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流县 编辑
清流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侧。东接永安市、明溪县,西连宁化县,南接连城县,长汀县,北邻宁化县、明溪县,总面积1806.33平方千米。2022年,清流县户籍人口151148人。截至2023年6月,清流县下辖7个镇、6个乡,人民政府驻龙津镇龙城街22号。宋,划宁化、长汀置清流县,以“溪流回环清澈”故名。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全县客家风情浓郁。森林覆盖率84%,无烟煤、莹石、钨等矿藏量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也是全国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罗汉松生产基地、中国金线莲之乡、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2年,清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3亿元,增长0.1%。
中文名:清流县
外文名:Qingliu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3504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三明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部
面积:1806.33 km²
下辖地区:7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龙津镇龙城街22号
电话区号:0598
邮政编码:365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51148 人(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九龙湖,李家乡
火车站:清流站
车牌代码:闽G
地区生产总值:163.93 亿元(2022年)
周、春秋末,为闽越地。
秦,属闽中郡。
汉初,属闽越。东汉,属会稽郡。
三国,属建安郡。
晋,为新罗县地,属晋安郡。
隋开皇(581~600),并入邵武县。
汀州-大美首府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属汀州龙岩县。后唐,为长汀、宁化县地,属汀州府。
五代初属闽王,后属南唐。后晋,归属宁化麻仓里,设清流驿。
宋元符元年(1098年),划宁化6团里、长汀2团里置清流县,以“溪流回环清澈”故名,属汀州。绍定元年(1228),撤销。
元至元八年(1271年),恢复清流县,属汀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汀州路改为汀州府,清流属汀州府。
清代,属福建汀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属福建省西路道,民国3年,属汀漳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清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清流属中央苏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至民国23年2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将福建划为4个省,清流属龙漳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清流属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翌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清流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福建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清流属第九行政督察区。翌年7月,全省改划为6个行政督察区,清流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汀州八喜馆
1950年2月,清流解放,清流属福建省人民政府永安专区。1956年5月,并入龙岩专区。
1959年2月,清流、宁化合并,称清宁县。
1961年6月,恢复清流县建置,属龙岩专区。
1963年5月,属三明专区。
1968年,属三明地区。
1983年4月,属三明市管辖。
区划沿革
1981年10月,将城关公社的2个居委会和渔沧大队划出,设龙津镇。
2006年,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
清流县地图
2007年,撤销邓家乡,并入灵地镇。2017年,赖坊乡撤乡改镇为赖坊镇。
2018年11月,撤林畲乡设林畲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清流县下辖7个镇、6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赖坊镇、林畲镇、温郊乡、田源乡、沙芜乡、余朋乡、李家乡、里田乡。 人民政府驻龙津镇龙城街22号。
位置境域
清流县,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侧,地处东经116°38′17″~117°10′29″,北纬25°46′53″~26°22′07″之间。东接永安市、明溪县,西连宁化县东部,南与连城县,龙岩市长汀县接壤,北与宁化县南部、明溪县相邻。东西宽53.80千米,南北长65.20千米,总面积1806.33平方千米。
清流县
地质
清流县,地层发育齐全,从元古代至第四纪均有其代表。出露面积达1163.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强。县境地层基本上可划分出三大构造层次:加里东构造层、华力西——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各构造层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
地形地貌
清流县,地势自东、南、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倾斜,地形起伏,峰峦叠嶂。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抬升和溪水强烈侵蚀切割,形成境内低山丘陵广布、盆地零星并以低山为主的丘陵山地地貌。
气候
清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水热资源地区间差异大和小区立体型明显的气候特点,季风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境内四季分明,冬季冷湿少雨,夏季炎热雨多,春季冷暖多变,秋季晴朗干燥。 年平均气温18.9℃,年降水量1765.0毫米。年日照时数1638.5小时,较常年偏多64.3小时,属正常。
水文
清流,属沙溪水系,河流水系由四面向中部地带汇聚,以九龙溪为干流,主要支流有嵩溪溪、罗口溪、罗峰溪、长潭河、文昌溪五大支流。
水资源
清流县境内河流密布,河流水系由四面向中部地带汇聚,水力资源丰富。以九龙溪为干流,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嵩溪、罗口溪、罗峰溪、长潭河、文昌溪等五大支流,均属九龙溪水系。全县理论水电蕴藏量7.7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利资源38处(指100千瓦以上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5.5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2.48亿度,占理论蕴藏量71.40%。县多年平均径流量17.42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面积1825万吨/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4.60亿吨。嵩口镇、余朋乡和龙津镇暖水村有温泉7处,日总流量1万吨以上。李家乡、嵩口镇、林畲乡有冷泉8处,总出水量1411.20吨/小时,日出水量3.39万吨。
生物资源
2022年,全县林地面积15.4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2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484.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71%。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槠栲类照叶林小洲。根据1998—2001年全国陆生野生动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清流调查(2010年4月至次年11月)资料显示,全县有维管束植物176科562属1383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6属124种,裸子植物8科9属40种,被子植物137科497属1219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两种。银杏,分布在林畬乡岭干村,有3株。南方红豆杉群落,分布在温郊乡温家山544公顷山地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14种。植被典型建群种以壳斗科米槠、苦槠、丝粟栲、闽粤栲、钩粟、甜槠、青岗栎占优势,少部分为楠、樟、木荷等,伴生的落叶树种有安息香科的拟赤杨、金缕梅科枫香,林下木有香槟杜鹃、石斑木、黄瑞木、连木、毛冬青、乌药、福建山樱、百两金、朱砂根、绒楠、让木,在郁闭的常绿阔叶林下草木较少,常见有金狗喜、观音座莲等蕨类植物。层间植物有昆明鸡血藤、木通、紫藤、三叶木通等。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种植杉木、马尾松,拓展为清流县优势树种,杉、马树种蓄积量占全县立木蓄积量76.6%。以壳斗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由于长期开发,已不再是清流县主要植被群,为杉、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林群落所取代。清流县林副产品主要有油茶籽、油桐、松脂、山苍籽、笋干、乌桕、棕片、板栗、红菇、香菇、黑木耳等。
动物资源
据全国第一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清流县有野生动物30目79科343种。其中云豹、豹、黑鹿、蟒蛇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穿山甲、豺、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鹿、水鹿、红角隼、白鹇、褐翅鸭鹃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豹猫、眼镜王蛇、眼镜蛇、白额山鹧鸪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种。
矿产资源
清流县矿藏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钨、稀土、石灰石、萤石等矿藏30余种,矿藏地108处,尤以钨、锰、煤、铅、锌、石英石、滑石、辉绿岩、石灰石为主,其中水泥灰岩储量达2亿吨以上,煤储量为3000万吨以上,铅、锌金属10万吨以上,滑石粘土30万吨以上,石英石1000万吨以上,辉绿岩2万立方米以上。县境矿藏主要蕴藏于西北部的城关—嵩溪—林畲北东向条带上,以及东南部的灵地—沙芜—余朋一带。
综述
2022年,清流县地区生产总值1639265万元,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768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66730万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565767万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03:49.54:34.43,调整为18.71:46.77:34.51。
人民生活
2022年,清流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0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9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80元,增长7.1%。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清流县固定资产投资655933万元,增长8.4%,其中:项目投资617708万元,增长18.2%;房地产开发投资38225万元,增长-53.8%。房屋施工面积536958平方米,增长-2.5%;竣工面积57376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87287平方米,增长-3.5%。
财政
2022年,清流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75万元,增长12.2%(同口径增幅,下同),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259万元,增长2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24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831万元,增长6.0%。税收收入54782万元。
第一产业
清流县
粮食播种面积为22.3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1033吨,烤烟种植面积48300亩,产量6095吨,增长20.65%。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89765亩。
完成造林更新总面积20419亩,增长-0.17%。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2169吨,增长-2.12%;竹笋干4375吨,增长6.99%;油茶籽15692吨,增长3.09%;松脂10044吨,增长4.02%;商品材产量198451立方米。
肉类总产量15401.76吨,增长10.26%;禽蛋14398.71吨,增长22.03%。生猪出栏131541头,增长17.92%,家禽出栏2069622只,增长8.20%。羊出栏55608头,增长-17.92%,羊存栏29004头。
水产品总产量28251吨,增长2.32%。
第二产业
工业
清流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2.22,比上年下降30.1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03%,比上年下降0.3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11.3%,比上年下降6.13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2年,清流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49544万元,增长3.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清流县城区
个体户户数达13157户,增加个体户1627户,增长14.1%;内资企业户数5726户,新增内资企业337户,增长7.4%。
对外贸易
2022年,清流县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695万元。
交通、邮电
2022年,清流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增加值18508万元,增长-6.2%。邮政业务总量2888.41万元,增长8.4%。累计发送报纸289.26万份,累计发送杂志11.71万份,邮政储蓄余额110800.60万元,增长15.27%。
金融
2022年,清流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59042万元,增长14.4%,比年初增加120819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0808万元, 比年初增加104331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5855万元,比年初减少13144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28120万元,增长17.8%,比年初增加94727万元。
2022年,清流县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434.01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7152.51万吨公里;客运量39.06万人,旅客周转量2906.30万人公里。
县委书记 | 吴钟民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莫彩华 |
截至2024年3月 |
教育事业
清流一中
医疗卫生
清流县
社会保障
2022年,清流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97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58万人,比上年增长2.6%;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26人,享受低保的农村居民2855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保障338人。
方言
清流县主要说的是汉语的客家方言,属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方言的一方土语。闽西客方言大抵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由江西移居到闽西的长汀、上杭、武平、连城、宁化、清流等地后形成的。清流客家话内部的差异较大,可粗略分为四片:城关片、长校片、灵地片、林畲片。各片内部还有差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
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已有800多年历史。制作工序严格,须经选豆、浸泡、磨浆、、煮浆、揭皮、熬浆、上浆、烘烤等多道工序,缺一不可。具有香、醇、甜、韧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等特点。
2009年5月31日,“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68。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传统音乐,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9年5月31日,“清流长校十番锣鼓”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Ⅱ-10。
罗炳辉旧居,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中心。原为里田罗氏家庙,始建于晚清时期,为单进砖木结构建筑,由上下两厅组成,面阔3间,进深6柱,面积399.64平方米。罗炳辉当年居住在上厅左侧厢房,该建筑保存完好,现重修为“罗炳辉旧居”。2006年12月入选为“八闽名祠”,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
清流鲜切花,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清流鲜切花花苞大而饱满、花色艳而有光泽的,花形完整优美,花径粗壮,切花率高。
2014年5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流鲜切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流豆腐皮
清流豆腐皮,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清流豆腐皮的生产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流豆腐皮具有香、醇、甜、韧、一煮就熟、久煮不糊、食用方便等特点。
2007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流豆腐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赖坊花生
赖坊花生,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赖坊花生产区地处清流县境域最高山峰,海拔为1705.7米的大丰山脚下的赖坊乡,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又处南北气流的交汇带及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其富含矿物质锌、硒和维生素E。赖坊花生外形纹路清晰,壳薄易剥,细长个小,仁大皮红,嚼之有甜味,煲汤,香气浓郁,汤色鲜红,滋味鲜醇。因红衣红肉,细细长长(多为3~4仁),营养丰富,客家人视其为“圣果”。生产出的红衣花生品质优良,以其独特的加工方式,酥脆的产品口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和脾胃,补血养血、生发乌发等多种功效。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赖坊花生”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清流溪鱼
清流溪鱼,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清流溪鱼养殖历史悠久,已有千年历史。清流溪鱼以其体大、肉质细嫩、鲜美味甜、无污染,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清亮,有弹性,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具有淡水鱼的土腥味,无异臭味。
2009年5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流溪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流雪薯
清流雪薯,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流县以丘陵山区为主,沙性好、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薯类作物的生产。清流雪薯其块茎长圆柱形、较粗大、浑圆、均匀,薯体坚实,表皮黄褐色,少须根,切口少黏液,不易褐变,耐贮藏。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清流雪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清流黄羊
清流黄羊,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清流县,林地、草地资源丰富,当地养羊已有800多年历史。清流黄羊具有肉质细嫩、膻味轻、味道鲜美独特、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质。
2012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流黄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李宽和,男,福建清流人,1913年10月出生。1930年6月,在宁化县上曹坊参加农民暴动,后自愿加入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筹建通化医学院,任政委;5月,率领通化医学院与东北军医大学合编,任军医大学政委。1947年春节,任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政委。1956年8月,调任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2019年12月,清流县入选2019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2020年1月,清流县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2020年3月,清流县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4月,清流县入选2018年—2020年度福建省级文明城市。
2021年10月,清流县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2023年5月,清流县荣获“中国岗梅之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