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邑市 编辑
昌邑市,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潍河下游,莱州湾畔,介于北纬36°25′ ~37°08′,东经119°13′ ~119°37′之间,东与烟台莱州市、青岛平度市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毗连,西与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总面积1627.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2月,昌邑市辖3个街道、6个镇。2022年,昌邑市常住人口53.71万人,户籍人口57.53万人。昌邑市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邑,东汉属胶东国。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昌邑市资源物产丰富,盛产粮、油、桑和蔬菜、水果等,石油、天然气、地下卤水等储量较大,被誉为中国丝绸之乡、华侨之乡和中国溴·盐之乡。昌邑市属环渤海经济圈,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先后被评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2022年,昌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47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103元,增长6.6%。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14亿元,增长5.9%。
中文名:昌邑
外文名:ChangYi
别名:鄑邑、邶殿、都昌
行政区划代码:370786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山东省潍坊市
地理位置:山东半岛西北部
面积:1627.5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6个镇
政府驻地:昌邑市平安街1669号
电话区号:0536
邮政编码:2613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3.4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绿博园等
火车站:昌邑站、昌邑北站、海天站
车牌代码:鲁G、鲁V
地区生产总值:581.14 亿元(2023年)
夏,其地属青州领域。《史记·夏本纪》载:“海、岱惟青州。”即泰山以东至海是青州。
商,为莱国地。
周,昌邑市有鄑、密、邶殿、都昌和棠乡。
昌邑
春秋,庄公四年(前690年),齐灭纪后所置,以作别都。故城在今中学、师范、医院一带,《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其处曾名古城,今西有村名辛弋(原新郭),北有村名城后,系城郭之所在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归秦。置县,属胶东郡(又说齐郡)。今饮马以南之地区属琅琊郡。
西汉,都昌、密乡、平城、胶阳曾为侯国,后国除为县,属北海郡;又置下密,属胶东国。
东汉,都昌属胶东国。汉末,管亥率黄巾军转战县内,孔融御黄巾军屯兵于都昌。《山东通志》载:“袁谭据青州,功北海相孔融于都昌,融败走东山。”下密初置,光武中兴,省。安帝时复置县,属北海国。胶阳、密乡和平城皆中兴时省,改置亭。永元九年(97年)夏设密乡县;后废,改置淳于县,三地属之。
三国,都昌、下密属青州北海国。
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都昌、下密两县归晋。初属北海郡,太安后属齐郡。密乡及其以南之地区为城阳郡淳于县地。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战乱,邑归汉(前赵)。
东晋,都昌在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建都建康(今南京)后,先后归后赵(323年)、前燕(356年)、前秦(370年)、后燕(387年)和南燕(399年)所有。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后(383—387年)和刘裕击退南燕两度归东晋。下密侨置于今江苏赣榆境内。令另置,归属与都昌同。
南北朝,都昌刘宋被废,寄治青州。北魏时,自青州还故治,属北海郡。北齐徒置于今昌乐境内。胶东北魏徒置都昌地,属北海郡。北齐时,省入下密,属高阳郡。高阳北齐置。据《杨守敬北齐疆域图》和《北齐高阳郡地图》所示:在县南部,汉置胶阳城故址,即今塔耳堡之高阳(村)。下密刘宋、北魏属北海郡。北齐徒置于潍县境内(今寒亭区)。
隋,东下密开皇七年(587年)置。故址在县城西南二十里,浮糠河(今瀑沙河)东岸,南逄乡内。属潍州。
唐,初置訾亭、华池、胶东、平城和下密,寻省入北海。訾亭《山东通志》载:“鄑邑故城,唐于此之訾亭县。”武德二年(619年)置。六年(623年)省入北海。华池“在县城西二十里,武德二年置,属潍州,俗曰芙蓉郡地,六年省。”其处时有芙蓉池,池中盛产红白二莲,县治与池相近,由此得名。故址即双台西永安。胶东在县境南部,今岞山镇处,武德二年置,六年省。平城、下密武德二年复置,六年省平城,八年省下密,皆入北海。
五代,北海县地,先后归后梁(907年)、后唐(923年)、后晋(936年)、后汉(946年)和后周(960年),隶属同唐。
宋,昌邑据《宋书·地理志》记载:“建隆三年(962年),经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隶之。”自此始有昌邑之名。县由北海唐安乡析置。乾德三年(965年),改属潍州。县城亦移于昌故城东另建。
金天会五年(1127年),昌邑归金。属山东东路潍州。昌邑市建有到莱州、密州和潍州的交通孔道,沿道立寨多处。
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潍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潍县。二十二年(1389年),复置。改属莱州府平度州。有北部滨海设渔儿镇(今渔尔堡)巡检司。崇祯十三年(1640年),县城改建,易土为砖。始行隅、社制。
清初,属莱州平度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莱州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四隅、四乡、一0六社。宣统二年(1910年),改行区的建制。
昌邑地区在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属胶东道,设十个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胶莱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县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直辖县境北部地区,属胶东区西海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属清河区清东专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渤海区第五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分出昌南县后,辖今围子镇和南逄乡以北地区,分设十二个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政府机构由马渠移驻县城。属西海专区。
行政区划
日伪军建立了日伪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鲁南道。民国三十九年(1940年)7月,改属莱潍道。抗日战争胜利后消亡。
昌潍地区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昌潍与潍北县合并,名昌潍县。属渤海区第五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复分,改属胶东区西海专区。
昌邑
1950年,昌邑改属昌潍专区。
1956年4月1日,昌南县并入,设十四个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改建四镇二十一乡;同年9月,成立十五处人民公社。
1983年8月,公社改建乡、镇,有一镇十九乡。
1967年,昌潍专区改名昌潍地区;
1981年,为潍坊地区;
1984年,改置潍坊市;县从属。
1950年,昌南改属昌潍地区。
1956年4月1日撤销,复并昌邑。
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
辖镇 | 面积 | 行政村 |
---|---|---|
奎聚街道 | 67.8平方千米 | 59个行政村 |
都昌街道 | 191平方千米 | 82个行政村 |
围子街道 | 161.88平方千米 | 127个行政村 |
柳疃镇 | 210平方千米 | 72个行政村 |
龙池镇 | 158.4平方千米 | 27个行政村 |
卜庄镇 | 114.8平方千米 | 95个行政村 |
饮马镇 | 71平方千米 | 34个行政村 |
北孟镇 | 175平方千米 | 92个行政村 |
下营镇 | 220平方千米 | 35个行政村 |
石埠经济发展区 | 100.5平方千米 | 67个行政村 |
位置境域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东与烟台莱州市、青岛平度市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毗连,西与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市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处32.5千米,窄处仅7.5千米,总面积1627.5平方千米。占山东省面积的1%。市区位于市域中部偏西北,西距潍坊30千米,济南215千米。
昌邑市
地形地貌
昌邑市南部为丘陵,中部为冲洪积平原,北部为冲海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最南端有峡山水库,最北端有莱州湾,潍河贯穿市境南北。市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
昌邑市境内海岸线西起虞河口,东至胶莱河口,全长35千米,属泥质平原类型海岸,坡降徐缓,滩涂广阔,潮间带宽度3000~4000米,总面积约133千米。
水文
昌邑市境内水系发育,为沿海诸河流域,东为胶莱河水系,中为潍河水系,西为虞河水系。胶莱河是昌邑与平度、高密等市的界河,南起胶州湾,北至莱州湾,境内长51千米,属常年性河流。潍河源于沂山北麓,从太堡乡入境,至下营入海,全长246千米,境内86千米,属常年性河流。
虞河为昌邑市与潍坊市寒亭区之界河,境内流域面积301平方千米。位于昌邑、安丘、高密、诸城交界处的峡山水库为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南北长30千米,东西宽15千米,平均水面100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 4210平方千米,总库13.77亿立方米,是该市的农业灌溉及潍坊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
气候
昌邑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矿产资源
昌邑沿海风力发电
截至2012年,昌邑市已发现和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彭润土、粘土、石英、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河沙、地下卤水、天然气、石油等。从矿产结构上分析,非金属矿种类较多,储量较大,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已开采的主要有:膨润土,境内南部广泛分布总计储量约2100万吨,其中大型矿床一处,中型一处,小型两处。石英岩:主要分布于饮马镇以北的吕山至青龙山一带,地质储量为3683万吨,且矿体厚度大,品位高,构造简单,现与香港合资开采。卤水: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分三层,估计总储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历史悠久,前景广阔,已形成年产盐16万吨,溴2000余吨的能力。水资源
昌邑市地表水包括潍河、胶莱河、虞河三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7.97亿立方米,其中客水流入6.6亿立方米。多年地表径流可利用总量2.65亿立方米,其中南部地区0.72亿立方米,中部0.72亿立方米,北部沿海地区1.21亿立方米。另外引黄济青、引黄济烟水渠从市域北部穿过,可利用水量为3400立方米。昌邑市地下水总储量约15.24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一般在2 ~30米以内,深层地下水一般在35米以下。
潍河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昌邑市北临渤海湾,海鱼有:黄姑鱼、小黄鱼、鲈鱼、梭鱼、鲻鱼、鳓鱼、鲅鱼、带鱼、鲳鱼、虾虎鱼等。因捕捞过度,黄姑鱼、鲅鱼、鲳鱼大大减少,幼鱼损害严重,故资源严重衰退。小黄鱼、带鱼、鳓鱼等濒于绝迹。昌邑市天然淡水鱼种约10多种,分属3目6科。此外还有虾类、蟹类、螺类、多毛类、海贝类,海蜇等。
昌邑市自古以载槐、柳、泡桐、毛白杨、榆、楸、椿、桃、李、梨、枣、石榴、杏,樱桃等乡土数种为主。建国以后,先后引进了加拿大杨、北京杨、苹果等树木,并从青岛引进了雪松、桧柏等观赏树木。
昌邑市主要用材林有槐树、刺槐、柳、泡桐、加拿大杨、简阳、太青杨、北京杨、意大利杨、毛白杨、白榆、楸树、樗树,还有乡椿、梓树等。
昌邑市主要经济林有梨树、桃树、杏树、苹果树、柿子树、葡萄树、樱桃树、栗树、枣树、山楂树、银杏等。观赏树有雪松、侧柏、垂柳、悬铃木、冬青等。
土地资源
昌邑市土地总面积18.122万公顷,人均占地4.01亩,占潍坊市土地总面积的10.3%,其中耕地面积8.73万公顷,占昌邑市土地的48.2%,园地面积0.48万公顷,林地面积0.20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26万公顷,交通拥地面积0.55万公顷,水域面积4.04万公顷,未利用土地0.87万公顷。土地利用率达95.2%,高于潍坊89.3%的水平。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67%。户籍人口57.1万人,户数19.24万户。全年出生人口2622人,出生率为4.51‰,自然增长率-2.21‰。
昌邑市居民大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
综述
2022年,昌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47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103元,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61.7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7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2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1:43.1:4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6.7%;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2.4%。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14亿元,增长5.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430元,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64.2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67.76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0:42.9:4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6.6%;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3.2%。
第一产业
2022年,昌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95亿元,增长3.5%;其中,实现农业产值42.6亿元,增长2.2%;实现林业产值0.75亿元,增长18.1%;实现牧业产值28.59亿元,增长2%;实现渔业产值33.7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5.25亿元,增长8.8%。
2022年,昌邑市粮食播种面积128.39万亩,比上年增长0.2%;产量54.22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31.55万吨,增长1%;秋粮产量22.67万吨,下降0.6%。棉花种植面积2.49万亩,产量0.23万吨。花生种植面积2.31万亩,产量0.7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5.98万亩,产量71.11万吨。瓜果种植面积1.44万亩,产量3.49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88万亩,产量7.29万吨。
2022年,昌邑市肉类总产量9.85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1.46万吨,增长0.5%;奶类产量0.5万吨,增长19.9%。猪年末存栏29.94万头;牛年末存栏1.3万头,增长350.1%;羊年末存栏2万只,增长11.7%;家禽年末存栏1158万只,增长3%。猪年末出栏43.07万头;牛年末出栏0.44万头,增长10.6%;羊年末出栏3.54万只;家禽年末出栏4499万只,增长5.2%。水产品总产量达21.02万吨,增长2%;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20.85万吨,增长2%。
2022年,昌邑市农机总动力达105.2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0594台,其中,其中,58.8千瓦以上702台,73.5千瓦以上1732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619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21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402台。小麦、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马铃薯耕作、播种、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花生耕作、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姜耕作、开沟实现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96.96%。农林牧渔业用电量达4.07亿千瓦时,增长26.8%。春灌放水165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150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20余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674。
第二产业
石化产业
2022年,昌邑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0.12亿元,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92.1%。
2022年,昌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54亿元,下降3.7%;其中,住宅投资15.49亿元,下降5.8%。商品房销售面积27.54万平方米,下降23.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1.66万平方米,下降28.8%。
2022年,昌邑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0.23亿元,增长4.1%。其中,实现建筑工程产值18.09亿元;实现安装工程产值1.2亿元;实现其他建筑业产值0.93亿元。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新增光热一体化面积62.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8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完成建筑节能改造5.38万平方米。加强企业资质管理,5家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被评为AAA级,3个项目被评为潍坊市“红色工地”示范创建项目。
名称 | 备注 |
---|---|
昌邑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园 | 全省首批“蓝黄”两区特色产业园 |
下营工业园 | 全省首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潍坊市化工园区 |
龙池工业园 | 潍坊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潍坊市化工园区 |
柳疃工业园 | 潍坊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第三产业
2022年,昌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9亿元,增长10.1%。其中,实现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0.95亿元,增长52%;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04亿元,增长4.8%。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销售额66.08亿元,增长13.6%。实现网络零售额14.6亿元,增长93.5%。
2022年,昌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实现进口额10.5亿元,增长115.8%;实现出口额94.6亿元,增长21.5%。全市新设外资项目9个,实际使用外资8371万美元,增长32.3%,其中,日韩外资6643万美元,欧美外资310万美元,制造业外资7376万美元。境外投资额完成460.1万美元,同比增长130.1%。
2022年,昌邑市邮政业务收入实现1.14亿元,增长12.9%。其中,寄递业务收入实现2088万元;渠道平台业务收入实现823万元;集邮和文化传媒业务收入实现1216万元;函件业务收入362万元,集邮业务收入373万元,报刊业务收入481万元。邮政储蓄余额规模达到52亿元。全年累计达标有效数字化站点202处,夯实了平台发展基础。惠农合作项目累计发展农村会员12765户,活跃农民合作社覆盖完成361家,农产品交易额完成1047万元,农产品寄递收入完成535万元。
2022年,昌邑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4597万元,比上年增长7.7%。本地电话用户达68.6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8.45万户,增长1%;固定电话用户5.58万户。互联网用户达77.6万户,增长1%。其中,固定宽带用户23.1万户;手机上网用户54.51万户。年末数字电视用户达19.97万户。
2022年,昌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10.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5亿元。截至2022年底,昌邑市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 3A级景区2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5家。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李玉祥 |
市长 | 孙波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胡筱芹 |
市政协主席 | 李明杰 |
参考资料 |
|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昌邑市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在校生5992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5216人;高中2所,在校生10754人;初级中学13所,小学4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幼儿园116所;初中在校生14888人,小学在校生31721人,幼儿园在校生155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9人(含特教中职班23人)。年内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处。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75.7%,高出省定标准20个百分点。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10处镇街区全部通过潍坊市“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验收。20人获评“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等省级称号,6人获潍坊市青年教改先锋,3项教学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6名学生被清华、北京大学录取。
科技事业
2021年,昌邑市共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36家;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3处;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处(其中省级5处);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7处;引进联合建立科研院所54处。当年成功申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8项;完成到期项目验收13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6项;成功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4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处;新增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处;完成招院引所6处。
2021年,昌邑市获专利授权1041项,增长114.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4项,比上年增长82.9%;发明专利累计授权296项。
山东省汽车制动件精密铸造技术工程实验室 | 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 |
昌邑市大姜研究所 | 昌邑市蔬菜研究所 |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昌邑市有国家一级馆2座,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35项,其中省级6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柳疃镇获评省文化生态名镇;龙池镇获评潍坊市第三批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入选山东省百部优秀剧目。
体育事业
2021年,昌邑市成功举办第1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趣味运动会,15支代表队,307名运动员在趣味运动比赛中欢庆丰收;连续举办各项健身活动42项,参与群众达3.2万人。年内重建农民健身广场146处,配套健身设施1098件(套),维修维护健身设施171处;建成3处智能健身驿站;完成三处综合休闲运动场所建设。3名昌邑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东京奥运会;1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交通西街
2021年,昌邑市有国家级重点镇1个(柳疃镇),省级中心镇数量2个(柳疃镇、饮马镇)。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2亿元。年内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0593户,其中集中改造1844户,电代煤改造8749户;完成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改造50户。整改农村风险房屋435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昌邑市共589处卫生机构,其中公立医院2处(人民医院、中医院),民营医院6处,卫生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机构4处,妇幼保健院1处,皮防站1处,疾控中心1处,卫生监督大队1处,精神卫生中心1处,村卫生室448处,诊所及各类门诊部109处。实有开放床位2898张,卫生技术人员3505人(包括门诊部、诊所494人,村卫生室443人),其中执业医师1032人,执业助理医师472人,注册护士1574人。全年诊疗人次191.68万人次,其中村卫生室49.34万人次,诊所及门诊部14.13万人次。出院人员5.94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总收入7.19亿元,其中业务收入5.34亿元,门诊收入2.72亿元,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37.8%。
社会保障
2022年,昌邑市新增城镇就业609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40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532人;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3116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0场次,发布线上招聘信息52期,提供岗位1.6万余个次,帮助492家企业解决用工5000余人。
2022年,昌邑市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25亿元;各项保险基金支出22.01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10.79万人,实现基金收入13.29亿元,基金支出18.38亿元;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2.34万人,实现基金收入3033万元,基金支出3246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32.86万人,实现基金收入5.3亿元,发放养老金2.99 亿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49万人,实现基金收入3645万元,基金支出3180万元。
2022年,昌邑市年内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898元和717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7445万元,保障困难群众1.6万人;临时救助178次,发放救助金75.55万元。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846人。医疗救助312万元,6718人次受益。
2022年,昌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85元,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39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7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1.76:1缩小到2022年的1.73:1。
2022年,昌邑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55万人,基本医保报销2.3亿元,大额报销1855万元,大病报销148万元,生育支出1343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8万人,基本医保报销3.91亿元,大病报销3500万元,两病报销132万元。
2021年,昌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399千米,其中国省道(含高速公路)203千米,农村公路2196千米。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6712辆。其中,营业性货运车辆5923辆;营运性客运车辆408辆(其中出租车211辆);教练车381辆。当年新增营业性货运汽车1361辆,新增动力1.91万吨。完成客运量305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505万吨。货运周转量53亿吨千米,旅客周转量0.2亿人千米。全市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267辆,清洁能源(CNG)车辆12辆。城乡公交线总里程达440千米。灶朱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标志着昌邑城区南出口正式打通。
金口大桥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昌邑市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为14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博物馆1座,馆藏文物数量为2548件(套),珍贵文物数量为272件(套)。
非遗项目
截至2021年6月,昌邑市共有省级非遗项目6个,潍坊市级非遗项目28个,昌邑市级非遗项目144个。
文化习俗
小章竹马表演
小章竹马表演是昌邑市宋庄镇西小章村的一种形式独特、沿袭年代久远的民间歌舞。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打斗于一体。2009年,小章竹马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邑剪纸
昌邑剪纸,山东省昌邑市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胶东剪纸秀美精巧、玲珑剔透和鲁西剪纸粗犷豪放、简练朴实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稳重朴实,简练豪放、清新秀丽、柔和多姿的风格。
柳疃丝绸
柳疃丝绸,工艺茧绸的织绸机具与工艺与传统家蚕绸的机具基本相同,纺织机具分主机和附机。2006年底,柳疃丝绸工艺成功申报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 | 名称 | ||
---|---|---|---|
国家4A级景区 | 绿博园 | ||
国家3A级景区 |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 | 博陆山风景区 | |
国家2A级景区 | 流青园 | 乾隆杯酒文化博览园 | |
山东省四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 | 热带植物馆 | 悍海龙庄酒店 | 宏源酒店 |
省级旅游强乡镇 | 围子 | 柳疃 | 龙池 |
饮马 | |||
省级旅游特色村 | 卜庄镇大陆村 | 饮马镇山阳村 | |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 绿博园 | ||
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 流青园 | 乾隆杯酒业公司 | 大陆梨枣园 |
山阳千年梨园 | 博陆山风景区 | ||
山东省精品采摘园 | 山阳千年梨园 |
自然景观
旅游景点
博陆山风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占地2000多亩、3万多株老梨树的千年梨园,是整个潍坊市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古梨树群。绿博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昌邑市城区东南10千米、西依潍河、东临221省道,占地面积2000余亩。
潍河风情湿地公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昌邑市城区东部,东南与绿博园相连,西北与文山风景区相接,总面积546.6公顷。
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博览园,位于昌邑市围子街道,占地总面积1000亩。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省林业局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山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昌邑市博物馆坐落于昌邑市城东,文山西麓,占地40.71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有商代末期的邓共、明代孙昂墓出土的随葬石俑、黄元御《伤寒悬解》手稿等。
古文化遗址
昌邑市风光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石埠西村商周遗址: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陆山周代遗址: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整个遗址坐落在博陆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
故城遗址
鄑邑故城遗址:位于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密乡故城遗址:位于围子街道古城里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
都昌故城遗址: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胶阳故城遗址: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北孟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坐落其上。
古墓葬
埠头战国墓: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
高阳候墓:位于北孟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王冢墓群:位于都昌街道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埠汉墓:位于都昌街道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林家埠汉墓: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黄福墓:位于都昌街道黄家辛戈村西北,原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元御墓:位于都昌街道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氏祠堂:坐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2007年成为省重点保护单位。
渤海对虾
特色产品
渤海对虾又称明虾,个体较大,一般体长12 ~18厘米,体重20 ~50克。生命周期为一至三年。因渤海湾海岸线呈椭圆状,昌邑辖区水域处于最南端,所以该水域水温偏暖、海浪偏小,适宜渤海对虾生长繁殖,故成为渤海对虾最密集的生长地。潍河银鱼
潍河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潍河银鱼原为海鱼,后顺渤海湾南下进入潍河入海口水域定居,该水域咸度介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加之昌邑纬度位置而独有的气温光照特点,使潍河银鱼成为全国仅有珍贵鱼种,该鱼种在其他水域很难存活。
山阴梨 | 石埠镇桑蚕 | 昌邑梭子蟹 | 蓝印花布 |
冰糖梨 | 脱毒大姜 | 马铃薯 | 鳎米 |
大蒜 | 南逄大姜 | 斜子萝卜 | 栾家石臼 |
特色饮食
大饽饽 | 昌北辣椒子酱 |
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中国投资环境100强县(市)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丝绸之乡 华侨之乡 中国溴·盐之乡 中国印染名城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国家卫生文明城市 2018 ~2020 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2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 山东机械铸造业基地 山东省环保模范城市 全省小康达标县(市)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 山东省生态文化示范市 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 全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市 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 中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中国超纤产业基地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19年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0年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城市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2年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74。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