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成培 编辑
方成培(1713—1808),字仰松,号岫云,安徽歙县人。清代戏剧作家。方氏精通诗词,酷爱戏曲,一生著作甚丰。据《安徽文献书目》记载,其著作有《雷峰塔传奇》四卷、《香研居词麈》四卷、《香研居谈咫》一卷、《听奕轩小稿》三卷、《方仰松词榘》十六卷等。此外,还著有《双泉记传奇》、《诵词记疑》、《镜古续录》、《记后岩学诗》等。方氏所有的著作中,《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后人改名为《白蛇传》。
本名:方成培
字:仰松
号:岫云词逸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安徽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
出生日期:1713年
逝世日期:1808年
主要作品:《听奕轩小稿》、《香研居词麈》
方成培
方成培
《雷峰塔》传奇源自白蛇的故事。这类故事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很常见。在《山海经》、唐代《博异志·白蛇记》里都有蛇或白蛇变人的传说。这里的蛇还是一个邪恶的,令人恐怖的形象。在九百年前的南宋,白蛇被镇在雷峰塔下的事已由老百姓的口头传说演变成了话本,即《雷峰塔》。后在明末被冯梦龙收在他编的平话总集《警世通言》的二十八卷,题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代中期,嘉靖年间的杭州,有盲人携琵琶说唱《雷峰塔》。这时人们已对压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雷峰塔传奇》
方氏所有的著作中,《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后人改名为《白蛇传》。
关于白蛇的神话故事,早已在江南一带民间流传。但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约产生于宋末元初。到了晚明,冯梦龙编的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收录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同时,出现了陈六龙所撰的《雷峰记传奇》,这是最早的关于白蛇故事的戏曲。明末戏曲评论家祁彪佳在其著作《曲品》中评论此剧说:“相传雷峰塔之建,镇白娘子之妖也,以为小剧则可,若全本则呼应全无,何以使观者着急,且其词亦欲笑颦华赡,而疏处尚多。”从祁氏的评论来看,该剧仅是个不太成熟的小戏。但不管怎么说,明天启、崇祯年间已经有了以白娘子为题材的戏曲,遗憾的是《雷峰记传奇》已经失传。
清乾隆三年(1738年),曾任杭州府同知的黄图必刻本《雷峰塔传奇》问世,共二卷三十二折。黄本虽有可取之处,但作为一部完整的戏曲来看,仍有不少欠缺。更主要的问题是竭力宣扬因果报应论,给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蒙上了浓厚的因果论迷雾。尤其是将白娘子写成了满身妖气的邪妖,伶工和观者很不喜欢,其最后被镇于雷峰塔底的悲剧命运,无法令人同情,乃此剧的最大败笔。
方成培认为黄本“在知音者翻阅,不免攒眉,辞鄙调讹,末暇更卜数也。”从方氏的这段话来看,黄本存在问题太多,难以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方成培创作的《雷峰塔传奇》问世,共四卷三十四出。方本比黄本有了很大的进步,归纳起来,方氏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再创作。
方成培
2、重新塑造了白娘子这个艺术的形象。方氏笔下的白娘子不再是个多情、勇敢、善良、可爱的女性形象。同时反映了白娘子是个叛逆女性,为了追求爱情,主动向许仙求爱,受尽折磨且坚贞不屈,敢于向以法海为代表的邪恶势力作殊死斗争,深刻揭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压迫。白娘子以新的艺术形象出现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并与其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为其喜而喜,为其悲而悲,为其恨而恨,为其泣而泣,为其不平而鸣不平。就连鲁迅先生也为白娘子的命运愤愤不平。他说:“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子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方氏将白娘子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典型的感人至深的中国女性形象,是方本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曲、白进行了再创作。用方氏自己的话说:“原本曲改其十之九,宾白改其十之七。”由此可见,唱词和说白基本上都是方氏重写的。方氏所写的唱词、说白更加精炼,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更富有文采,且雅俗共赏。比如原戏中写许仙在苏州药店里当伙计,有一出《药赋》,曲、白用一百四五十种中药名堆砌而成,既冗长又枯燥乏味。方氏将《药赋》删去,重新写了唱词《莲花落》,既简洁,又趣意盎然,同时又反映出了当地民间俗曲的风调。
作品评价
方成培,作为一位徽籍的古代文人,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雷峰塔》传奇梨园演出本,删改重编成一出完美尽善的爱情悲剧。此本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版刊行。由于方本《雷峰塔》传奇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最广大观众的审美趋向,在几百年里广为流传,成为舞台演出本中的经典,也是源源不断的改编的模本。20世纪中期,方本《雷峰塔》传奇树立了在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成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
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是个非常优秀的剧本,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历经200多年,人们喜欢看这个戏,可见其艺术魅力之所在。后人虽对剧情有所修饰,但是谁也没有怀疑过方本是《白蛇传》的真正母本。直到现在,京剧、昆曲中经常上演的《盗仙草》(即《仙草》)、《断桥》等折子戏,和方本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方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没有彻底摆脱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然而,不足之处和糟粕与这部戏的艺术成就相比,毕竟是次要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现代人不能用现在的思想观点苛求或责难18世纪的人及其作品,如果这样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而是个虚无主义者了。
雷峰塔
作者名称 方成培
作品时间2013-6-26
《雷峰塔》是清代方成培创作的传奇(戏剧),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板刊行。《雷峰塔》共三十四出,写一个修炼千年的白蛇精因留恋尘世生活而化作美女,来到杭州与男子许宣结成夫妻。她一心追求爱情和幸福,并无半点害人之心,但却遭到一些社会力量和神权力量的迫害,最后终于被法海禅师镇压在雷峰塔下。该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