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珲 编辑
林珲,1954年5月出生于江西南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荣休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林珲于1976年—198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专业;1980年—198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毕业后获得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1987年就读于美国布法罗大学文理学院,毕业后获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1992年就读于美国布法罗大学地理信息与分析国家中心(NCGIA),毕业后获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学系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创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9年8月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2020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林珲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
中文名:林珲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南昌
毕业院校:布法罗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地理信息科学前沿》、《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1976年—198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专业。
1980年—198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毕业后获得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87年,就读于美国布法罗大学文理学院,毕业后获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1992年,就读于美国布法罗大学地理信息与分析国家中心(NCGIA),毕业后获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1993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学系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创所所长。
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9年8月,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
2020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林珲" alt="
林珲"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3d0f703918fa0ec08fa38048bc14eee3d6d55fb6d39?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 林珲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型基础设施健康诊断的InSAR遥感方法;基于虚拟地理环境实验的地理知识工程;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空间信息技术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多云多雨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等。在国际学术界提出虚拟地理环境与大型线状人工地物形变监测等学术方向。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0月,林珲已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其主要专著有《地理信息科学前沿》《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等。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
2016年 | 论虚拟地理环境对地理知识的表达与共享 | 《遥感学报》 |
2018年 | 大数据背景下的虚拟地理认知实验方法 | 《测绘学报》 |
2018年 | 基于城市不透水面-人口关联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时空分异规律于特征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8年 | 时空大数据时代的地理知识工程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8年 | 面向过程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建模方法 | 《测绘学报》 |
参考资料 |
承担项目
截至2021年8月,林珲已承担过包括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个。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 |
---|---|---|---|
2015年 | Sensing Urban Spac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patial Variables andPsychological State for 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RF) | 719992美元 |
2016年 | Mapping High Mountain Asia glacier dynamics with bistatic interferometryand SAR imagery classification |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RF) | 450432美元 |
2017年 | Building urban perception spac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 650000元 |
2018年 | Re-analysing multi-platform observed glacier mass balance by using coupled weather and glacier energy & mass balance model in the Eastern Nyainqêntanglha |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RF) | 421614美元 |
参考资料 |
科研奖励
截至2020年10月,林珲已在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等奖项。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80年 | 卫星遥感与GIS技术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
2013年 | 南海及邻近海域藻华形成演变过程机制与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4年 | 面向地理实验的虚拟地理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7年 | 虚拟地理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 |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米勒奖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20年6月,林珲已指导培养了50余名博士生与50余名博士后研究员。
学术讲座
时间 | 讲座名称 | 合作院校 |
---|---|---|
2016年3月 | “大地图时代与精细化公共管理”学术报告 |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2016年9月 | “电子地图的故事”专题讲座 | 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
2017年3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新常态”学术报告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2017年6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新常态”主题报告 | 天津师范大学 |
2018年3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新常态”学术讲座 |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18年10月 | “大数据和大地图:走进精细化管理的‘新常态’”学术讲座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2018年12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新常态”学术报告 | 赣南师范大学 |
2021年3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的新常态”科普讲座 | 景德镇市第一中学 |
2021年9月 | “大地图时代—走进精细化管理新常态”科普讲座 |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5年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国际欧亚科学院 |
2009年 | 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 | 亚洲遥感协会 |
2020年 |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 英国社会科学院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2年 | 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主席 |
2008年 | 中国国家航天局绕月探测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11年 | 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11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空间中心科学委员会委员 |
2012年 |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
2023年3月 | 江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秘书长 | |
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会长 | |
江西省三江湖综合治理办公室顾问 | |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高端论坛主席 | |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高端论坛主席 |
“林珲教授治学严谨,责任感强,深耕地理信息科学研究30余年,在虚拟地理环境、多云多雨环境遥感、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为中国地理学家赢得了国际声誉,并为推动港澳与内地科技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江西师范大学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