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编辑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2007年3月开始,该指数开始对全球范围内的46个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并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显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变化。该指数着重关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场灵活度、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评价体系涵盖了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声誉及综合因素等五大指标。2021年9月24日,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纽约位居榜首,伦敦位居第二,中国香港位居第三。
中文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外文名: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
意义: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指标
评价体系: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等
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纽伦港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分别于每年3月和9月更新一次,持续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该指数为政策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在研究模式中,人才指标包括了人才的匹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度、商业教育、人力资本的发展等;商业环境是指市场监管水平、税率、贪腐程度、经济自由度、商业交易的便利程度等;市场发展程度指标包括了证券化水平、可交易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量与市场价值、众多金融服务相关企业集聚于某一金融中心产生的聚集效应等;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建筑和办公地的成本与实用性;总体竞争力则是基于“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而创造的城市的总体竞争力水平及城市宜居程度等指标。
全球金融中心
从GFCI的研究发现,一个处于领先水平的金融中心必须在绝大多数方面做得很好,通过成功才能孕育成功,因此聚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监管和税收环境取代人才成为最为关注的竞争力因素。GFCI指数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国际金融业务配置的复杂性。人们曾经认为东京将凭借日本庞大的国内经济规模而成为最顶尖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是事实上伦敦一直领先东京,始终是与纽约并肩的最重要的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而英国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说明国内市场规模并非是金融中心的决定性因素。
第31期
2022年3月24日,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
第30期
2021年9月24日,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的总排名较2021年3月上升一位至全球第三位。
报告显示,纽约在GFCI指数中位居榜首,是连续三年位居榜首。伦敦位居第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位居第三、第四名。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金融中心排名出现整体下滑,上海从第三跌至第六,北京从第六到第八,深圳从第八到第16,广州从第22到第32。
第28期
2020年9月25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其中,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多伦多、苏黎世、北京、法兰克福。
前五名金融中心排名与上期相同,相互之间评分差距甚微。纽约依旧占据领先位置,伦敦和香港的评分与上期基本持平,新加坡、上海的评分略有上升,分别位于第四和第五。多伦多排名有较大幅度上涨,从第十一上升至第七。
中国大陆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天津、成都、杭州、大连等9个城市进入榜单。
第24期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图表
2018年9月12日,“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00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悉尼、北京、苏黎世、法兰克福。纽约在本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列榜首,以2分微弱优势超越伦敦;香港本期评分再次上升2分,与排名第二的伦敦仅相差3分,同时领先排名第四的新加坡14分,“纽伦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阵营”地位进一步巩固。长期以来,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和东京一直占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五的位置,尽管内部排名偶尔出现变化,但其他金融中心难以撼动这一格局。
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中国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天津、成都、杭州、大连9个城市进入榜单。
第23期
2018年3月26日,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报告在中国青岛金家岭金融区发布,伦敦、纽约、中国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位列中国内地上榜城市五强。
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图表
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96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上海、多伦多、旧金山、悉尼、波士顿、北京、墨尔本、蒙特利尔、芝加哥、温哥华、苏黎世、洛杉矶、深圳、迪拜、法兰克福。大中华地区有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天津、成都、大连10个城市进入榜单。本期报告显示,大中华地区金融中心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一些最新的动态特征。
其中,香港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地位。本期香港GFCI评分大幅上升了37分,已远远超过了新加坡,同时,与排名第二的纽约评分差距仅有12分,“纽伦港”已成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第一“阵营”,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22期
2017年9月11日,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2)报告11日在中国成都和阿联酋阿布扎比两个会场同时发布。
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92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上海、多伦多、悉尼、苏黎世、北京、法兰克福、蒙特利尔、墨尔本、卢森堡、日内瓦、旧金山、温哥华、迪拜、波士顿和深圳。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大中华地区)
亚太地区金融中心“赶超”欧美传统金融中心的步伐正在加快,香港和纽约的差距已减少为12分,上海、多伦多、悉尼和北京排名均有较大幅度上升,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中,亚太地区数量已超过1/3。
中国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成都、大连七个城市进入榜单。其中,上海711分,全球排名第6位,较上一期排名上升7位;北京703分,全球排名第10位,较上一期排名上升6位;深圳689分,全球排名第20位,较上一期排名上升2位;广州、青岛、成都、大连分别排名第32位、第47位、第86位、第92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