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 编辑

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

莆田市莆田市

莆田市(Putian City) ,福建省辖地级市,别称“荔城”,古称兴化、兴安,位居福建省沿海中部,地处北纬24°59'—25°46',东经118°27—119°56', 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境内山脉纵横交织,丘陵波状起伏,还有许多半岛、港湾和岛屿。水充沛,水系发达,境内河流多数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径,总面积4127.7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7月,全市辖4个区、1个县 。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7.9万人。

莆田历史底蕴深厚,在木兰溪流域距今2万多年前便有人类活动,古时曾属扬州、“七闽”地、闽越国、闽中郡、会稽郡等,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初置莆田县,至今有1400余年建制史。 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 2023年9月,国务院同意将莆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市境内有广化寺、湄洲岛、妈祖庙、南少林寺等风景名胜。

2023年,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3070.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47亿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291元,比上年增长4.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莆田市

外文名:Putian City

别名:荔城、兴化、兴安、莆仙、莆阳

行政区划代码:3503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省

地理位置:福建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

面积:4127.7 km²(陆域面积)

下辖地区:4个区、1个县

政府驻地:城厢区荔城中大道2169号

电话区号:0594

邮政编码:351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17.9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湄洲岛、南少林寺、九鲤湖、南山广化寺、妈祖庙、九龙谷、木兰陂

火车站:莆田站、仙游站、涵江站、莆田东站

车牌代码:闽B

地区生产总值:3070.73 亿元(2023年)

名称衍变

编辑

莆田及其别称

“莆田”地名最早的历史记载是《陈书》列传第十三“虞寄传”:“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其背景是南朝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陈宝应割据晋安和建安二郡,发展军事实力,并成为陈朝宗室属籍。至天嘉五年(564),因反叛,遭陈文帝派大军追杀,陈宝应大败,率其子南逃至莆田被俘。后来全家被押送建康斩首。“蒲田”一词,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引作“莆口”,有学者认为“莆口”是莆仙最早的港口,至于它在莆田沿海的具体地址则聚讼纷纭,说法不一。

“蒲田”二字,后代几乎都是写作“莆田”。改写原因有多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因蒲草丛生,水患频仍,农田难以耕作,所以“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另一种解释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来就通用,写作“莆”只是更简易罢了。当然还有其他解释,如认为黄石旧时称为莆田里,“莆田”只是置县时最初治所在莆田里的缘故。但不管怎样,莆田的命名与海有关、与“蒲”有关,也与“田”有关。在莆田历史上,“莆阳”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别称。“莆阳”一词至迟在中唐时期已见使用。莆田县古称“蒲口”,公元568年(陈光大二年)由南安郡分出置县,因盛产荔枝,别称“荔城”。

仙游及其别称

仙游县原名清源,早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就设置清源县。因有何氏九兄弟跨鲤升仙的传说,后更名“仙游”,别称“鲤城”。

兴化及其别称

自宋至清,两县曾先后同隶于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和兴化府,故仍俗称“兴化”(南洋一带则称“兴安”)。解放后,曾以莆田为中心,设立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等7个县。1983年,莆田县和仙游县合并成为莆田市。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至南北朝

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莆田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南北朝之前,莆田市境内无县及县以上建制。按地域,夏、商时期莆田属扬州,西周时属七闽地,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百越,秦时属闽中郡,西汉前期属闽越国,西汉后期属会稽郡冶县,东汉后期属南部都尉侯官县,三国时期属建安郡侯官县,西晋时期属晋安郡侯官县,南朝前期属南安郡。

陈光大二年(568年),析南安县地建莆田县,不久撤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莆田县,不久即废。武德五年

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支脉的笔架山,入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横贯全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度尾、大济、鲤城、城东、赖店、盖尾、华亭、城郊、渠桥、黄石、涵江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干流全长168千米,集雨面积超过2000平方千米,是闽中的最大溪流,为全省八条主要水系之一。木兰溪水系的较大支流有延寿溪、中岳溪、大济溪、溪口溪,龙华溪、松板溪,仙水溪、苦溪等。 延寿溪又称南萩芦溪,源于仙游县钟山镇林泉安,汇九鲤湖溪、莒溪、长岭溪、渔沧溪等溪水,进入莆田平原后,分成众多沟渠,流经常太、城郊和涵江等乡镇,注入木兰溪出海,干、支流总长189千米,集雨面积386平方千米,是木兰溪最大的支流。萩芦溪源于永泰县和莆田县交界的黄乡,入仙游游洋镇馨角山,汇吉宦溪、湘溪、巩石溪、朱溪、蒜溪等,自东北向东南流经庄边、白沙、秋芦、江口等乡镇,注入兴化湾。萩芦溪干支流总长150千米,集雨面积709平方千米(莆田市境内662平方千米),居全省第十一位。萩芦溪翻山越岭,峡高滩险,水位落差大,庄边溪底高程137.7米,至江口溪底只有7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水利

木兰陂

木兰陂水利工程,元丰六年(1083年)筑成。其以引、蓄、排、挡及灌溉、运输多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南北洋平原20多万亩农田能早涝保收。平原上沟道面积2.2多万亩,收到了供用水、运输、养殖之利,南北洋原成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1996年木兰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库

东圳水库东圳水库

莆田市大中型水库包括东圳水库、古洋水库、东方红水库、东溪水库、蒋隔水库等。其中,东圳水库总库容4.35亿立方米,正常库容2.827亿立方米,死库容400万立方米。

引水

莆田市外度引水工程由1座15米高的连拱坝和长33千米的绕山渠道组成,大坝位于萩芦溪上游的白沙镇龙西村。流域面积40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2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92亿立方米,丰水年为6亿立方米,洪峰流量为3300立方米/秒。

土壤类型

莆田市土壤类型有铁铅土、高山土、岩成土、新成土、盐碱土和人工水成土等6种土纲。红壤、砖红性红壤、黄壤、草间土、紫色土、新成土、滨海风沙土、滨海盐土和水稻土等9个土类,21个亚类、42个土属,总面积466.88万亩。

自然灾害

干旱

 干旱是莆田境内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春旱

莆田行政区划表

地名

政府驻地

下辖区划

城厢区

霞林街道

凤凰山街道、龙桥街道、霞林街道、常太镇、东海镇、华亭镇、灵川镇

涵江区

涵东街道

涵东街道、涵西街道、三江口镇、白塘镇、国欢镇、梧塘镇、江口镇、萩芦镇、白沙镇、庄边镇、新县镇、大洋乡

荔城区

镇海街道

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北高镇、镇海街道、拱辰街道

秀屿区

笏石镇

笏石镇、东庄镇、东峤镇、埭头镇、平海镇、南日镇、月塘镇、山亭镇、忠门镇、东埔镇、湄洲镇

仙游县

鲤城街道

鲤城街道、亭镇、榜头镇、郊尾镇、度尾镇、鲤南镇、赖店镇、盖尾镇、园庄镇、大济镇、龙华镇、钟山镇、游洋镇、西苑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菜溪乡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付朝阳

市长

林旭阳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苏永革

市政协主席

沈萌芽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6月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莆田市常住人口为3210714人。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常住人口31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6.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04%,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96‰,人口死亡率为7.21‰,自然增长率为-1.25‰。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67.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

莆田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3年)变化莆田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莆田市内居住有汉族、回、苗、土家、彝、布依、畲、壮、侗、白等48个民族。

地方语言

田方言属于闽方言的莆仙方言区,俗称“ 莆田话”,旧与仙游话合称“兴化话”。莆田地区通行的话在语音上如文白异读系统和闽南话基本上一致,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地理位置处在闽东、闽南交界地带,所以又吸收了许多福州话的特点,如鼻音韵尾归结为一种,声母在连读中有许多音变的现象等,因而形成 了特殊的、具有过渡色彩的方言。莆仙话既不属于闽东方言,也不属于闽南方言,而是独立的一种。

宗教信仰

莆田市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 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有莆田白沙惠峰堂、莆田白塘飞来寺、莆田埭头东林福东亭寺等。 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有莆田东峤嘉兴宫、兴化府城隍庙、莆田东峤东西宫等 。

经济

编辑

综述

莆田市地处闽中,面朝大海,背倚群山,坐拥兴化平原。自古以来商贸发达,改革开放后,莆田人拥抱市场大潮,莆商们走南闯北,从小作坊开始,打造出鞋服、黄金珠宝、红木家具等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波莆籍港商和侨商来莆投资,主要生产电子表和计算器,并曾经占据国内七成左右的市场份额,是国家级的电子信息基地。 近年来,莆田市通过打造莆田特色餐饮集聚区,推动产业融合,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推进餐饮业、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3年,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70.73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2亿元,增长2.9%,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47亿元,增长4.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49.0%和46.2%,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1.5个和1.9个百分点。

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3年)变化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莆田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3%。全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0%。

2023年,莆田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81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56亿元,下降3.0%。全市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192.60亿元,增长22.0%。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9.18亿元。

第一产业

莆田市经过多年努力,逐步探索出‘数字+’‘风电+’‘科技+’等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从而打造出海洋牧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南日岛样本’。

2023年,莆田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6%。粮食种植面积30.9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2千公顷。粮食产量18.95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长1.0%。其中,稻谷产量11.38万吨,增加0.03万吨,增长0.3%。

2023年,莆田市肉蛋奶总产量13.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肉类总产量9.78万吨,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4.97万吨,增长8.8%。禽蛋产量3.67万吨,增长8.0%。牛奶产量0.21万吨,下降0.7%。年末生猪存栏35.62万头,比上年末下降5.0%;全年生猪出栏62.87万头,比上年增长8.7%。

2023年,莆田市水产品总产量106.79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3.83万吨,增长4.2%;淡水产品产量2.96万吨,增长1.0%。在海水产品产量中,海水养殖94.94万吨,增长5.0%;近海捕捞8.90万吨,下降3.3%。在淡水产品产量中,淡水养殖2.49万吨,增长1.2%;淡水捕捞0.47万吨,增长0.1%。

第二产业

莆田市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莆田市建立市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长制,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产业发展集群成势。鞋服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工艺美术、新型功能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均超500亿元。

2023年,莆田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其中,轻工业增长2.2%,重工业增长6.2%;采矿业下降13.5%,制造业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9%。工业产品销售率97.9%。规模以上工业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8%,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发电装机容量895.5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0%。其中,火电装机容量457.00万千瓦,增长1.8%;水电装机容量135.42万千瓦,增长0.2%;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48.24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54.90万千瓦,增长146.2%。

2023年,莆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1.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35元,比上年下降0.0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5%,提高0.33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6%,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2023年,莆田市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1%。

第三产业

莆田市的第三产业以金融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业为主 ,民营经济作为莆田市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莆田市金融业的主体,莆田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鞋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化纤新材料、工艺美术、食品加工、医疗健康、木材、建筑、能源等十大主导产业。

2023年,莆田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66.62亿元,比上年增长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5.76亿元,增长6.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70亿元,增长9.8%;金融业增加值163.79亿元,增长6.5%;房地产业增加值177.54亿元,下降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9%。

2023年,莆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8%。按限额标准统计,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90.60亿元,下降10.1%;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82.03亿元,增长8.2%。限额以上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6.88亿元,下降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73亿元,下降19.4%。限额以上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70.20亿元,下降10.7%;餐饮收入额20.40亿元,增长3.5%。

2023年,莆田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41.94亿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出口额327.04亿元,下降10.7%;进口额314.92亿元,增长5.9%。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89.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36.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5.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88.9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4%。

2023年,莆田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财产险16.28亿元;人身险63.2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12.11亿元,人身险15.68亿元。

功能园区

莆田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共有6个,包括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荔城经济开发区、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莆田华林经济开发区、仙游经济开发区。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200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05年经国务院审核通过的省级高新区,2012年9月国务院同意莆田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园区面积11.05平方千米。集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鞋革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通信工业园、科技工业园、电子信息园、机电工业园、轻工业园等五个功能分区和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园区内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9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3家。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

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6年,2002年改设秀屿区,2007年4月重新挂牌成立,是福建省少有的具有县区一级行政管理职能的经济开发区。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31平方千米,涉足木材、建材、物流、商贸、房地产等行业。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7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11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8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2.63亿元。

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莆田市共有省创业创新示范中心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29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7家,总数391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现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8家;新认定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5家,总数135家。专利授权3508件,同比下降21.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0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967件,比上年末增长17.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19件。全年新增注册商标1.16万件,年末注册商标总量15.81万件,比上年末增长4.5%。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共有99家机构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全年强检计量器具检定19.18万台(件)。全年新增发布实施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2项、省地方标准3项、省级标准创新型民营企业试点项目2个。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3个,国家天气站8个。共有专业地震监测台(网、站)73个,其中综合台1个,监测网(台阵)1个,前兆台3个,测震台1个,强震台2个,烈度速报台6个,GNSS基准站2个;地震预警基本站3个,地震预警一般站53个。共有33个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位,其中赤潮加密监测站位4个,南日岛重点养殖区监测站位10个,后海垦区监测站位3个。

教育事业

2023年,莆田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247人,在校生54267人,毕业生1512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含技工、理工)11300人,在校生30598人,毕业生9245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674人,在校生15178人,毕业生3155人。普通高中招生28431人,在校生81232人,毕业生22873人。初中招生45828人,在校生136862人,毕业生44861人。普通小学招生47340人,在校生291141人,毕业生45110人。特殊教育招生577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在校生2629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毕业生403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630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3.81%。

莆田市各级各类学校

普通高等院校

莆田学院

高职院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高中一级达标校

莆田一中、莆田二中、仙游一中、仙游侨中、莆田四中、莆田八中、莆田五中、莆田六中、莆田侨中、莆田十中

普通高中二级达标校

仙游第二中学、盖尾中学、榜头中学、莆田第二十四中学、莆田第三中学、莆田第九中学、莆田第十二中学、涵江区锦江中学、 、仙游县度尾中学、莆田哲理中学、莆田擢英中学、仙游县私立第一中学、仙游县现代中学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普通高中三级达标校

仙游县郊尾中学、枫亭中学、度尾中学、园庄中学、莆田第十五中学、莆田第十八中学、莆田第十四中学、莆田第七中学、莆田第十一中学、莆田第二十七中学、秀屿区实验中学、莆田妈祖中学、莆田第十三中学 、仙游县大济中学、仙游县龙华中学、莆田第二十八中学

其它

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莆田东庄职业中专学校、莆田职业技术学校、莆田市理工技术学校、莆田工程学校、福建省税务学校、莆田市实验中学、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莆田市艺术学校、莆田卫生学校、莆田涵江职业中专学校、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莆田黄石职业中学、莆田笏石职业中学、莆田灵川职业中专学校、仙游县榜头职业中学、仙游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仙游职业中专学校、仙游县度尾职业中学、仙游县枫亭职业学校、仙游县山立学校、仙游县友谊学校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7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7个。全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0.1万场,本年度首演剧目5个,观众55.13万人次。年末共有数字影院29家,银幕171块,年度电影票房12058.91万元。电视台1家,广电网络公司1家。有线电视用户49.54万户,数字化率100%,高清用户35.35万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100%。全年出版报纸8种(不含校报),总印数2000万份;期刊9种,总印数10万册。

莆仙戏《踏伞行》剧照 莆仙戏《踏伞行》剧照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62个,其中,医院67个,卫生院51个,村卫生室868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6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634人,注册护士6408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7481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25人。

另外,莆田市还有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等多所三甲医院。

体育事业

2023年,莆田市运动员在全国级别以上赛事中共获得31金22银19铜的成绩。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共获得61金52银54铜的成绩。举办6个全省及以上青少年体育赛事,参与人数 2658人。

2023年,莆田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689万元,新建智慧体育公园1个、游泳池4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笼式篮球场6个、笼式足球场7个、室外健身路径62套、室外乒乓球桌50台等。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68亿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共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3.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7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6.94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4.0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1万人。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466人,比上年末减少2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1686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4538人。

截至2023年末,莆田市各类养老床位数20439张,机构养老床位795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5692张,占比71.5%)。建立各类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034个,其中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103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47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8亿元。

新闻媒体

截至2023年,莆田市有电视台1家,广电网络公司1家,有线电视用户49.54万户,数字化率100%,高清用户 32.45 万户。共出版报纸8种(不含校报),总印数2000万份:期刊9种,总印数10万册。有6个综合档案馆,1个专门档案馆。

环境保护

截至2023年,莆田市植树造林总面积3381.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5公顷;更新造林面积1677.5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679公顷。全市新增绿地面积433.4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2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4%。

莆田市森林覆盖率45.10%。全市共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08.56平方千米。有风景名胜区4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3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6平方千米(含海域面积)/79.7平方千米(不含海域面积)。

莆田市主要流域整体水质为优,20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木兰溪水系(12个断面)和萩芦溪水系(4个断面)Ⅰ~Ⅲ类占比均为100%;东圳水库、金钟水库水质均符合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优。

莆田市全年有效监测365天,达标天数比例为96.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空气质量一级、二级和轻度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51.0%、45.5%和3.6%。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8,同比上升0.05,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十三五”以来,莆田市加快发展“四个交通、两个体系”建设,增强交通服务产业、服务莆田城乡一体化、服务港城一体化、服务公众便捷出行能力,加快形成以港口为龙头,集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内东南沿海最大的罗屿4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和全省面积最大的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正式投用,进一步推动城际铁路F2线前期研究工作,形成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疏港快速通道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公路

公路网络日益完善。“十三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27.99千米。公路密度达153.05千米/百平方千米,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十三五”期主要建设完成莆炎高速公路莆田段游洋(岐山)互通,实现了94%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进行沈海高速扩容二期工程莆田段与莆炎高速公路延伸线(起点延伸至东港区)前期工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3.28千米,形成“两纵两横”的布局。“十三五”期建成普通干线公路联二线S310仙游游洋至凤山49千米、联一线S211石城至梧塘段32.5千米、纵三线S213游洋双峰至鲤南28.6千米、横七线G356木兰大道一期10.9千米等项目121千米,构成“三纵一横三联”普通国省干线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513.53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里程418.82千米,占普通国省干线的8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24年6月,莆田市有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 、宁波—东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3) 、莆田—炎陵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17) 、秀屿—永春高速公路(闽高速S55) 和各县区的疏港大通道。

BRT快速公交系统亦在规划中 。

2023年,莆田市公路通车里程6560千米,比上年增长0.2%。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260.82千米,下降0.3%。铁路营业里程148.60千米,与上年持平。全年货物运输总量6324.76万吨,比上年增长12.9%,货物运输周转量141.72亿吨千米,增长3.2%。旅客运输总量1404.10万人,增长74.3%,旅客运输周转量16.87亿人千米,增长58.9%。

铁路

铁路客货运系统基本形成。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快铁路网建设,积极谋划对外新通道,提升现有线路功能,完善疏港货运铁路系统。 莆田建成运营的铁路有福厦铁路 、永莆铁路 、福厦高铁 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货运专线) 。永莆铁路已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行 。至“十三五”末开通运营里程142.6千米,“一纵一横三支线”的铁路网络体系形成。

莆田火车站既是福厦铁路的中间大站,该铁路南接厦深铁路,又是向莆铁路的首末站。 莆田有三个投入运行的客运火车站:莆田火车站 、涵江火车站 、仙游火车站 。

莆田站莆田站

航运

莆田市有莆田文甲到湄洲岛 、石城到南日岛 、湄洲岛到金门 、马祖、澎湖、台中(不定期航线)等航线 。

莆田市内主要港口有秀屿港、三江口港、枫亭港,还有文甲港、湄洲岛宫下港、江口港、南日岛港、石城港、东潘港等。这些港口都建有不同吨位的码头,其中秀屿港可利用的深水岸线长达30千米,可建万吨级泊位150多个,10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轮船可乘潮入港。有深水泊位11个,是福建省重点打造的大宗散货运输核心港区,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湄洲湾港增加1个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泊位,这是宁波-舟山港以南近1万千米海岸线首个港口列入布局范围,确立了莆田港口在国家层面的重要大港地位,对于促进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港口产业布局均具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23年,莆田市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243.17万吨,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433.27万吨,增长35.7%。集装箱吞吐量21618标箱,增长38.4%。

莆田市湄洲湾港运分布图莆田市湄洲湾港运分布图

航空

机场工程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积极对接发改、民航及军方等相关单位,全力做好莆田机场选址、空域使用等前期论证工作,先后完成机场选址报告、机场飞行程序设计、北高场址气象分析报告等专项报告编制。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莆田战国后期属闽越国,秦时属闽中郡,西汉后期属会稽郡,这时期莆田闽越文化发展蓬勃。至今,莆田一些闻名遐迩的人文景点,甚至地名,就来源于闽越传说。《莆田通史》记载,闽越国统治者对扼守闽越王都“冶”城南隅要地莆田一带加强管理和建设,使之成为闽越王都以南区域,拥有闽越王国史迹与传说最为集中的地带。

莆田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湄州妈祖庙、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莆仙戏等,正是这些特色文化风貌使得莆田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饮食

莆田市的风味名菜与悠久的历史相承,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且品种繁多,主要的有久负盛名的炒米粉、“荔枝肉”、焖豆腐、跳鱼穿豆腐、干咩(焖)羊肉、蛋白扁食等等。许多风味名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为特色,又以清鲜淡雅、略带甜味见长。

兴化炒米粉

兴化炒米粉是莆田人年夜饭上的一道常见菜。“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这首谜语童谣曾是几代莆田人的美食记忆,它的谜底就是“兴化米粉”,也是土特产。质佳味美,且耐储藏,便于携带,富于韧性,煮、炒、炸皆可,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

兴化炒米粉兴化炒米粉

焖豆腐

焖豆腐,是福建省莆田市民间流行的一种地方传统名肴,以清淡素雅、别有风味见长,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疗的一道名菜。焖豆腐这道菜也是家宴或酒席上的第一道主菜。

焖豆腐焖豆腐

特产

莆田市的特产

金沙薏米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

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为贡品。金沙薏米容易脱壳,出米率达60%以上。薏米的腹沟深、粒圆、含固形物多。

南日鲍鱼南日鲍鱼

南日鲍鱼

南日鲍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另外,鲍所产生的天然珍珠,其粒大,色艳,鲍的经济价值很高。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是以独特的科学传统配方加工而成的,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固醇。

荔枝荔枝

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文旦柚文旦柚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游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实无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无渣,富含维生素C,曾被清朝列为贡品。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兴化米粉采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现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细米粉和粗米粉等系列产品。

莆田红团莆田红团

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于渲染节日气氛,还用于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习俗

白额春联

在兴化地区,这种春联却有一些不同,红纸上方有“白纸额头”,称为白头春联,也叫“白额春联”。这种习俗起源于清朝,福建省莆田、仙游等也有这样的白头春联习俗。

莆田地区的白额春联莆田地区的白额春联

一年过两次年

春节,对莆田人来说具有双重的含义,莆田人更加注重传统意义上春节外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做大岁”。在莆田,过完除夕,正月初四或(仙游为初五),莆田人还会隆重地再来一次“做大岁”。莆田“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代代相传四百多年。该风俗将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史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很自然地将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

做大岁做大岁

莆田闹元宵

莆田元宵节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且地域特色浓郁。 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除了中央电视台关注外,2015年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也深入到莆田乡村,进行为期4天的“莆田元宵”拍摄活动。

莆田闹元宵莆田闹元宵

民间歌谣

莆田山歌流行在原莆田县的华亭、萩芦、常太、白沙、新县及仙游县的钟山、游洋、石苍等山区,是山里人用莆仙方言演唱的一种歌谣,有独唱、对唱、轮唱、会唱等多种,通常用竹笛伴奏,或用叶笛伴唱,甚至不用乐器伴奏,在弯弯山路上边走边唱,或男女隔山对唱。歌声在深山幽谷里回响,清脆嘹亮,别具一种地方韵味。莆田山歌一般以四句七言诗构成,比较流行的有《三十六送》、《十二月歌》等,曲调古老优雅,韵味独特浓郁。

兴化山歌是莆仙方言的“活化石”,与“莆仙戏”齐名,流传千年而方兴未艾。兴化山歌孕育于古兴化县本土,传唱于山间田畴。为了抢救兴化山歌,各级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抢救、发掘、传承、保护工作。2017年8月,《兴化古邑山歌》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意味着山歌“无版本”的历史终结,成为目前最全的兴化山歌“印刷”歌本。

服饰

在湄洲岛,梳“妈祖髻”的女人们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火克水、以水克火,永保平安吉祥。“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实际上,这种民俗是有来处的。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文保

莆田市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21年4月,莆田市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近现代优秀建筑22处,市级公布的八批历史建筑共25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处,中国传统村落3处、省级传统村落12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处。

古谯楼古谯楼

非遗

莆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妈祖文化和莆仙戏两大类。 首先,妈祖文化是莆田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中国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中国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2021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二,“天佑中华 两岸合和”——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辛丑年迎春祈年大典活动,分别在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和台湾新北板桥慈惠宫同时举行,两岸妈祖信众“云端”共同祈福 。

妈祖雕塑妈祖雕塑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明代初年,兴化杂剧吸收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声腔的艺术因素,形成兴化腔,用以演出兴化戏。明清时期,这一戏曲样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4年,兴化戏正式改称莆仙戏。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其中《王魁》、《张协状元》、《刘知远》、《蔡伯喈》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风貌,连演七天的《目连戏》明显保留着中国戏曲初期的表演形态。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动作,如牵步蛇、雀鸟跳、扫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还有一些动作遗留着傀儡戏表演的痕迹。

莆仙戏的唱腔结构属于曲牌体,有音乐曲牌一千多支,锣鼓经三百多种。莆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民间土壤之内,积淀着由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戏剧艺术因子,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戏对莆田、仙游地区的民俗、语言、社会心理、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也具有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

地区象征

市花

莆田市的市花是月季,1993年8月26日,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莆田市市树、市花的决定,遴选出月季为莆田市市花。在公布市树和市花之前的评选,历经几个月,曾广泛征集市民意见,依据“历史性、乡土性、经济性、群众性”等原则,反复论证。

月季月季

市树

荔枝树是莆田市的市树,莆田的区、街、路命名,与荔枝息息相关,有荔城区、荔城大道、荔涵大道、荔园路等。

荔枝荔枝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截至2024年4月,莆田市共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08.56平方千米。有风景名胜区4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3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6平方千米(含海域面积)/79.7平方千米(不含海域面积)。

主要景点

莆田市的著名景点

莆田市莆田市

湄洲岛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莆田市莆田市

南山广化寺

(福建名刹之一、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

莆田市莆田市

南少林寺

(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中国武术南拳的发源地之一)

莆田市莆田市

九鲤湖

(国家4A级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

莆田市莆田市

木兰陂

(中国五大古陂之一、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莆田市莆田市

囊山慈寿寺

(福建省著名古刹、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莆田市莆田市

九龙谷

(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莆田市莆田市

后黄村

(中国最美乡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莆田市莆田市

绶溪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综合性水上公园)

莆田市莆田市

菜溪岩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风景名胜区)

莆田市莆田市

梅峰光孝寺

(福建佛教发祥地之一、国务院第一批批准开放的全国重点寺院)

参考资料

南山广化寺

福建广化寺,又称南山广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千米处的凤凰山麓(又名南山),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广化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广化寺分布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等,其中释迦文佛塔、锻造钟、500罗汉堂被誉为广化寺“三宝”。大雄宝殿雄伟庄严,广化寺为福建名刹之一。

湄洲岛

湄州岛位于莆田湄州湾湾口的北部,是一个南北长9.6千米,东西宽约1.3千米,是一个面积约为16平方千米的小岛,现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她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沙滩连绵,岛上分布着13处金色沙滩和5千米长的海蚀地貌,风景秀丽。有各类风景名胜20多处,碧海蓝天、金沙绿林、青山怪石交织成一幅俊秀多姿的画卷,是旅游度假、海上观光的理想乐园。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千米,可建海滨浴场;还有6千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远销港澳。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闻名遐迩的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千年氤氲的妈祖祖庙是2亿妈祖信众心仪神往、魂牵梦萦的朝拜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尤其是对台湾同胞具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构成了湄洲岛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尤为一提的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南洋前,曾经专程来到湄州岛主持御祭大典,并大规模将庙宇修缮一新,成为海内外同胞共同的膜拜圣地。

著名人物

编辑

林披林披

林披

(唐高平太守林万宠之次子、九牧林家之祖)

林藻林藻

林藻

(福建历史上第一位书法家、莆阳进士第一人)

徐寅

(福建首位状元)

本寂本寂

本寂

(晚唐名僧、佛教“曹洞宗”始创人之一 )

黄滔黄滔

黄滔

(闽中文章初祖、晚唐五代著名文学家)

陈洪进陈洪进

陈洪进

(宋朝开国显贵)

林默(妈祖)林默(妈祖)

林默(妈祖 )

(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娘娘等 )

蔡襄蔡襄

蔡襄

(北宋名臣 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

蔡京蔡京

蔡京

(北宋名臣、莆田书画名家)

李富

(抗金英雄)

郑樵郑樵

郑樵

(南宋大史学家、学界泰斗)

陈俊卿陈俊卿

陈俊卿

(南宋名相、诗人 )

林光朝林光朝

林光朝

(南宋理学家)

郑侨

(宋代经济名臣、三朝元老)

陈谠

(南宋兵部侍郎 )

陈文龙陈文龙

陈文龙

(莆田扶宋抗元民族英雄、南宋宰相)

柯维骐

(明代史学家)

林兆恩林兆恩

林兆恩

(“三一教”创始人

林润

(明代著名御史 )

宋珏宋珏

宋珏

(明代诗人、书画家、篆刻家)

普鲸

(明代著名肖像画大师 )

林兰

(广西临桂县令、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

江春霖江春霖

江春霖

(晚清监察御史 )

李霞李霞

李霞

(著名古典人物画家)

张琴张琴

张琴

(末代进士、清代书法家)

李耕李耕

李耕

(20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李”)

黄羲 黄羲

黄羲

(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 )

吴德懋吴德懋

吴德懋

(著名体育家、体育教育家 )

黄震黄震

黄震

(革命先行者)

林景润林景润

林景润

(莆籍教育家)

欧元怀欧元怀

元怀

(现代教育家、著名学者)

陈希陈希

陈希(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 )

荣誉称号

编辑
莆田市的荣誉称号

获得年份

荣誉称号

2013年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五连冠”

2015年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6年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7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

国家森林城市

2019年

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 、2019年中国地级市百强第85名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98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111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第85 、2019年度福建省设区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第一名

2020年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0年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行业类)

2021年

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第72名

2022年

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2023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对外交流

编辑

莆田市对外交流情况

地区

交流细节

诗巫市

2012年11月26日,莆田市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诗巫市结为友好城市

爱丁堡市

2018年10月14日,莆田市和英国爱丁堡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朗塞斯顿市

2017年8月23日,莆田市与朗塞斯顿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下一篇 莆田县

上一篇 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