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秀才 编辑

魏明伦和南国编剧的戏剧

巴山秀才巴山秀才

《巴山秀才》是由著名当代戏剧家巴蜀鬼才魏明伦和南国编剧,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等主创,是经典川剧代表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巴山秀才

总 顾 问:黄新

总 策 划:侯雄飞 郑晓幸 朱丹

总 监 制:胡继先

获奖情况

编辑
《巴山秀才》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剧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2003年陈智林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在《巴山秀才》一剧中把"秀才"饰演的淋漓至尽,几尽完美的表演,获得了本届戏剧节的优秀表演奖,同时再次获得戏剧"梅花奖"。

剧情简介

编辑
晚清光绪二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巴山连年干旱,知县孙雨田吞没赈粮,饥民百姓求赈不得,筹划上告,欲请老秀才孟登科代写状子,孟登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八股书,婉言谢绝饥民。孙雨田为了掩盖贪污罪行,抢先赴省谎报巴山民变。四川总督恒宝不查虚实,下札剿办。记名提督李有恒惟命是从,率兵血洗巴山。孟登科目睹惨案,逐步觉醒,从明哲保身变为仗义鸣冤,但书呆气十足,不识官场奥秘,与虎谋皮,险遭杀害,幸有巴山歌姬霓裳从中斡旋,救出书呆。孟登科痛定思痛,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毅然抛弃功名,痛改迂阔习气,巧妙利用省试机会,在考卷上书写冤状!主考官张之洞,与川督恒宝积怨已久,趁势借题发挥,回京直奏,震动朝廷,引起两宫内讧,迫使慈禧派遣亲王入川查办冤狱,平息民愤,并赐孟顶戴花翎、御酒三杯,孟登科不识阴谋,喜饮御酒,中毒而亡。

川剧《巴山秀才》

主创人员

总 顾 问 黄新初

总 策 划 侯雄飞 郑晓幸 朱丹枫

总 监 制 胡继先

监 制 牟 佳 范远泰 王骏王一平 杨泽平

演出统筹 阎燕平 杨全本 唐建春

艺术总监 陈智林

编 剧 魏明伦 南 国

总 导 演 熊

导 演 丁治国 刘忠义 郑德胜

前台主任 杨全本 陈 平

演出总监 廖天麟

统 筹 郑瑞林

音乐总监 李天鑫

音乐设计 李天鑫 黄世涛

舞美设计 韩 生 叶 健

服装设计 彭丁煌 韩常琦

灯光设计 刘建中 胡 斌

造型设计 曾全明

道具制作 任高龙

副 美 术 徐 朗 任高龙

配 器 李天鑫 苏陶陶

编 舞 曹 平

司 鼓 陈 平

领 腔 简小丽 黄世涛

舞台监督 徐国强 郑瑞林 郑德胜

剧 务 夏昌荣 徐国强

演员列表

陈智林 孟登科

刘 燕 孟娘子

夏昌荣 恒 宝

李艳冬 钦 差

刘 谊 霓 裳

但志生 孙雨田

李 科 袁铁匠

李 忠 李有恒

何洪庆 戈什哈

王亚玲 店幺姑

阳 旭 班 头

腔调

编辑
在“阴盛阳衰”的戏曲舞台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院长陈智林

领衔主演《巴山秀才 》,空谷足音,不同凡响。他体态修长,眉清目秀,言谈举止之间,充盈着一种难得的书卷气。为了适应扮演瘦而高的巴山秀才孟登科,他从投排到首演,仅仅50天的时间,减肥26斤,显示出一种勇于拼搏的敬业精神。陈智林以文小生为本功,与角色比较接近,善于化用传统程式和提炼生活动作刻画人物,诸如皇榜高中、拜见钦差时的转扇,以表现人物乍闻喜报时的欣慰神态;《迂告》一场孟登科与孙雨田狭路相逢,为避其锋的一个大转身,突出人物当时的睿智与狡狯,都是丰满舞台形象典型的细节雕饰。孟登科成都上诉,寻找霓裳,巧遇制台,在恒宝面前详陈巴山冤案,最后直指四川总督,陈智林紧扣秀才性格中区别于其他一切人的乖僻与狷介,恰切借鉴川剧丑角的“快口白”,出其不意地直话直说,愈是出其不意,愈是令人笑不可抑。钦差大打“官腔”,孟登科也学操“京片子”,取笑隐藏着正经,由此产生了讽刺;正经隐藏着取笑,便迸发出幽默。孟登科文字上的自我炫耀,老不更事的唐突,既是含泪的喜剧,又是带笑的悲剧。

词格

编辑
魏明伦的川剧《巴山秀才》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剧本的词格,一字句、两字句、四字句,双声、叠韵、排比句,还有孟登科的两段数字句,或由一唱到十的“一声春雷报高中”,或由十唱到一的“十载寒窗状元梦”等等,机锋隽语,诙谐饶趣,婉转回环,韵律优美,既活画出秀才性格的迂而酸,也表现出“鬼才”运笔的巧而工。陈智林天赋金嗓,音域宽,音量足,音色美,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具有深厚的唱腔功底。人物首次亮相,一曲“倾诉愚衷”,行腔之间注意语言声调的夸张,一个腰背佝偻、双眼近视的迂腐秀才活跃台上,博人一粲。孟登科由“迂告”进而“智告”,毅然作出“焚书”壮举,生发出全剧声情激人的核心唱段。陈智林熟谙川剧高腔“三段式”(俗称“三倒拐”)的声律技法,通过三次行腔的大跌宕,刻画人物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惊回首,老秀才辛酸满腹……”,唱腔在“辛酸”与“满腹”四字之间婉转多折,组成一个五味俱全的“咏叹调”,直面惨淡的人生;最后一句“烧烧烧,烧出个聪明大丈夫”,如黄钟大吕,响遏行云,舞台节奏与内心节奏相互共振,人物情绪的转折显得自然熨帖而不露任何斧凿痕迹,细腻入微地展示出一个近代知识分子如何坚守人生信念的心路跋涉历程。陈智林充分发挥嗓音的最大潜能,达到声情激人的理想境界。

《巴山秀才》讲述了晚清巴山秀才孟登科为民鸣冤,终成为政治牺牲品的悲剧故事。该剧的川剧版由魏明伦、南国创作于20多年前,在当时就造成极大的轰动。京剧版《巴山秀才》延续了川剧的批判力,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晚清官场的腐败,同时颂扬了百姓的侠义精神。

台北新剧团的大型清装京剧《巴山秀才》从同名川剧移植而来,改编、导演、主演均为京剧名家李宝春先生。冬夜,该剧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以一种简约、细腻的南派风情征服了北京的观众。

下一篇 台北新剧团

上一篇 济南市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