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羊宫 编辑
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
青羊宫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青羊宫
外文名:Qingyang Palace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8:00—18:00
景点级别: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成人10元,学生5元
占地面积:120000 m²
著名景点:三清殿、八卦亭、玉皇殿等
文物级别: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所属派系:道教全真龙门派
现任道长:陈明昌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
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 (公元883年) ,诏改为青羊宫。
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
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恢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青羊宫受冲击,宫内的道士被撵出,勒令还俗 。在改革开放后又多次修葺。
1984年,青羊宫张元和道长与四川巴蜀书社达成协议,联合重印《道藏辑要》。使得中国唯一幸存下来的清代刻版《道藏辑要》重新印刷行世。
1983年4月9日,青羊宫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2002年12月27日,青羊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6月10日,为保护清代宰相张鹏翮所赠铜质青羊,已将其作为文物被珍藏在青羊宫。而仿制铜羊于2004年6月9日上午10时30分进行开光揭幕仪式让信众抚摸。
青羊宫山门
建筑布局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26根石柱和2根木柱上有精美镂空雕刻,图案有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生动灵活。八卦亭位于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亭的石基分为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以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为全木建筑。青羊宫建筑群最后一组重要建筑是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又叫“唐王殿”,内塑李渊夫妇和李世民像)。
山门
青羊宫山门
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
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文物。
三清殿
青羊宫三清殿
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此殿建筑宏伟而庄严。
张鹏翮捐赠独角铜羊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单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单角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捐赠。底座铭刻记其事,铭文云:“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落款为“信阳子题”,信阳子乃张鹏翮之号 。
混元殿
青羊宫混元殿
八卦亭
青羊宫八卦亭
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八卦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
八卦亭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高约3.6米,造型优美,甚为壮观。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
八卦亭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建八卦亭将要竣工前夕的子时,对面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云而去,被月御值日使者发现,则以神拳定于柱上,现在这个柱头上还留着那个拳头印。
斗姥殿
青羊宫斗姥殿
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道书中说:“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为蟠桃盛会,传说这天是王母的诞辰,各路神仙都要来为她祝寿。左边祀奉的是土皇地祗,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道书中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天圣后土皇地祗”即民间所称的“地母”。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斗姥殿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
玉皇殿
玉皇殿
铜羊
在青羊宫三清殿供奉有一对黄铜铸成的铜羊,俗称青羊,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左侧为独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 。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
青羊宫
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纪》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子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青羊宫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营。据记载,在观内忽见红光如毯(球)入地,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便将古篆玉书砖石的发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后来僖宗返回长安,认为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祖师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恩典,特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青羊宫的宏大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宫观落成之后,报导象盛极。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这样一来,青羊宫便成为唐末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宫观。
据清康熙初年的“重修青羊宫碑记”记载: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今尹喜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要走,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千日后,老子如约而来,在这里继续对尹喜讲经说法。嘉庆年间的重修碑记也说:“蜀有青羊传为老子张道陵于此。”由于这些记载,后人便了解到“青羊”二字是因汉代的道教创始及张道陵而来。
《道藏辑要》经版
道藏辑要
青羊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是中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 1984年成都市道教协会与巴蜀书社联合重印了《道藏辑要》一百部,为国内外研究道教珍贵史料。
八思巴蒙古文圣旨碑
1941年出土于成都市老南门口。原有碑额,其上可见楷书“圣旨”二字。出土不久即毁。现存残碑约当原碑的五分之一,高0.64米,宽1.28米,厚0.29米。一面是八思巴文,一边是汉文,系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敕立青羊宫之碑”圣旨碑,文中有“圣朝宠锡青羊宫”,残碑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花朝节(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这天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重阳节:青羊宫会在八卦亭上举行赏秋菊傲霜活动。
交通
公交车线路:5、17、22、25、27、42、46、58、82、301路公交车可到达。
门票
自从2008年开始,青羊宫门票定价为:10元/人(2008年之前5元/人)。学生5元,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m以下儿童免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