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 编辑

四川省辖地级市

内江市内江市

内江市,古称汉安、中江,别称甜城,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位居重庆、成都两大城市中心,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成渝之心”之称。是国家重点交通枢纽之一、“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交接点;全市总面积5384.8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23年末,内江市户籍总人口396.70万人。内江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荣农高区、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四川省支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2020年,内江迈进“双百城市”,2021年,内江迈入“双高铁”时代。2023年,内江是四川省首个“县县通高铁”的市州,迈入全域高铁时代。内江域内,西汉首设资中县,东汉划资中县以南地域设汉安县;因江水环绕90余里,至隋文帝时改称内江;内江名胜众多,如隆昌古牌坊群、圣水寺、西林寺、重龙山摩崖石刻、资中文庙、资中武庙,以及威远穹窿地貌等人文景观;内江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是孔子之师苌弘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彪炳史册,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文化之乡”之誉。2023年,内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7.1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1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5%。出口额100.83亿元,增长186.7%;进口额11.65亿元,增长151.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内江市

外文名:Neijiang

别名:甜城、糖都

行政区划代码:5110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省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东南、沱江下游中段

面积:5384.8 km²

下辖地区: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市中区新华路20号

电话区号:0832

邮政编码:641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396.70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大千园、隆昌石牌坊、资中文庙、威远穹窿地貌景区

机场:内江机场(筹备建设阶段)

火车站:内江站、内江北站、白马北站、内江东站、威远站、资中北站、隆昌北站

车牌代码:川K

地区生产总值:1807.11 亿元

港口:内江国际物流港

历史沿革

编辑

远古时期

内江市

内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之地。据1951年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和其他一些石器、陶片及植物标本等文物证实,距今约3.5万年至4万年前,今内江所在沱江流域即有人类生息繁衍,并逐步形成原始部落群体。

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为梁州之地。周朝为雍州之地。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分属巴国、蜀国管辖。

秦汉时期

秦代为巴郡、蜀郡。

西汉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域内首次设置资中县,东汉顺帝永建年间(126—132年)划出资中县以南地域设置汉安县。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后魏废帝二年(553年),析武康郡之阳安县(今简阳市境内)首次设置资州。

周天和二年(567年)汉安县更名为中江县。

隋唐五代

周武成二年(560年),资州治地由阳安县迁资阳县并置资中郡,保定年间(561—565年)于此置盘石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避父讳(其父杨忠),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江水环绕,遂将中江县更名为内江县。

隋开皇七年(587年),资州治地从资阳县迁盘石县,州、郡、县同治今资中县重龙镇。

元明清

元初州、郡、县俱废,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复置资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资州为资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资县升为资州直隶州。 

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资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督察区制。现内江市所辖县(市、区)除隆昌市外,均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地资中)。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5日至16日相继解放。 1949年12月21日,川南行署区资中行政督察专区建立,辖内江、资中、资阳、简阳、荣县、仁寿、井研、威远八县。

1950年2月,改“资中行政督察专区”为“内江行政督察专区”,同时划出井研县,内江行政督察专区辖内江、威远、荣县、仁寿、简阳、资阳、资中等7县。

内江人文地图内江人文地图

1951年7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设置内江市(县级市),以内江县城区及近郊为行政区域。内江专区辖1市、7县。

1952年8月,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内江专区隶属四川省。

1958年,仁寿县划归乐山人民行政专区;遂宁人民行政专区所属安岳县、乐至县划入内江人民行政专区,至此,内江人民行政专区辖内江市和内江、资阳、简阳、荣县、资中、威远、安岳、乐至8县。

1968年7月1日,“内江人民行政专区”更名为“内江地区”。

1978年,荣县划归自贡市,隆昌县划入内江地区。内江地区辖内江市和内江、资阳、简阳、资中、威远、安岳、乐至、隆昌8县。

1985年2月,撤销内江地区和内江市,设立地级内江市和市中区。

1998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资阳地区,将原内江市管辖的资阳、简阳、安岳、乐至划归资阳地区管辖,调整后的内江市辖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1992年,设立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托管市中区部分街道办事处。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14年5月,2018年托管东兴区部分地区,实行计划单列管理。

内江市内江市

内江市内江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9年11月,撤销内江县,设立内江市东兴区。内江市辖市中区、东兴区和资中、资阳、简阳、威远、隆昌、安岳、乐至7县。

2017年,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内江市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9年,实行乡镇区划调整,全市从107个镇、乡调整为70个镇,从14个街道调整为13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4月,内江市下辖2个区(市中区、东兴区)、2个县(资中县、威远县),代管1个县级市(隆昌市), 另有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设镇70个、街道办事处13个;村924个、社区356个;居民小组3647个、村民小组11069个。 内江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新华路20号。

内江市标准地图基础要素版 内江市标准地图基础要素版

内江市行政区划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政府驻地

乡镇街道

内江市

5384.8

市中区

市中区

388

城东街道

城东街道、城西街道、玉溪街道、牌楼街道、壕子口街道、乐贤街道、白马镇、史家镇、凌家镇、朝阳镇、永安镇、全安镇、靖民镇、交通镇、龙门镇

东兴区

1181

东兴街道

东兴街道、西林街道、新江街道、胜利街道、高桥街道、田家镇、郭北镇、高梁镇、白合镇、顺河镇、双才镇、杨家镇、椑木镇、石子镇、永兴镇、平坦镇、双桥镇、富溪镇、永福镇

威远县

1289

严陵镇

严陵镇、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龙会镇、高石镇、东联镇、镇西镇、山王镇、观英滩镇、新场镇、连界镇、越溪镇、小河镇

资中县

1734

水南镇

水南镇、重龙镇、归德镇、鱼溪镇、铁佛镇、球溪镇、龙结镇、罗泉镇、发轮镇、银山镇、太平镇、新桥镇、明心寺镇、双河镇、公民镇、龙江镇、双龙镇、高楼镇、陈家镇、孟塘镇、马鞍镇、狮子镇

隆昌市

794

古湖街道

古湖街道、金鹅街道、响石镇、圣灯镇、黄家镇、双凤镇、龙市镇、界市镇、石碾镇、石燕桥镇、胡家镇、云顶镇、普润镇

内江市晚霞内江市晚霞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地理坐标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泸州、自贡,西接眉山,北通资阳。总面积5384.8平方千米,东西长121.5千米,南北宽94.7千米。

内江市

地形地貌

内江市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水侵蚀,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台阶表层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俩母山海拔834米,是内江海拔最高点,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岭。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对高差达430米。

内江市卫星图高清版大图内江市卫星图高清版大图

气候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水文

内江市区内主要河流是沱江,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度,现已开发的水能资源仅占可开发量的21.7%。 清流河分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在石子汇合后合称清流河,全长121.74千米(内江河段94千米),流域面积1538.3平方千米(内江河段523平方千米)。小青龙河经大治、太安,于小河口入沱江,全长56千米,流域面积532平方千米。

内江市内江市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内江市矿产资源主要以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全市先后发现矿产资源24种,其中,能源矿产:天然气、煤、油页岩、石油、页岩气、地热;黑色金属矿产:铁矿;有色金属矿产:铜矿;冶金辅助矿产:耐火粘土;化工原料矿产:天然卤水、岩盐、含钾岩石;建材、非金属矿产: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石膏、水泥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炭质泥岩(煤系矿山)、陶瓷粘土、建筑用砂、砂岩等;水汽矿产:矿泉水。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已探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12种,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石灰岩、石英砂、炭质泥岩(煤系矿山)、耐火粘土、陶粒粘土、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等。

内江市地形图高清版大图内江市地形图高清版大图

植物资源

内江市夜景

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目,110多个属、190多个种。内江由于海拔高差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物种类,从用途上看,内江森林植物以用材林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威远县,最小的是市中区;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其它还有落叶果林,如梨、苹、桃、李、杏、樱桃、葡萄以及桑林、茶林、油橄榄、棕榈、核桃、白腊等经济林木;薪炭林是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燃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它还有特种用途的环境保护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香樟、楠木、黄莲木、柏木等。

内江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业主要以粮、油、蔗、麻、丝、茶、果、菜等,也种植部分药材、棉花等,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多数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其中种植面积为143万余亩;其次是玉米、红苕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黄麻、甘蔗等;园艺作物品种繁多,尤以柑橘等资源最为丰富,产量高。

动物资源

内江市动物资源主要有各种家畜、家禽及部分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包括兽类、鸟类、昆虫类、鱼类及家养野生动物。兽类中有猪、牛、羊、兔以及少量的马、骡、驴等;禽鸟类主要有鸡、鹅、鸭、鹌鹑和鸽,其中以鸡、鹅、鸭饲养最多;昆虫类有蜜蜂、蚕;鱼类有该地种的鲤、鲫和先后引进的草、青、鲢、鳙等30余个品种;家养野生动物有水獭、鸬鹚、梅花鹿、黑熊等。野生动物,由于全市荒山林较少,难于栖息繁殖,仅有野生动物240多种,主要有麻雀、斑鸠、乌梢蛇、青蛙、黄鳝、泥鳅以及野猫、野兔等。

内江市内江市

人口

编辑
2023年末,内江市户籍总人口396.7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4.21万人,减少1.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8万人,出生率为4.98‰;死亡人口2.36万人,死亡率为5.94‰。

内江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内江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统计于2024年3月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

中共内江市委书记

邹自景

中共内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苟小莉

内江市人民政府

中共内江市委副书记、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丹

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建萍、杨绍文、张永、徐炼英、王俩、毕胜、马炬、刘波、苟小莉

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戴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江市委员会

内江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康俊

参考资料:

对外交流

上海市徐汇区

浙江省台州市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市

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

日本广岛县熊野町

日本岛根县出云市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内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0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4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61.74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947.94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31.5:50.8调整为16.5:31.1:5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758元,增长7.7%。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07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GDP比重为59.8%。

内江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内江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内江市

2023年,内江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7亿元,增长19.4%。

第一产业

2023年,内江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98万公顷,增长8.7%;蔬菜播种面积9.15万公顷,增长3.1%。全年粮食总产量174.33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秋收粮食166.50万吨,增长2.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9.41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388.38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56.92万吨,增长7.9%。

2023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23年

比2022年±%

猪肉

万吨

19.36

3.2

牛肉

万吨

0.30

1.3

羊肉

万吨

0.89

0.3

禽蛋

万吨

5.40

3.7

出栏生猪

万头

264.95

1.7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137.41

-7.6

参考资料

2023年,内江市生猪出栏264.95万头,比上年增长1.7%;家禽出栏3260.5万只,下降4.2%。

2023年,内江市水产养殖面积15.34万亩,比上年增长22.3%;水产品产量14.16万吨,增长3.8%。

2023年,内江市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3千公顷;2023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5.83千公顷,新增农业供水保障人口6.2万人;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7千公顷。202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7.84万千瓦,新增3.5万千瓦。

第二产业

内江市夜景

2023年末,内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5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分行业看,34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7%,医药制造业增长15.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钢材产量增长7.2%,玻璃纤维纱增长202.6%,商品混凝土增长5.2%,液晶显示屏增长169.4%,工业机器人增长119.8%,糖果增长1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2%。

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23年

比2022年±%

液晶显示屏

万片

1487.15

169.4

玻璃包装容器

万吨

85.68

37.8

发酵酒精

万千升

56.02

-2.4

饲料

万吨

77.49

1.9

钢材

万吨

519.30

7.2

参考资料

2023年末,内江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78户,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6%。

内江重点园区截至2022年

内江新区

市中区产业园区

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

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资中经济开发区

威远经开区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江高新区

第三产业

2023年,内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7.86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5.98亿元,增长8.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3.07亿元,增长9.8%;商品零售额610.77亿元,增长9.6%。

2023年,内江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0%,其中出口额14.28亿美元,增长173.9%;进口额1.63亿美元,增长132.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家,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到资5097万美元,增长13.4%。

2023年,内江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8%。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492个。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7%。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7.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7%。

2023年末,内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05.51亿元,增长11.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09.16亿元,增长16.7%。

2023年,内江市实现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0.52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11.6%。

内江市城区内江市城区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内江市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4项。专利授权量136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0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4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

内江市内江市

教育事业

内江教育

2023年末,内江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01所,在校学生50.99万人。其中,幼儿园511所,在校生6.90万人;小学200所,在校生17.61万人;初中122所,在校生10.53万人;普通高中40所(其中14所停招高中),在校生6.26万人;高校5所,在校生6.1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69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在校生2.95万人;技工学校2所,在校生5356人。

内江市4所(包含四川省本级1所)普通高校名单

学校

类别

办学层次

主管部门

内江师范学院

公立

本科

四川省人民政府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

内江市25所普通高中名单

市中区

(3所)

东兴区

(4所)

威远县

(5所)

资中县

(5所)

隆昌市

(3所)

内江市本级

(5所)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一中学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威远中学校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中学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二中学

四川省威远县自强中学

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三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威远县竞力学校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

-

-

威远县凤翔中学

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

四川省内江市铁路中学

(“内江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内江市有艺术表演团27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文化馆6个,美术馆2个。镇街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20个。博物馆、纪念馆1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8项。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总藏量约1168.67千册(件)。全年新创剧本、歌曲及舞台作品(节目)32件,组织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600余场次,大型惠民演出10场次,大型展览12次。2023年末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 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70个,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100%。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该市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范围。

国家一级图书馆:隆昌市图书馆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内江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759个,其中医院80个(民营医院5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4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7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19万人,注册护士1.18万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6人,注册护士496人;卫生院73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5人,注册护士1758人。孕产妇死亡率为7.24/10万,婴儿死亡率2.1‰。

体育事业

2022年,内江市承办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6次,举办市级运动会19次,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126项次;内江体育健儿参加国际国内大赛获得金牌13枚;体育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达192万人次;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3.28亿元,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运动员80名。

2022年8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广安、内江、宜宾市联合承办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

人民生活

2023年,内江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3.2%,经营净收入增长5.5%,财产净收入增长3.7%,转移净收入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4.3%。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3%,交通通信支出增长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2023年,内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2%,经营净收入增长6.3%,财产净收入增长5.2%,转移净收入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7.3%。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4.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3.9%,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1.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3.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2%。

社会保障

2023年,内江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含退休人员)11.25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87.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3.1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1.53万人。

2022年,内江市纳入城市低保人员2.11万人,农村低保人员7.78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680元/月、480元/月。年末社区服务中心83个,服务站356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3亿元,接受款物价值465.76万元。完成整合重组敬老院7个、改造提升敬老院15个、投入使用养老机构3个。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内江市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汇点和胡焕庸线、318国道两条经济线重要交汇点,连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优势明显,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

内江交通便利,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境内有银昆、厦蓉、蓉遵等8条高速公路;有成渝、内昆、隆黄、资威、归连、成渝客专、绵泸高速铁路、成自宜高速铁路等7条建成的铁路,有连乐铁路1条正修建的铁路。 内江实现境内县(市、区)全通高铁,不仅是全省唯一,在全国也很少见,对于加快内江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内江市公路客运量0.27亿人次,客运周转量9.08亿人公里,货运量0.58亿吨,货运周转量53.93亿吨公里。2023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7.1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4%,其中私人汽车33.03万辆,增长3.5%。

公路

主词条:内江公路

2023年末,内江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4465.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5.7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共计706.5公里。 内江市境内拥有G76厦蓉高速公路、G85银昆高速公路、G4215蓉遵高速公路、S41遂宜毕高速公路、S56内威荣高速公路、S66隆汉高速公路、S34大内高速公路、S4成宜昭高速公路、SK内江绕城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G321国道、G247国道、G348国道,S210、S212、S213、S308、S309、S401、S426、S427等国省干道;全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

G76厦蓉高速公路

G85银昆高速公路

G4215蓉遵高速公路

S41遂宜毕高速公路

S56内威荣高速公路

S66隆汉高速公路

S4成宜昭高速公路

SK内江绕城高速公路

内江—南溪高速公路

铁路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贯境而过,内江境内有5条普通铁路、3条运营高铁。2023年,内江境内已拥有3条高铁线路和7座高铁站。 截至2021年,内江市铁路营运里程324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营运里程105.33千米。

成渝铁路客运专线

绵泸高速铁路

成自高速铁路

成渝铁路

内昆铁路

资威铁路

归连铁路

隆泸铁路

连乐铁路(在建)

内江市夜景内江市夜景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内江,东汉置县,曾名汉安,中江。因沱江北段叫牛鞞水,为北江;南段为枝江,称南江,此为中江。隋初,为避太祖杨忠之讳,改为内江。1951年设为内江市。一说因取内水(即沱江)为名,盖市县位沱江西岸,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故名内江。

语言

内江话大致分布于四川省内江市下辖的市中区、东兴区,隶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内江话和威远、隆昌、自贡、富顺一带的话语较为一致,在四川省内方言中有着显著特色。但是由于交通越来越便利,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内江同外界的接触越加频繁,语言变化既迅速又显著。语言打破了系统的单一性,掺杂了普通话词语的应用范围,总的趋势是向共同语靠拢。这种变化在青少年中最为显著。

内江市的威远县有两大汉语方言:一是属于官话的威远话,以县人民政府驻地严陵镇为代表,是现全县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腔”,原来流行于新乡(包括荣胜乡和石坪乡),不过这个客家方言和资中县的客家方言岛铁佛场相邻,现正逐渐走向消亡,除了个别老年人偶尔讲讲外,中青年人大多数已经不会讲了。

内江市的资中县有四种方言:一是以重龙镇为代表的资中话,大部分居民都使用,是资中的代表语言;二是内江、威远接界的一些乡村、场镇说内江和威远话;三是以铁佛镇为中心的广东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话”;四是以新桥区为中心的湖南话,居民祖上来自湖南邵阳、湘潭等地。

内江市的隆昌县境内除了代表方言隆昌话,俗称湖广话是西南官话外,还有五种以上非西南官话方言,包括广东梅县客家话、闽南客家话和属湘方言的永州话、麻阳话、宝庆话和衡州话。湖广话是县城集镇共同的交际语言,其它方言人口大都会讲这种语言,因为湖广话又被称作是“街腔”。

1994年出版的《内江县志》称:内江县方言目前有三种:属西南官话的内江话;属湘方言的老湖广话;客家话。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说内江话的本地人一般把老湖广话称为湖广腔。东兴区境内的顺河镇、郭北镇、永兴镇(过去的顺河区、郭北区)都有一些祖籍福建、广东的客家人。东兴区境内的客家人大多是明末清初时期从广东、福建等省客家集中分布地区迁入原内江县境内的客家人后裔。除东兴区永兴镇外,客家方言在内江市其他县区皆有分布:市中区主要集中在凌家镇;资中县则以铁佛镇为中心分布,包括睢家、万发、茶店、白庙、龙结等乡,至今仍是一个客家方言岛;在威远;说客家话的主要是与资中铁佛镇为邻的石坪乡的客家人;隆昌是客家人集中分布地区之一,通行广东梅县客家话和闽南客家话,隆昌全市客家后裔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石碾、周兴等地几乎是纯客家居住区,山川、傅家、石燕桥等乡镇的客家人比例也相当高。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内江市东兴区境内的老湖广话及客家方言已不可避免地逐渐被内江话甚至普通话所代替,这两大方言的使用数在东兴区呈迅速萎缩之势。

民俗风情

越溪牛灯舞

牛灯舞盛行于越溪。一人扮牧童,二人顶戴牛型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先面向观众说顺口溜,表示节日祝贺,然后牵牛出场舞蹈。主要是摹拟日常喂牛、用牛、与牛嬉戏等舞姿。最受欢迎的是,“牛”发“吼”,不听使唤,狂奔乱跳,急得牧童抓脑搔腮、窘态万状。逗得观众大乐。由于牛可耕田、驮运,与民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故此舞蹈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盘破门武术

峨眉盘破门源出罗泉,清朝乾隆年间,罗泉人刘赣,此人性情刚烈,幼年开始习武,痴迷武术,家中富有,年青时就常年在巴蜀大地遍访名师,以武会友,学习众家之长,天资聪慧加上刻苦操练,将本土武术和发源于峨眉山,流传于巴蜀大地的峨眉派武术融会贯通,独创“齐步云脚高桩盘破”打法,成为峨眉盘破门的开山祖师爷。

龙舟赛

内江举办龙舟赛有悠久的历史,东渡码头附近河面宽敞、水流不急不缓,而对岸河坝街则有大面积的河滩、空坝,这些地理条件,组成了观看龙舟竞赛的最佳场所。“龙舟竞渡闹河坝,水毛子泅水抢浮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每到端午节,沿沱江各县都会举行龙舟节,大洲坝沱江段亦是如此,抢鸭子、抓包子,各逞奇技,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文物

截至2022年10月,内江市共有地面不可移动文物226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42处、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罗泉古镇、云顶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资中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资中县铁佛镇)、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文物点)2075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7项)

景区

年代

所在区县

评定批次

隆昌石牌坊

隆昌市

第五批

资中文庙、武庙

明、清

资中县

第六批

翔龙山摩崖造像

唐至民国

市中区

第七批

顺河崖墓群

东汉

东兴区

盐神庙

资中县

圣水寺

市中区

重龙山摩崖造像

唐至民国

资中县

第八批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42项)

景区

所在区县

公布时间

罗泉会议会址

资中县

1991年4月

甘露寺

资中县

永庆寺及木牌坊

资中县

建春门城楼

资中县

2002年12月

云霞古刹石牌坊

市中区

2007年6月

鹭澜洞崖墓

东兴区

高峰寺、塔及石刻

东兴区

般若寺及石刻

东兴区

西林寺

东兴区

龙水县城遗址

资中县

赵雄

资中县

宁国寺

资中县

唐明渡双塔

资中县

资中王家祠

资中县

新正街民居

资中县

资中南华宫

资中县

秦家岩摩崖造像

资中县

西岩摩崖造像

资中县

威远白塔

威远县

静宁寺

威远县

佛尔岩摩崖造像

威远县

胡驭垓烈士墓

威远县

内江钟鼓楼

市中区

2012年7月

三元塔

市中区

大治永兴寺

东兴区

普陀岩摩崖造像

东兴区

重龙天主堂

资中县

兴禅寺

资中县

罗泉刘家大院

资中县

罗泉钟氏宗祠

资中县

宏仁医院

资中县

寿音阁

资中县

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

威远县

威远穹窿古寨群

威远县

威远古城墙

威远县

红村石油会战旧址

威远县

威远老君山石刻

威远县

罗世文故居

威远县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

市中区

第九批2019年

曾家大院

市中区

报恩寺

东兴区

威远县友谊渡槽群

威远县

内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6项)

景区

年代

所在区县

公布时间

张大千纪念馆

1990年

东兴区

第一批1996年12月

铁佛南华宫

资中县

第二批2006年

柳家洞摩崖造像

市中区

第三批2011年12月

赵贞吉

市中区

苏王氏节孝坊

市中区

吕祖庙

市中区

翔龙山寓所

民国

市中区

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1992年

市中区

梯子岩摩崖题刻

东兴区

紫云古刹牌坊

资中县

罗泉万寿宫

资中县

银山烈士陵园

近现代

资中县

石渔滩桥

隆昌市

响石川祖庙

隆昌市

杨柳

隆昌市

卿元柱夫妇墓

隆昌市

民众教育馆

民国

隆昌市

柳氏家族墓

市中区

第四批2019年12月

宋家大院

民国

市中区

喻培伦大将军纪念地

1981年

市中区

八仙桥

东兴区

东乡农民运动旧址

东兴区

会缘桥

资中县

骆成骧墓

1926年

资中县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1940年

威远县

七七抗战建国纪念碑

1944年

威远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4月,内江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5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4项。

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级别(数量)

项目名称

国家级(1)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

内江市(6)

生门武术、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绝三张膏药传统制作技艺、冯氏痔漏疗法、姚氏骨伤疗法、毛笔制作技艺(内江传统手工毛笔制作技艺)

  省级

(28)

隆昌市(5)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隆昌土陶大型陶缸制作技艺、隆昌青石雕刻技艺、双凤龙、隆昌车马灯

威远县(4)

石坪山歌、威远“周萝卜”酱菜制作技艺、翔龙节、越溪牛灯舞

资中县(6)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资中“峨眉盘破门”武术、“丰源”资中冬尖生产工艺、叶脉画、资中罗泉豆腐制作技艺

东兴区(4)

沱江船工号子、传统木作技艺(蜀南传统榫卯技艺)、四川小吃制作技艺(东兴区油炸粑制作技艺)

市中区(3)

内江蜜饯制作技艺、黄氏吹糖人、川南玉雕

市川剧团(1)

资阳河川剧艺术

市级

(85)

隆昌市(19)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隆昌土陶大型陶缸制作技艺、隆昌青石雕刻技艺、双凤龙、云顶“鬼市”习俗、隆昌正月初八舞龙节、隆昌夏布画、碧玉簪的故事、隆昌糖画、渔箭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隆昌藤编工艺、隆昌青石号子、隆昌传统手工枕制作技艺、隆昌客家酱油传统酿造技艺、隆昌砂锅陶传统制作技艺、隆昌曾氏骨科传统接骨疗法、 车马灯、隆昌小高粱酒传统酿制技艺、隆昌豆杆传统制作技艺

资中县(21)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资中“峨眉盘破门”武术、“丰源”资中冬尖生产工艺、资中叶脉画、罗泉豆腐制作技艺、资中县朱家直门武术、资中曾氏糖画制作技艺、资中抬工号子、资中铁佛客家山歌、蜀八极拳、王氏竹琴、资中炭精雕刻、君子泉酒传统酿造技艺、小东十七兔子面制作技艺、罗泉龙灯、姜氏微刻、资中面塑、赵老师麻饼、客家张氏武术、蜀山无极逍遥易筋经导引法

威远县(13)

石坪山歌、“周萝卜”酱菜制作技艺、翔龙节、越溪牛灯舞、八卦鸳鸯酒酿制技艺、王氏传统中医骨伤疗法(正骨)、黄老五花生酥制作技艺、威远工笔蝴蝶画技艺、徐家拳、李家拳、崔家拳、 問石俏雕、穹隆号子

东兴区(13)

沱江船工号子、东兴泥塑、板板桥油炸粑制作技艺、“王粉”制作技艺、神州甜酒曲制作技艺、黄家拳、啸龙拳、王家拳、彭家拳、永东火龙、蜀南传统手工卯榫技艺、绝三张膏药传统制作技艺、申氏火针疗法、

市中区(14)

内江蜜饯制作技艺、黄氏吹糖人、“一品德”风干鸡制作技艺、“一品德”酱豆腐制作技艺、马氏酥枣兔制作技艺、市中区烙烤画、生门武术、松溪内家拳、马氏形意拳、犀皮漆手工竹钓秆制作技艺、川南玉雕、核雕、甜城甘蔗酒酿制技艺、雷氏蛋壳画

市川剧团(1)

资阳河川剧艺术

市中医院(2)

市中医院冯氏痔漏疗法、市中医院姚氏骨伤疗法

市民协(1)

大千赏石艺术

大千管委会(1)

传统手工毛笔制作技艺

以上截止2023年4月

饮食

内江美食制作精细,以突出味浓、味厚、味辣、味香、味鲜而享誉遐迩。其特色菜点大千干烧鱼、板板桥油炸粑、内江牛肉面、内江河鲜、马氏酥枣兔、王记牛肉干等。

风景名胜

编辑

内江市A级旅游景区名录

序号

名称

所在区县

等级

地址

景区大类

景区亚类

1

内江市隆昌石牌坊旅游区

隆昌市

4A

内江市隆昌县莲峰公园

历史文化类

文化遗迹

2

隆昌古宇湖旅游区

隆昌市

4A

内江市隆昌县古宇湖旅游区

自然生态类

水域景观

3

内江大千园旅游景区

东兴区

4A

内江市东兴区东桐路圆顶山

历史文化类

文博院馆

4

内江市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东兴区

4A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

产业融合类

红色旅游

5

市中区黄鹤湖旅游区

市中区

4A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黄鹤湖旅游区

产业融合类

乡村田园

6

乐贤半岛旅游区

市中区

4A

内江市市中区乐贤半岛

自然生态类

文化遗迹

7

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旅游景区

威远县

4A

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

产业融合类

主题游乐

8

内江市威远县石板河景区

威远县

4A

威远县连界镇五堡墩村、民新村、石板河社区

自然生态类

地质地貌

9

内江市资中县罗泉古镇旅游景区

资中县

4A

资中县罗泉镇王宫社区一组

历史文化类

文化遗迹

10

内江市威远县古佛顶旅游景区

威远县

4A

威远县新场镇曹胜村12、16、17、18、24组

历史文化类

文化遗迹

11

东兴老街

东兴区

3A

内江市东兴区街道东兴街7号楼1-1

其他类

古村古镇

12

隆昌市古宇渔村景区

隆昌市

3A

隆昌市古湖街道古宇村

产业融合类

休闲度假

13

花漫水乡景区

隆昌市

3A

隆昌市普润镇汪家村

产业融合类

乡村田园

14

万花谷景区

隆昌市

3A

隆昌市响石镇群乐村

现代游乐类

休闲度假

15

孟塘里乡情生态园

资中县

3A

内江市资中县孟塘镇睦邻村8社

产业融合类

乡村田园

16

小青龙河水利风景区

东兴区

3A

东兴区

自然生态类

城市公园

17

康桥水乡

威远县

3A

威远县界牌镇桥凼村

产业融合类

休闲度假

18

乌龙河·百胜药谷

威远县

3A

东联镇天宝沟村

产业融合类

休闲度假

19

威煤工业遗址

威远县

3A

山王镇

其他类

文化遗迹

20

竹苑水乡

市中区

3A

朝阳镇黄桷桥村

自然生态类

乡村田园

21

内江资中重龙山

资中县

2A

内江市资中县城东北隅

历史文化类

文化遗迹

22

内江市隆昌古湖景区

隆昌市

2A

内江市隆昌金鹅镇

自然生态类

水域景观

23

荷花谷旅游景区

东兴区

2A

东兴区高粱镇杨岭村

产业融合类

主题游乐

此数据于2022年10月31日发布

地方特产

编辑

美食

大千鸡块

内江牛肉面

内江炝锅面

王记牛肉干

大千干烧鱼

干烧鲟鳇翅

板板桥油炸粑

极品溢香鸡

连界羊肉汤

资中兔子面

特产

周萝卜

威远七星椒

威远大头菜

隆昌羊肉汤

罗泉豆腐

甜城蜜饯

黄老五花生酥

-

著名人物

编辑

综 述

著名人物

姓名

事迹或奖项

姓名

事迹或奖项

赵逵

逵著有栖云集三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顾汝修

乾隆进士、翰林编修

赵贞吉

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骆成骧

曾任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

龚懋贤

陕西巡抚,主持重建的西安钟楼

罗念生

学者、教授

张潮

礼部尚书掌詹事府教庶吉士

喻培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余燮阳

内江当代书法名家

张善子

画虎大师

晏济元

著名书画大师

张大千

“大风堂画派”创始人之一

范长江

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

杨崇俊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华梅

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女科学家

黄代培

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党委委员

陈树

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

亚明

著名画家

刀郎

中国流行乐坛传奇男歌手、音乐人

邱虹云

“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得主

罗斌

青年作曲家、资深填词人

刘晓梅

女子短跑银牌

何马

著名探险家、作家

邓家佳

新生代喜剧小天后

陈西贝

中国大陆女演员、歌手

徐嘉苇

内地演员,歌手,主持人

邱波

中国跳水队运动员

喻丹

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

刘圆圆

新生代女演员

苌弘

孔子之师

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尚

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 18 名博士之一

游诺培

全国青少年U19男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唐琳

中国女子奥运柔道冠军

内江十贤

十贤是内江历史人物的杰出代表,被表述为“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

一师:苌弘(孔子之师);

二相:赵雄(抗金名相)、赵贞吉(文渊阁老);

三状元:范崇凯(巴蜀状魁)、赵逵(天子门生)、骆成骧(清代状元);

四大家:丈雪通醉(一代高僧)、喻培伦(辛亥先烈)、张大千(国画大师)、范长江(新闻巨子)。

十贤趣事

“十贤居”顾名思义是十位贤人,但是却有有十一人,其中一座塑像有两人,简介为“国画大师”——张善孖、张大千昆仲。张善孖是张大千的二哥,因擅长画虎,曾闻名于中国画坛,兄弟俩共创了“大风堂”画派。最初“十贤”的“四大家”中,张氏兄弟占了两个位置,但有人认为“十贤”应有“丈雪大师”,他重建成都昭觉寺、创建内江圣水寺等,代表着内江厚重佛教文化。经反复讨论决定增加丈雪,将张善孖与张大千“合二为一”,作为“书画之乡”的共同代表。于是,便出现了十贤十一人的独特景观。

十贤居

十贤居,坐落在四川内江城区甜城湖桐梓坝大桥北桥头,同时作十贤赋、立内江十贤塑像。十贤是内江历史人物的杰出代表,被表述为“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

十贤居屹立着十座高2.3米的铜像,为内江历史文化代表性的贤人。院坝北面是长8米、高2米的铸铜碑,上面雕刻着千余字的《内江十贤赋》,这一文化新景被命名为“十贤居”。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内江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1月,四川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支持内江等6个市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

2020年6月9日,内江市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市党委、政府。

2020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全国排名第19。

2020年12月3日,内江市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25日,内江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内江市入选2018-2020 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2021年5月7日,内江市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1月,内江市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市。

2022年2月,内江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的“五个支撑”。

2022年8月,内江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3年1月,内江市被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四部门联合确定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2023年4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示了拟命名的第十一批(2022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全国16个城市入选,内江在列。

2023年6月,获“中国甜食之都”。

2023年,内江市成功入选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下一篇 市中区

上一篇 船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