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玄殿 编辑

北京市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高玄殿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21、23号,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中国唯一一座专供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观,明代为道教祭祀场所,清代为祈雨、雪之坛。大高玄殿坐北朝南,南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2平方米。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琉璃门、大高玄门、钟鼓楼、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最后为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上名乾元阁,下名坤贞宇。大高玄殿山门前东、南、西侧各有牌坊一座,东西习礼亭一座。大高殿作为明清时期皇家的御用道观,在巩固封建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建筑特色在中国古建筑中亦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地位。1957年10月28日,大高玄殿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大高玄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高玄殿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21、23号

所处时代:明朝

占地面积:约 13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0:00-24:00

编号:4-0128-3-05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高玄殿始建。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大高玄殿毁于大火,后重修。

明万历十八年(1600年),大高玄殿重修。

清康熙年间,为避康熙帝名讳,大高玄殿改称大高元殿,后又更名为大高殿。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高玄殿重修。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高玄殿重修 。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大高玄殿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大高玄殿受到严重破坏,后修复。

民国年间,大高玄殿前部分建筑进行拆除和改动 。

民国十四年(1925年),大高玄殿交由故宫博物院管理,并修缮。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高玄殿复建山门前南侧牌坊,坊柱用钢筋水泥浇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高玄殿被日军占领。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高玄殿由故宫博物院收回管理,后被中央军委借用。

1956年,因改建文津街至景山前街道路,将大高玄殿前的三座牌坊、两座习礼亭及围墙一并拆除,构件运到月坛公园保存。

2004年,大高玄殿南牌坊于原址复建 。

2013年5月,大高玄殿正式归还故宫博物院。

2015年4月3日,大高玄殿修缮 。

<p>习礼亭及东牌坊

习礼亭及东牌坊

东牌坊

习礼亭及西牌坊

习礼亭及西牌坊

西牌坊

西牌坊

东西牌坊

东西牌坊

建筑格局

编辑
大高玄殿坐北朝南,南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2平方米。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琉璃门、大高玄门、钟鼓楼、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最后为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上名乾元阁,下名坤贞宇。大高玄殿山门前东、南、西侧各有牌坊一座,东西习礼亭一座 。

主要建筑

编辑

南牌坊

南牌坊为原大高玄殿前三座牌楼之一,1956年扩建街道时被拆除,2004年原址复建。复建的南牌坊为三间四柱九楼式,建筑结构形式采用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复时的做法,高10.08米,宽16.6米,黄琉璃瓦屋面,檐下施斗拱,额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横额北为“大德曰生”,南为“乾元资始”,下部夹杆石采用“寿与天齐”雕刻 。

南牌坊

山门

山门位于南牌坊北,俗称“三座门”,为券洞式三座门形式,琉璃仿木结构,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正门题额“始清道境”,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座采用此形式的山门 。

山门

琉璃门

琉璃门位于山门北,三座门形式,中央稍大,两侧稍小,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檐下施斗拱 。

琉璃门

大高玄门

大高玄门位于琉璃门北,过厅式,面阔三间,坐落于石质须弥座上,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

大高玄门大高玄门

钟鼓楼

钟楼、鼓楼位于大高玄门北,两侧各一座,均呈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檐下施一斗三升斗拱,楼内钟、鼓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失落。门前原有旗杆 。

钟鼓楼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坐北朝南,呈南北长方形,面积约1.3万平方米。坐落于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台基之上,前有月台,正面三出踏跺,中间为石雕御路,御路上雕云龙、云风、鹤等图案。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上檐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施重昂五踩斗拱,额枋绘金龙和玺彩画。明间、次间四抹槅扇门各四扇,梢间做槛窗,均为三交六椀菱花窗,带铜面页。殿内金龙藻井及井口天花,蟠龙藻井装饰,原供奉的三清造像已无存。东西配殿各五间,前出廊,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檐下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额枋绘旋子彩画 。

大高玄殿

九天应元雷坛

九天应元雷坛位于大高玄殿北,原为供奉真武大帝之处。殿宇坐落于青白石须弥座台基之上,前有月台一座,中间丹陛雕刻祥云、仙鹤图案。面阔五间,庑殿顶,绿琉璃瓦黄剪边屋面,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额枋绘旋子彩画。殿内团凤天花,蟠龙藻井装饰。东西配殿各九间,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东为天乙之殿,西为通明之殿 。

九天应元雷坛

乾元阁

乾元阁位于九天应元雷坛北,是象征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两层楼阁,原供奉玉皇大帝,是清帝祈雨之所。上圆下方,建于台基之上,四周围以汉白玉护栏,正面中央设踏跺及石雕御路。上部圆亭立于平座之上,环以围廊,有木质栏杆,顶部为8根柱子构成的圆攒尖顶,覆蓝琉璃瓦,象征天;下部为方形的坤贞宇,覆黄琉璃瓦,象征地,檐下施单翘单昂斗拱,殿内金龙藻井及井口天花 。

乾元阁

历史文化

编辑
大高玄殿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明、清两代皇帝御用的道观。每逢道教节日,明、清两代皇帝就在大高玄殿举办道场并拈香行礼,尤其是遇到大早、大涝时皇帝在此开展祭天祈雨等活动 。

文物价值

编辑
大高殿作为明清时期皇家的御用道观,在巩固封建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建筑特色在中国古建筑中亦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地位 。

文物保护

编辑
1957年10月28日,大高玄殿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96年11月20日,大高玄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大高玄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21、23号。

大高玄殿

交通路线

  •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5、58、观光3线路公交车,在西板桥站下车前往。

  • 驾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大高玄殿约5.1千米,驾车约23分钟。

  • 下一篇 历代帝王庙

    上一篇 天宁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