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阳区 编辑
江阳区,隶属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5º8′52"—105º40′38",北纬28º26′18"—28º54′57"之间,东西长51.3公里,南北宽25.4公里。东连合江县,南接纳溪区,西邻宜宾市江安县、自贡市富顺县,北以沱江为界与泸县、龙马潭区相邻。区政府驻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全区面积649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共80个行政村、81个社区。2023年末,江阳区户籍总人口为70.76万人。江阳区历史文化悠久。建置历史两千一百多年,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辖地。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设置江阳县。江阳区距省会成都256公里,距重庆135公里,拥有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2023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2.6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13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2023年8月,上榜2023赛迪百强区。
中文名:江阳区
外文名:Jiangyang District
别名:江城、江阳
行政区划代码:5105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泸州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
面积:649 km²
下辖地区:10个街道、6个镇
政府驻地: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
电话区号:0830
邮政编码:64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70.76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泸州老窖旅游区、张坝桂圆林公园、方山风景区、董允坝伞乡景区
火车站:泸州西站、方山站
车牌代码:川E
地区生产总值:812.65 亿元(2023年)
钟鼓楼
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粱武帝萧衍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武德三年(620年)置总管府,武德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元35年。元属重庆路。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改泸州为泸县,属永宁道。
1949年12月,泸县解放。
1950年,成立泸州市,先后隶属川南行署、隆昌专区、泸州专区管辖。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泸州市划归宜宾专区管辖。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泸州市。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原宜宾专区泸州市改为泸州市市中区,划归省辖泸州市管辖。
1996年1月26日,泸州市市中区更名为泸州市江阳区。
区划沿革
管驿嘴
1996年泸州市行政区划后,泸州市市中区更名为泸州市江阳区,江阳区在原市中区的基础上划出鱼塘、罗汉两镇和小市、高坝两个街道办事处归龙马潭区,划出安富街道办事处归纳溪区。原纳溪县丹林乡、江北镇、石棚镇和泸县石寨乡、分水岭乡、黄舣乡、弥陀镇、通滩镇、况场镇划入江阳区。经区划后,江阳区下设华阳、丹林、石寨、分水岭、黄舣、沙湾6乡,蓝田、泰安、邻玉、弥陀、通滩、况场、江北、石棚8镇和茜草、南城、北城、大山坪4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撤销黄舣乡,设立黄舣镇。
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茜草厂区办事处和沙湾乡合并,成立茜草镇。
2002年,石棚镇更名为方山镇。
2005年,撤销华阳、邻玉、茜草、蓝田4个乡镇,改建为4个街道办事处,2007年12月对外办公。
2008年,成立张坝景区办事处。
2013年,撤销丹林、石寨、分水岭3个乡,改建为3个镇。
2015年,撤销泰安、况场2个镇,改建为2个街道办事处。
2016年,撤销张坝景区办事处,改建为街道办事处 。经过调整,全区共辖8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88个村,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54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9年,撤销弥陀镇,划归黄舣镇。撤销石寨镇,划归通滩镇 ,撤销张坝街道,划归茜草街道 。
区划详情
江阳区辖9个街道、6个镇。江阳区人民政府驻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
(一)南城街道(市府路13号)
·上平社区·三星街社区·滨江社区·白招牌社区·凤凰社区·国窖社区
(二)北城街道(珠子街43号)
·东门口社区·濂溪路社区·报恩塔社区·城垣社区·皂角巷社区
(三)大山坪街道(滨江路五段600号)
·麻柳湾社区·纪念标社区·石马沟社区·南苑社区·龙透关社区·康华苑社区·山岩脑社区·百子图社区·三道桥社区
(四)邻玉街道(石油路247号)
·玉成社区·邻江社区
·先锋村·兴隆村·天堂村·漕溪村
(五)蓝田街道(蓝安东路一段26号)
·宪桥社区·牛市坎社区·东升桥社区·特林桥社区·重湾社区·黄荆山社区·华油社区·黄桷坪社区·洞宾亭社区·杨桥社区
·前进社区·梨子园社区
·红光村·肖湾村·石岭村·战斗村
(六)茜草街道(茜草北路64号)
·毗卢寺社区·鹅宝山社区·坝心社区·卫国社区·新光社区·金沙社区·联合社区·黎明社区·光明社区·邻府社区·彭湾社区
·渔子溪社区·沙坪社区·桂圆林社区·匠心社区
(七)华阳街道(渡溪路268号)
·华宜社区·竹苑社区·康乐社区·瓦窑坝社区·瑞景社区·春景社区·龙驰社区·龙腾社区
·江湾村·西岸村
(八)泰安街道(酒谷大道五段17号)
·泰安社区·泰和社区·泰港社区·龙江社区
·云庆村·桔卫村·咀阳村
(九)况场街道(圣水街52号)
·连云社区·康平社区·况场社区·春华社区·康城社区
·况丰村·普潮村·红山村·保林沟村·双湖村·游湾村·福利村·大地村
(十)黄舣镇(金酒路69号)
·黄舣社区·黄桥社区·弥陀社区
·界牌村·瓦窑滩村·永兴村·观音寺村·罗湾村·马道子村·群利村·来龙山村·中寨村·王河村·清凉寺村·白马村·联合村
(十一)通滩镇(向阳路中段8号)
·通滩社区·石寨社区·长河社区
·罗石桥村·平丰村·卢坪村·金雨滩村·开丰村·玉田村·魏国村·大竹山村·桐子湾村·大坝村·陵园村·田湾村·久桥村
·新学村·凤龙村·上湾村·金银村
(十二)江北镇(政兴路7号)
·江北社区
·石渔村·下坝村·金钩村·先锋村·岱宗村·干坝村·福海村
(十三)方山镇(政府街1号)
·方山社区
·云峰村·许湾村·白村·熊坝村·白塔村·临江村·方山村
(十四)丹林镇(丹康路1号)
·丹林社区
·长冲村·梨花村·文罗村·丹松村·建设村
(十五)分水岭镇(振新路203号)
·分水社区
·泸南村·四峰山村·连坡村·青锋村·董允坝村·大南山村·观音阁村·常乐寺村·黎山村·回龙寺村
位置境域
江阳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5º8′52"—105º40′38",北纬28º26′18"—28º54′57"之间,东连合江县,南接纳溪区,西邻宜宾市江安县、自贡市富顺县,北以沱江为界与泸县、龙马潭区相邻。江阳区地处城市中心半岛,距省会成都230公里,距重庆市132公里。辖区东西长51.3千米,南北宽25. 4千米,总面积649平方公里。
江阳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地形地貌
江阳区地貌由浅丘、平坝、河谷组成。平均海拔高度280米。海拔最高点石棚镇雪顶山,高度649米;最低点弥陀镇沙鱼,高度220米,相对高差429米。地形呈哑铃状,属盆地浅丘区,具有"八丘一坝一分水"的地貌特征。
气候
江阳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秋暖和,夏季炎热,冬无严寒,霜雪极少,日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18.2℃,最高气温39.6—41.9℃,极端最低气温-3—1.1℃。年均日照1348.9小时,年均降雨量1187—1228毫米。江阳区内多西北、西南风,平均风速1.2米∕秒,最大风速15米∕秒。
水文
江阳区境内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左纳沱江。较大的河流还有倒流河、鱼子溪等溪河。
沱江发源于四川盆地北部的九顶山,是长江左岸流域全部在四川境内的一级支流,沱江流域也是四川省内惟一的“非封闭型”流域。
倒流河发源于江阳区分水乡,流经龙车、兰田、棉花坡等乡镇注入长江。全长50多公里,蓄水量110万立方米以上。因河流自东向西注入长江,与一般的江河流向相反而得名。
土地资源
张坝滨江路
矿产资源
江阳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六类十二种:有色金属矿产铜,贵重金属矿产金,非金属矿产膨润土、铸型砂岩、水泥粘土等;能源矿产天然气、石油,建筑材料建筑石材、砖瓦原料、河砂、卵石等以及矿泉水。
水资源
江阳区年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地表水资源量2920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699万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一、按用途计:农业灌溉用水量2910万立方米/年,林牧鱼畜用水313万立方米/年,工业用水量105万立方米/年,城镇公共用水量116万立方米/年,居民生活用水量478万立方米/年,生态环境用水量5万立方米/年;二、按水源类型计:地表水源供水量3820万立方米/年,地下水源供水量17万立方米/年,雨水利用量90万立方米/年,合计3927万立方米/年。
植物资源
江阳区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树种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的乡土乔木树种:青冈、香樟、桢楠、柏木、马尾松、桤木、千丈、苦楝、香椿、垂柳、黄葛树等。引进树种:湿地松、桉树、兰考泡桐、水杉、法国梧桐、意大利杨树等。经济林木树种:花椒、油桐、核桃、棕榈、桑树。果树:桂圆、荔枝、广柑、桔子、桃子、李子、杏子、梨子、枇杷、核桃、葡萄及引进的苹果、晋枣、梨枣等。灌木:马桑、黄荆、刺梨、火棘(救军粮)、瓶兰花(金弹子)、胡颓子。竹类:慈竹、黄竹、斑竹、西凤竹、毛竹等。地被物:芭茅、小芭茅、蓑草、蕨类、苔藓等。药用植物:杜仲、半夏、薄荷、茴香等。
动物资源
江阳区野生动物物种及数量较少。野生动物以蛙类、蛇类(乌梢蛇、红黄蛇、菜花蛇等)和鸟类(乌鸦、喜鹊、猫头鹰、啄木鸟、斑鸠、竹鸡、麻雀、阳雀等)为主;随着江阳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白鹭种群和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还有少量的野猪、野兔、野鸡、野鸭、獾和松鼠等野生动物。
管驿嘴
2023年全区行政区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下设6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年末全区按公安户籍登记总人口为70.7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6.6万人(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7.3万人。城镇化率77.42%,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459人,出生率为7.72‰;死亡人口5030人,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1‰。
综述
2022年,江阳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81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125.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81亿元,比2021年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7.5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99.08亿元),比2021年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8.4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26.34亿元),比2021年增长4.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56.6% 和38.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3和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564元,比2021年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4.4:50.9:44.7调整为4.1:53.1:42.8。
2022年,江阳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96.1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6%。按可比价格计算,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民营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2022年,江阳区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7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市本级分享江阳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3亿元),比2021年下降5.5%,其中税收收入25.8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税收收入及市本级分享江阳区税收收入14.4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12亿元,比2021年下降4.5%。
2022年,江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7%,对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2.6%,拉动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其他投资分别比2021年增长15.2%、29.7%、48.9%,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比2021年下降26%、28.2%。从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看,第一、二产业投资分别比2021年增长63.2%、29.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21年的0.5:23.7:75.8调整为0.8:29.4:69.8。
2022年,江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万元,同比增长4.9%,收入增加2453元。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比2021年增长5.3%、4%、3.1%和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万元,同比增长6.3%,收入增加1524元。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比2021年增长6.8%、5.8%、8%、5.7%。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39万元、1.86万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3%、5.3%。
2023年,江阳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2.6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13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1.78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103.17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8.82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酒业园区增加值2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79.0%、17.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4.4和1.0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229元,比上年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1:53.1:42.8调整为4.0:53.1:42.9。
2023年,江阳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14.6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0%。按可比价格计算,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民营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8%,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2年,江阳区粮食产量20.2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9.62万亩,比2021年增长5.3%;蔬菜产量54.13万吨,比2021年增长4.1%。生猪出栏27.4万头,比2021年增长2.9%;猪肉产量2万吨,比2021年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7亿元,比2021年增长4.4%。
2023年,实施宜机化改造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加快培育农旅融合全产业链条,开发龙眼冻干、无醇发酵饮料等多元产品,做大做强豆痴酱油、醉桂等农业品牌,不断升级树蛙部落、妙芦湾都市农场等新场景新业态,加快打造锦绣沱江生态旅游度假区、董允坝蔬式生活农旅公园、大桥河综合农旅公园等一批农商文旅跨界融合样板。1-12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0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区粮食产量20.68万吨,比上年增长2.2%;生猪出栏量27.82万头,比上年增长1.5%。
第二产业
2022年,江阳区规模以上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0%,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7.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5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带动有力,27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9.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4.6%,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4.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
2022年,江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15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主营活动利润14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27%,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137.5元,比同期增加4元;人均营业收入209万元,比同期增加29.8万元;资产利润率37.2%,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
2022年,江阳区43种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25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或与同期持平,增长(持平)面达到58.1%。其中,家用电风扇和减速机的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半导体分立器件、变压器、电子元件等的产量同比增速超过30%。
2022年,江阳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建筑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2%,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109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14.52亿元,同比增长8.6%。
2023年,规模以上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6%,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09.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6%,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5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2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
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8.8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2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0%;主营活动利润205.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2%;营业收入利润率35.2%,高于去年同期8.2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120.1元,比同期减少17.2元;人均营业收入197.79万元,比同期减少1.01万元;资产利润率42.2%,高于去年同期5.1个百分点。
2023年区40种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23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或与同期持平,增长(持平)面达到57.5%。其中,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风机的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第三产业
2022年,江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3.8、3.7和0.3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9%,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42.2%,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2022年,江阳区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4 %,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7.9个百分点。全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22年,江阳区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1%,高于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12.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4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3.2%。其中,受市场追捧的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9.1%。
2022年,江阳区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5个,签约金额超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9000万元,外商直接投资(FDI)超600万美元。
2022年,江阳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11亿元,同比增长11.13%。接待游客1259.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
2022年,江阳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8%。12月末,江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0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8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0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202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4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餐饮收入48.58亿元,下降3.8%。
2023年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433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309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24户)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3.46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78.66亿元,比上年下降2.8%。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0.55亿元,比上年下降29.9%。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5.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5.6%,化妆品类下降24.6%,金银珠宝类增长24.2%,日用品类增长1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7.9%,中西药品类下降7.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3.4%,通讯器材类增长18.5%。
江阳区夜景
区长:唐栋良
副区长:王刚、王高承、苏菲、杨宗锟、杨静喜、汪显
教育事业
张坝体育公园
2021年末,江阳区在职公办教职工4683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含2021年获四川省特级教师荣誉的4名教师),高级职称754人,中级职称1743人。
2022年,泸州高中附属学校、五星小学改扩建项目、分水岭学校迁建项目投用;接收云峰路、春华路两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并投用;新增校舍面积约9.81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和户外活动场约3.32万平方米;新增中学学位3300个,小学学位4710个,幼儿园学位660个。
学校:西南医科大学忠山校区 、四川警察学院泸州校区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酒谷湖校区
科学技术
2022年,江阳区成功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成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2家,申报市级众创空间9家。做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已成功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备案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110家。
体育事业
2021年,江阳区为各街镇配送健身路径32套、乒乓球台18张、篮球架8副,组织张坝桂圆节金秋乐跑活动,参与人数近1000人;承办泸州市太极(拳)剑比赛,组织278名运动员参与泸州市第八届运动会,获得金牌49枚、银牌21枚、铜牌24枚。
2022年,江阳区在泸州市第八届运动会获得金牌49枚、银牌21枚、铜牌24枚。实施“体教融合”,设立5所学校作为“体教融合”试点学校,下发体育器材400件,价值40万元,惠及居民近10万人;先后组织、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0场次,参加人数达3000人次。
医疗卫生
2021年,江阳区体检人数247576人,体检完成率110.58%。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95.09%,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7.99%,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为60.22%,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81.88%。慢性病防控工作稳步提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6.83%,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5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5.81%。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区实际发放叶酸4631人,依从率85.51%,无神经管缺陷发生,免费婚检率97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23%,新生儿提供48种遗传代谢病免费检测服务任务完成率101.82%。着力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服务,孕产妇孕期艾滋病检测率99.96%,孕早期检测率96.06%,艾滋病母婴传播率0。
2022年,江阳区共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03次,接受咨询31811人次,健康知识讲座916场,参加讲座16150人次,个性化健康教育覆盖30000余人次。
泸州黄粑
泸州黄粑
五香糕
五香糕选用桂花、芝麻、白糖、糯米、菜油五种原料而得名。五香糕具有外焦内糯、五香俱全、化渣爽口的特点。
泸州猪儿粑
泸州猪儿粑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风格成为泸州名小吃之一。泸州猪儿粑分咸馅、甜馅两种。咸馅以鲜猪肉、冬笋、香葱、味精、精盐等为原料;甜馅以白糖、化边油、桔红、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为原料。包馅的原料,则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饭米磨浆吊干后的粉子。
丹林镇樱花谷
江阳区有着较多的人文景观、祠庙、陵墓道观和佛寺道观。四百年泸州老窖池、八百年宋代报恩塔、朱德纪念馆、龙透关、钟鼓楼、黄舣雷家大院古建筑和泸州著名的古八大景点中的宝山春眺、方山雪霁、白塔朝霞、渔甘晚渡等景点都是辖区著名的人文景观,百子图文化广场是江阳区新建的城市景观。区内有祠庙27座。
2020年 | 6月9日 | 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
6月29日 | 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 |
9月 | 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区)名单。 | |
11月 | 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 |
2021年 | 1月 | 入选四川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
3月 | 入选“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 |
5月7日 | 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
7月15日 |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
8月26日 |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 | |
11月 | 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 |
2022年 | 3月 | 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
4月 |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 |
6月15日 | 2022年度全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创建项目省级财政补助建议名单 | |
7月 | 入选全国2022年度百强区,排名第92。 | |
2023年 | 2月 | 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
8月 | 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89。 | |
2024年 | 3月 | 2024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第86位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