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 编辑

广东省辖地级市

佛山市佛山市

佛山市,简称“禅”, 广东省辖地级市 、特大城市 ,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佛山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佛山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市、南邻中山市,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推进广佛同城化合作,打造国际大都市区。与中山共同构成“中佛同城” ,与江门共同构建“江佛一家” 。佛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广佛肇经济圈”“广州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截至2024年3月,佛山市辖5个区,总面积3797.72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961.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7.25万人。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古人在城内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地名为“佛山”。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发地和兴盛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聚”“四大名镇”之一,有粤剧、陶瓷、剪纸、秋色等传统文化,佛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发源地。

2023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3276.14亿元,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7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513.7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5533.64亿元,增长3.3%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佛山市

外文名:Foshan,Fatshan

行政区划代码:4406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

地理位置: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部

面积:3797.72 km²

下辖地区:5个区

政府驻地:禅城区岭南大道14号

电话区号:0757

邮政编码:528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61.54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佛山祖庙、梁园、清晖园、长鹿旅游休博园、佛山岭南天地、南风古灶、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机场:佛山沙堤机场、佛山高明机场(规划)

火车站:佛山站、佛山西站、三水站、三水南站

车牌代码:粤E、粤Y、粤X

地区生产总值:13276.14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年代

佛山市政区沿革

城区中心沿革

先秦

属百越之地,聚居在广东地区是被称为“南越”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顺德县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

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改镇为市。

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粤中行署辖24县(中山、顺德、南海、三水、番禺、东莞、宝安、增城、博罗、龙门、珠海、新会、高明、鹤山、封开、怀集、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郁南、德庆),1市(石岐)和2省辖市(江门、佛山)。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辖13县(中山、珠海、番禺、顺德、南海、三水、新会、鹤山、高明、台山、开平、恩平、花县),1市(石岐)和2省辖市(佛山、江门)。

1958年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

现代化的佛山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专区曾改称广州专区。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高鹤、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会、开平、斗门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

1983年,撤销佛山地区,原佛山地区和佛山市合并成立新的地级佛山市,佛山市辖中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县。

1984年6月,佛山市辖汾江区(1986年易名为城区)、石湾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县级),由佛山代管。

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3月,佛山市辖5个市辖区: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

佛山市地图佛山市地图

佛山市地图佛山市地图

佛山市行政区划概览表

区划

面积

(k㎡)

行政区划代码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禅城区

154

440604

石湾镇街道岭南大道

祖庙街道、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南庄镇

南海区

1074

440605

桂城街道南海大道

桂城街道、狮山镇、里水镇、大沥镇、丹灶镇、西樵镇、九江镇

顺德区

806

440606

大良街道德民路

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伦教街道、勒流街道、陈村镇、均安镇、杏坛镇、龙江镇、乐从镇、北滘镇

三水区

874

440607

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号

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大塘镇、乐平镇、白坭镇、芦苞镇、南山镇

高明区

960

440608

荷城街道文汇路

荷城街道、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市,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千米和143千米。位于东经113°06',北纬23°02'。行政区划面积3797.72平方千米。

佛山市

气候

佛山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水文

佛山市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人口

编辑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961.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7.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5.39%。户籍人口509.07万人,出生率10.42‰,死亡率6.39‰,自然增长率4.03‰。

佛山市常住人口变化(2018—2023)佛山市常住人口变化(2018—2023)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编辑
佛山市领导正职(更新于2024年4月)

机构名称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委员会

书记

郑轲

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胡钛

佛山市人民政府

市长

白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佛山市委员会

主席

李政华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聚”,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佛山狮头、佛山扎狮和佛山灯色工艺出色,中国南狮在广东,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铸造业始于西汉,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以至“佛山之冶遍天下”。

2023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27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7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513.7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5533.64亿元,增长3.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8%,金融业增长11.1%,房地产业下降9.5%,其他服务业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1.7:56.6:41.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361.34亿元,增长3.2%。

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2023)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2023)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佛山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税收收入464.26亿元,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82.73亿元,下降3.8%。

2023年,佛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9.9%,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2.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7%。民间投资下降16.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3.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5.7%。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比上年下降38.9%,制造业增长28.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2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34.1%,房地产业下降3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教育下降23.3%,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3.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35.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4.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4.5%。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4.6%,其中住宅下降11.8%。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12.0%。

第一产业

佛山市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生态、都市、外汇农业转变。2013年,佛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6个,绿色食品8个,获农业类省名牌产品29个。顺德区是“中国鳗鱼之乡”,高明区“合水粉葛”和三水区“乐平雪梨瓜”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架构基本形成,国通物流是全国农业保税项目、全国供港澳农产品中转处理中心。

2023年,佛山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51万亩,比上年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50.80万亩,上升1.2%。全年粮食产量5.08万吨,比上年增长2.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86.68万吨,上升1.8%;园林水果产量4.47万吨,上升8.2%。

2023年,佛山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7.50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7.98万吨,增长0.7%;禽肉产量9.50万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81.22万吨,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50.53万头,比上年末下降9.4%;全年生猪出栏100.73万头,比上年增长0.5%。

第二产业

佛山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由十大行业作支撑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十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佛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佛山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

2023年,佛山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口径相同)增加值增长6.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1%,集体企业增长43.9%,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8.3%,股份制企业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6.6%,重工业增长6.5%。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6.3%,中型企业增长10.8%,小微型企业增长2.4%。

2023年,佛山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5.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23.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6.2%。

2023年,佛山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8%,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6.5%,石油化工产业增长5.5%,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9.3%,新材料制造业增长12.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4.2%。

2023年,佛山市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6.3%,食品饮料业下降1.5%,家具制造业增长0.9%,建筑材料业增长4.4%,金属制品业增长5.6%,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2.1%。

2023年,佛山市工业经济效益提升。资本保值增值率106.05%,资产负债率55.94%,流动资产周转率2.4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2%,产品销售率95.59%。实现利润总额增长8.3%。

2023年,佛山市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9%。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3.21亿元,增长9.9%。

第三产业

佛山是珠三角经济区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拥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物流交易配送中心。依托优势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已有美的电器、万和集团、东鹏陶瓷、锡山家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在佛山设立总部大楼,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成运营。佛山是中国六个品牌之都之一,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中国名牌产品65个,参与研制国家及行业标准673个。

2023年,佛山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0.33亿元,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151.08亿元,增长6.3%。

2023年,佛山市接待旅游者人数5585.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6%。在旅游人数中,接待过夜旅游者2001.12万人次,增长60.0%,其中外国人17.77万人次,增长1226.1%;接待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含一日游)205.16万人次,增长4773.1%。全年旅游总收入5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86.6%。

国内贸易

2023年,佛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7%。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3449.74亿元,增长2.9%,餐饮收入284.74亿元,增长14.6%。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分类看,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9.4%,日用品类零售额下降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4%,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2.1%,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3.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3.4%,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1.9%。

交通运输

编辑

2023年,佛山市公路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348.73万人,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公路运输2329.75万人,增长31.3%;水路运输18.98万人,增长238.1%。完成旅客周转量20.98亿人公里,增长39.1%。其中公路运输20.87亿人公里,增长38.4%;水路运输0.11亿人公里,增长1382.4%。全年公路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8089.83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公路运输21555.83万吨,增长4.1%;水路运输6534.00万吨,增长19.6%。完成货物周转量346.13亿吨公里,增长13.0%。其中公路运输173.73亿吨公里,增长5.4%;水路运输172.39亿吨公里,增长21.9%。全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203.47万吨,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47.13万TEU(国际标准箱),增长7.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63.8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1%。其中私人汽车328.39万辆,增长6.5%。民用轿车保有量219.55万辆,增长6.1%。其中私人轿车207.06万辆,增长6.3%。

公路

佛山汽车客运站

名称

级别

所属区域

名称

级别

所属区域

佛山鸿运客运站

市级

禅城区祖庙街道

佛山西樵客运站

镇级

南海区西樵镇

佛山城巴总站

区级

禅城区祖庙街道

佛山迳口客运站

三水区南山镇

佛山南海客运站

南海区桂城街道

佛山白坭客运站

三水区白坭镇

佛山顺德客运站

顺德区大良街道

佛山乐平金四季客运站

三水区乐平镇

佛山高明客运站

高明区荷城街道

佛山芦苞客运站

三水区芦苞镇

佛山三水客运站

三水区西南街道

佛山大塘客运站

三水区大塘镇

佛山大沥客运站

镇级

南海区大沥镇

-

-

-

铁路

佛山市高(快)速、普速铁路概览表

线路名称

线路标准

设计速度

广湛高速铁路

双线I级

350km/h

珠肇高速铁路

双线I级

350km/h

贵广高速铁路

双线I级

300km/h

南广高速铁路

双线I级

250km/h

广珠城际铁路

双线I级

250km/h

广佛肇城际铁路

双线I级

200km/h

广佛南环城际铁路

双线I级

200km/h

佛穗莞城际

双线I级

160km/h

广茂铁路

双线I级

120km/h

广珠铁路

双线I级

120km/h

南沙港铁路

双线I级

120km/h

注:含在建线路。

佛山市国铁车站概览表

佛山西站

佛山站

三水南站

顺德学院站

顺德站

北滘站

碧江站

-

-

航运

截至2023年3月,佛山市有港口、码头93个,通航河流78条,通航里程1075公里。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佛山港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香港及沿海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喂给港,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工业产成品、矿建材料等运输为主 。顺德客运港是佛山市的水上跨境客运口岸,自1998年1月启用。2023年3月,顺德客运港正式复航 。

佛山港佛山港

佛山顺德港佛山顺德港

佛山顺德客运港佛山顺德客运港

佛山港佛山港

2021年,佛山市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340.89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70.73万TEU(国际标准箱),下降8.5% 。

航空

截至2023年3月,佛山市设有4C级佛山沙堤机场,规划建设4F级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公共交通

地铁

【主词条:佛山地铁、广佛地铁】

佛山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是广佛线。于2010年启用魁奇路站至西朗站段,于2014年底启用西朗站至燕岗站,二期(魁奇路站至新城东站)于2016年底开通,燕岗站-沥滘站段预计于2018年年底开通。佛山地铁2号线、佛山地铁3号线的规划已获国务院审批通过,两项目总投资498.1亿元。两条线路沿途的车站位置已基本确定,其中,2021年12月28日,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2022年12月28日,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 。

公共汽车

佛山市内公共汽车公司主要是粤运公交、佛广交通、顺德公交、新力公交、恒通公司、鸿运公交、宏明公交、广明公交、三水运发公交、国鸿公交。票价在2至16元不等。

出租车

佛山市内有多家出租车公司,其中主要有佛汽集团公司、顺安达、新协力、佛广交通等,而价格则皆为8元起表2千米内8元。12千米内2.8元/千米。12千米后4.2元/千米。

公共自行车

佛山市已拥有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并在市内设有多个站点。现分为禅城、桂城与顺德大良等若干个不同的系统,可实现通借通还。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综述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全年招生5.34万人,在校学生15.71万人;普通高中68所,招生4.94万人,在校学生14.25万人;初中175所,招生10.69万人,在校学生29.54万人;小学430所,招生15.04万人,在校学生73.19万人;幼儿园1130所,招生9.97万人,在园幼儿33.89万人。学龄儿童毛入园率101.84%,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72%,普通高中毕业升学率98.52%。

高等教育

佛山市境内高等教育院校名单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

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

佛山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在建)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西校区)

参考资料:

职业教育

佛山市境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名单(2023年)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西校区)中职班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职业技术学校

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三水区理工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三水区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启聪学校

佛山市三江职业技术学校(民办)

参考资料:

佛山市境内技工院校名单(2023年)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南海校区)

佛山市技师学院

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

佛山邮电技工学校

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佛山校区)

佛山市三水区技工学校

广东花城工商高级技工学校(三水校区)

佛山市顺德区技工学校

佛山市禅城区技工学校

佛山市鸿运交通技工学校(民办)

佛山市实验技工学校(民办)

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民办)

佛山市桂城技工学校(民办)

参考资料:

基础教育

佛山市市级基础教育集团(中学)名单

佛山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

南海区石门教育集团

顺德第一中学教育集团

佛山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顺德区青云教育集团

南海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高明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

南海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体育特色教育集团

南海区艺术高中美育教育集团

顺德区西山教育集团

南海区九江镇中教育集团

顺德区容桂育美教育集团

顺德区伦教中学传媒教育集团

佛山市惠景中学教育集团

顺德区杏坛梁銶琚中学教育集团

顺德华侨教育集团

南海区九江镇中教育集团

三水中学教育集团

南海区大沥教育集团

南海区西樵镇飞鸿教育集团

南海区生涯教育集团

南海区新气质教育集团

顺德区青云教育集团

顺德伦教东部教育集团

参考资料:

科学技术

佛山市是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拥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唯一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截至2023年3月,佛山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78家科研院校合作,组建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平台载体。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00家。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45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811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21家、众创空间92家。已培育引进省、市科技创新团队240个、博士超6000人,人才资源总量达236万人。

佛山·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佛山市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9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4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00家。全市专利授权量8742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314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3件。

佛山市主要科技创新平台

名称

功能定位

季华实验室

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仙湖实验室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应用)

三龙湾科技城

中德工业服务区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广东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

参考资料:

文化事业

佛山新城文化中心佛山新城文化中心

201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媒体上正式公布于众,佛山传媒集团、位于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均“榜上有名”,成为广东重点扶持做强的对象。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共有文化馆6间,博物馆(含民办博物馆)30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所。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所,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910.84万册,月均借阅量48.04万册次。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南海区图书馆、顺德图书馆、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佛山市三水区图书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共有卫生机构3083个,其中医院148个,妇幼保健院4个,卫生院5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42248张,其中医院实有病床3941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169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308人,注册护士33335人。

体育事业

佛山是“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世界上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新城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新城世纪莲体育中心

佛山市体育馆佛山市体育馆

佛山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佛山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共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91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运动面积2.77平方米。全年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7次,获奖牌11枚;参加国内单项比赛17次,获奖牌26枚。

通信传媒

佛山第一份报纸《汾江日报》关于佛山历史上的第一家报纸,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南海县政府所编《南海县政季报》第一期曾作如此记载:“人口十余万,百乡环绕,工商荟萃之佛山市镇,既无一日报,以为地方之喉舌……有志之士忧之。民国元年(1912年),乃有邑人梁宪廷氏办汾江日报。”从民国七年(1918年)到1949年的31年期间,佛山前后共出现过12份报纸,既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2017年,佛山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19年10月31日,佛山市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 。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2.3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9.5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35.5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74.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59.3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9.8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9.50万人。全年城乡低保救助0.99万人,救助金额14161.38万元。全年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8万人,共出资1237万元;医疗救助27.90万人次,共支付救助金额7237.06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佛山”来源

佛山佛山

佛山古称“季华乡”。据明清资料可知,初期季华乡包括今祖庙街道、石湾街道、桂城街道、北滘镇、乐从镇、陈村镇。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罽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携两尊铜佛像此地,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弘传佛教。他回国后,寺宇相继倒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

唐贞观二年(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像,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方知东晋时曾有罽宾国僧人在此建寺、讲经,弘传佛教。乡人即建井取水,在塔坡岗上复建寺庙,供奉三尊铜佛,并认定这是“佛家之山”,于是,便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后来,便有了“未有佛山,先有塔坡”的谚语。

广府文化

佛山是一个移民色彩浓郁的城市,从秦代开始,就不断有移民迁居岭南,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是移民数量最多的时期。明清两代,佛山石头霍韬家族、李待问家族、金鱼塘陈氏家族、顺德黄士俊家族这些显赫一时的家族均为移民,这些北方迁移南下的家族很多原来就从事冶铁、制陶等行业,自然就将这些手工艺带入佛山,这就形成了早期佛山制造业的基础。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十分繁荣。至明清时,佛山陶瓷、纺织、铸造、医药行业鼎盛,成为“广货”和“北货”的著名集散地,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清康熙至道光年间,佛山镇最为繁华,全镇有200多个手工行业,3000多种商品,是四大镇中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市镇 。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广府文化

科举文化

广州府历代乡贡进士总人数为1283人,其中南海357人,占27.8%;顺德238人,占18.6%,佛山所辖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县历代的乡贡和进士人数占广州府历代乡贡进士总数的48.7%。广东历史上一共出过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其中顺德、南海各出了3位状元,而且都是2位文状元和1位武状元,分别为简文会、伦文叙、黃士俊、梁耀枢、朱可贞、姚大宁。佛山状元占广东状元数量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广东状元之乡。这与佛山正处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并以南番顺地区最为典型。

镬耳屋

镬耳屋是广府建筑的典型代表,珠三角广府村落的建筑标识,有功名、有官位的家族才能建造 。佛山保存的镬耳屋如东华里古建筑群是四川总督骆秉章的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水大旗头古村由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建于清朝光绪年间,2003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以及康有为故居、李文田故居、碧江金楼、西樵松塘村等。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广府园林,这也说明了广府文化的根深厚重,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与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的岭南四大园林 。以及岭南和园、粤剧大观园、白莲公园、碧江金楼、鸣石花园等。

北帝信仰

北帝又称真武大帝,是广府人最崇拜的神祇之一 。宋代以来,佛山成为冶铁中心,北帝司水,水又能灭火,故佛山自宋代元丰年间建造供奉北方水神真武的祖庙,随着中原人口大量南向迁移,北帝崇拜也就跟着来到了岭南。明代,由于皇帝的推崇,北帝信仰也因此进一步遍及全国。明清以来,佛山祖庙和北帝崇拜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北帝诞日,佛山祖庙举行北帝巡游活动。

佛山陶瓷

佛山的制陶工艺有700多年历史 ,石湾窑是中国著名窑口之一,始兴于唐宋,繁盛于明清。南宋后许多陶工逃往南方,定居广东。经过几代传承,石湾陶工在钧窑窑变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本土陶土资源创造出出窑万彩的窑变釉,这类仿宋钧釉的石湾陶艺,明至清初被称为“广钧”,清代生产的“石湾公仔”,因创造出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名声大噪,奠定了它在当时陶瓷界的坚实地位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

桑园围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是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的发端,是广府文化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唐宋以来中国东部人口南迁、经济区拓展和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的重要见证。使南海、顺德成为岭南著名的丝绸之乡和“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创造“一艇生丝去,一艇白银回”的辉煌 。佛山现存的桑基鱼塘有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基地、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等。

中药文化

佛山是岭南成药业的发祥地,有400余年历史。成药老字号在佛山遍地开花,如明代的梁仲弘、保滋堂、潘务本、冯了性等老字号,以及清代以来的陈李济、人和堂、朱炳昌、黄恒庵、罗恕斋、刘诒斋、梁财信、黄祥华、黄世昌、李众胜堂、马百良、源吉林、集兰堂、梁家园、迁善堂、敬寿阁及李广海等祖铺老店,是佛山中成药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岭南画派

岭南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写意花鸟,顺德黎简诗书画皆绝,顺德苏六朋、苏仁山尤擅人物 。林良是明代宫廷中最杰出的水墨花鸟画家,也是广东绘画史上第一个进入主流性行列的画家,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

粤剧

粤剧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 。佛山在明嘉靖年间建立了最早的粤剧行会组织--琼花会馆。佛山“私伙局”在粤剧的传承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国内首家粤剧专题博物馆。

醒狮

醒狮起源于佛山 ,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 。春节期间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狮表演,部分镇街还会组织举办大规模的“狮王争霸赛”,其醒狮文化氛围及技术也是全国仅有的 。2009年获得国内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称号。

广东音乐

佛山为广东音乐的传承、发展,创作、演奏、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九世纪初,广东音乐以“硬弓五架头”二弦、竹提琴、横笛或短喉管、月琴、三弦为主,音色激烈、音量宏大,但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转变,粤剧不再使用高腔、假嗓演唱,硬弓组合渐渐被“软弓五架头”高胡、椰胡、扬琴、秦琴、横箫或洞箫所替代。

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起源于唐朝,是凯旋乐的一种,流传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明清时期由安徽、江浙一带民间艺人传入佛山和叠滘,佛山十番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十番是用打击乐演奏的器乐曲,由十番鼓、群鼓、沙鼓、翘心锣、大文锣、高边锣、单打、大钹、飞钹和响螺组成,十种乐器音质音域各有特色。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木版年画并称为民间“四大木版年画”。其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历经700年风雨兴衰。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花鸟虫鱼、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等。按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类。

广绣

广绣是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宝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绣,而顺德勒流黄连历史上是珠江地区著名的丝绸生产基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丝线为主要材料的广绣作坊遍布整个黄连,从业者达至两三千人,因生产需求产生了工场和家庭作坊。“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即是当时刺绣的盛况。

龙舟

佛山地区的龙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南海区“叠滘弯道赛龙船”是佛山市非遗项目。从明代兴起,到清代兴盛,叠滘龙船已有500多年历史。《顺德县志·梁元柱传》里记载了出生于明朝1581年的梁元柱“尝观竞渡”的记载。九江扒龙舟在清代就开始盛行,龙舟遍布九江多个村落。

迎春花市

“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众相沿已久的民间习俗。花市于春节前三日举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华光诞

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民间传说中的火神,因其掌管“火”,又被粤剧行业奉为祖师爷。每年农历九月廿八“华光诞”,各地的粤剧艺人会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以示对“粤剧祖师”华光大帝的尊敬。佛山古镇是粤剧的发源地,每年华光诞,众多粤剧团体、艺人及爱好者都齐聚佛山举行盛大的朝宗拜师活动,此习俗一直都为粤剧界所相习。

洪圣诞

洪圣诞又称南海神诞、波罗诞,诞期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是民间为庆祝南海神祝融诞辰而举行的迎神赛会活动 。南海狮山镇、三水区芦苞镇等地都保留有洪圣诞的风俗。

康公诞

宋朝爱国将领康保裔在任高阳守将期间,辽国进犯中原,他奋起抵抗,为国捐躯,人们尊称他为康公、康王,后人敬其忠勇在大江南北广建“康王(公)庙” 。南海丹灶镇、顺德均安镇、乐从镇等地都保留有康公诞的风俗。

观音开库

“观音开库”顾名思义就是观音庙里大开金库贷款助民,起源于南宋,活动当日各路信女善男奔赴观音堂,从子时起,四乡善信以及海外乡亲举风车、风铃、花灯和特制“观音大香”,抢头炷香,向观音祈祷“借库”,可保佑其财运亨通,拜毕点上大香,带上风车、吉祥物回家。

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距今400多年,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利,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不变。

佛山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

文保单位

级别

数量(处)

名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佛山祖庙

东华里古建筑群

南风古灶、高灶陶窑

康有为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4

佛山梁园

兆祥黄公祠

简氏别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62

陈铁军故居

文会里嫁娶屋

简照南佛堂

五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单位:处)

地区

各级文保单位数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禅城区

74

3

5

67

南海区

87

1

13

73

顺德区

103

20

83

高明区

17

4

13

三水区

29

2

27

合计

310

4

44

262

方言

方言

区域

方言介绍

禅城区

禅城区主要使用粤语广府片(佛山话) 。

南海区

南海区主要使用粤语广府片(南海话),南海区粤方言可分为五小片:一是位于南海区中部的桂城片,二是位于南海区东部的大沥片,三是位于南海区北部的官窑片,四是位于南海区南端的九江片,五是位于南海区西南部的沙头片。除此之外狮山镇、里水镇个别村的极少数人操客家方言 。

顺德区

顺德区基本属于纯粤语区,顺德粤语可分为五小片:①大良片;②陈村片;③桂洲片;④龙江片;⑤均安片。其中龙江粤语接近四邑片方言。顺德方言与广州话同属方言中的“粤海片”,语法、词汇基本相同,差别仅在语音和语调上 。

高明区

高明区主要流行粤语广府片(高明话),基本上是使用广州话。部分地方土音、土调虽有些差异,但仍与广州话相近,在交际中无大障碍

三水区

三水区主要使用粤语广府片(广州方言),其中南山镇的六和村讲客家方言 。

风景名胜

编辑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南海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三水芦苞胥江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还有古迹市区孔庙、仁寿寺,顺德西山庙,文塔,高明文昌塔、灵龟塔等。佛山新八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

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

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

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

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

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

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

祖庙圣域(佛山祖庙)祖庙圣域(佛山祖庙)

佛山旅游景点佛山旅游景点

佛山人文地图佛山人文地图

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古灶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古灶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古灶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古灶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古灶景区

佛山市景点

南海影视城

佛山市中山公园

顺德西山庙

顺德宝林寺

佛山梁园

庆云洞

陈村花卉世界

刘传纪念馆

黄飞鸿武馆

仁寿寺

南海观音寺

三水森林公园

梁启超故居

大旗头村

九江璜玑自然保护区

芦苞祖庙

三水九道谷

碧江荫老园

千灯湖

蔼雯教育农庄

茶景园

石湾美术陶瓷厂

顺德碧江金楼

顺德生态乐园

东华里

卡特赛车俱乐部

赤松黄大仙圣境

佛山康有为故居

李小龙祖居

三水森林赛车俱乐部

锦霞禅院

飞霞洞

碧玉洞

龙涛湾森林动感水城

顺德牌坊

顺峰公园

顺峰牌坊

黄飞鸿纪念馆

文塔公园

通济桥

河宕旧墟遗址

顺德长鹿农庄

云东海

西樵山

三水荷花世界

高明皂幕山

简氏别墅

清晖园

南风古灶

西樵山

南国桃园

佛山新八景

城门头路

石巷当楼

石路巷

祖庙大街店铺

塔坡庙和井

石燕岩采石遗址

三水旧海关大楼

鱿鱼岗遗址

广府家训馆

-

-

-

-

佛山市历史建筑

祖庙

孔庙

仁寿寺

黄飞鸿纪念馆

叶问堂

佛山飞鸿天地

简氏别墅

东华里

蕺园

福贤路民初骑楼商业街

兆祥黄公祠

石路巷明代民居群

崇德里清代宅第群

禄丰当楼

石巷当楼

居仁里土府

简照南佛堂

石巷明至清庄宅建筑群

经堂古寺

石巷黄世昌追风膏药祖铺及两侧高档住宅群

区家庄

鸿胜纪念馆

塔坡庙塔坡井

居仁里清至民初高档宅第群

文会里嫁取屋及建筑群落

李众胜堂祖铺

龙塘诗社

黄祥华如意油铺

先锋古庙

教善坊明代民居

教善坊民初西洋式宅第

霍式大宅第

“合记盲公饼”祖铺建筑群

长生树嫁娶屋建筑群

明初旧铺

黄氏宗祠

长泰里

基督教赍恩堂

梁园

青云大街当楼

李可琼故居

莲花巷土府

大巷

培德里

赞生堂

生生堂

汾宁路

任围

国公古庙

叶家庄

-

-

特产美食

编辑

佛山早茶佛山早茶

佛山市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粤菜发源地之一,属粤菜之中的广府菜,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顺德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

佛山市有许多小吃,如佛山扎蹄、佛山公芝麻饼、大良野鸡卷、大良磞砂、大良姜汁撞奶、炸牛奶、双皮奶、小凤饼、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鸭、水晶饺、甘笋蒸饼、西樵大饼、佛山九层糕、石湾鱼脯、佛山柱侯酱、蚕蛹、白糖棉花糕、应记云吞面、金源酒家甘笋蒸饼、汾宁白糖棉花糕、大可以状元及第粥、盲公饼、高明濑粉等许多小吃。

佛山人根据不同的地方的特产与口味,创制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佛山的柱侯食品,顺德的“凤城(大良)炒卖”,声名远播。佛山的许多小吃,如佛山盲公饼、大良蹦砂、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蹦沙、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等皆名闻遐迩。

著名人物

编辑

类别

名单

军政界

康有为、梁储、霍韬、方献夫、黄士俊、张荫桓戴鸿慈、罗登贤、邓培、黎子流、严缨、陆敬科、梁士诒、陈汝棠、罗志、郑润琦、郑绍忠、陈金釭、邓华熙、李文田、陈邦彦、庞尚鹏、何维柏、龙廷槐、龙元任、龙元僖,梁敦彦、陈铁军、区夏民、黄甦、勤、谭平山

商界

伍宜孙、梁銶琚、简东浦、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薛广森、冼冠生、李兆基、李兆楠、胡兆炽、郑裕彤、杨国强、杨惠妍、周永成、何享健、梁庆德、李兴浩、李兆麟、梁升、王锡华、李伟强

文化界

简文会、张镇孙、伦文叙、黄士俊、梁耀枢、邹伯奇、孙蕡、梁有誉、欧大任、吴旦、区大相、陈恭尹、梁佩兰、邝露、张锦芳、黄丹书、黄节、罗惇曧、招子庸、区适子、吴趼人、梁廷枬、朱完、黄鲁逸、傅天仇、卢龙云、朱次琦、简朝亮、薛觉先、马师曾、任剑辉李香琴、白驹荣、李广海、黄炳、潘玉书、冯公侠、刘传、林良、颜宗、苏仁山、苏六朋、黄少强、伍嘉陵、温少曼、梁发、江誉镠

科技界

何衍璇、庞雄飞、陆启铿、何国钟、关士聪、关肇直、岑可法、叶叔华、曾溢滔

武术界

梁赞、叶问、黄飞鸿、黄麒英、苏黑虎、谭济筠、铁桥三

演艺界

薛凯琪 、廖碧儿 、陈庭欣 、朱茵 、邓萃雯梁静茹 、关咏荷、关淑怡、黎瑞恩、梁小冰、麦雅致 、汤盈盈 、黎美娴 、梁艺龄 、黄尧 、严姗姗、梁爱 、李小龙 、刘青云梁家辉张智霖 、黄子华 、罗家英 、钱嘉乐 、邓光荣 、冯淬帆 、马师曾 、新马师曾 、张兆辉 、罗家宝、陈辉权、杜宇航 、范雨林 、冯喆、李海泉、阮兆辉

友好城市

编辑

友好城市

对应市/区

缔结时间

伊丹市(日本)

佛山市

1985-05-08

邢台市(中国河北)

佛山市顺德区

1987-11-21

路易港市(毛里求斯)

佛山市

1989-01-27

斯托克顿市(美国)

佛山市

1994-03-04

雷诺市(美国)

佛山市南海区

1994-07-18

多可町(日本)

佛山市三水区

1996-12-10

波塞雄市(法国)

佛山市

1997-04-11

汤斯维尔市(澳大利亚)

佛山市

2006-07-28

梅德韦市(英国)

佛山市禅城区

2010-03-02

圣乔治市(格林纳达)

佛山市

2010-04-23

高嘉华市(澳大利亚)

佛山市顺德区

2012-12

万锦市(加拿大)

佛山市顺德区

2017-10

荣誉称号

编辑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联合国人类住区优秀范例

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中国武术之城

创新型(2008)国家十强市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

陶艺之乡

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武术之乡

广纱中心

粤剧之乡

民间艺术之乡

岭南成药之乡

南方铸造中心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23。

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第14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34

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9名

2018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

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第19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19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城市20强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20

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第84

中国地级市百强第3名

全球可持续竞争力第109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55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第17位

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22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第330名

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0年-2021年度获得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入围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排名第22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2021年全国地级市财政收入10强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21名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2021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名单

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第17名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线城市

2023数字百强市,排名第22名

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年11月,佛山市入选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

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市奖”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

下一篇 会还

上一篇 中山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