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国际电影节 编辑
北京国际电影节(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写:“BJIFF”),创办于2011年,是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国际电影活动。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每年4月中旬举办,为期8天左右,其间影片竞赛、电影展映、市场会展等同时进行。北京国际电影节分为“天坛奖”主竞赛、“注目未来”、“北京展映”、“北京市场”、“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大学生电影节”、“短视频”等单元。天坛奖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发现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2024年于4月18日至26日举办。
中文名:北京国际电影节
外文名: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别名:北京电影节、北影节
创办时间:2011年
前 身:北京国际电影季
简 称:BJIFF
性质:国际性电影节
指导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最高奖项:天坛奖
创办背景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从此,电影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北京市拥有全国80%的制片机构,拥有全国80%的导演、演员、摄影等创作人才和制片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电影创作硕果累累。全国37条城市电影院线中有13条院线在京有所属影院。
2010年,北京的电影业快速发展,电影佳作精彩纷呈,脱颖而出,电影产业生机勃勃,北京地区故事片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年观影人数超过2700万人次,电影票房收入接近12亿元。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不仅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化资源的逐步积累。举办电影节,在促进电影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中实现“双赢”。
“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是作者作为一个老电影人多年的愿望。”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季正式创办,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2013年开始评奖,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
发展历程
2022年7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艺术主席,由再度携手的著名演员巩俐担任。 8月12日,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进行。
2022年8月,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阵容公布:李雪健、郭帆、秦海璐、吴京、关晓彤、何冰、靳东、孙楠、杨坤。
2023年3月29日,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获悉,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22日—4月29日在北京举办。本届电影节将以“光影共享,文明互鉴”为主题,在新起点上,以北影节平台为纽带,荟萃全球电影精品,集聚中外产业资源,促进各国交流互鉴,推进世界电影协同发展。
2023年4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修复经典”单元将以全4K修复的形式展映《风中的母鸡》《同流者》《虎口拔牙》《苔丝》《胭脂扣》《巧克力》《悲情城市》《血》《双峰:与火同行》《香魂女》《诗》11部影片。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通过“华语力量”单元围绕中小成本电影举办展映活动。
2023年4月19日,第十三届北影节电影大师班阵容官宣:中国导演张艺谋,土耳其导演、编剧努里·比格·锡兰,德国导演、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和中国香港摄影师、导演、作家杨凡将分别担任主讲嘉宾,畅聊电影创作故事,分享经验与智慧。
2023年4月23日,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产业论坛——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活动将在北京举行。 4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国际评委会媒体见面会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大宴会厅举行。 9月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征集大赛宣布开启。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面向全球征集作品,4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举办。
2024年4月7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宣片《故都春晓图》阵容公开。由顾晓刚执导,演员陈坤、白百何、李庚希、黄明昊惊喜加盟。跨越时空,回首相望,春光破晓。于4月8日正片上线。
2024年4月9日至5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集中展映47部国内外影片,囊括自然、农业、太空等丰富题材。
本届电影节,中国科技馆将展映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等14个国家的特效电影33部,并将公益展映14部科普纪录片、科学家精神影片和科幻短片。其中《超级月球历险记》等18部影片为中国首映,《蓝鲸:庞然大物归来》等8部影片为亚洲首映。
2024年4月1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法国电影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法国电影周活动于4月18日至26日举行,在北京多家影院放映包括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代课教师》在内的30部法国佳片。4月18日晚,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4年4月26日晚,第十四届北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举行,阿云嘎、陈冲、陈凯歌、胡歌、李蔚然、李雪健、梁家辉、刘伟强、龙飞、辛柏青、岳红、张涵予、张靓颖、张子枫、曹保平、陈数、贺峻霖、胡先煦、姜文、李屏宾、刘佩琦、闫妮、姚晨、张国立、张冀、张宥浩、张宇、周深即将亮相。“天坛奖”即将揭晓。
标志含义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活动主旨
“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电影节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一个电影艺术观看、交流、交易的资源分配平台,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
“大师(Master)”“大众(Mass)”“大市场(Market)”为电影节的定位和办节风格,意在集聚大师、致敬大师、培养未来大师,吸引大众、服务大众、大众电影文化消费,构建大市场体系、深化大市场运作、发挥大市场功能。
天坛奖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发现荟萃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
竞赛单元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影片竞赛单元包含“天坛奖”主竞赛单元、“注目未来”单元、短片竞赛单元。
“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天坛奖”创立于2012年,2013年正式开始进行评选。“天坛奖”评奖坚持“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体现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评选出具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影片和高艺术水准的商业影片,以及以完善的视听语言和表现手法来表达和展现人类真挚、善良与美好的优秀作品,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坛奖“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奖杯
“注目未来”单元
“注目未来”单元于2014年设立,以发现电影新人,捕捉国际电影未来的潮流和趋向,鼓励电影原创精神,展示电影艺术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为宗旨。
本单元致力于鼓励新导演和原创精神,入围影片须为导演的第一部或第二部剧情长片作品。
短片单元
短片单元ReelFocus 新血影像计划是面向海内外高校及青年影人的影像创作扶持计划,包括短片竞赛单元和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短片创投单元。
该计划鼓励创作者用影像记录生活中温暖美好的故事,致力于搭建开放的电影人才交流平台,拓宽青年影人就业渠道,助力青年创作者成为职业影人。
展映单元
北京展映
“北京展映”单元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迷参与度最高的单元,举办期间,会在北京几十家参展影院展映中外数百部佳片,包含评委会主席、经典修复、致敬影人、焦点影人、环球视野、华语力量等十几个展映子单元,及面向观众的近百场主创见面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影展之一。
2022年8月12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精选的百余部中外优秀电影作品在北京各大影院进行展映,展映时间从8月12日持续到8月21日。
科技单元
科技单元以特效电影展映为基础,融合电影展映、科普活动、佳作评选、行业交流于一体;以科学家精神、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太空探索、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海洋探索、史前探秘、动植物保护、科幻等激发公众探索科学、培养公众科学精神为主要题材。
北京市场
“北京市场”单元前身为"电影市场",2019年起更名为“北京市场”,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之一,包含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签约仪式、影片推介会等板块,旨在以“展示、推介、交流、交易”为主题,搭建起“电影要素”“项目创投”和“版权交易”三大平台,覆盖电影全产业链,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是亚洲最活跃的电影市场之一。
主题论坛
“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单元旨在推动电影理念、艺术和技术的国际交流,增进中国电影界对国际电影业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国内外电影合作,探讨电影艺术与技术的最新发展。
电影大师班
“电影大师班”单元通过邀请国内外杰出电影人通过讲座与对谈,对电影创作地经验与理念,电影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分享他们最真实的职业历程和最宝贵的人生经验,传承影像与故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电影人与影迷沟通的桥梁。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由塞尔维亚导演、编剧、演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中国香港导演、监制许鞍华,以及华语演员、导演、编剧陈冲组成。
大学生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全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1993年,致力于激励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和热爱,发掘年轻一代大学生中的电影理论与批评人才,推动中国电影理论人才的培养储备和电影评论事业的发展 。自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创办起,合并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平行单元之一。
电影+版块
“短视频”单元
自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起,将新增“短视频”单元。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的主办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的主题为:短视频里的中国与世界。本单元面向全球征集10分钟以内,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积极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作品。鼓励创作者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贴近当下现实生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动人瞬间,塑造丰富立体的中华文化形象,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创作出有深度、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短视频作品。单元活动分为评审推荐、佳作展映、系列论坛三个板块,以线上形式举办。参评作品将会经过专家的评审选拔,优秀作品创作人有机会参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展映交流、短视频创作前沿和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活动。并且还将与“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进行深度合作,若主创为在校学生,还将评选“半夏的纪念”学生特别荣誉。
海报征集大赛
2023年2月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启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征集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独具创意与艺术水准的海报作品,鼓励个人或专业设计机构参赛。
“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奖项 (2012年设立,2013年评奖)
| 1、最佳影片奖 2、最佳导演奖 3、最佳男主角奖 4、最佳女主角奖 5、最佳男配角奖 6、最佳女配角奖 7、最佳编剧奖 8、最佳摄影奖 9、最佳音乐奖 10、最佳视觉效果奖 |
“注目未来”单元奖项 (2014年评奖)
| 1、最受注目影片 2、最受注目导演 3、最受注目编剧 4、最受注目女演员 5、最受注目男演员 6、最受注目艺术贡献 7、评审团特别提及影片 |
“短视频”单元 (2022年评奖) | 1、创意类 2、生活类 3、新闻类 4、娱乐类 5、知识类 6、最具国际传播力作品 7、最具公益价值作品 8、最具社会影响力作品 9、“半夏的纪念”学生特别荣誉(大学生) 10、“半夏的纪念”学生特别荣誉(中小学生) |
2011年 |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2年 | 第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3年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4年 |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5年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6年 | 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7年 | 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8年 | 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19年 | 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20年 | 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21年 |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22年 | 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23年 | 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2024年 | 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 | |
范伟 | 2017年第7届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2024年第14届凭借《朝云暮雨》两次获得最佳男主角天坛奖。 |
获奖最多的导演 | |
张艺谋 | 2023年第13届获得终身成就奖;2024年第14届获得特别荣誉奖。 |
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女导演 | |
安娜·乌鲁沙泽 | 2018年第8届,女导演安娜·乌鲁沙泽凭《惊慌妈妈》获得最佳影片奖,该片女主角娜塔·墨文耐兹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 | |
凯特·休特兰 | 2013年第3届,首次设立的天坛奖将最佳导演奖授予《少女洛荷》的导演凯特·休特兰,从而使其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 |
卢苏丹·格鲁吉泽 | 2017年第7届,格鲁吉亚女导演卢苏丹·格鲁吉泽凭《他人之屋》获得最佳导演奖,是第二位获得该电影最佳导演奖的女性。 |
玛丽安·卡琪瓦尼 | 2018年第8届,女导演玛丽安·卡琪瓦尼凭《妈妈》获得最佳导演奖,是第三位获得该电影最佳导演奖的女性。 |
莉拉·阿维莱斯 | 2023年13届,女导演莉拉·阿维莱斯凭借《图腾》获得最佳导演奖,是第四位获得该电影最佳导演奖的女性。 |
年份 | 届次 | 奖项 | 获奖影人 | 作品 | 制片国/地区 |
---|---|---|---|---|---|
2013年 | 第3届 | 最佳影片 | 《一九四二》 | 中国大陆 | |
最佳导演 | 凯特·绍特兰 | 《少女洛荷》 | 德国 / 澳大利亚 / 英国 | ||
最佳男主角 | 特伦斯·斯坦普 | 《献给爱妻的歌》 | 英国 / 德国 | ||
最佳女主角 | 颜丙燕 | 《万箭穿心》 | 中国大陆 | ||
最佳男配角 | 瓦哈拉·西蒙恩 | 《父辈足迹》 | 亚美尼亚 | ||
最佳女配角 | 《远大前程》 | 英国 / 美国 | |||
最佳编剧 | 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 | 《献给爱妻的歌》 | 英国 / 德国 | ||
最佳摄影 | 亚当·阿卡抛 | 《少女洛荷》 | 德国 / 澳大利亚 / 英国 | ||
最佳音乐 | - | 《父辈足迹》 | 亚美尼亚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一九四二》 | 中国大陆 | ||
评委会特别奖 | - | 《求主垂怜》 | 加拿大 / 法国 | ||
2014年 | 第4届 | 最佳影片 | 瑞奇·梅塔 | 《寻子记》 | 加拿大 |
最佳导演 | 王家卫 | 《一代宗师》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最佳男主角 | 纪尧姆·谷伊 | 《声梦奇遇》 | 法国 |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一代宗师》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最佳男配角 | 艾伦·瑞克曼 | 《爱的承诺》 | 法国 / 比利时 | ||
最佳女配角 | 李来 | 《素媛》 | 韩国 | ||
最佳编剧 | 林爱华 / 周智勇 / 张冀 | 《中国合伙人》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最佳摄影 | - | 《一代宗师》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最佳音乐 | - | 《声梦奇遇》 | 法国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火箭》 | 澳大利亚 / 泰国 / 老挝 | ||
2015年 | 第5届 | 最佳影片 | 博纳多·阿雷亚诺 | 《暮年困境》 | 墨西哥 |
最佳导演 | 让-雅克·阿诺 | 《狼图腾》 | 中国大陆 / 法国 | ||
最佳男主角 | 阿尔焦姆·齐平 | 《白夜》 | 俄罗斯 | ||
最佳女主角 | 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 《女狙击手》 | 俄罗斯 / 乌克兰 | ||
最佳男配角 | 梁家辉 | 《智取威虎山》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最佳女配角 | 伊娃·班多尔 | 《孩子》 | 捷克/捷克斯洛伐克 | ||
最佳编剧 | 马雷克·雷斯卡克 | 《孩子》 | 捷克/捷克斯洛伐克 | ||
最佳摄影 | - | 《孩子》 | 捷克/捷克斯洛伐克 | ||
最佳音乐 | - | 《格鲁伯·特蒙特》 | 奥地利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狼图腾》 | 中国大陆 / 法国 | ||
2016年 | 第6届 | 最佳影片 | 圣地亚哥·米特雷 | 《帮派》 | 阿根廷 / 巴西 / 法国 |
最佳导演 | 克里斯蒂娜·罗森达尔 | 《理想主义者》 | 丹麦 | ||
最佳男主角 | 路易斯·霍夫曼 | 《地雷区》 | 丹麦 / 德国 | ||
最佳女主角 | 多洛莉丝·房兹 | 《帮派》 | 阿根廷 / 巴西 / 法国 | ||
最佳男配角 | 《师父》 | 中国大陆 | |||
最佳女配角 | 凯特旺·斯卡娅 | 《命运女神》 | 格鲁吉亚 | ||
最佳编剧 | 圣地亚哥·米特雷 / 马里亚诺·利纳斯 | 《帮派》 | 阿根廷 / 巴西 / 法国 | ||
最佳摄影 | - | 《喝彩!》 | 罗马尼亚 / 保加利亚 / 捷克 / 法国 | ||
最佳音乐 | - | 《地雷区》 | 丹麦 / 德国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滚蛋吧!肿瘤君》 | 中国大陆 | ||
2017年 | 第7届 | 最佳影片 | 吉奥吉·巴拉巴德兹 | 《卢卡》 | 格鲁吉亚 |
最佳导演 | 卢苏丹·格鲁吉泽 | 《他人之屋》 | 格鲁吉亚 / 西班牙 / 俄罗斯 / 克罗地亚 | ||
最佳男主角 | 范伟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中国大陆 / 法国 | ||
最佳女主角 | 戈拉布·阿迪娜 | 《姐姐》 | 伊朗 | ||
最佳男配角 | 加布里埃尔·阿坎德 | 《约翰之子》 | 法国 / 加拿大 | ||
最佳女配角 | 丽娅·卡帕娜德泽 | 《卢卡》 | 格鲁吉亚 | ||
最佳编剧 | 梅峰 / 黄石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中国大陆 / 法国 | ||
最佳摄影 | - | 《他人之屋》 | 格鲁吉亚 / 西班牙 / 俄罗斯 / 克罗地亚 | ||
最佳音乐 | - | 《施毒天使》 | 法国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奥托·布鲁姆的一生》 | 澳大利亚 | ||
2018年 | 第8届 | 最佳影片 | 安娜·乌鲁沙泽 | 《惊慌妈妈》 | 格鲁吉亚 / 爱沙尼亚 |
最佳导演 | 玛丽安·卡琪瓦尼 | 《妈妈》 | 格鲁吉亚 / 克罗地亚 / 英国 / 爱尔兰 / 荷兰 / 卡塔尔 | ||
最佳男主角 | 乔·科尔 | 《目视朱丽叶》 | 加拿大 / 法国 / 摩洛哥 | ||
最佳女主角 | 娜塔·墨文耐兹 | 《惊慌妈妈》 | 格鲁吉亚 / 爱沙尼亚 | ||
最佳男配角 | 《旅程终点》 | 英国 | |||
最佳女配角 | 米娜·沙达蒂 | 《灼热之夏》 | 伊朗 | ||
最佳编剧 | 阿米查伊·格伦伯格 | 《证言》 | 以色列 / 奥地利 | ||
最佳摄影 | - | 《妈妈》 | 格鲁吉亚 / 克罗地亚 / 英国 / 爱尔兰 / 荷兰 / 卡塔尔 | ||
最佳音乐 | - | 《旅程终点》 | 英国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红海行动》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
2019年 | 第9届 | 最佳影片 | 比利·奥古斯特 | 《幸运儿彼尔》 | 丹麦 |
最佳导演 | 拉斯洛·奈迈施 | 《日暮》 | 匈牙利 / 法国 | ||
最佳男主角 | 阿利斯·塞勒维塔利斯 | 《侍者》 | 希腊 | ||
最佳女主角 | 弗鲁格·凯哲贝格里 | 《德黑兰:爱之城》 | 伊朗 / 英国 / 荷兰 | ||
最佳男配角 | 约翰·亨肖 | 《战火球星》 | 英国 / 德国 | ||
最佳女配角 | 窦靖童 | 《第十一回》 | 中国大陆 | ||
最佳编剧 | 雷志龙 / 牛牛 / 陈建斌 / 牛建荣 | 《第十一回》 | 中国大陆 | ||
最佳摄影 | 尼克·S·普利文 | 《恐惧》 | 印度 | ||
最佳音乐 | 科蒂·K | 《侍者》 | 希腊 | ||
最佳视觉效果 | 丁燕来、徐建、赵浩强、Samir Ansari、Thomas Lautenbach、陈钟铉、卢克泰 | 《流浪地球》 | 中国大陆 | ||
2020年 | 第10届 | 无评奖 | |||
2021年 | 第11届 | 最佳影片 | 刘智海 | 《云霄之上》 | 中国大陆 |
最佳导演 | 安德烈·扎伊采夫 | 《攻城日记》 | 俄罗斯 | ||
最佳男主角 | 团体男演员 | 《云霄之上》 | 中国大陆 | ||
最佳女主角 | 诺亚·阿比塔 | 《坠雪少女》 | 法国 / 比利时 | ||
最佳男配角 | 沙哈布·侯赛尼 | 《此时此爱》 | 芬兰 | ||
最佳女配角 | 娜娜·斯卡劳浦·沃斯 | 《信誓》 | 丹麦 | ||
最佳编剧 | 克里斯蒂安·托普 | 《信誓》 | 丹麦 | ||
最佳摄影 | 宓鑫君 | 《云霄之上》 | 中国大陆 | ||
最佳音乐 | 图奥马斯·尼基宁 | 《此时此爱》 | 芬兰 | ||
最佳视觉效果 | 空缺 | ||||
2022年 | 第12届 | 最佳影片 | - | 《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 | 芬兰 |
最佳导演 | 法比安·古尔吉特 | 《真正的家人》 | 法国 | ||
最佳编剧 | 泰穆·尼基 | 《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 | 芬兰 | ||
最佳男主角 | 佩特里·波科莱宁 | 《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 | 芬兰 | ||
最佳女主角 | 吴彦姝 | 《妈妈!》 | 中国 | ||
最佳男配角 | 桑托斯·肖克 | 《我们的家园》 | - | ||
最佳女配角 | 西格妮·韦弗 | 《珍妮热线》 | - | ||
最佳摄影 | 西尔万·希尔曼 | 《摆动》 | 瑞士 | ||
最佳音乐 | 伊蕾娜·德雷泽尔 | 《全职》 | 法国 | ||
最佳艺术贡献奖 | - | 《摆动》 | - | ||
2023年 | 第13届 | 最佳影片 | - | 《惩罚》 | - |
最佳编剧 | 张律 | 《白塔之光》 | - | ||
最佳导演 | 莉拉·阿维莱斯 | 《图腾》 | - | ||
最佳男主角 | 辛柏青 | 《白塔之光》 | - | ||
最佳女主角 | 安东尼娅·塞赫尔斯丽娜·雷诺 | 《惩罚》 《曼妙之旅》 | - | ||
最佳男配角 | 《白塔之光》 | - | |||
最佳女配角 | 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 | 《图腾》 | - | ||
最佳音乐 | 托马斯·贝卡 | 《图腾》 | - | ||
最佳摄影 | 朴松日 | 《白塔之光》 | - | ||
最佳艺术贡献 | 张律 | 《白塔之光》 | - | ||
终身成就奖 | 张艺谋 | - | - |
注目未来单元
年份 | 届次 | 奖项 | 获奖影人 | 作品 | 制片国家/地区 |
---|---|---|---|---|---|
2014年 | 第4届 | 最受观众喜爱影片 | - | 《新世界》 | 韩国 |
2015年 | 第5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希布》 | 约旦 / 阿联酋 / 卡塔尔 / 英国 |
最受注目导演 | 马尔蒂·黑尔登 | 《横风之中》 | 爱沙尼亚 | ||
最受注目编剧 | 三泽拓哉 | 《4天3夜,5点的钟》 | 日本 | ||
2016年 | 第6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路边野餐》 | 中国大陆 |
最受注目导演 | 米尔·让·博夏瓦 | 《超级大片》 | 黎巴嫩 / 卡塔尔 | ||
最受注目编剧 | 迭戈·维万科 / 罗斯·鲁黑列斯 | 《代号玛利亚》 | 哥伦比亚 / 阿根廷 / 法国 | ||
2017年 | 第7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丛林法则》 | 法国 |
最受观众注目影片 | - | 《美国广场》 | 希腊/英国/德国 | ||
最受注目导演 | 王学博 | 《清水里的刀子》 | 中国 | ||
最受注目编剧 | Philippe Van Leeuw | 《囚禁》 | 比利时 | ||
2018年 | 第8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凛冬兄弟》 | 丹麦 |
最受观众注目影片 | - | 《遗忘诗行》 | 智利/ 法国/德国/荷兰 | ||
最受注目导演 | 平柳敦子 | 《露西》 | 日本 / 美国 | ||
最受注目编剧 | 拉华加 | 《旺扎的雨靴》 | 中国大陆 | ||
2019年 | 第9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俄国青年》 | 俄罗斯 |
最受观众注目影片 | - | 《过昭关》 | 中国大陆 | ||
最受注目导演 | 黎光 | 《双郎》 | 越南 | ||
最受注目编剧 | 艾尔玛·塔塔拉吉奇 | 《往事密密缝》 | 塞尔维亚 | ||
2020年 | 第10届 | 无评奖 | |||
2021年 | 第11届
| 最受注目影片 | - | 《外来者》 | 伊朗 |
最受注目导演 | 菲利普·尤里耶夫 | 《捕鲸男孩》 | 俄罗斯 / 波兰 / 比利时 | ||
最受注目编剧 | 斯特里奥斯·卡米蒂斯 | 《有答案的男子》 | 塞浦路斯 / 希腊 / 意大利 | ||
最受注目女演员 | 苏珊·帕尔瓦 | 《麻痹之毒》 | 伊朗 / 加拿大 | ||
最受注目男演员 | 奥比纳·恩瓦楚库 | 《残留》 | 美国 | ||
最受注目艺术贡献 | 才让扬杰 | 《迷路》 | 中国大陆 | ||
评审团特别提及影片 | - | 《铃木先生》 | 日本 |
“短视频”单元
年份 | 届次 | 奖项 | 作品 |
---|---|---|---|
2022年 | 第12届 | 创意类 | 《紫荆花开》 (一等奖) |
《此面,彼面》 (二等奖) 《镜头里的中国》 (二等奖) 《决战东京奥力给》 (二等奖) | |||
《关键词描绘抗疫群像》(三等奖) 《400英里每小时》 (三等奖) 《5000年很长吗》 (三等奖) 《成都,有点阳光就灿烂》(三等奖) 《接力》 (三等奖) 《严肃活泼》 (三等奖) | |||
生活类 | 《局外人》 (一等奖) | ||
《侣行探访阿塞拜疆》 (二等奖) 《马背上的求学路》 (二等奖) 《我们,是无声骑手》 (二等奖) | |||
《见证》 (三等奖) 《娜仁托雅》 (三等奖) 《青春当歌》 (三等奖) 《燃·青年》 (三等奖) 《丝路,我们的故事》 (三等奖) 《无障碍电影践行者一一蔡雨》 (三等奖) 《最后一条视频》 (三等奖) | |||
新闻类 | 《My account on China》(一等奖)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一引领中国新时代》(二等奖) 《点对点:快板说唱全过程人民民主》 (二等奖) 《共同的追求一一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 (二等奖) | |||
《大国小镇》 (三等奖) 《守护长江源的深圳人》(三等奖) 《守望》 (三等奖) 《意大利机长的天府机场新体验》 (三等奖) 《印记》 (三等奖) 《词解中国:中国道路》 (三等奖) | |||
娱乐类 | 《来了您呐!十二生肖福娃上冰啦 》 (一等奖) | ||
《美酒配佳瑶》 (二等奖) 《你好,未来》 (二等奖) 《这一次怪兽赢了》 (二等奖) | |||
《航空梦》 (三等奖) 《奇遇三星堆》 (三等奖) 《情迷巴黎》 (三等奖) 《守护》 (三等奖) 《小鱼以巴》 (三等奖) 《远方与故乡》 (三等奖) | |||
知识类 | 《云南密码》 (一等奖) | ||
《传承者》 (二等奖) 《罕见温泉蛇揭开基因进化之谜》 (二等奖) 《我们的故事》 (二等奖) | |||
《公园也有“黑科技”》 (三等奖) 《南海探秘》 (三等奖) 《我与非遗的奇炒邂逅》(三等奖) 《协和记忆》 (三等奖) 《于然讲党课》系列 (三等奖) 《中国天眼的“追星人”》(三等奖) | |||
最具国际传播力作品 | 《10分钟回顾中国载人航天30年时间线》 《Bound by Rice 稻路》 《奥利弗带你看冬奥》 《奇遇三星堆》 《燃·青年》 《丝路,我们的故事》 | ||
最具公益价值作品 | 《高山流水从不拒绝谁》 《共同的追水一一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 《向着明亮那方》 《瘾》 《与楼兰为伴》 | ||
最具社会影响力作品 | 《Rose》 《航空梦》 《侣行探访阿塞拜疆》 《童梦三星堆》 | ||
“半夏的纪念”学生特别荣誉(大学生) | 《跨越时空的对话》 《梦回南诏寻根扎染》 《银花的冬天》 《中华诗词文化鉴赏》 《足迹:草原的风》 | ||
“半夏的纪念”学生特别荣誉(中小学生) | 《n²》 《人生放映室》 《生长》 《文物清洁剂》 《追光者》 |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赛吉·洛赛克:他非常高兴北京终于有了国际电影节,这是北京宣传中国自己的电影的新纪元。北京作为一个大国首都,既古老又现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完全有能力主办大型国际电影节。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中国拥有悠久的电影历史,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这自然就将“BJIFF”置于非同一般的起点。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诞生是众望所归。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穆勒: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诞生了,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传递着一种崭新的文化。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面不同的语言、文化都有充分的体现,人们可以探讨做电影的各种新方式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主任基里尔·拉兹洛戈夫:北京国际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件能够引起轰动的事件。中国首都北京以它丰富多彩的历史契合了在中国举办电影盛事的初衷,深信它能够成为世界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
澳大利亚Tropfest 国际短片电影节主席约翰·波尔森: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而这第一次,带给了他更多的震惊;从开幕式到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他对第一次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感到不可思议;他希望北京国际电影节也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并对北京带给世界影人这样一个优秀的电影节活动表示感谢。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依托迅速发展的庞大市场,北京国际电影节有希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主要的电影节之一。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些曾经来过北京的人会说,中国电影和电影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席焦雄屏女士:“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不仅仅像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一样立足于本土,而是具备更高的、国际化的视野,金像和金马走的都是华语路线,作者觉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层次会更高,和国际上的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平起平坐,作者对它的期许是这样的。”
萨洛尼卡电影节代表Thanos Tavropoulo先生:北京电影节的升级会让中国的电影产业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电影制作公司来到中国,与中国电影人和电影公司合作,他提出北京电影节的升级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励独立电影的拍摄。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主任Razlogov Kirill先生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除了年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之外,还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但是应该有一个电影节是建在它的文化中心,而不只是经济中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