法兰西学院意味着达学术地位的巅峰:这是法国大学机构的“圣殿中的圣殿”。
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讲里,福柯赞扬了从不同角度影响其思想的三个人: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和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福柯对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敬意。
思考权力的深层结构
70年代的福柯积极致力于各种社会运动,他运用自己的声望支持旨在改善犯人人权状况的运动,并亲自发起“监狱情报组”以收集整理监狱制度日常运作的详细过程;他在维护移民和难民权益的请愿书上签名;与萨特一起出席声援监狱暴动犯人的抗议游行;冒着危险前往西班牙抗议独裁者佛朗哥对政治犯的死刑判决……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他深入思考权力的深层结构及由此而来的监禁、惩戒过程的运作问题。这些思考构成了他70年代最重要一本著作的全部主题——《规训与惩罚》。
最后的著作
福柯的最后一部著作《性经验史》的第一卷《认知的意志》在1976年出版,这部作品的目的是要探究性观念在历史中的变迁和发展。福柯对这部性的观念史寄予厚望,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加以雕琢,大纲和草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以至最终文本与最初计划相差甚大。这又是一部巨著,按照福柯最后的安排,全书分为四卷,分别为《认知的意志》、《快感的享用》、《关注自我》、《肉欲的忏悔》。 可惜的是,作者永远也看不到它出齐了,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终年58岁。
因艾滋病逝世
福柯后来在美国待了很久,首先在水牛城大学,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福柯在旧金山的同性恋社群中,尤其在BDSM社群中的活动使他染上了艾滋病,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病。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逝世于巴黎,一开始一些他的朋友和家庭成员否认他死于艾滋病,终年58岁。
福柯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
比如福柯在研究监狱的历史的时候他不只看看守的物理权力是怎样的,他还研究他们是怎样从社会上得到这个权利的——监狱是怎样设计的,来使囚犯认识到他们到底是谁,来让他们铭记住一定的行动规范。他还研究了“罪犯”的发展,研究了罪犯的定义的变化,由此推导出权力的变换。
对福柯来说,“真理”(其实是在某一历史环境中被当作真理的事物)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
福柯认为,依靠一个真理系统建立的权力可以通过讨论、知识、历史等来被质疑,通过强调身体,贬低思考,或通过艺术创造也可以对这样的权力挑战。
福柯的书往往写得非常紧凑,充满了历史典故,尤其是小故事,来加强他的理论的论证。福柯的批评者说他往往在引用历史典故时不够小心,他常常错误地引用一个典故或甚至自己创造典故。
福柯
古典时代疯狂史
米歇尔·福柯的作品
福柯的分析始于中世纪,他描写了当时人们如何将麻风病人关起来。从这里开始他探讨了15世纪愚人船的思想和17世纪法国对监禁的突然兴趣。然后他探讨了疯狂是如何被看作一种女人引起的病的,当时有人认为女人的子宫在她们的身体周围环绕可以引起疯狂。后来疯狂被看作是灵魂的疾病,最后,随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疯狂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病。
福柯还用了许多时间来探讨人们是怎样对待疯子的,从将疯子接受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到将他们看作必须关闭起来的人。他也研究了人们是怎样试图治疗疯狂的,尤其他探讨了菲利普·皮内尔和塞缪尔·图克的例子。他断定这些人使用的方法是残暴和残酷的。图克比如对疯子进行惩罚,一直到他们学会了来模仿普通人的作为,实际上他是用恐吓的方式来让他们的行为像普通人。与此类似的,皮内尔使用厌恶疗法,包括使用冷水浴和紧身服。在福柯看来,这种疗法是使用重复的暴行直到病人将审判和惩罚的形式内化了。
临床医学的诞生
《临床医学的诞生》(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une archéologie du regard médical)是福柯的第二部重要的书,1963年出版。它延续了《古典时代疯狂史》的讨论,概括了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和医院的发展。
词与物
米歇尔·福柯的作品
这部著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出现”。福柯使用“知识型”这一新术语指称特定时期知识产生、运动以及表达的深层框架。通过对文艺复兴以来知识型转变流动的考察,福柯指出,在各个时期的知识型之间存在深层断裂。此外,由于语言学具有解构流淌于所有人文学科中语言的特殊功能,因此在人文科学研究中,语言学都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透过对语言的研究,知识型从深藏之处显现出来。
这本书“妙语连珠,深奥晦涩,充满智慧”,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十足的学术论著,甫经出版即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书:第一版由法国最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于1966年10月出版,印了3500册,年底即告售磬,次年6月再版5000册,7月:3000,9月:3500,11月:3500;67年3月:4000,11月:5000……,据说到80年代为止,《词与物》仅在法国就印刷了逾10万册。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同样戏剧,评论意见几乎截然二分,不是大加称颂,就是愤然声讨,两造的领军人物也个个了得:被誉为“知识分子良心”的大哲学家萨特声称这本书“要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即资产阶级所能修筑的抵御马克思主义的最后一道堤坝”,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杂志也连续发表批驳文章;不过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天主教派的知识分子们同似乎该不共戴天的共产党人们站到了同一条战线里:虽然进攻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反对这一点上,两派倒是心有期期。但福柯这一方的阵容也毫不逊色: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拍案而起,他于1967年发表长文痛斥“萨特一伙”对《词与物》的指责,并指出争论的焦点其实并不在于意识形态,而在于福柯所开创的是一条崭新的思想系谱之路,这恰恰又是固守“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萨特等所不愿意看到并乐意加以铲除的。
不管怎样,《词与物》为福柯带来了巨大声望。不久,福柯又一次离开了法国,前往突尼斯大学就任哲学教授。福柯在突尼斯度过了1968年5月运动的风潮。这是一个“革命”的口号和行动时期遍及欧洲乃至世界的时期,突尼斯爆发了一系列学生运动,福柯投身于其中,发挥了相当的影响。此后,他的身影和名字也一再出现于法国国内一次又一次的游行、抗议和请愿书中。
知识考古学
米歇尔·福柯的作品
规训与惩罚
《规训与惩罚》(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出版于1975年。它讨论了现代化前的公开的、残酷的统治(比如通过死刑或酷刑)渐渐转变为隐藏的、心理的统治。福柯提到自从监狱被发明以来它被看作是唯一的对犯罪行径的解决方式。
福柯在这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对罪犯的惩罚与犯罪是一个相互关系——两者互为前提条件。
福柯将现代社会比做边沁的“全景监狱”(Panopticon),一小批看守可以监视一大批囚犯,但他们自己却不被看到。
传统帝王通过凌迟罪犯、斩首示众,以肉体的展示来宣示自身统驭的权威,这种直接曝入施力者与受力者的角色,16世纪进入古典时代,福柯以两个历史事件作为典范,说明规训手段的方式与样貌完全不同以往。其一是鼠疫肆虐于欧洲,为了让发生鼠疫的地区灾情不致继续扩散,指示每户人家关紧门户,闭居自身住所,不可在未经许可下到公共空间溜达,街道上只有持枪的军人以及固定时间出来巡察、点名,透过书写登记,记录每个居民的存亡交付市长进行重新审核,规训方式从原来展示威吓,至现代转变成用科学知识、科层制度进行各种分配安置,显示规训手段的改变。
福柯无意解释罪犯是怎么来的,或是为何会有犯罪的行为等等起源或事件发生的原因等问题。他要强调某种机制存在于那边,原本只是要将一群扰乱社会秩序者关起来,突然这件单纯事情开始被关注,研究为何这群人这么不同,观察颅骨大小、小时候是否被虐待,开始产生心理学、人口学、犯罪学这些学问,为“罪犯”这个身份附加更多的意涵,也同时加以主体化罪犯,试图让人正视强调这命题。再从这套认识,于监狱中透过反复操练、检查审核、再操练,不只是要矫正犯人,并要犯人认清自己是个罪犯,是拥有偏差行为的“不正常”人,所以你自己要努力矫正自己,监狱、警察都是在“帮助”你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这套机制中的受力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不只告诉罪犯你必须做什么,还会要求时时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并且如何为自己的这个罪犯身份,忏悔和自我审查。
性经验史
《性经验史》(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一共分三卷(本计划六卷),第一卷《认知的意志》(La volonté de savoir),也是最常被引用的那一卷,是1976年出版的,其主题是最近的两个世纪中性在权力统治中所起的作用。针对对于弗洛伊德等提出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压抑,福柯提出置疑,指出性在17世纪并没有压抑,相反得到了激励和支持。社会构建了各种机制去强调和引诱人们谈论性。性与权力和话语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二卷《快感的享用》(L'Usage des plaisirs)和第三卷《关注自我》(Le Souci de soi)是在福柯死前不久于1984年出版的。其主要内容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性的观念,关注一种“伦理哲学”。此外,福柯还基本上写好了一部第四卷,即《肉欲的忏悔》,其内容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对肉体与性的观念和对基督教的影响。
去世三十四年后,福柯代表作终于出齐
米歇尔·福柯去世三十四年后,其代表作和生前最后一项重大工程《性经验史》的第四卷终于出版。这是2018年法国思想界、出版界发生的第一起大事件。2月8日,《肉欲的忏悔》(Histoiredelasexualité,IV:Lesaveuxdelachair)由加利马尔出版社发行,全书厚达四百四十八页,五十二岁的法国哲学家、福柯研究专家和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弗雷德里克·格罗(FrédéricGros)担任了此卷编辑。
《性经验史》意在通过考察希腊以降的性来探讨权力机制。第一卷《认知的意志》于1976年问世,此卷封底同时宣告,《性经验史》凡六卷,后五卷依次为《肉体与身体》《儿童的十字军东征》《女人、母亲和癔病患者》《反常者》和《人口与种族》,但他此后不断修改,重写,并投入对希腊罗马文学的研读,终将原计划的六卷本改为四卷本,即《认知的意志》《快感的享用》《关注自我》和《肉欲的忏悔》。
英国沃里克大学(华威大学)教授、福柯专家和《福柯最后十年》(Foucault’s Last Decade)一书的作者斯图尔特·埃尔登(StuartElden)告诉《卫报》,此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古代的阿佛洛狄西亚观念——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享乐观——怎样被基督教的肉欲观所取代。反过来说,它也是我们现代性观念的先导。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讨论了保持童贞和成婚。这是教父尤为关切的两个关键主体——僧侣和已婚者。它用一种建立在文本分析基础上的极其简朴的风格写成,没有他某些作品特有的华丽修辞。”
埃尔登教授相信,《肉欲的忏悔》是整部《性经验史》中至关重要的一卷。
法兰西学院的教程
除了1977年休假了一年之外,从1971年1月开始,一直到1984年6月逝世为止,福柯在法兰西学院进行了一周一次的教学课程。当时的讲稿和录音皆有留存,且正陆续出版中。此外,福柯在1983年曾于柏克莱加州大学以英文做了六场讲课,后来以福柯说真话(FEARLESS SPEECH)的书名出版。
以下为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主题:
知识意志讲稿(1970-1971年)
刑事理论与刑事制度(1971-1972年)
惩罚的社会(1972-1973年)
精神病学的权力(1973-1974年)
不正常的人(1974-1975年)
必须保卫社会(1975-1976年)
安全、领土与人口(1977-1978年)
生命政治的诞生(1978-1979年)
对活人的治理(1979-1980年)
主体性与真相(1980-1981年)
主体解释学(1981-1982年)
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1982-1983年)
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Ⅱ(1983-1984年)
安全、领土与人口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0-9-1
《安全、领土与人口》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
必须保卫社会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0-9-1
《必须保卫社会》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1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
惩罚的社会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6-9
《惩罚的社会》是2016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词与物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02-1-1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是2002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福柯。该书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出现。
对活人的治理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20-7
《对活人的治理》是2020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
疯癫与文明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9-7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1年。该书由序言、愚人船、大禁闭、疯人、激情与谵妄、疯癫诸像、医生与病人、大恐惧、新的划分、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组成。福柯通过疯癫命运的变化对启蒙进行了批判,对理性进行了批判,对机构体制进行了批判,对精神病...
古典时代疯狂史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05-06-01
《古典时代疯狂史》是对西方古典时期(主要是17、18世纪,又称理性时代)疯狂史的知识考古式的重建与批判。把“疯狂”这一一般人思维中的医学现象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认为“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规训与惩罚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9-10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该书陈述了有关对犯人的严刑拷打日渐被控制他们的监狱规章所取代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一种...
临床医学的诞生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1-1-1
《临床医学的诞生(新编版)》是法国当代著名学者米歇尔·福柯的一部医学史研究专著,探讨现代意义上的医学,也就是临床医学的诞生的历史。作者以十八、十九世纪众多著名的临床医学家的著作和各种相关领域的文献为依据,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研究了医学实践的可能性和条件,描绘了医学科学从对传统医学理论的绝对相信转...
生命政治的诞生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1-8
《生命政治的诞生》是2011年6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福柯。本书采用米歇尔·福柯在法兰西学院公开的讲授内容作为参照,并最大可能地将其逐字记录。
说真话的勇气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6-4
《说真话的勇气》是2016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
性史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1989-1
《性史》是由福柯编写,1976年出版的一本书籍。
主体解释学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05-5-1
《主体解释学》是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歇尔・福柯。本书旨在表明伦理主体是根据什么手段、步骤和历史目的在与自身的既定关系中自我塑造的。
自我技术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5-11-1
《自我技术》本卷结集的文章主题是自我技术,自我技术决定了个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伦理主体。
不正常的人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8-11
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福柯找出西方社会中三类不正常的人:自古罗马时代即有的畸形人,17-18世纪的需要改造的人以及18世纪末的手淫的儿童。到了19世纪,这三类人一同被建构为“不正常的人”,成为社会的危险,也成为法律、教育、医学、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权力的对象。 福柯向我们展示了规范化权力如何出现、...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作者名称 米歇尔·福柯
作品时间2016-8
查看更多书籍
米歇尔·福柯
1984年6月29日上午,福柯的师长和亲友在医院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仪式上,由福柯的学生,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宣读悼文,这段话选自福柯最后的著作《快感的享用》,恰足以概括福柯终身追求和奋斗的历程:
“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种竭力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的增长,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尽可能使求知者偏离自我的话,那这种热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在人生中:如果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有些时候就绝对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了解人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方式思考,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方式感知。……今天的哲学——我是指哲学活动——如果不是思想对自己的批判工作,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它不是致力于认识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维,而是证明已经知道的东西,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
Foucault: The Birth of Power(《福柯:权力的诞生》),斯图尔特·埃尔登 著,Polity,2017年3月;
Foucault's Last Decade(《福柯的最后十年》),斯图尔特·埃尔登 著,Polity,2016年4月;
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的普瓦捷(Poitiers);
194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948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哲学学位(老师:梅洛·庞蒂);
1949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心理学学位,获心理学学位;
1950年,加入共产党;
1950-1954年,在法国一所精神病院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从事研究,并充当志愿者;
1951-195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讲学;
195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从事哲学工作,在巴黎的心理学研究中心(Institut de Psychologie)获得心理学学位;
1952-1953年,旅行至瑞士,与路德维希·宾斯万格(Binswager)共同从事研究工作;
1953-1955年,在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Lille)讲授心理学;
1954-1955年,《精神疾病与心理学》(Mental Illness and Psychology)(1962年进行了修订);
1955-195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 of Uppsala)法语系任教;
1958-1959年,在波兰华沙的法语学院任教;
1959-1960年,在德国汉堡的法语学院(French Institute)任教;
1959-1960年,返回法国,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任心理学讲师,最终成为哲学教授;
1961年,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1904-1995);提交科学史博士论文《古典时代疯狂史》(History of Madness),翻译康德的《人类学》(Anthropologie)并作导言;开始了与丹尼尔·德菲尔(Daniel Defert)23年的关系;
1963年,《临床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linic),两篇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篇(1972年修订;谢里登1973年英译版)《雷蒙·鲁塞尔》(Death and the Labyrinth:Raymond Roussel);
1964年,《疯癫与文明》(History of Madness)(《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法文删减版);
1966-1968年,在突尼斯工作;《词与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e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与勒内·马格里特(Magritte)通信;
1968年,在文森斯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Ⅶ at Vincennes)哲学系任教;
1969年,《知识考古学》(The Archiaeology of Knowledge)(法语);当选法兰西学院的一个职位(思想体系史);
1970年,在日本和美国讲学;12月2日在法兰西学院发表就职演讲;
1971年,在突尼斯讲学;在荷兰与乔姆斯基(Chomsky)辩论;成立“监狱情报团体”(Groupe d‘Information sur les Prisons,GIP);
1972-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规训社会(惩罚理论与制度)”;
1973年,《我,皮耶尔·希维尔》;
1973-1974年,在纽约、蒙特利尔、圣保罗、巴西讲学;《临床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linic)(英语);在法兰西学院授课:“精神病学的力量”(Power of Psychiatry);
1974-1975年,在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异常者”(The Abnormals);在圣保罗讲学;
1975年,《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
1975-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必须保卫社会”(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1976年,《性经验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第1卷;在巴西巴伊亚大学(University of Bahia)、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讲学;
197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学;
1978年,至伊朗和意大利旅行;在日本研究禅宗;
1979-1980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对活人的管制”(The Government of the Living);
1980年,在伯克利和纽约讲学;为《埃居利娜·巴班(近期发现的一位19世纪法国双性人的回忆录)》写导言;
1981年,出现在《时代》杂志上(11月16日,pp.58-59);
1981-1982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主体解释学”(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1982年,在多伦多讲学,在佛蒙特讲学;
1982-198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快感的享用与关注自我”(The Uses of Pleas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Self);
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84年,《性经验史》,第二卷、第三卷;
1984年,6月25日,在巴黎逝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