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主办双月刊

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Twenty-First Century),是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非牟利综合性学术文化双月刊,1990年10月正式创刊。据2020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显示,《二十一世纪》共有编辑委员48人,其中执行委员6人,另有工作人员6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二十一世纪

外文名:Twenty-First Century

语种:中文

类别:综合性学术文化期刊

主办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编辑单位:《二十一世纪》编辑部

创刊时间:1990年10月

出版周期:双月刊

创刊编辑:刘青峰

编辑部地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G06室

办刊历史

编辑
《二十一世纪》最初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几位学者倡议,其后很快得到大学当局和许多海内外知名中国学者支持,在1990年10月正式创刊。

办刊条件

编辑
《二十一世纪》邀聘了近五十位学者出任编辑委员会委员,作为刊物的顾问和对外联系的桥梁,至于实际刊务则由编辑室以及刊务室负责。

编辑委员

卜永坚

王汎森

王宏

司徒立

甘阳

石元康

任剑涛

余英时

余国良

李金铨

李杨

李远

李欧梵

李泽厚

杜维明

沈志华

汪晖

周保松

季卫东

林毓生

金耀基

金观涛

姚期智

徐立

秦晖

翁松燃

张隆溪

张鸣

张灏

梁元生

梁其姿

许纪霖

许倬云

陈方正

陈志

陈其南

陈忠信

杨振宁

赵鼎

刘小

刘再复

刘青峰

郑宏泰

郑树森

钱永祥

关信基

饶毅

顾昕

注:粗体者为执行委员。

工作人员

创刊编辑

刘青峰

执行编辑

张志伟

助理编辑

朱敏翎

执行秘书

叶子菁

出版助理

张素芬

编辑助理

林毅忠

文化传统

编辑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作为一本非牟利的综合性学术文化双月刊,《二十一世纪》 旨在促进全球中国知识份子的思想交流,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而努力。

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多元的世纪,希望这份刊物也具有多元性格,成为面对全球各地读者和作者,属于各种不同专业、不同意见的中国知识份子的刊物;希望它对中国思潮的酝酿和发展能起作用,但并不希望它只用一个声音呼喊、依循一个方向前进;它所扮演的角色应当类似一所茶馆、一个咖啡室,而不是一间教室、一座演讲厅。所以,这本刊物文章着重原创性和思想性,讲求可读性;广泛容纳各种不同见解从人文及社会科学出发,致力跨越“两个文化”的鸿沟,以及学科间的界限;寻求了解过去,正视现在,开创将来;作者与读者遍及大陆、港、台和海外。

各期篇目

编辑
1990年10月号 总第一期

陈方正 为了中国的文化建设

许倬云 理想幻灭,历史不会终结

张 灏 盼中国民主生根,走出历史循环

傅伟勋 多元开放的启蒙教育与中国文化的继往开来

李欧梵 哈维尔的启示

赵敦华 法西斯主义引起的哲学反思

邹 刚 越南的政治经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