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川敏英 编辑
益川敏英(英语:Toshihide Maskawa,日语平假名:ますかわ としひで ,1940年2月7日-2021年7月23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博士学位,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去世前担任名古屋大学粒子和宇宙起源小林益川研究所主任、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1985年获日本学士院奖。1995年获朝日奖。2008年,时任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的益川敏英,因提出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与小林诚和南部阳一郎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21年7月23日上午8点40分,益川敏英因上颚牙龈癌,在京都市内的自己家中去世,享年81岁。
中文名:益川敏英
外文名:日文平假名:ますかわ としひでToshihide Maskawa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1940年2月7日
逝世日期:2021年7月23日
毕业院校:名古屋大学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1979年仁科纪念赏
主要成就:1985年樱井奖1985年日本学士院奖1995年朝日奖2008年日本文化勋章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代表作品:《弱相互作用可重整化理论中的CP破坏》
研究领域:高能物理
博士导师:坂田昌一
任职于:名古屋大学
获诺奖时任职:京都大学
职称:教授
益川敏英近照
2008年,由于其“小林-益川理论”的物理学的贡献获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职于日本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汤川研究所因汤川秀树而命名,他曾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与名古屋大学的学弟小林诚于1973年提出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小林-益川模型),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中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当时他与小林诚在日本科学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共同发表了一篇讨论对称性破缺文章-《弱相互作用可重整化理论中的CP破坏》(CP Violation in the Renormalizabl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直到2006年为止,这篇文章是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第3多的高能物理相关文章。
益川敏英获得诺贝尔奖
1976年,担任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1997年从京都大学退休后,保留京都大学荣誉教授之职。2003年至今,被聘为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并于2009年开始担任名古屋大学粒子和宇宙起源小林益川研究所主任 。
在很多人眼里,益川敏英绝对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由于讨厌英语演讲,他拒绝了所有的国外学术会议,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仪式,他这一生可能都不会踏出日本国门一步。从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助教到京都大学理学部教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研究者成为国际物理学界知名大师,他用自己的经历谱写出异国学界一个“寒门贵子”的典型故事 。
时任京都大学教授益川敏英,获得08年诺奖
1958年,名古屋市立向阳高中(名古屋市立向阳高等学校)毕业1962年,名古屋大学理学部毕业
1967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完成博士课程,获理学博士
1967年,任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助手
1970年, 京都大学理学部助手
1976年,任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助教授
1980年4月,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教授
1990年11月,京都大学理学部教授
1995年4月,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教授
1997年4月,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所长(至1999年3月)
2003年4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理学部教授
2004年10月,京都产业大学研究机构长
2007年10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
2009年,开始担任名古屋大学粒子和宇宙起源小林益川研究所主任
京都大学研究所工作时代的益川敏英
美国物理学会J.J.樱井奖(1985年)
日本学院奖(1985年)《六种夸克模型的预言》
朝日奖(1995年)
中日文化奖(1995年)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坂田・早川讲座奖(2002年)
欧州物理学会2007年度高能基本粒子物理学奖(2007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和南部阳一郎、小林诚共同获奖)
浴缸里的灵感
作者名称 :益川敏英
作品时间2010-6
担任名古屋大学KMI研究所主任
名古屋大学的益川敏英诺奖纪念物
名古屋大学大教授益川敏英
听完了老板的话,益川敏英不禁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他的眼前仿佛绽放出一道绚丽的色彩,他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和美好,那横亘在眼前的英语不好,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喜欢的物理学好。
2008年,68岁的益川敏英靠小林-益川模型,与小林诚及南部阳一郎共同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益川敏英也因为当年酒馆老板的一席话,而找准了人生的方向,并最终走向了成功。
益川敏英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我们不能总是用眼睛去盯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应该把目光放到我们所擅长的事情上去,做到取长补短。你可以不用什么都会,但是,你必须要有一项事情是精通的。就像益川敏英一样,也许他的英语成绩并不好,甚至是很差,但是他把重点放在了自己擅长的物理学上,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从益川敏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只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就非凡的人生。
2015年6月15日,由3000多名不同领域学者组成的“反对安全保障相关法案的学者会”在东京召开了记者会,强烈反对安倍政府推行的安保法案。益川敏英是发起人之一。
益川敏英近照
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他们还预言存在6种夸克。按照现代物理学理论,夸克等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在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预言之初,科学家只发现了3种夸克,因此一直难以证明他们的理论。1995年,6种夸克都被发现。2001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确认了由夸克构成的正反粒子——B介子和反B介子的“CP对称性破缺”现象,从而证明了“小林-益川理论”。
“小林-益川理论”作为基本粒子物理学的一种基础“标准理论”,得到全球基本粒子物理学家的普遍认可。现年64岁的小林诚长期致力于基本粒子理论研究,而68岁的益川敏英专攻量子场论,两人先后共同获得日本及美国物理学领域的多项大奖。南部阳一郎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将分别获得1/4的奖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 美国国家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