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编辑

北京市房山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西北方向。是京西重要的唐代佛教浮雕及辽代花塔文物遗存。万佛堂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东,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原名万佛龙泉宝殿,因殿内嵌有《文殊、曾贤万菩萨法会图》,所以俗称万佛堂。殿内正面及两侧靖壁嵌有石浮雕“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7米,由刀块长方形汉白玉石雕组成。主题浮雕是释迦说法的场面。主题浮雕周围,雕万菩萨供奉人侍佛者等层列。浮雕佛像约万尊,其上有"大历五年"的题记,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珍品。孔水洞是著名的历史名洞,历代文献多有记载,洞壁还遗存着隋唐时期的刻经、摩崖造像和金代的题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2001年6月25日,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地理位置: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西北

所处时代:隋、唐至明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5-0200-3-0006

公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孔水洞是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初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洞内石壁上有隋代石经、隋唐摩崖造像、金大定题记。

万佛堂坐落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布施出资创建,原名龙泉大历禅寺,寺名为唐代宗御赐。创寺的同时,雕凿巨幅汉白玉浮雕《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嵌于孔水洞上端的石崖上。后经战火,寺院被毁。

金代初期,海慧禅师将寺院修复。蒙元时期,寺院再度被毁。

明弘治末年到正德十一年(1516年),万佛堂重新修复,在孔水洞的西北侧修建了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天妃圣母殿等多座建筑。

万佛堂、孔水洞的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为辽咸雍六年(1070年)建造的花塔,塔身有辽“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右翼为元代建造的“龄公和尚舍利塔”。

清·唐岱 大房胜迹图之孔水洞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唐岱 大房胜迹图之孔水洞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建筑格局

编辑
万佛堂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东,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为辽咸雍六年(1070年)建造的花塔,右翼为元代建造的“龄公和尚舍利塔"。

万佛堂孔水洞万佛堂孔水洞

主要景点

编辑

万佛堂

万佛堂坐落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坐西朝东,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原名万佛龙泉宝殿,因殿内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所以俗称万佛堂。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其券门顶嵌石额楷书“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落款“大明万历已丑春吉日重建”。现存建筑是歇山顶的无梁殿建筑,通体砖石结构,歇山顶,灰筒瓦屋面,面阔三间13.72米,进深一间8.5米,门窗为汉白玉石发券,其上雕刻飞禽花卉图案,门楣上嵌有浮雕莲花瓣石额。殿内正面及两侧墙壁嵌有石浮雕“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7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石雕组成。主题浮雕是释迦说法的场面。主题浮雕周围,雕万菩萨供奉人侍佛者等层列。

万佛堂万佛堂

孔水洞

孔水洞,孔口东向。中辟券洞,券面上雕兽头及走龙。距水面约0.4米处两侧基石挑出二层台,可容半步。孔水洞是一座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洞穴,洞中有泉,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初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洞内石壁上有隋代石经、隋唐摩崖造像、金大定题记。造像高1米、宽2.5米,总计六尊。1982年,洞内泉水一度干涸,曾出土动物化石、铁器和七件唐代金龙。

万佛堂孔水洞万佛堂孔水洞

花塔

万佛堂、孔水洞的左翼为辽咸雍六年(1070年)建造的花塔,塔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通高约20米,其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中部塔身南方设券门,东、西、北三面砌假券门,其余四斜面设直棂假窗。1994年修缮。保存完好。

万佛堂、孔水洞的右翼为元代建造的“龄公和尚舍利塔",通高约18米,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

万佛堂二塔万佛堂二塔

文物遗存

编辑
  • 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

    《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雕造于龙泉大历禅寺创建的大历五年(770年)、最初嵌于孔水洞上端的石星上,后因年深日久,部分雕石脱落,致使这幅唐代的石雕艺术巨作残缺不全。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寺院时,在孔水洞墩台上创建“万佛龙泉宝殿”,才将《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全图组嵌于殿内的后壁和两侧的山墙上。《文殊、善贤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宽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石浮雕而成,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珍品。

    《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的个体造型尤其体现着雕刻者的匠心。北山墙一尊菩萨,头戴华鬟冠,圆形头光,右手自然下垂置腿上,左手轻轻托着下颊,腕戴手镯,仪态文静典雅,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

  • 释迦说法主题浮雕

    释迦说法主题浮雕中央,释迦端坐说法,神态肃穆,螺髻祖胸,宽袍广袖,右手平举伸掌,左手自然放于腿上,双膝下垂,赤足,脚下置二夜叉与摩尼珠。释迦两侧雕骑狮文殊、骑象普贤,二菩萨均著宝冠,缨络飘带。前后有供养菩萨、天王,庄严有力地突出了“万菩萨法会”的主题。释迦之上,另嵌一石,雕护法转轮王神像,护法转轮王背生双翼,裸体,手持缨络,满腿鳞纹,足踏二龙女。

    万佛堂浮雕局部1万佛堂浮雕局部1

    释迦说法主题浮雕周围,雕万菩萨供俸人侍佛者等层列。有的合掌拱手,有的献花荐宝,形态各异。有冠者、譬者、垂髫者,万头攒动,填满山川云气之间。南山墙伎乐天人一组浮雕尤为精美,天人持响板、排箫、箜篌、琵琶、阮咸、瑟等乐器作弹奏状,姿态各异,错落有致,组成一支阵容庞大的乐队,飞动流畅的线刻,使人如闻丝竹之声。

    万佛堂浮雕局部2万佛堂浮雕局部2

    万佛堂花塔身有辽"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探讨中国花塔出现的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孔水洞是著名的历史名洞,历代文献多有记载,洞壁还遗存着隋唐时期的刻经、摩崖造像和金代的题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 文物保护

    编辑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文保碑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文保碑

    2001年6月25日,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西北

    万佛堂孔水洞

  • 交通信息

    公交车833路或者F61、F13河北镇半壁店站下车即可。

  • 开放时间

    免费。

  • 下一篇 十字寺遗址

    上一篇 琉璃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