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华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教授,首届新基石研究员

何旭华何旭华

何旭华,中国重庆人,纯数学领域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及数学科学研究所卓敏数学讲座教授。1996年,何旭华代表中国参加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并获得金牌,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提前录取。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西蒙斯讲师。2008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颁“晨兴数学金奖”。2014年,担任马里兰大学正教授。2018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2019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及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卓敏数学讲座教授。2023年1月,当选首届新基石研究员。何旭华研究领域包括算术几何、代数群及表示理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何旭华

外文名:Xuhua He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6年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13年获得晨兴数学金奖2020年获得科学探索奖2022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李理论谢瓦莱奖

人物经历

编辑
1991年—1994年,何旭华初中就读于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1996年,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读高二的何旭华,代表中国参加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金牌,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提前录取。

何旭华教授何旭华教授

1997年,高中毕业于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并获得宋庆龄奖学金。

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200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Some subvarieties of the De Concini-Procesi Compactification”,导师为乔治·卢斯蒂格(George Lusztig)教授。

2005年—2006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2008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西蒙斯讲师。

2008年—2012年,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2012年—2016年,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2014年—2019年,担任马里兰大学正教授。

2016年—2017年,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冯·诺伊曼学者。

2017年5月,在巴黎第十三大学担任西蒙斯访问教授。

2019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及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卓敏数学讲座教授。

2023年1月,获选为首届新基石研究员。

何旭华教授何旭华教授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何旭华教授

    何旭华对数学领域中“志村簇”(Shimura varieties)相关的代数及数论研究取得突破,有关范畴后来发展成为几何学,即以高维去确定数学结构中的参数。他运用“志村簇”成功解决几何学领域内仿射“Deligne-Lusztig”群组中数十年以来悬而未决的课题。

    何旭华多次获邀于国际数学界学术会议上担任讲者,包括2015年现代数学发展会议(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conference)及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 承担项目

    据2023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官网显示,何旭华共有4个科研项目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3个科研项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

    2023年1月,何旭华获选为首届新基石研究员,将获得1500万元人民币,在未来五年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他将基于对组合、代数、几何上对称性的独特理解,探索李理论核心问题p进群的结构和表示论以及全正性理论,力图对表示论、算术几何及数论的研究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 学术论著

    据2023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官网显示,何旭华已在Annals of Mathematics、IH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及Duke Journal of Mathematics等国际SCI数学期刊发表超过60篇论文。

    代表性论文:

    He X. Geometric and homological properties of affine Deligne-Lusztig varieties.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14: 367-404.

    He X. Normality and Cohen–Macaulayness of local models of Shimura varieties. Duk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3: 2509-2523.

    He X, Lusztig G. A generalization of Steinberg’s cross se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12, 25(3): 739-757.

    He X, Sian N. Minimal length elements of finite Coxeter groups. Duk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2: 2945-2967.

    Jong A J, He X, Starr J M. Families of rationally simply connected varieties over surfaces and torsors for semisimple groups. Publications mathématiques de l'IHÉS, 2011, 114: 1-85.

    人才培养

    何旭华寄语有志参与数学研究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困在某个领域。看远一点,花心思在不同课题上,或许能发掘更多意想不到的有趣成果!”

    据2023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官网显示,何旭华在香港中文大学指导2名博士后研究员以及2名研究生,同时在马里兰大学指导2名研究生。

    何旭华教授何旭华教授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6年

    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

    1997年

    宋庆龄奖学金

    教育部、中国福利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2020年

    科学探索奖(数学物理学领域)

    2022年

    李理论谢瓦莱奖(Chevalley Prize in Lie Theory)

    美国数学学会

  • 社会任职

    编辑
    何旭华是《Épijournal de Géométrie Algébrique》编辑委员会成员,也是《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Quarterly》的编辑。

    个人轶事

    编辑
    初中时的何旭华,体育学科不是特别突出,班主任李昌蓉时常鼓励他勤加练习。刻苦努力的他,甚至在回家后也不忘练习跳远。毕业时,他在体育方面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人物评价

    编辑
    从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到北京大学,何旭华对数学的热情只增不减。一路走来,刻苦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态度,为他日后的数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曾经的天才少年,已跃身成为世界著名的青年数学家。 (华龙网评)

    何旭华教授是杰出的科学家,在科大富启发性的环境下,其研究工作屡创佳绩。 (香港科技大学评)

    作为纯数专家,何旭华教授在其研究领域作出不少重大贡献。醉心研究之余,他也热心教学,作育英才。 (香港中文大学评)

    下一篇 刘仁保

    上一篇 林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