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北京亚运会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承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

第11届亚洲运动会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承办的大规模综合性国际运动会,为此举国上下付出了许多艰苦努力。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

外文名:The 1990 Beijing Asian Games

举办时间:1990年9月22日 至 1990年10月7日

举办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主办城市:中国北京

协办城市:中国秦皇岛

吉祥物:盼盼

参赛代表团数:36

参赛运动员数:6122

上一届:1986年汉城亚运会

下一届:1994年广岛亚运会

比赛项目:29大项,310小项

赛事历程

编辑

赛事申请

1983年8月,中国奥委会向亚奥理事会提出申请,希望由北京承办第11届亚运会。次年9月28日,亚奥理事会在汉城大会上正式批准这一申请。

少年儿童们欢迎北京亚运会的举办少年儿童们欢迎北京亚运会的举办

赛事筹备

“今天你捐了没有”则一度成为彼时的流行语。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后来回忆说,他上任时,中央财政每年拨给体育事业的经费是两亿多,合全国每人买根冰棍。办亚运会,财政给了七个亿,但还是不够,要花十几个亿。为了举办北京亚运会还顶着关于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发行了体育奖券,奖券一共发行了4.3亿元,按照规定,30%是筹集款,其他是发行费用和发奖款,对亚运会直接贡献了1.3亿元。 此外全国数千万人次慷慨解囊,共捐款2.7亿元 ,占全部投入的1\10。据当时新闻媒体报道,来自江苏盐城建湖县的颜海霞是北京亚运会的第一个捐款者。

据张清介绍,借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之机,当时方方面面做了不少工作,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次体育知识和运动精神的大普及,同时也是志愿者制度的第一次试验,为后来举办奥运会积累了不少经验。

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亚组委执行主席的伍绍祖回忆,当时的志愿者被称做“义务服务人员”,北京亚运会期间,亚组委和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的在册“义务服务人员”达20万人,实际服务亚运会的“义务服务人员”超过40万人。

张清当时负责的是各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亚组委为他从体委系统和外交部系统抽调了38名官员作为“联络官”,分别与38个代表团对接(后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亚奥理事会制裁,实际参会代表团为37个),500多名联络员则是来自北外等5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

亚运村没有志愿者工作餐厅,也不提供盒饭,500多人一到饭点儿就只好去周边少得可怜的几个小餐馆“打野食儿”。

有些竞赛项目的运动员一大早就要去场地热身,有些比赛可能会一直拖到半夜才结束,这可难坏了全程陪同的联络员,当时北京的公共交通,太早了他们没办法坐车赶往亚运村,太晚了又没办法回学校。

有的大学生志愿者不懂体育,必须进行从通用知识到专业知识的全盘培训,可是连固定的培训场所都没有,只能“东一个培训,西一个讲座”,抢时间完成培训计划。

张清记得有一次全体联络员会议实在找不到地方开,又赶上下雨,500多人就在升旗广场打着雨伞听他讲话。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清和他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代表团接待任务,“从结果来看,也不全是坏事。困难磨练和锻炼了一大批青年学生、教师和干部,这些人中有很多后来成了各方面的精英。”

18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又有10多万名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做出贡献,很多年轻人正是出于磨练自己的意愿加入这个光荣的队伍的。

基础建设

中国为办好该届亚运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几乎是以举国之力来支援北京的城市建设 ,兴建了以该届亚运会主体育场为主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北京市人民政府1989年工作要点》(京政发〔1989〕20号)中提到要”千方百计保证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亚运会工程基本建成”、“即使在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形势下,本市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千方百计地保证。” 原为北郊垃圾集散地的大屯村,在未决定在此建设亚运村之前(1988年之前),人烟稀少,农田、荒地、垃圾场构成了这里的主要景象。而到了1990年,这里新建、改扩建33个比赛场馆及运动员村,该地块变为亚运村,原来朴素的村舍成为过去的回忆,由一个城市边缘区发展为一个集高档物业经营、会展旅游、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大型金融商贸会展社区,北京的城区面积也因此扩张。 此外北京市还建了大量的立交桥和宽敞的马路,在城市交通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大手笔的投入,“三环”、“四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就已颇具雏形 ,北京市的市容焕然一新。

按照长期从事体育外事工作的张清的理解,从参加国际大赛到举办国际大赛,中国对外希望借此扩大开放,在国际上重新树立大国形象,对内则希望以此为“抓手”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国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985年4月,北京亚组委成立。次年,包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员村在内的亚运会工程,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上百公顷的庄稼地上破土动工。

中国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中国国家奥林匹克中心

与此同时,一批配套工程纷纷上马,北四环大部分路段于亚运会前建成,比四环路全线贯通(2001年)提早10多年,中轴路从鼓楼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环,最初于60年代开始建设的首条环城快速路二环路亦加快建设步伐,最终于1992年全线贯通。

历时4年、投资20多个亿,这样的建设规模虽然无法和后来的奥运会相比,但这已经是北京继50年代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建设。

1990年,邓小平在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后,自豪而不乏风趣地说:“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圆!”

圣火传递

由达娃央宗(藏族)为北京亚运会取得火种;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火炬之女”,1990年,达娃央宗只是一个小姑娘。

圣火传递圣火传递

圣火传递圣火传递

当年的火炬传递被称为“亚运之光”,这束亚运之光在念青唐古拉山 被采集之后,由江泽民总书记分为四把主火炬,分别从中国的最西,最南,最东和最北点开始传递,最终汇聚于北京。其中经历各省的时候,又被分成无数把分火炬,在一个月之内几乎遍历了中国所有县市。而三亚南端点火台,就是其中一把主火炬的起点。其余三把分别在乌鲁木齐、拉萨和哈尔滨点燃。

最后由许海峰高敏张蓉芳同时点燃主火炬。

开幕式

1990年9月22日,象征着亚洲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当日,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高擎亚运会火炬,在前女排队员张蓉芳及跳水冠军高敏的护卫下,跑入北京工人体育场,在绕场一周后登上了火炬台点燃了亚运圣火。16点52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宣布了第11届亚运会的开幕。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6578位运动员参加此届亚运会。中国的陈龙灿代表所有参赛运动员宣誓。在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场面,向现场七万多名中外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崭新精神面貌。

这是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在主会场北京工人体育场熊熊燃烧这是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在主会场北京工人体育场熊熊燃烧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运动员参加27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角逐。

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

闭幕式

熊熊燃烧的圣火熄灭了。亚洲体育史上规模空前的第11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

第11届亚运会的闭幕式于1990年10月7日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中国近万名文艺工作者和青少年演出《今夜星光灿烂》,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转播了闭幕式实况。参加本届盛会的各国运动员遵照“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使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在于参与”在赛场得到充分的体现,第11届亚运会获圆满成功。

亚运会的圆满成功,不仅使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运动员之间增进了了解;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了解到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勤劳智慧的民族的性格。

中国代表队入场中国代表队入场

本届运动会在“团结、友谊、进步”的旗帜下,人们通过交流得到的互相理解,是无法用奖牌计算的。中国作为东道主,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也成功地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亚洲。

沙特阿拉伯代表团打出“谢谢你中国”的横幅,孟加拉国代表团则打出“中孟友谊万岁”的标语。

参赛情况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华台北”队时隔12年后 ,作为台湾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

1990年北京亚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阿富汗

巴林

孟加拉国

不丹

文莱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台北

英属香港

葡属澳门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日本

朝鲜

韩国(南朝鲜)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蒙古

缅甸

尼泊尔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菲律宾

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兰卡

叙利亚

泰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越南

也门

(注:1990年北京亚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36个)

赛事成绩

编辑

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创造了优异成绩:中国自行车女选手周玲美以1分13秒899的优异成绩打破了一公里计时赛的世界纪录;韩国射箭运动员先后6次打破女子个人全能、男子个人全能和男子团体3项世界纪录;52人打破42项亚洲纪录;109人打破98项亚运会纪录。

经过激烈竞赛,亚洲各国运动员创下一连串辉煌的纪录。中国健儿和各路健儿一起,刷新42项亚洲纪录和98项亚运会纪录,打破4项世界纪录 ,平5项世界纪录。

第11届亚运会全面检阅了亚洲体育的总体水平,射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项目,依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游泳、自行车等个别项目提高明显,已接近世界水平。

第十一届亚运会奖牌的正面和背面,从右至左为金、银、铜牌第十一届亚运会奖牌的正面和背面,从右至左为金、银、铜牌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奖牌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奖牌

在当年的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两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选手喜获大面积丰收,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总计341枚,占全部金牌的3/5,不仅意味着总体水平在亚洲占有较大的优势,也意味着他们在代表亚洲同欧美体育强国的竞争中,将负起新的责任。对于因两年前在汉城奥运会上只有5金入账而信心低落的中国体育界,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中国健儿在竞技场上的优势,也在无形中转化成国人的自信,民族自豪感一时间小小爆棚。时隔多年之后,早已离开中国体育掌门人职位的伍绍祖,仍然乐于和采访他的记者分享当时流传的一个段子:两个人走在街头,无意中撞着了,剑拔弩张之际其中一人说,“小子,今天不跟你吵,办亚运会呢!”顿时烟消云散。正是借着亚运会的这股热乎劲儿,中央拍板当年即刻启动申奥。亚运会结束之后,亚组委直接转变为申奥团队,目标直指2000年奥运会,不料3年后抱憾蒙特卡洛。首次参与申奥的张清,当年正是在遥远的摩纳哥度过了那个不眠的“黑色星期四”。

据统计,本届亚运会仅多块金牌或银牌的获得者就有198名运动员,仅他们获得的奖牌就达528块,其中中国运动员有108名,占一半以上。中国是本届亚运会上获金牌和奖牌最多的国家,共获341枚奖牌,其中金牌183枚。 共有73名运动员是多块金牌的获得者,其中中国运动员54名,占2/3。多奖选手的前19名全是中国运动员,中国游泳名将沈坚强名列第一,他一人独获5枚金牌,也是本届亚运会唯一获得5枚金牌的运动员。排在他后面的依次是:王晓红4金1银,林莉4金1银,许海峰4金,杨文意4金,庄泳4金,谢军3金2银1铜,张秋萍3金2银,李敬3金1银1铜,王义夫3金1银1铜,国林跃3金1银,陈翠婷3金1银,王润喜3金1银,许彦华 3金1银,李对红3金1银,王丽娜3金1银,邓亚萍3金1银,纪刚3金,黄世平3金。这19名运动员就夺取了全部310块金牌中的64块。获得3枚以上金牌的22名选手中,除了韩国皮划艇选手,其余都是中国运动员。

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国家和地区

总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83

107

51

341

韩国(南朝鲜)

54

54

73

181

日本

38

60

76

174

朝鲜

12

31

39

82

伊朗

4

6

8

18

巴基斯坦

4

1

7

12

印度尼西亚

3

6

21

30

卡塔尔

3

2

1

6

泰国

2

7

8

17

马来西亚

2

2

4

8

印度

1

8

14

23

蒙古

1

7

9

17

菲律宾

1

2

7

10

叙利亚

1

0

2

3

阿曼

1

0

0

1

中华台北

0

10

21

31

香港(港英政府)

0

2

5

7

斯里兰卡

0

2

1

3

新加坡

0

1

4

5

孟加拉国

0

1

0

1

缅甸

0

0

2

2

老挝

0

0

1

1

澳门(澳葡政府)

0

0

1

1

尼泊尔

0

0

1

1

沙特阿拉伯

0

0

1

1

总计

310

309

357

976

赛事文化

编辑

会徽

1990年北京亚运会会徽1990年北京亚运会会徽

第11届北京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缩写,二者结合,代表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将成为联合亚洲各国人民的纽带。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吉祥物

该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形象取自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由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美术设计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忠仁以福州熊猫馆的熊猫“巴斯”为原型设计,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为避免可能引发误读,国内报纸当时曾发出声明,说我们的熊猫“盼盼”是一只雄性大熊猫,这是相关机构第一次为吉祥物“盼盼”定“性”。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图案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图案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

主题歌

主题曲《燃烧吧,火炬》

点评: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曲不是那首最让人难忘的《亚洲雄风》吗?事实上,《亚洲雄风》只是该届亚运会的一首宣传曲,真正的北京亚运会主题曲名字叫做《燃烧吧,火炬》。正是因为《亚洲雄风》实在太脍炙人口了,影响太大了,以至于《燃烧吧,火炬》被大家遗忘。

《燃烧吧,火炬》又名《高举起亚运会的火炬》(石祥词 施光南曲)

谁说我们远隔?

我们的心中没有距离;

谁说我们彼此陌生?

我们之间早已熟悉。

同生在世界东方,

同长在亚洲大地,

我们是五环中的一环,

高高举起亚运会熊熊燃烧的火炬。

谁说感情难以言传?

我们的微笑胜过言语;

谁说赛场互为对手?

我们热烈拥抱在一起。

同为东方增辉,

同为亚洲崛起,

高唱团结、友谊、进步,

高高举起亚运会熊熊燃烧的火炬。

宣传曲《亚洲雄风》

演唱:韦唯 刘欢

(女)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合)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

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

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

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

(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合)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

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

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刘欢和韦唯共同演唱《亚洲雄风》刘欢和韦唯共同演唱《亚洲雄风》

1990年9月26日,观众冒雨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售票厅前购票1990年9月26日,观众冒雨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售票厅前购票

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

赛事相关

编辑

北京获得第11届亚运会主办权的消息公布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灯谜界也不甘落后,由福建省三明市体委、市灯谜协会等单位牵头,举办了“爱中华迎亚运”全国灯谜创作比赛活动,参赛作品都是以亚运会为题材,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奥委会银质奥林匹克勋章获得者荣高棠为这此活动题词:“运动锻炼体质,猜谜锻炼思维。”

来自于山西临汾的威风锣鼓也参与到亚运会之中,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间艺术的威风,誉享全国,声闻世界。让世界人民见识到了中国民间的、传统的、自己的震撼人心的艺术表演。

亚运会开幕前不久,为中国申办本届亚运会成功做出巨大努力的亚奥理事会主席、科威特的法赫德亲王在8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不幸去世,成为本届亚运会最大的遗憾。

为确保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安全和首都的良好秩序,北京市在一九九零年九月十日至十月十日期间对外地进京人员和车辆适当进行了控制。

1990年7月3日,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兴致勃勃地考察刚为亚运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当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亚运会筹备情况时,邓小平想得更远,他关切地问起另一个问题:“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不久,北京亚运会看台上,人们打出了“办亚运、盼奥运”的横幅,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也寄托了人们“办好亚运会,期盼奥运会”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