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姓 编辑
金姓是占中国大陆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金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总人口大约有380万。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榆林古羌人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因开国国王叫钱镠,而镠与刘同音,故认为犯讳,该国的刘姓之人,便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当地甚至连石榴也改叫金樱。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则作刘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金姓名人:唐代有金忠仪。宋代有金文刚,官龙图阁直学士;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明代有学者金问,散曲家金銮。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金农,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金之俊,画家金侃,学者金榜,诗人金和,史学家金门诏。当代有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中文名:金姓
外文名:Kim
得姓方式:以人为氏或赐姓
得姓始祖 :金日磾、少昊帝
主要郡望:彭城、京兆
主要堂号:丽泽
著名人物:金圣叹、金学曙、金农等
姓氏渊源
源于赐姓
西汉初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降汉,因休屠人有以铜铸作金人(佛像)以祭天之习俗,汉武帝遂赐姓金氏,拜侍中,封秺侯。金氏一门侍汉室以忠诚孝节著称,七世为侍中。金与张、许、史四姓成为西汉初的四大贵族,其子孙成为河南京兆和安徽休宁的金氏望族;而居于甘肃陇西的休屠族也多以金为姓。
出自少昊金天氏
黄帝之子玄嚣(元枵),即少昊(少皞),是黄帝与方雷氏所生之子,名挚,初号青阳氏,己姓。少皞继承黄帝之帝位,以五行之首金统治天下,世称其有金德,故号金天氏,改为嬴姓,为东夷族联盟的首领。在穷桑登基,后徙居曲阜,今山东曲阜市。少昊登基之时,正值凤鸟飞临,人谓之祥瑞,遂以鸟为图腾,世称鸟官,以鸟名命官。其后裔中有以其号为氏,遂有金氏。历尧舜夏商,金氏不显。战国后期,周慎靓王时大夫金投为首次亮相的金天氏后裔。其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普遍使用金氏应在周慎靓王时期以后。
源于改姓
①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原为汉高祖赐项伯之姓,项伯与西楚霸王项羽是同族,为西周初分封的姬姓项国之后裔。五代时吴越国帝王钱鏐,因鏐与刘同音,故下诏避讳,项伯后裔的刘姓以钱鏐名之部首金为姓,吴越灭后,一部分金姓改复为刘姓,未改的遂成为今东南地区金姓的主体。
②元朝时期有个金履祥,原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 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
金姓发源地(百家讲坛截图)
④源于汉朝时期复姓金留氏,属于省文简化为氏。
源于官位
①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执金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执金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吾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②出自三国后期曹魏时期官吏金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金曹掾、金曹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曹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③出自魏、晋时期官吏金紫光禄大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朝时期,改光禄大夫为正一品,金紫光禄大夫为从一品、银青禄大夫为正一品。在金紫光禄大夫的后裔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禄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禄氏。
④出自远古时期官吏金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传说,在远古时期即有“金正”之职,负责粮食秋收事务,属于五行官之一。在金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⑤出自殷商时期官吏金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金工,是殷商时期王室六官之一,主要负责执掌冶金工类。到西周王朝时期,专职负责金属制造业,为“工官”,分“枭氏”、“筑氏”之属,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在金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金氏族谱图片
⑥源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司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金,亦称职金,是西周初期便设置有的官位,在典籍《周礼·秋官》中记载:“司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也就是如今的矿产资源管理司司长。在司金、职金、司金中郞将、山金司、淘金司等官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源于地名
①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金陵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楚公子熊卓的后裔子孙和金陵守军中,有以先祖世守之邑名为姓氏者,称金陵氏,后因“陵”字不善,遂省文简为单姓金氏。
②古代居金城之民,多为故匈奴、西羌之民,因而有取金城之名为汉化姓氏者,称金氏。
他族改姓
①隋唐时期,新罗国即今朝鲜的国王姓金,与中原频繁接触,屡派使节朝贡,凡留中原者均以金为氏。尤其在唐朝,有金真平者内附高祖,累世封王宿卫,子孙昌盛。
②北宋金国的女真族也有金姓。
③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中六姓之一为金姓。
④源于蒙古族
●出自明朝时期蒙古王室,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二十万大军伐漠北,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后裔、蒙古王子孛尔只斤·也先土干率妻子及其部族众人归降,明成祖大喜,特赐其汉姓为金氏。
●蒙古族八旗姓汉姓为金氏。如:阿勒特氏。
⑤清朝的满洲八旗也有金姓,特别是满洲八旗的金佳氏全氏族、爱新觉罗氏一部集体改姓金氏,扩大了北方地区的金姓数量。
⑥东晋末陕西榆林地区的羌族有金姓大族,后来形成当地的上郡金氏望族。
⑦明朝时期,西南地区景颇族中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严禁胡姓,因此多取汉姓为金氏。
⑧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达斡尔族精奇哩氏,斡尔族著姓之一,世居精奇里乌喇(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噶哈里碧汉额里村(今吉林延吉朝阳川)、黑龙江沿岸等地。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ngcir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达斡尔族索曲氏、德力根氏,到清中叶以后,多取汉姓为金氏。
⑨三国东吴的江西山越族有金姓大族,在安徽形成著名丹阳金氏望族。
得姓始祖
金日磾
迁徙传播
金氏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
春秋时期的郯国(今山东郯城)即为山东金氏族人(少昊一支)所建,战国时被吴所灭,国人有向南迁徙者,后在彭城(今属江苏省)形成望族。
西汉时期,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族人繁衍于陕西省西安一带,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为功臣世族之家。
金氏精华录笺
唐朝时期,金氏即为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亦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临汾)四姓之一。这一时期,金氏族人已是南北并齐发展,分布点日益广泛。
五代时期,是金氏族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刘氏在吴越国本是大姓,为避开国之王钱鏐的“鏐”讳而改姓金,大大增强了金氏族群,特别是在南方浙江、江苏一带的金氏一族,后世南方金氏族人的发展,也大多以这一带金氏族人为繁衍源头。
宋、元之际,北方金氏族人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氏族人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位金氏,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
清朝时期,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氏族人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
在明、清之际,史册记载的金氏名人就层出不穷,且多出自南方,说明这一时期金氏族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
如今,金氏族人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为多。
到唐宋时期,由于中国人口中心的南迁,金姓的重心向东南移动,最终形成以河南和江浙为主要聚集地的分布格局。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金姓大约有1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五位。金姓第一大省是安徽,金姓人口约占全国金姓总人口的22%,占安徽总人口的0.6%。金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南、河南、浙江、江西等省,集中全国金姓人口九成。全国形成了以皖南为中心的皖湘豫浙赣一片金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公元1368一1644年)。金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一位大姓。宋、元、明600多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金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余年中金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227%.净增加了30万。金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47%)、江苏(20%)两省,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这两省的金姓又集中了14%。浙江为金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l.3%。宋、元、明时期,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的金姓聚集区仍在江南地区,但金姓的人口重心向东漂移。
当代金姓的人口已近380万,排在全国第六十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从明朝600年中金姓人口由44万增加到380万,增长了8倍多,金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自宋朝1000年中金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二省,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湖北、辽宁、上海,这五省市的金姓大约占金姓总人口的33%。浙江为当代金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金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东南皖苏沪浙、中原豫鄂、东北三省三块金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金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别,主要的流动是向西和向北的强劲回迁。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金姓是属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姓氏。在浙苏沪皖、赣闽北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部、宁夏、甘肃中部、黑吉、辽宁大部、内蒙古东北部,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9%,居住了大约65%的金姓人群。在河南中部、山东南部和东部、陕西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川渝、湖北西南、湖南大部、贵州东北、云南大部、广西中部、赣闽南部、台湾北部、河北东北、辽宁西南、内蒙古东部,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2%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6.3%,居住了大约23%的金姓人群。
金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浙苏皖三省、豫鄂大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山东南部、山西东南、黑吉辽大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金姓人口达到0.8人以上,中心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可达3人以上。金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在0.9人以上/平方公里的地区仅仅占总国土面积的14.7%,金姓人口大约179.6万;0.4—0.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6%,金姓人口大约126.9万;不足0.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1.7%,金姓人口大约7l.5万。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金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
郡望堂号
郡望
金姓郡望有彭城郡、京兆郡。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一带,及安徽省濉县东部。
堂号
汕头澄海隆都后溪村金氏宗祠
义门堂:出自宋代孝廉金彦的故事。金彦,邵阳人。力学善,属文,好施与,惇孝友,郡人号"义门金氏"。历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于是其后人以"义门"名其堂。
还有彭城堂等。
宗祠对联
永嘉县溪下乡溪下村金氏宗祠建于1918年,坐北朝南,占地900平方米,呈口字形,可容纳1000余人。是浙南革命委员会和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地旧址。 |
|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庵前园)有一座独特的祠堂——祖姑祠“金氏宗祠”,祠主金端洁(乳名二姑),是该村金氏四世祖金广裕之女(伯父金宽裕的义女),生于明英宗年间(1436~1449),是一位不嫁姑。祠堂原来专祀金端洁,故俗称祖姑祠,相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目前潮汕地区发现建造时间最早的祖姑祠。 |
|
四言通用
金氏宗祠
全联典指金氏的源流和郡望。
仁山理学;翁叔勋员。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学者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兰溪人。曾在严陵钓台书院教学,后专心著述,晚年又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撰《尚书表注》,对《尚书》中的一些篇章表示怀疑;又撰《论语集注考证》,对朱熹的《集注》加以核实补充;另著有《孟子集注考证》、《仁山文集》等。
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字翁叔,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跟从昆邪王归附汉朝,历官马监、侍中。汉昭帝即位,他与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遗诏辅政,因揭发莽何罗谋反有功,封秺侯。
麞侯世爵;仁山隐君。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下联典指元朝学者金履祥。
绩垂秀水;学宗仁山。
上联典指清朝的金学坚,秀水人,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
下联典指元朝的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
醉乡作记;庐墓生光。
上联典指北宋乐平人金极,字克中,绍圣年间进士,官分宜宰,曾上书请求斩“六贼”之首的奸相蔡京。后自号市隐,筑庐名“醉乡”,并作《醉乡记》。
下联典指南宋兰溪人金景文,字唐佐,双亲去世后,他在墓帝筑庐守孝,夜里见五彩天光照射墓上,人们以为是他的孝感所致。咸淳年间,被祀于三贤祠。
勋名翁叔;理学仁山。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
下联典指宋末学者金履祥(公元1232—1303年),字吉父,元朝兰溪人(今浙江兰溪)。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他学以朱熹为宗,一生穷究义理,致力著述,为一代名儒。
秺侯世爵;仁山隐居。
上联典指西汉金日磾封为秺侯,子赏袭爵。
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金履祥,宋末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隐居仁山不仕。
彭城世泽;少昊家声。
全联典指金氏为少昊金天氏之后。
五言通用
万花烘锦绣;七叶耀簪缨。
全联典指西汉金日磾。
寿门多国宝;若采有才名。
上联典指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农(公元1687—1763年),字寿门,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善诗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五十岁开始学画,造意新奇,其作品为国宝。为“扬州八怪”之一。下联典指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名采,字若采,吴县人。喜批书,有才名。有诗选。
六言通用
汉室忠勋素著;义门孝友流芳。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蝉,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朝孝廉金彦,邵阳人。力学善属文。好施与,淳孝友,郡人号“义门金氏”。后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
王母曾称西母;女仙亦号金仙。
上联“王母”,即西王母。下联典指睿宗二女出家,一封为金仙公主。
七言通用
身行百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此联为何廉昉赠金粟香联。
德行人间金管记;姓名天上碧纱笼。
此联为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龙自题联。
八言及以上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叹自题联。
玉册载勋,武毅功名为烈;银章受卷,文靖温裕有容。
上联典指明朝初期都督佥事金朝兴,巢人。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上。谥武毅。
下联典指明朝建文进士金幼孜,名善。新淦人。永乐初累迁谕兼侍讲。从幸北京,帝北征,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属起草,据鞍立就。宣德时卒,谥文靖。
德业文章,百善之端惟孝;风霜雨露,四时之感在心。
此联为安徽省至县金家村金氏宗祠联。
支分雷水、宅卜松山,三十年谱牒重新,切毋忘祖德宗功,缔造一番基础;
姓锡彭城、声传江夏,六七面规章依旧,须辨别左昭右穆,发明万代渊源。
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松树山东祠岭村金氏宗祠联。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 编纂者、编撰方式、年代 | 藏地 | 备注 |
---|---|---|---|
【上海宝山】罗溪金氏谱略一卷 | (民国)金其源纂修 民国六年(1917)排印本 一册 |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 - |
【辽宁锦西】金氏族谱一卷 | (清)金锃纂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 辽宁锦西市沙河营乡乌朝屯 | - |
【上海】嘉定金氏家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金恩沛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 上海图 | - |
【江苏南京】金陵金氏族谱二卷 | (清)金玉音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刻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本 二册 | 北图 | 注:书签题《重刊金陵金氏家乘》。 |
【江苏南京】金氏新族谱二卷 | (清)朱朝柱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金陵城刊本 二册 | 科图 | - |
【江苏江宁】金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 (清)金居敬重修 清道光十六年(1836)稿本 一册 | 吉林大学 | - |
【江苏镇江】润州金氏重修宗谱六卷 | (清)金全汉等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修 宣统元年(1909)世耕堂活字本 八册 | 北图 上海图 美国 | 注:书签题《古润金氏宗谱》。 |
【江苏镇江】古润金氏宗谱六卷 | (民国)金全喜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世耕堂活字本 八册 | 历史所 | 注:金锡爵始修於明供武间。 |
【江苏武进】延陵金氏增修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 (清)金谔等修 清咸丰六年(1856)木活字本 十册 | 美国 | - |
【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十卷 | (清)金维俊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 江苏常州市图 | - |
【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八卷 | (清)金方增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追远堂活字本 八册 | 北图 | - |
【江苏常州】毘陵金氏重修宗谱二十一卷 | (民国)金城主修 民国二年(1913)怀德堂活字本 十八册 | 历史所 | - |
【江苏常州】金氏宗谱十八卷 | (民国)金康元 金家骥纂辑 民国八年(1919)受祉堂木活字本 | 江苏常州市图 | - |
【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八卷 | (民国)金洪兆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追远堂木刻本 | 苏州大学 | - |
【江苏常州】延陵金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杏魁主修 金杏生主稿 民国三十年(1941)延陵金氏纯本堂木活字本 | 江苏常州市图 | 注:金世祚始修於明万历三十三年。 |
【江苏常州】毘陵湖里金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元升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 北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5-12,又一部存卷5) | - |
【江苏常州】毘陵钱桥里金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震一等续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雍睦堂活字本 十四册 | 北图 | - |
【江苏常州】毘陵白荡金氏宗谱八卷 | (民国)金嘉戊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 江苏常州市图 | 注:始修於清光绪二十年。 |
【江苏常州】毘陵洋溪金氏宗谱六卷 | (民国)金培根 金振之主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毘陵金氏追远堂木活字本 | 江苏常州市图 | - |
【江苏武进】剡村金氏宗谱二十卷 | (民国)金兰奎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存著堂活字本 二十册 | 美国 | - |
【江苏】武进金氏重修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椿生主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 历史所 | 注:金庆南始修於清嘉庆二十四年。 |
【江西江阴】暨阳花园金氏宗谱十七卷 | (民国)金醉悟续修 金锡之重篡 民国十五年(1926)敦厚堂活字本 十九册 | 吉林大学 | - |
【江苏】 宜兴 阳潘社里金氏宗谱十卷 | (民国)庄棋辰编辑 民国三十五年(1946)雁溪堂活字本 十册 | 北图 | - |
【江苏苏州】枫江金氏谱略十卷 | 金承烈钞本 十册 | 江苏苏州市图 | - |
【江苏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八卷首一卷 | (清)金铁香等修 清道光四年(1824)刊本 四册 | 美国 | - |
【江苏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卷 | (清)金日良修辑 金荣海重辑 清同治间木刻本 | 苏州大学(存卷3-9,又一部存卷1-3) | - |
【江苏】常熟慈材金氏家乘十四卷 | (民国)金慎思续修 金廷桂等纂 民国三年(1914)活字本 | 科图(存卷3-13)吉林大学 上海图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 注:附《金氏文苑》内集二卷,外集一卷。 |
【江苏常熟】金氏宗谱六卷 | (清)金荣济等修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六册 | 科图 | - |
【江苏吴县】金氏世谱不分卷 | (清)金淳纂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二册 | 历史所 | 注:金世章始修於清雍正四年。 |
【江苏吴县】金氏世谱不分卷 | (清)金正诗 金正麟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 历史所 | - |
【江苏吴县】金氏宗谱十卷 | (清)金景谟 金昇重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四册 | 江苏苏州市博 | 注:附《下保金氏重修族谱》一卷。 |
【江苏吴县】下保金氏重修族谱一卷 | (清)金景谟 金昇重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 江苏苏州博 | 注:附《金氏家谱》後。 |
【江苏吴县】洞庭夏泾金氏宗谱八卷 | (清)金兰军编 清道光十一年(1831)叙伦堂活字本 八册 | 北图 | 注:卷端、书口题《夏泾金氏宗谱》,封面、书签题《洞庭金氏宗谱》。 |
【江苏吴县】金氏族谱钞不分卷 | 民国三年(1914)金科乙钞本 一册 | 江苏苏州市博 | 注:该族居洞庭东山。 |
【江苏】吴江金氏家谱五卷 | (清)金学诗编 清嘉庆三年(1798)修 嘉庆二十一年(1816)补修刊本 | 日本 美国 | - |
【浙江】休宁迁浙金氏谱略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1894)钞本 一册 | 美国 | - |
【浙江杭州】金氏宗谱一卷 | (清)金日修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刻本 一册 | 浙江图 | - |
【浙江富阳】富春玉洲金氏宗谱三卷 | (民国)金守梅修纂 民国五年(1916)怀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 浙江图 | - |
【浙江临安】金氏家谱不分卷 | (清)金发诙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裕後堂钞本 七册 | 日本 美国 | 注:记事增补至光绪间。 |
【浙江鄞县】鄞东金氏宗谱二卷 | (清)金廷椿纂修 清同治七年(1868)万松堂木活字本 一册 | 天一阁 | - |
- | (民国)金椿生主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 历史所 | 注:金庆南始修於清嘉庆二十四年。 |
【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金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 (民国)金学泗纂修 民国四年(1915)万松堂木活字本 | 天一阁(存卷首上) | - |
【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金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 (民国)金宏伸 金宏汝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万松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 天一阁 | - |
【浙江鄞县】鄞东金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 (清)钱启共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永春堂木活字本一册 | 天一阔 | - |
【浙江鄞县】清源金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 (民国)金德招 金继富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乘裕堂木活字本 一册 | 天一阁 | - |
【浙江鄞县】鄞月湖金氏家乘二卷 | (民国)张琴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稿本 一册 | 天一阁 | - |
【浙江慈溪】汉塘金氏宗谱二卷 | (民国)金利镇 金忠书等创修 民国十二年(1923)奉恩堂木活字本 一册 | 天一阁 | - |
【浙江奉化】龙溪金氏宗谱五卷 | (清)王际青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 浙江奉化县文管 | 注:金歧始修於清雍正八年。 |
【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不分卷 | (清)金鸿吉 金兆蕃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 中央民院 辽宁图 山西大学 |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四年。 |
【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不分卷 | (民国)金兆蕃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兴孝堂刻本 一册 | 北图 中央民院 浙江图 浙江嘉兴市图 | - |
【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宗谱不分卷 | (清)金良编辑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敬爱堂木刻本 四册 | 浙江图 | 注:金兰初修於清顺治十四年。 |
【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家谱不分卷 | (清)金良编辑 (民国)金兆珑续编 民国钞本 一册 | 浙江图 | 注:记事至民国仞年。後附《平水金氏谱》。 |
【浙江绍兴】平水金氏谱 | (民国)金兆珑编 民国钞本 | 浙江图 | 注:附《山阴贤庄金氏家谱》後。 |
【浙江绍兴】山阴湖塘金氏宗谱 | (清)金宗孝增修 金丙耀监修 清道光九年(1829)仁山堂活字本 六册 | 北图 浙江图 | - |
【浙江绍兴】会稽五峰金氏宗谱三卷 | (清)金天志 金行棠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宝堂木活字本 四册 | 日本 美国 | 注:一名《五峰金氏纂修宗谱》。 |
【浙江】绍兴渔临金氏宗谱六卷 | 清钞本 六册 | 美国 | - |
【浙江】绍兴渔临金氏谱考不分卷 | (民国)金白顺 金成洽等纂 民国十四年(1925)庆延堂木活字本 一册 | 日本 美国 | 注:一名《绍兴渔临关金氏藏谱》。 |
【浙江】绍兴渔临金氏宗谱十六卷 | (民国)金乙麟编辑 民国二十年(1931)庆延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 - |
【浙江绍兴】山阴昌安金氏家谱不分卷 | (民国)金学书 金耀庭等续修 民国十七年(1928)绍城中华印刷所石印本一册 |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 注:一名《续修昌安金氏家谱》。 |
【浙江绍兴】山阴金氏宗谱 | (民国)金士桂等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延庆堂活字本 四册 | 北图 | - |
【浙江诸暨】暨阳西安白浦刘金氏宗赠十卷 | (民国)金足民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忠孝堂活字本 十一册 | 历史所 | - |
【浙江诸暨】研塘金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汝洲 金咏棠续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十二册 | 河北大学 | 注:版心作《暨阳安俗刘氏宗谱》。该族原姓刘,後改姓金。 |
【浙江】上虞金氏家乘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 | (清)金鼎 金晴川等修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旧续堂木活字本 六册 | 浙江图 | - |
【浙江上虞】前江金氏宗谱六集十八卷 | (清)金晴川 金翰臣修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旧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 浙江图 | - |
【浙江金华】凤山金氏宗谱五卷 | (清)金元发等纂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刻本 五册 | 浙江金华市文管(又一部缺卷2) | - |
【浙江兰溪】桐阳金氏宗谱八卷 |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 浙江兰溪县芝堰乡桐山後金村 | - |
【浙江兰溪】桐阳金氏宗谱八卷 | 清宣统二年(1910)木刻本 | 浙江兰溪县芝堰乡 | - |
【浙江东阳】中山金氏重修宗谱六卷 | (民国)王室蕃纂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 浙江东阳县红旗乡金家村 | - |
【浙江】东阳木香金氏宗谱十卷 |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一册 | 浙江东阳宅口乡蒋家畈 | - |
【浙江】东阳西衙金氏宗谱□□卷 | 木活字本 | 浙江东阳古光乡下甲(存八卷) | - |
【浙江常山】彭城金氏宗谱二十二卷 |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 - | - |
【浙江常山】赤山金氏宗谱二卷 | (民国)金景贵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沙帽山村 | - |
【浙江常山】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 (民国)金大梓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金家村(不全) | 注:金廷台始修於清嘉庆三十九年。 |
【浙江临海】岭下金氏宗谱□□卷 | (民国)陈达炽纂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宇本 | 浙江临海县岭景乡岭景村 | 注:金名庚创修於清雍正五年。 |
【浙江临海】金氏宗谱 | 清钞本 | 浙江临海县博(存一册) | - |
【浙江临海】金氏世谱□□卷 |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 |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 - |
【浙江临海】金氏世谱二十四卷 | (清)金炎之纂 清咸丰三年(1853)湖阜草堂刊本 |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2-24) | - |
【浙江临海】临邑涂下桥蟾洋金氏宗谱四卷 | (清)金在镕 金世凯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木活字本 二册 | 浙江图 | - |
【浙江】黄岩大田金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金彭年纂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4、8) | 注:金尚省初修於明嘉靖二十二年。 |
【浙江松阳】西演坑金氏宗谱三卷 | (民国)叶冠祥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 浙江松阳县玉岩乡西坑村 浙江松阳县玉岩乡大垢下村 | - |
【浙江松阳】吊玄金氏宗谱 | - | 浙江松阳县斋玄乡上坌村 | 注:一名《彭城金氏宗谱》。 |
【安徽】金氏统谱六卷 | (清)金应澧等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双溪天台堂活字本 七册 | 北图 | 注:书签题《京兆金氏宗谱》。 |
【安徽】金氏统宗谱八卷 | (清)金可炘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天合堂活字本 | 北图(存一册) | - |
【安徽】京兆金氏统谱十卷 | (清)金可炘编 清光绪三年(1877)编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 安徽图(存卷1-4) | - |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十卷附录一卷 | (明)程天保纂修 明正德十年(1515)家刻本 六册 |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五卷) | - |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十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 明嘉靖间刻本 一册 | 历史所(缺卷6-8) | - |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汪溪金氏族谱附录一卷 | (明)金弁 陈有守等纂修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家刻本 | 北图 北京大学 南京图 | - |
参考资料: |
字辈排序
四川
四川苍溪金氏字辈“大、登、玉、作、贤
廷、昌、克、少、先
奉、字、为、天、宝
志、德、本、仁、山”。湖北仙桃泥湖支派:“贤良兆光彩培植永吉昌承先惟宝善华国以文章诗书宣盛典礼易举鸿纲汉爵焕祥瑞万代长盛芳”。
四川合江金氏字辈:“文士学必正,世中明延知,元秀相贤启,奇凤如天修”。
四川都江堰、贵州遵义务川金氏字辈:“有启玉宏应国正天星顺承祖思德厚永远佐朝廷官清民安康忠良万代福龙凤文武才荣华富贵长”。
四川资中金氏字辈:“祖宗庆德浏泽远家庭和”。
四川德阳金氏字辈:“昌品正承”。
湖北
湖北仙桃江汉支派:“世德宏有文明必达其兆方升保邦贻家承先济美惟秉忠贞敦信崇义永绍万年喻礼尚仁敬学启智纯良恭俭慎举善思”。
湖北随县(今随州)何店花园村字辈:……(前不详)云华辅立琮辉焕世代昌发(后不详)……
湖北竹山金氏字辈:“天邦臣师必与显名孔孟道学希世光荣汝惟尚志”。
湖北房县金氏字辈:“国保尚开万仕,天心克兆,三多元鼎........科”(有碑文可考)
湖北汉川金日磾后代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后增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湖北汉川金氏字辈:“施礼传家克成(少)先业正学大光”。
湖北沅江金氏字辈:“国正天心纯学本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帝廷贤辅佐必用读书人”。
湖北花水港金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殿绍生永建家国世配中重起”。
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文宗志万正大光明国家新(兴)胜(盛)”。
湖北广水金氏字辈:“正大光(成)明传世泽,诗书礼乐继家深”。
湖北广水吴店镇金家湾一支字辈:万代守忠贞立之祖顺,千秋传家庆培育心德。
湖北宜昌当阳字辈:化为仕政家,必月余起大,天运记祖德,孝传道友忠。
辽宁
辽宁鞍山金氏字辈:“守德榜秉文起天万殿长宝荣增先世安康育国贤青年家道胜孝有进江山”。
辽宁沈阳满族金氏字辈:“胤弘永绵奕载(常)溥毓恒启(松柏清国)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辽宁千山金氏字辈:“国有忠贤有(官良财)守德榜秉文起天万殿(玉)长(广)宝(国)荣(文)增先世安康育国贤青年家道胜孝有进江山”。
辽宁辽阳金氏字辈:“玉朝殿新万绍忠文主德继续振家庭”。
辽宁灯塔市金氏字辈:“长洪殿作明永宝生”
辽宁大连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辽宁海城金氏字辈:“成兴富贵崇天徵”。
辽宁瓦房店金氏字辈:百世有永金士金述熙(生)廷守庆丰年恒古忠孝国常经。
辽宁金氏一支字辈:“凤殿玉春井万宝国顺廷”。
辽宁金氏一支字辈:“喜玉正国家生永顺长叶兴召广运福顺庆原长”。
黑龙江
黑龙江哈尔滨一支字辈:“复延洪国泰,建业振邦兴,志胜更明远,历成乐永恒。” 注:“据传自金圣叹一支”
浙江
浙江上虞金氏字辈:“应宇汉德信兆承尚维克明”。
浙江宁波蟹浦、舟山金氏字辈:“天子大朝庭元宗国泰民传家庆祖德允宪道宏仁”。
浙江天台金氏字辈:“江淮河汉功允绍唐……奇英文章行立孝义从心显扬……仁里华国明贤熙康”。
浙江义乌金氏字辈:“绂仪光士亨曾寿鼎宝完钟正(怡清)尚廉崇谦秉德汉以永家声孔彰式绍尔祖允祚其昌”。
浙江浦江金氏字辈:“以学振家永”。
浙江温岭金氏字辈:“如存永万茹伯天元金应崇彦永大思世朝邦国家兴起元臣献忠创垂伟叶”。
浙江温州金氏字辈:“文冠章永成献丽”
湖南
湖南长沙金氏字辈:“世友善士先泽洪延清源正本崇德象贤家修廷猷功立名传克济其美惟以永年”。
湖南华容金氏字辈:“三凤登台阁五桂发月池孝友崇家政文章振先时怀仁培祖德笃本茂宗支道学千秋慕忠勋万古垂”。
湖南溆浦金氏字辈:“文玉学**朝元,友耀之先世,*宗仁兆长发(华),吉庆永秀方”。(*为不知辈份)
湖南辰溪中方金氏字辈:“宗仁兆长发,继启永秀芳,承家维祖德,华国有文章。”
湖南金氏一支字辈:“政继述承先德”。
安徽
安徽金寨金氏字辈:“忠良世泽新勤奋传家宝”。
安徽合肥金氏字辈:“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安徽宿松金氏字辈:“国正天心佑德龙永世昌传家本厚道显烈继承长信义昭弘远忠贞任自强”。
安徽太湖金氏字辈:“太龙中”
安徽颍上金氏字辈:“学德继文友 义士永保守 光传于后生 显明前堂任”
安徽淮南金氏字辈:“文学本希祖嘉多庆尚任”
江苏
江苏润东金氏字辈:“广启学士富贵永昌长发其祥”。
江苏南京回族金氏字辈:“一棵源家树友宗益潮珍相贤佳国瑞”。
江苏兴化金氏字辈:“刻红春国宝天生顺”。
江苏高邮金氏字辈:“德友明其本仁修厚意宽”。
江苏扬中金氏字辈:“广启学士富贵永昌长发其祥”。
江西
江西余干金氏字辈:凡昌观后启。
江西弋阳刘金氏总谱字辈:
行派:“天地开创元黄肇兴春夏禅序日月升恒太平呈兆川岳钟灵高瞻见佑后载维新才德济美奕世其昌中和方正奎璧辉光缵绪克善云仍炜煌龙腾凤起蕃衍芬芳”;
讳派:“江淮河汉朝宗永长乔松瑞梓端本惟良嘉会运继一道相焕发祥自久奇英文章行立孝义从心显扬侯阶伯宠功允绍唐时习祖圣浚哲恭宽仁里华国明贤熙康”。
江西南昌金氏字辈:“源推远代衍派自咸阳禄选豫章任卜居归德缙承恩先泽远托庇宗功长守礼传家策效贤裕后方云仍循义训昆季绍书香悦志敦伦典观光趣赞襄”。
江西高安金氏字辈:一世本元长,贵子登科树
江西鄱阳县银宝湖金氏字辈:乾德光世运,坤道达真元
贵州
贵州毕节金氏字辈:“思来木国如殿研(秉),朝中汝世必开先,光昭大德恩声启,克绍廷昌永成天.”
贵州遵义金氏字辈:“祖武传方继”。
贵州凯里金氏字辈:“天庭光文再应发世登朝”。
贵州福泉金氏字辈:“经志谷安洪骐笏世大金生履玉光土之家承先德邦延祖泽”。
贵州兴仁百德镇金氏字辈:“芝心立启 云仍衍庆 祖武传芳 继续其善 希学纯良 怀明济义 万代兴隆 世德永昌 兰桂结彩 朝廷富贵”。
重庆
重庆广顺金氏字辈:“鼎钟名在邦国光馨”。
重庆巫溪金氏字辈:“德世光余庆忠良本义昌大文成祖志多仕定维常”。
重庆金氏一支字辈:“朝文大宇光明学正南贵腾芳世代长远”。
河南
河南息县金氏字辈:“文言秀山,鸿恩大有。”
河南光山、潢川金氏字辈:“士国维新尚作席珍钦定昌远谋显业成汉鼎传家”。
河南南阳金氏字辈:“文明光世泽学业振家声”。
河南信阳金氏尖山片支系字辈:“朝士若国(升/襄/田/荣)建如寿(九/榜/德/山)玉(忠/传)厚开基宏”;
河南信阳金氏金台寺片支系字辈:“朝应正白汉(科/榜/柱)文(荣/华/双/萃)廷玉书心广德运”;
河南信阳金氏尖山片支系“朝~宏”与金台寺片支系“朝~运”有对应关系,(宏/运)之后统一字辈为:“发远泽长 积善敬祖 洪福盛世 家兴久延 鹏程万里 永世其昌”。
北京
北京金氏一支字辈:“士守正华宗”。
北京密云金氏字辈:“昌巨万(玉)福(振)春来”。
福建
福建平越金氏字辈:“光土之家承先德安邦定国永发祥”。
河北
河北香河金氏字辈:“殿永玉大宝万广”。
河北泊头金氏字辈:“光德朝如书彦世”。
河北东光金氏字辈:“宝万连福树治灿”。
云南
云南开化金氏字辈:“百世有永金士金述熙(生)廷守庆丰年恒古忠孝国常经”。
广东
广东清远金氏字辈:“国荣华奕文”。
山东
山东平度金氏字辈:“谟善延继煦”
山东费县金氏字辈:“永明传世远,瑞献兆泰隆”。
山东即墨金氏字辈:“广太吉克守信发”。
山东临清金氏字辈:“耀作声德茂学荣(龙)振”。
山东金氏一支字辈:“尚祖承宗安学绪业宝家润华”。
山东济南金氏字辈:“忠孝长连镇”。
山东日照金氏字辈:“子云学为昌立新元吉礼义方绪传”。
山东穷桑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山东泗水金氏字辈:“微之玉□仁兆祥凤润耀呈”。
山东即墨金口古阡金氏字辈:士国广兆明守(克)福(为)善正新
山东文登金氏字辈:金聿正乃子,立志思有在,所守维纯笃,其传以忠良,斯为积善家,兴仁道自生。
其它
金氏一支字辈:“汝元运泰敬守家传”。
金氏一支字辈:“国正天朝崇士学行成德立永义芳明良喜气邦家庆自古诗书世泽长”。
故居墓葬
金日磾墓,位于汉武帝茂陵(陕西省兴平市)东,属于汉武帝茂陵陪葬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日磾墓
姓氏图腾
金姓图腾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金姓历代名人184名,占名人总数的0.4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六位;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1%,排在并列第四十八位;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4%,排在并列第二十七位。
先秦两汉
金王孙,西汉前期人。为汉武帝刘彻生母王娡的前夫。与王娡生有一女金俗,后被封为脩成君。
金日磾,西汉大臣。匈奴休屠王太子,归汉。
金旋,字元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京兆人,担任过黄门郎、汉阳太守,也当过拜议郎,中郎将等官职,最后成为荆州的武陵太守。
金祎,东汉末期人物,世为汉臣,为汉相金日磾之后。
隋唐五代
金忠仪,新罗人,唐德宗时朝官将军。
宋元
金文刚,宋代之龙图阁直学士
金履祥,宋元间兰溪人。理学大家,宋亡入元,不仕,专意著述,晚年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于丽泽书院,以淑后进,为浙东金华学派中坚,尊称为仁山先生。
明清
金幼孜,明朝江西人,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大学士,担任翰林学士
金忠,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大臣,官至兵部尚书。死后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
金圣叹
金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扬州八怪之一。
金之俊,清代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侃,清代名画家。
金榜,清代名学者。
金和,清代名诗人。
金门诏,清代名史学家。
近代以来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金树仁:民国时期新疆军阀。
金立群:历任世界银行中国副执行董事、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现为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
金世遗:民国时国民革命军军长
金学曙
金学曙:新中国第一代西医,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
金耀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
金人庆:历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常委、副书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财政部部长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金鳌勋:台湾电影导演
金溥聪:曾任台北市副市长
金素梅:曾为歌手、演员、主持人,现为台湾立法委员
金瑞瑶:台湾歌手
金智娟:台湾歌手
金铭:中国大陆演员,著名童星
金美龄:台湾政治人物,台湾独立运动的积极鼓吹与呼吁者,政治评论家
金莎:中国女歌手,被誉为“大陆甜歌玉女小天后”
金海心
金意然,中国内地演员、副导演
金坚范,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金兆梓,中国现代语法学家,中国历史学家
金毓黻,又名毓绂,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金安平,华裔美国历史学家,金毓黻的孙女
金复载,中国当代作曲家。
金学孟,中国当代著名辞赋家、现实主义作家、诗人
金迪,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
金曾澄,字湘帆,中国近代教育家
金明渊,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上海市名中医
金维映,女共产党员、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
金性尧,知名作家,与季羡林齐名,被誉为“南金北季”
金士杰,台湾演员、剧作家和导演
金雅妹,中国近代最早的女留学生,最早的女西医
金正昆,中国大陆著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
金燕玲,前台湾知名女星,现为香港知名女星
金桂华,任中国外交部参赞、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大使、中国外交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会长。
金天羽,中国现代诗人
金铁霖,著名音乐教育家
金呈鹏,号恩良,山东泗水人,生于195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师从书画大家陈玉圃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山东分院副院长,山东文联东方艺术院高级画师
金波,著名小说家,出版长篇小说《我叫王老歪》《于二愣职场奇遇记》等三部,短篇小说集《感谢谎言》《妈妈的眼泪像河流》等十多部。
金国忠,迪拜温州商会会长
金世佳,中国上海青年演员,曾获2006上海旅游形象大使前六名,出演过《爱情公寓》等
金涛,校园诗人、中国青年文艺学会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
金宗朝,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金冲及,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专家
金志文,歌手
金晨,1990年9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专业,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模特。
金星,1967年8月13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中国内地现代舞女舞者、主持人、演员。
金瀚,1993年6月7日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影视戏剧学院表演系。
金巧巧,1975年4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朝鲜
金日成(김일성,1912-1994),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体思想的创建者。
金正日(김정일,1942-201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最高领导人。
金永春:原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人民武力省总顾问、人民军元帅。
金正恩:朝鲜最高领导人。
金与正: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