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中都水关遗址 编辑
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南路玉林小区甲40号,始建于金天德三年至贞元元年(1151—1153年),是金中都景风门西侧城垣下的水关,也是中国现存古代水关遗址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遗址。金中都水关遗址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地面石、洞内两厢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的城墙夯土四部分组成。遗址平面呈“][”形,南北向,南距今凉水河(金中都南护城河)50米。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35米,两厢石壁宽7.7米。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宽12.8米、11.4米。进出水口及泊岸两侧设有擗石桩。底部过水面距现地表5.6米。金中都水关遗址标明了金中都城的位置,代表金中都城市建筑及其工艺水平,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内容,为金中都城的水系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1995年10月20日,金中都水关遗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金中都水关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金中都水关遗址
地理位置: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南路玉林小区甲40号
所处时代:金朝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001-1-001
元朝中晚期,金中都水关弃毁。
1990年10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南路玉林小区的建筑工地发现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板和木桩。
1991年3月至6月,金中都水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1995年5月1日,金中都水关遗址原址建立辽金城垣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8年9月16日,由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对金中都水关遗址进行全面保养。
2009年12月10日,金中都水关遗址的保养工作完成。
2017年6月26日,金中都水关遗址进行加固及保护工作。
2021年6月,辽金城垣博物馆与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三家遗址类博物馆整合组建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更名为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为水关建筑基础底部,水关残留部分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地面石、洞内两厢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的城墙夯土四部分组成。平面呈“][”形,南北向,全长43.4米,南距金中都南护城河(今凉水河)50米。南北各有“八”字形金刚墙,长度13.35—13.7米左右,宽分别为16.1米和12.8米。中间部分为石板铺成的流水面(过水涵洞),长21.3米,两厢石壁宽宽7.76米。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宽12.8米、11.4米。进出水口及泊岸两侧设有擗石桩。底部过水面距现地表5.6米。金刚墙内侧及流水面的两端均有一排柏木桩保护石板。水关主体结构以石木构成其基础坐落在沙层上,下层为密集的排桩,排桩上置长方形的巨型衬木,排桩与衬木之间以棒卯连结。衬木之上置石板,构成水关主体。石板之间以铁质银锭锁联结,衬木之间以木质银锭锁联结,石板与衬木之间仅在关键部位以铁钉联结。东西两侧发现有夯土,由碎石块、石片层和夹沙黄士组成。在夯土之上,有一片规整的夯土层,由黄土和一层很细碎的石片构成,夯层均匀,层次分明,土质坚硬,每层厚15—18厘米 。2001年06月25日,金中都水关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1月10日,金中都水关遗址入选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
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南路玉林小区甲40号。
金中都水关遗址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30、专176路公交车,在西铁营站下车前往。
地铁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4号线,在西铁营站下车前往。
驾车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距离金中都水关遗址约8.1千米,驾车约2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镇岗塔
上一篇 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