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勤郡王府 编辑
克勤郡王府(Mansion of Commandery Prince Keqin),又称衍禧郡王府、平郡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3号,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清初立有佐国殊勋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爱新觉罗·岳讬长子爱新觉罗·罗洛浑宅邸。克勤郡王府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3717平方米,原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现存中路建筑较为完整,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府门(复建)、正殿(现已无存)、东、西翼楼、东、西庑房、寝门、正寝殿、东、西配殿、后罩房、东、西厢房。1984年5月24日,克勤郡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克勤郡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克勤郡王府
外文名:Mansion of Commandery Prince Keqin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3号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不对外开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714-3-012
建筑面积:3717 m²
别称:衍禧郡王府、平郡王府
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克勤郡王爱新觉罗·晏森将克勤郡王府出售给熊希龄作为住宅 。
2001年11月,克勤郡王府进行修缮。
2003年,克勤郡王府修缮工作完成 。
克勤郡王府
影壁 影壁位于府门前,一字式,砖石结构,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四岔角雕花 。 |
|
府门 府门位于克勤郡王府中路建筑最南端,面阔五间,三启门,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 。 |
|
翼楼 翼楼位于正殿两侧,东、西各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出廊 。 |
|
庑房 庑房位于翼楼侧,东、西各七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出廊 。 | |
寝门 寝门位于正殿以北,面阔三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寝门东、西各连看面墙,过垄脊,筒屋瓦面 。 |
|
正寝殿 正寝殿位于寝门以北,面阔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后出廊 。 |
|
配殿 配殿位于正寝殿两侧,东、西各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出廊 。 | |
后罩房 后罩房位于正寝殿以北,面阔七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出廊,与东、西厢房间连转角房 。 |
|
厢房 厢房位于后罩房两侧,东、西各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额枋绘旋子彩画,前出廊,与后罩房间连转角房 。 |
相关人物
爱新觉罗·岳讬
爱新觉罗·岳讬(1599年2月26日—1639年2月11日),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朝第一代克勤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长子。
爱新觉罗·罗洛浑
爱新觉罗·罗洛浑(1623年4月1日—1646年9月11日),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克勤郡王系第二代,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曾孙,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之孙,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讬之长子。
王府主人
清崇德四年(1639年),爱新觉罗·岳讬去世,其长子爱新觉罗·罗洛浑承袭贝勒爵位。清顺治元年(1644年),罗洛浑以功晋封衍禧郡王,即第二代克勤郡王。清军入京后,罗洛浑奉旨在石驸马大街修建王府,即克勤郡王府。虽然铁帽子的爵位是岳讬得来的,但岳讬一天也没有住过这座府邸,其子罗洛浑反而是克勤郡王府的第一任主人 。
2013年3月5日,克勤郡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克勤郡王府
地理位置
克勤郡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3号。
克勤郡王府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路公交车,在站下车前往。
驾车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距离克勤郡王府约千米,驾车约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
上一篇 万松老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