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日本名古屋大学、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的新型节能光源。赤崎勇和天野浩曾经为名古屋大学的一对师徒。1989年,天野浩在时任名古屋大学教授赤崎勇的研究室中攻读博士学位,当年两人共同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1993年,中村修二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中文名: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赤崎勇(获奖时任职于名城大学,名古屋大学)
两名获奖者为名古屋大学的师徒
天野浩是日本工程学家,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任名古屋大学教授。曾与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
天野浩展示诺贝尔奖章
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
发光二极管,也就是LED,是继油灯、白炽灯和荧光灯之后照明技术的又一次突破,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诞生补齐了光谱,使得白光LED成为可能,最终走入千家万户。今年的获奖成就,一方面继承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应用精神,另一方面也呼应了眼下的环保主题。
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2014预测名单包含来自9个不同国家、27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位研究人员,并首次同时出现四位华裔科学家。因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颇受关注。上年更是成功预测了11位诺奖得主中的8位。
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两人成为今年诺奖热门人选更令国人期待。杨培东和邓青云此前曾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讲学。
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了”,昨日,长期研究诺贝尔奖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杨建邺表示,对张首晟成今年诺奖物理奖获奖热门人物并不奇怪。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