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邦正 编辑
金邦正(1886—1946),字仲藩,金庆慈次子,出生于安徽省黟县渔亭镇玛川村。少时在天津严范孙氏家塾、北京税务学堂求学。严氏家塾后改为敬业中学堂,即南开中学。1909年秋,考取公费留美学生,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和李海大学,专攻森林学。1914年毕业,获林学硕士和理学士学位。期间,与留美学生胡适、任鸿隽、杨杏佛、过探先等发起组织“科学社”,并出版《科学》月刊。1920年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
中文名:金邦正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86年(丙戌年)
逝世日期:1946年
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
职业:校长
主要成就:创办秦皇岛耀华平板玻璃厂任北京国立农业学校校长
出生地:安徽黟县
又任北平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1946年逝世,终年61岁。
1928年,以中国科学社成员为主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并陆续创办了各研究所。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协相继成立,中国科学社的刊物、设备等各项社产陆续并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上海科普协会、上海图书馆等国家与地方机构。
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社创办合影
离校
1921年6月13日这一天,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举行期末大考的日子,不过学校方面却没有等来辛苦一年的学子们,各个考点是空空如也。此时校方才如梦方醒,学生们罢考了,这就是轰动北京的“清华同情罢考”事件。
金邦正
“同情罢考”事件最终以29名学生受留级处分而结束,不过因为这个事件而遭遇坎坷的还有当时担任清华校长的金邦正,作为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人之一,金邦正也是留美学生,曾在康奈尔大学和李海大学学习,专攻森林学。1914年,金邦正毕业,获得了林学硕士和理学士的学位。
回国后,而立之年的金邦正开始在林业方面展现自己的才学,他不但在农业教育上有所建树,在担任安徽省农业学校校长期间,金邦正还协助农商部调查安徽山林概况,在随后的调查报告中,他建议政府劝告无地的人民承领官荒山地造林,并划定造林区域,建设苗圃育苗。以低价或者是无偿地分给人民自植,所造之林即为承领人所有,自行保护。
这和1949年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所规定的“谁种谁有”政策如出一辙。据当时的同仁回忆,金邦正身上有一股憨憨的书生气,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于学习、学问无比尊重。因此在同时代的文人当中,他甚至略带“刻板”。不过,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刻板”,让金邦正在1921年清华学校的“同情罢考”事件中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然而这种对立让金邦正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学潮过后,清华校园仍然充满了火气,学生们对校长金邦正的态度极端不满,大家拒绝出席由金邦正召集的开学典礼,使他只好以太平洋会议,中国代表团随员为借口悄然离校。而学生们还心有不甘,去信“请其不必作卷土重来之梦想,最终迫使金邦正不得不辞职,当然金邦正并不是唯一的黯然离校的清华校长。
2、《科学与林业》——《科学通论》收录;
3、《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美国两院演说中国森林情形》
秦皇岛耀华平板玻璃厂
秦皇岛耀华平板玻璃厂主要产品是耀华牌浮法玻璃、本体着色浮法吸热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并销往国内外。1993年--1995年此公司玻璃产量分别为462.4万重量箱、435万重量箱、400.5万重量箱,销售收入(含税)分别为51,895.2万元、52880.0万元、41593.3万元。
1915年,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为他的创刊发出了“伟大中华民族在觉醒”的感慨。
1940年代,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把他与美国(America)、英国( Britain )的同类刊物并称为Science A, B, C。
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同志为他题词:“探索真理,传播知识”。
1995年元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为他题词:“传播科学,提高国力”。
2005年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为他题词:“求真求美,继往开来,承古创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