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 编辑

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区

五通桥区五通桥区

五通桥区,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岷江中游。东北接井研县,东与南连犍为县,西邻沙湾区,北靠市中区,总面积47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五通桥区下辖8个镇。2022年,五通桥区常住人口23.6万人,户籍人口28.54万人。五通桥,历史悠久,因盐而兴,有建制的历史2300多年。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前312年),置南安县。1951年,析犍为县第八区成立五通桥市。1964年,改为五通桥区。1985年,五通桥区改属乐山市。五通桥区花木科技园是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农业部列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缓冲区项目建设县,全国游泳之乡、长寿之乡。2022年,五通桥区地区生产总值36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0.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2.78亿元,增长4.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五通桥区

外文名:Wutongqiao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51111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乐山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西南部

面积:473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

政府驻地:竹根镇

电话区号:0833

邮政编码:614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28.54 万(2022年)

机场:乐山机场

车牌代码:川L

地区生产总值:361.49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帝喾至周朝,区境属蜀国辖地。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后元十四年(前312年),置南安县。后元十五年(前311年),设蜀郡,区境隶蜀郡南安县地。

汉初,区境为南安县侯国属地。建元六年(前135),割蜀郡、广汉郡,置犍为郡,区境隶犍为郡南安县。王莽新朝(9一23年),犍为郡改为西顺郡,区境为西顺郡南安县地。东汉,西顺郡复名犍为郡。至蜀汉,区境隶犍为郡南安县。

晋,置犍为郡,领南安等五县。至刘宋、南齐,区境为犍为郡南安县地。

梁大同十年(544),废犍为郡,置戎州,领郡辖县。至西魏,区境隶戎州六同郡僰道县,北周保定三年(563),区境被戎州、嘉州、陵州三州分割,隶嘉州平羌郡平羌县、戎州沉犀郡武阳县、陵州怀仁都蒲县。

隋开皇三年(583),置戎州,废沉犀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区境西南部隶戎州犍为县。四年,嘉州平羌县移入区境。区境东北部隶嘉州平羌县。开皇十一年(591),平羌县迁出区境,改置大牢镇,开皇十三年(593年),升为大牢县,区境东北部隶资州大牢县。大业十一年(615),析置玉津县,区境西北部隶眉山郡玉津县,东北部隶资阳郡大牢县,西南部隶戎州犍为县。

唐,区境东北部隶荣州大牢县,西北部隶嘉州玉津县,西南部隶嘉州犍为县。贞观元年(627),分大牢县地析置旭川县(今荣县)。景龙二年(708),省云(荣)州、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并入大牢县。天宝元年(742),改大牢县为应灵县。

五代,前蜀、后蜀仍循唐制,区境隶属未改变。

宋乾德四年(966),改玉津县为玉津镇,并入犍为县。区境西南和西北部隶嘉州犍为县,东北部隶荣州应灵县。庆元二年(1196),改嘉州为嘉定府,改荣州为绍熙府。宝祐后,废荣州。

元至大四年(1311),废应灵县入犍为县。隶四川行中书省嘉定府路。

明,嘉定州在五通桥设四望溪口巡检司。

清初,设盐捕通判,康熙十二年(1673),升嘉定州为嘉定府至清末。

民国2年(1913年),区境隶上川南道犍为县。民国3年(1914年),改上川南道为建昌道。民国24年(1935),犍为县隶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区境为犍为第四区。民国25年,区境调整为第四区(五通片)、第五区(西坝片)。31年,改第五区为第七区(西坝片)。民国37年,改第七区为第三区(西坝片),五通片仍为第四区。民国38年,第四区改为指导区。

1949年12月,区境获解放。成立五通桥军管分会,隶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山军事管制委员会,并受犍为县的领导。

1950年,犍为县属川南行政区乐山专区,五通片为犍为县第四区,西坝片为犍为县第五区。8月,第四区划为第七(马踏区)、第八两区,五通片为第八区,西坝片为第九区,

1951年,以犍为县第八区建制,成立五通桥市,隶川南行政区乐山专区。

1952年8月,犍为县第九区(西坝片)划归五通桥市管辖,为五通桥市第六区。

1953年,撤销4个行政区建立四川省,五通桥市属四川省乐山专区。

1954年,五通桥市第六区(西坝片)划归乐山县,为乐山县第十区。

1959年,撤销五通桥市,并入乐山县,为乐山县五通桥区。

1962年,恢复五通桥市,直隶乐山专区。

1964年,改五通桥市为五通桥区,为乐山专区直辖区。

1978年,五通桥区与乐山县合井,成立乐山市(县级),为乐山地区乐山市五通桥区。

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乐山市,设立地级乐山市,五通桥区改属乐山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五通桥区标准地图 五通桥区标准地图

1985年2月,撤销东风乡,设立桥沟镇。

1986年9月,改五通镇为五通街道。

1987年10月,撤销竹根乡、解放乡、金山乡、金粟乡、西坝乡,分别并入竹根镇、牛华镇、金山镇、金粟镇、西溶镇。

1988年4月,改石麟乡为石麟镇,撤销冠英乡、永安乡,建立冠英镇。

2019年,撤销杨柳镇,划归竹根镇。撤销新云乡,划归牛华镇。撤销辉山镇,划归金山镇。撤销桥沟镇,划归金粟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五通桥区下辖8个镇:竹根镇、牛华镇、金粟镇、金山镇、西坝镇、冠英镇、蔡金镇、石麟镇。 共154个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五通桥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岷江中游。介于东经103°39′45″~103°56′48″,北纬29°17′29″~29°31′30″之间。东北接井研县,东与南连犍为县,西邻沙湾区,北靠市中区。东西长27.89千米,南北宽26.18千米, 总面积473平方千米。

地质

五通桥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的河湖沼泽、滨湖浅湖相沉积和近代河流冲积与洪积层。由黄灰色层块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煤、紫红色砂质泥岩、灰绿色钙质砂页岩、石灰岩、灰棕紫泥岩、紫红色砂质泥岩与砂岩不等厚互层,新冲积地层具近代河流冲积与洪积层二元结构等组成。

地形地貌

五通桥区地貌有平坝、浅丘陵和低山,以丘陵为主。岷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将区境分隔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部向中部倾斜。中部岷江两岸平坝,河西片的西北部和河东片系浅丘,河西片的沫溪河以南系深丘(低山区)。

气候

五通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水量1390.6毫米,年均降雨日173.2天;年均光照时数1119.7小时,年均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82.973千卡;无霜期334.5天。

水文

五通桥区河流总长96.25千米,茫溪河、磨池河、沫溪河、眠羊河等河流汇集于岷江。地下水以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孔隙水分布于岷江平坝与河心洲坝,裂隙水分布于岷江东、西部丘陵区,岩溶水分布于区境西南部低山区。

土壤

五通桥区土壤5个:水稻土、潮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盐土。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五通桥区自产水量(地下水)和过境客水量(地表水)641.6~842.7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占总水量的10%,过境客水量占90%);过境客水量主要来源于岷江及其支流涌斯江、茫溪河、沫溪河和眠羊溪。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五通桥区耕地1.2019万公顷(18.0277万亩)。园地0.3707万公顷(5.5599万亩),林地1.8406万公顷(27.6090万亩)。草地0.0120万公顷(0.1802万亩),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仅有其他草地。

湿地0.0172万公顷(0.2585万亩),仅有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6025万公顷(9.0376万亩),交通运输用地0.1239万公顷(1.858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3181万公顷(4.7726万亩)。

生物资源

五通桥区乔木树种有马尾松、山麻柳、柏、桉、青杠、楠、雪松、板栗等,竹类有慈竹、水竹、斑竹、楠竹、苦竹、硬头黄等,灌木有黄荆、马桑、矮桐、映山红、山茶等。

矿产资源

五通桥区矿藏以煤、盐卤、沙、砾石、页岩、石灰石为主,沙金有零星分布。

人口

编辑
2022年,五通桥区常住人口2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8万人,乡村人口1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2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285443人,比上年减少3481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五通桥区地区生产总值36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50.37亿元,增长55.1%;第三产业增加值82.78亿元,增长4.4%。

民营经济增加值2759610万元,比上年增长41.9%,总量占GDP的76.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79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510万元,增长6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5021万元,增长2.2%。

2022年,五通桥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价格上涨1.0%。

人民生活

2022年,五通桥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08元,增长5.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195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1元,增长6.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28元,增长5.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9%。住户存款余额189.3亿元,比年初增加26.1亿元,增长15.98%。

财政

2022年,五通桥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56%,占GDP的比重为27.50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8亿元,同口径增长172.78%,占GDP的比重为6.85%,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59亿元,同口径增长242.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5亿元,增长52.16%。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五通桥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2.6%,总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7%,总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9.0%。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5%。商品房施工面积601232平方米,下降29.1%,其中住宅面积474949平方米,下降29.1%;新开工面积236274平方米,增长70.4%。

第一产业

2022年,五通桥区经济作物面积126768亩,比上年增加1047亩;油料种植面积30416亩,比上年增加53亩;糖料种植面积511亩,比上年减少81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6420亩,比上年增加167亩。油料产量3924吨,增加10吨,比上年增加0.3%;糖料产量1363吨,减产260吨;减少1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9810吨,增产0.1%;茶叶产量1960吨,减少5.1%;水果产量34378吨,增产2%。

2022年,五通桥区肉类总产量18417吨,比上年增长3.78%。其中,猪肉产量10691吨,增长6.29%,占肉类总产量的58.05%;牛肉产量155吨,增长6.96%;羊肉产量115吨,增长2.15 %;禽肉产量6658吨,增长0.07 %。禽蛋产量10195吨,增长3.54 %。出栏肉猪143793头,比上年增长2.15 %;生猪存栏103399头,增长14.07%;兔全年出栏644200只,增长2.76%;兔肉产量798吨,增长2.8%。

水产品产量5235吨,比上年增长4.5%。造林面积133.33公顷。森林面积1.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6.93%,比上年下降0.078个百分点。耕地面积11707.01公顷,耕地灌溉面积9180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五通桥区工业增加值2434685万元,比上年增长58.8%,占全区GDP的6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6.3%。纳入月度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9%。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89.3 %,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多晶硅16万吨,比上年增长136.9%;单晶硅9万吨,增长86.3%;饲料14万吨,增长20.4%;水泥139万吨,增长12.8%;烧碱44万吨,下降8.1%;纯碱123万吨,增长3.0%;氯化铵32万吨,增长3.9%;聚氯乙烯树脂10万吨,下降10.4%;草甘膦20万吨,下降9.5%;原煤19万吨,增长25.5%;原盐254万吨,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02.8亿元。利润总额4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0%。

建筑业

2022年,五通桥区建筑业增加值69110万元,比上年下降15.4%。统计库内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7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6100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五通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7.8亿元,增长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2亿元,下降2.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7.5亿元,增长2.0%;餐饮收入额11.5亿元,下降0.3%。纳入月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和个体)66户,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4%,化妆品类增长22.6%,日用品类增长21.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3.3%,中西药品类增长18.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4.9%,家具类增长20.6%,汽车类增长5.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

对外贸易

2022年,五通桥区进出口总额8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1%。其中,出口78.75亿元,增长35.31%;进口2.07亿元,下降5.84%。以美元计价,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229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36%。其中,出口119856.31万美元,增长32.91%;进口3061.69万美元,下降9.68%。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投资金额581.55亿元。

邮电业

2022年,五通桥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共有15个邮政局(所),每一局所平均服务面32平方公里,每一局所平均服务人口15467人。邮路4条,邮路总长度195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8037户。固定电话用户52149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7300户。

邮电业务总量27124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431万元,增长3.0%;电信业务总量20693 万元,增长5.4%。

金融

2022年,五通桥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61.60亿元,比年初增加54.97亿元,增长26.60%;各项贷款余额为114.54亿元,比年初增加23.80亿元,增长26.23%。有保险公司8家。其中,人寿保险公司4家,财产保险公司4家。保费收入3.55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51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3.0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68亿元。

旅游业

2022年,五通桥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1家,其中,3A级景区1家。旅游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分社3家、网点6家。

交通运输

编辑
213国道、104省道、乐宜高速公路穿过五通桥区。

2022年,五通桥区公路总里程1347.35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40.093公里。新增公路里程5.54公里,其中新建里程5.45公里、改建变更里程33.56公里。通航总里程5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56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48953辆,比上年增加3223辆。

政治

编辑

区委书记:

刘勇

区长:

魏阳东

截至2023年6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五通桥区共有普通小学17所(含一贯制学校小学部2所),招收新生1496人,在校学生10057人,毕业生1743人;初中10所(含一贯制学校初中部2所),招收新生1663人,在校学生5307人,毕业生1393人;高中3所(含一贯制学校高中部1所),招收新生1084人,在校学生3066人,毕业生897人;幼儿园39所,在园幼儿422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891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科学技术

2022年,五通桥区专利授权234件,其中发明20件。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乐山市五通桥区文化馆。 国家二级图书馆:乐山市五通桥区图书馆。

2022年,五通桥区14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计划安排资金1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80万元、省级补助6万元。

截至2019年,五通桥区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0个,文化站12个,城市电影院1个。免费开放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2个以及街道文化站0个、博物馆0个。补充更新0个农家书屋、0个社区书屋。申报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8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22年,五通桥区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项目赛艇、皮划艇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8枚,铜牌4枚。主办、承办或者体育单项协会举办的群众性活动赛事10项,参与比赛活动0.15万余人次。完成2个行政村(社区)的健身器材安装更新,建成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五通桥区共有卫生机构22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院(站、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个,村卫生室162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18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2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559人,注册护士(师)606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2009张,其中,医院1184张,卫生院606张。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4.33‰。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0.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93‰。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484张。

社会保障

2022年,五通桥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45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766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921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9226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94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948人。农村特困人员1244人。

风景名胜

编辑
通材中学旧址

通材中学旧址通材中学旧址

通材中学旧址位于竹根镇文化街368号。1938年,建立中共通材中学特别支部。领导进步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95年,为五通桥区革命史陈列馆。

张公馆

张公馆位于金粟镇双漩坝村四组。建于1920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1923年,刘伯承居住于张氏宅。

小西湖—桫椤峡谷风景名胜区

小西湖一桫椤峡谷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80.98平方公里,包含小西湖、荷塘月色、桫椤峡谷、沙椤沟4个景区。核心景区总面积0.52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0.64%,包含桫椤大峡谷、桫椤王、古生物化石等资源价值最高的区域。由2大类7中类23小类构成。景点共计50个。

永利川厂旧址

永利川厂旧址位于金粟镇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内,“侯氏制碱法”在这里诞生。“七七事变”后,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现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办的永利碱厂被日寇抢占,于1938年在五通桥老龙坝(现五通桥区桥沟镇)重建化工基地,称作永利川厂。厂房建筑占地面积约12419平方米。2019年,永利川厂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永利川厂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地方特产

编辑
西坝生姜

西坝生姜,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坝生姜形如玉指成形,色泽白净,姜头顶端红玉着甲。单株长20厘米以上,鲜重0.5千克以上。分支多,皮薄,肉质细嫩,纤维少,辛辣味较浓,脆爽,商品性好。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西坝生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五通桥豆腐乳

五通桥豆腐乳,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通桥豆腐乳又称五通桥毛霉豆腐乳,得益于五通桥五通桥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产生的中国五通桥毛霉,五通桥豆腐乳香味浓郁、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五通桥豆腐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9月,五通桥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2021年3月,五通桥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

2021年8月,五通桥区入选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2月,五通桥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

下一篇 金口河区

上一篇 沙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