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山县 编辑
营山县,四川省南充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东部,北与仪陇县相依,东北与平昌县接壤,东南与渠县毗邻,西南与蓬安县相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面积163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常住人口61.5万人。截至2023年6月,营山县辖3个街道、18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绥安街道正西街48号。营山县历史悠久,东周时期属巴国賨地,秦属巴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由朗池县更名为营山县。1950年,属南充专区专员公署。1993年7月,归南充市管辖。营山县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誉,古往今来均系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境内有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多彩千坵旅游景区等国家A级景区。2022年,营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GDP2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
中文名:营山县
外文名:Yingshan County
别名:绥山
行政区划代码:5113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南充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东部
面积:1635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8个镇、8个乡
政府驻地:绥安街道正西街48号
电话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700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1.5 万(2022年)
著名景点: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多彩千坵旅游景区
火车站:营山站
车牌代码:川R
地区生产总值:261.1 亿元(2022年)
秦朝,属巴郡(治所江州)。
汉朝,为益州巴郡宕渠县(治所今渠县土溪乡)属地。
晋朝,以宕渠县划属梁州。
南北朝时期,今营山县境内先后置过安固、绥安、宕渠、朗池县,及朗池县更名的营山县,还建过景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伏虞、景阳郡撤郡,其辖县改属蓬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相如县(县治今蓬安县利溪乡)置,以临古朗池为名,与相如县同属果州(州治今南充市)。大历五年(770年),朗池县署因战火被焚迁歇马馆(今营山县城)。宝历元年(825年),朗池县由果州改属蓬州。同年,并入相如县。开成二年(837年),复置朗池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池县更名为营山县,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故名。熙宁三年(1070年),降营山县东北邻的蓬山县(今三元)为镇,并入营山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营山县北邻的良山县(今安固)并入营山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营山县合入蓬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营山县,属蓬州。
清顺治四年(1647年),由于战争频繁,县城又遭火灾,断壁残垣,人民稀少,无以守御,官民弃城奔灵鹫寨寄治灵鹫二十年。康熙六年(1667年),知县胡印瑞率士民数十家,由灵鹫寨归城。宜统三年(1911年),大汉蜀北军政府(驻广安县)派民军于十二月占领营山,营山县隶属大汉蜀北军政府。
民国二年(1913年),营山县为川北道(驻今阆中)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营山为其辖县。后因军阀混战,以防区为治,道己名存实亡。民国七年(1918年)十月,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四川督军熊克武任命颜德基为靖国军第七师师长,驻防达县。其时辖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开县、云阳、奉节、巫溪、渠县、营山、仪陇、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苍溪、南部、盐亭、昭化、广元、剑阁、梓橦24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攻克营山,建立县苏维埃政府。蓬安县的徐家、方广、茶亭、诸家、黄坪、骑龙、金城、斜溪、西阳、石门、周口、清溪、河舒、柏杨、石孔、金甲、大泥、七星等地,均为营山县管辖;营山县的双河、四方碑、兰家坪、侍郎坝、普子岭、中和、柏林、三元、合兴、悦来、三星等地,划属长胜(今仪陇县立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营山县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行政专员公署设今南充市。
1950年,营山县属川北区行政公署(署设南充市)南充专区专员公署(署先设岳池县,1952年设南充市)。
1969年,南充专区专员公署改为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改为南充地区行政公署,营山仍为其辖县。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充地区,建立南充市,营山仍为其辖县。
营山新景
区划沿革
2019年,营山县调整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撤销朗池镇,设立朗池街道。撤销城南镇,设立城南街道。将原朗池镇部分区域划归渌井镇。撤销济川镇,划归东升镇。撤销凉风乡和茶盘乡,设立望龙湖镇。撤销双溪乡,划归骆市镇。撤销四喜乡,划归小桥镇。撤销带河乡,划归灵鹫镇。撤销涌泉乡和玲珑乡,划归黄渡镇。撤销双林乡,划归老林镇。撤销龙伏乡,划归木垭镇。撤销普岭乡,划归消水镇。撤销孔雀乡,划归双流镇。撤销安固乡,划归绿水镇。撤销高码乡,划归蓼叶镇。撤销三兴镇和青山乡,设立青山镇。撤销法堂乡,划归新店镇。撤销增产乡和丰产乡,划归回龙镇。撤销柏坪乡,划归星火镇。撤销七涧乡,划归西桥镇。撤销清源乡,划归木顶乡。撤销三元乡,划归太蓬乡。撤销合兴乡,划归柏林乡。撤销六合乡,划归悦中乡。撤销通天乡,划归大庙乡。撤销福源乡,划归清水乡。调整后,营山县辖3个街道、18个镇、8个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营山县辖3个街道、18个镇、8个乡。 营山县人民政府驻绥安街道正西街48号。
(一)绥安街道(东大街188号)
·东城社区·化育桥社区·白塔社区·中城社区·绥山社区·北观社区·书院桥社区·西城社区
(二)朗池街道(新城路163号)
·河堰社区·翠屏社区·新生社区·北坝社区·九曲社区·西月湖社区·云凤山社区·红光社区
·石山村·芙蓉村·狮子村
(三)城南街道(碑垭路203号)
·火车站社区·碑垭口社区·景阳社区·兴隆社区·三星社区·保真社区
·文峰村·云雾村·走马村
(四)渌井镇(万寿街94号)
·万寿社区·新民社区·封窦社区·南桥社区
·双桥村·安乐村·渌井村·香积村·凤凰村·兴云村·天平村·观音村·夕照村
(五)东升镇(文昌西路216号)
·东盛社区·济川社区·黄桷社区·尖山子社区·盐井社区·道坪社区
·朝阳村·三官村·锁水村·玉帝村·关帝村·桦树村·黄岭村·胡梁村·东林村·川祖村·踏水村·金凤村
(六)骆市镇(正街22号)
·双溪社区·竹林社区·沿码社区·小蓬社区·和平社区
·杨柳村·崆峒村·建通村·游乐村·新华村·温祖村·圣水村·花寨村·三溪村·千佛村·仁和村·华光村·望君村·凤君村
(七)黄渡镇(政府街21号)
·渡河社区·二龙社区·玲珑社区
·晨钟村·坪上村·兰武村·中合村·将军村·宗祠村·金山村·文武村·康寨村·马滩村·舞凤村·十龙村
(八)小桥镇(工农路38号)
·万寿宫社区·向阳社区·四喜社区
·工农村·五里村·垛梁村·白岩村·刺巴村·顶山村·武安村·铁顶村·子槽村·老街村·龙岩村·茶塆村·祁庙村
(九)灵鹫镇(文昌街100号)
·文昌社区·会龙社区·小山社区
·库路村·青岩村·青羊村·染坊村·界兴村·大石村·大灵村·平桥村·墩子村·带河村·河湾村·鲁班村·马包村·青山子村
(十)老林镇(环林街34号)
·翰林社区·禹王宫社区
·吹角村·七照村·猫顶村·黑马沟村·麻柳村·灵滩村·小龙村·龙跃村·龙腾村·龙岭村·双龙村
(十一)木垭镇(复兴街122号)
·兴盛社区·龙伏社区
·铜鼓村·来顶村·梨树村·双树村·月枷村·锡山村·新寨村·金龙村·耳岩村·库湾村
(十二)消水镇(白鹤街48号)
·琵琶社区·普岭社区·永红社区
·金铧村·新渡村·白鹤村·老观村·峰台村·双石村·思凤村·湾滩村·头洞村·固周村·黑马村·花桥村·酢坊村
(十三)双流镇(新街12号)
·木桥社区·金堂社区·孔雀社区·双河社区
·梅坡村·双店村·龙凤村·九龙村·福祠村·猴包村·高桥村·长岭村·马铃村·方寨村·槐花村·火岭村·虎坪村·合面村·天宫村
(十四)绿水镇(绿河街1号)
·安固社区·文殊社区·沙桥社区
·合水村·歌扬村·透龙村·龙泉村·猴坪村·锁口村·石桥村·群力村·浮山村·川洞村
(十五)蓼叶镇(天池街179号)
·天池社区·高码社区
·大佛村·砚台村·白坡村·太公村·太阳村·阳关村·毛官村·二郎村
(十六)新店镇(新政街47号)
·照珠社区·法堂社区·红新社区
·老店村·高龙村·蓼叶村·龙顶村·帽合村·鲜鱼村·飞龙村·千坵村·梓坝村·罗宽村·大田村·文高村
(十七)回龙镇(文昌巷1号)
·幸福社区·丰产社区·增产社区·向荣社区
·六方村·石牛村·天台村·鹞岩村·萝卜山村·石桅村·团山村·翻身村·龙骨村·三清村·野马村·金竹村·龙坝村·永兴村
(十八)星火镇(星柏街8号)
·梓橦社区·燎原社区·含宝社区·开科社区·柏坪社区·草街子社区
·彼岸村·宝峰村·骑龙村·自生村·梨木村·联升村·金盆村·禅林村·永宁村
(十九)西桥镇(得胜街5号)
·得胜社区·七涧社区
·新河村·太平村·太极村·黄梨村·永角村·四路村
(二十)望龙湖镇(茶盘社区3号)
·凉风社区·茶盘社区
·张鹏村·湾凼村·双木村·连山村·罐坪村·道林村·插旗村·青龙村·凤头村·古佛村
(二十一)青山镇(正南街2号)
·青山社区·三兴社区
·铺垭村·顺水村·开源村·龙禹村·山北村·双马村·马坪村
(二十二)木顶乡(旭阳街1号)
·金垭社区·清源社区
·罗安村·兴旺村·银水村·刺门村·莲台村·红豆村·石板村
(二十三)明德乡(凉井街2号)
·爱国社区
·石狮村·明渠村·烂泥村·和天村·干河村·干洞村·子丫村
(二十四)太蓬乡(双峰街33号)
·三元社区·蓬山社区
·国林村·响水村·大营村·蓬溪村·兴福村·轿顶村·红花村·石笋村
(二十五)柏林乡(青松社区5号)
·合兴社区·青松社区
·龙宫村·玉星村·四合村·长滩村·七里村·屋基村·烽火村·糖房村·松花村·独立村·马项村
(二十六)悦中乡(新星街1号)
·六合社区·三合社区
·钟山村·天星村·板凳村·田坝村·长寿村·龙潭村
(二十七)大庙乡(万通街377号)
·通天社区·南岳社区
·古楼村·锣鼓村·木家村·东沟村·鸡山村·锅厂村·白庙村·兰湾村·高庙村·新光村·全福村·高山村·三元桥村
(二十八)安化乡(向阳街1号)
·龙古社区
·牛尾村·灯笼村·河口村·黄金村·爬山村
(二十九)清水乡(东阳街125号)
·清水湖社区·福源社区
·双井村·银鸽村·丰收村·土塘村·水磨村·方井村·军营寨村
位置境域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东部,地处巴河、嘉陵江之间,介于东经106°25'45"~106°58'10"和北纬30°54'36"~31°24'25"之间。北与仪陇县相依,东北与平昌县接壤,东南与渠县毗邻,西南与蓬安县相连,面积1635平方千米。
营山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营山图志
营山县地跨盆北低山和盆中丘陵两个地貌区。地势北高南低,略向东南倾斜。山脉纵卧,坡缓谷宽;平坝横贯,田畴衍沃。境内地层平缓,方山地形显著。地形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冲积平坝狭小,平均海拔400~500米,一般相对高度200米左右。东部陈大寨山,主峰高889米,为全境之巅;最低点在四喜乡于家滩,海拔254.7米。由北而南依次出现低山、丘陵、浅丘平坝地貌,南部边缘有低山丘陵点缀。水文
营山县境内有仪陇河、消水河、营山河、流江河等主要河流,以及众多溪沟小河。流域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仪陇河和消水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条,50~100平方千米的溪河6条。主要河流多从西北部入境,斜穿县城,在东南部出境。以仪陇河为主干,消水河,营山河分别从东西侧在黄渡与仪陇河相汇,黄渡以下始称流江河,整个水系呈树枝状。除西南部的新民河、回龙河、增产河、南溪河属嘉陵江水系外,其余皆为渠江水系,统属嘉陵江流域。境内河流多从西北、东北流向东南,蜿蜒曲折,河网分布不均,密度差异较大,低山区,降水较多,地面坡度大,多为源短少水的溪流,河网较密。浅丘平坝区降水较少,地面平缓,地表径流少,水系不太发育,河网较疏。
气候
营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早、夏热、多秋绵雨、冬暖、霜期短、云雾多、风速小、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1981~2010年30年气候值一年平均气温17.2℃,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4.0℃;年平均降水量1068.0毫米,5~10月降水量857.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0%;年平均相对湿度83%,最小相对湿度12%;年日照时数1205.4小时,占可照时数28%;年平均风速1.1米/秒;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平均燕发量1002.6毫米,年雷暴日数30.5天。
水资源
营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9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5.98亿立方米,占54.3%;过境水量4.25亿立方米,占38.8%;天然地下水资源流量7190万立方米,占6.57%。全县流江河、营山河、消水河的水能源理论蕴藏量为2万余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7150千瓦。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营山县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境内典型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阔叶林,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的特点,可供开发利用的有960多种。有大宗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木本植物中有蚕桑、白蜡、柑桔、油桐。
动物资源
营山县境内现存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野生无脊椎动物有:粮经作物害虫24种、果树林木害虫17种、卫生害虫15种、仓库害虫8种、益虫12种、药用及食用动物8种。常见野生脊椎动物有:鱼类15种、爬行类10种、鸟类37种、兽类18种。饲养的家畜、家禽、鱼类、虫类品种、数量均有增长趋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小灵猫、四川山鹧鸪、白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雀鹰、红腹角雉、灰鹤、长耳鹗、短耳鹗、穿山甲、赤狐、画眉鸟;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白鹭、董鸡、家燕、鹰鹃、乌梢蛇、锦蛇、豪猪、雉鸡、猪獾、青蛙、火斑鸠、秧鸡、八哥、乌龟、鳖。
矿产资源
营山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矿产种类较少,全县共发现各类矿产4种,分别为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天然气和高岭土;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正在开发利用的矿种为砖瓦用页岩和建筑用砂岩。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营山公安户籍总人口87.3万人,同比下降1.0%。其中,男性46.0万人,女性41.3万人;乡村人口69.9万人,城镇人口1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05人,出生率5.2‰。死亡人口4834人,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长率-2.6‰。年末常住人口61.5万人,城镇化率45.2%,比上年上涨0.6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营山县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20个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其余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藏族、壮族回族、彝族、布依族、瑶族、朝鲜族等。
综述
2022年,营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2.3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115.6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4.3%和65.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4:35.4:44.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413元,比上年增长3.0%。
2022年,营山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GDP的比重为5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3.0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3.7%。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2:46.9:42.9。
2022年,营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亿元,比上年下降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7亿元,比上年下降7.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9%。
2022年,营山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比上年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51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6元,比上年增长6.8%。
第一产业
2022年,营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50.8亿元,林业产值2.6亿元,牧业产值36.1亿元,渔业产值1.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
2022年,营山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073公顷,比上年增加1.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867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2762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4356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油菜籽面积16767公顷,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68.8%。蔬菜播种面积23489公顷,比上年增长4.6%。
2022年,营山县粮食总产量39.6万吨,比上年减少1.7%。其中,夏粮产量7.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秋粮产量32.2万吨,比上年减少2.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6.1万吨,比上年增长3.0%;蔬菜产量43.6万吨,比上年增长5.3%;园林水果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5.4%。
2022年,营山县生猪出栏79.3万头,比上年增长3.3%;牛出栏2.4万头,比上年增长8.4%;羊出栏39.6万只,比上年增长0.8%;家禽出栏947.7万只,比上年增长0.5%。猪肉产量5.8万吨,比上年增长2.3%;牛肉产量0.3万吨,比上年增长6.2%;羊肉产量0.6万吨,比上年增长2.0%;禽肉产量1.3万吨,比上年增长1.0%。禽蛋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4.9%。牛奶产量0.02万吨,比上年下降30.4%。
第二产业
2022年,营山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7.3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其中,采矿业增加值0.1亿元,制造业增加值55.1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1亿元。年末规上工业企业100户,比上年净增16户。
2022年,营山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4户。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3.7万平方米,增加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67.5万平方米,增加3.1%。
第三产业
2022年,营山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3.2亿元,增长13.8%。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5.1亿元,增长2.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4.7亿元,增长3.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3.4亿元,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4亿元,下降2.9%。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3.9亿元,增长13.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6.3亿元,增长12.9%。
营山县交通
公路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公路总里程311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千米。全县等级公路里程3012千米,其中一级公路35千米。
过境高速:南大梁高速公路、巴南广高速公路、营山—达州高速公路、营仪阆高速公路。
铁路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有过境铁路路2条(其中在建1条),设有营山站。
过境铁路:达成铁路、成达万高铁(在建)。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有客运企业6家(其中班线客运1家、出租客运4家、公交客运1家),班线客运车辆292辆,出租汽车200辆,已开通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84辆。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敬健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孔北川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 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6月 |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共有高科技产业企业10户,科技兴农引进新品种8项,引进新技术4项,建立示范基地12个。全年重点转化科技成果4项,技术交易14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有各类学校150所(不含村小),招生19198人,在校学生97462人。其中,小学28所,招生5727人,在校生41164人。初中56所,招生8030人,在校生24946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3768人,在校生1170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651人,在校生336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2人,在校生283人。成人教育学校(含技术培训)1所。幼儿园56所,在校生159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高考质量继续保持历史较好纪录,年内参加普通高校考试的人数为4073人,普通高校招生上线人数4063人。职业教育方面,参加各类成人高校考试人数666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737科次。
营山县城区学校共有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艺术特色学校1所,市级示范学校7所。
营山第二中学
营山县城区的主要学校有营山中学、营山二中、营山第三中学(营山职高)、化育中学、乡镇主要学校有营山小桥中学、营山双河中学。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文化下乡共演出78场,观看人数达35万人。广播喇叭数4378个,乡镇广播站2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9.9%。全县电视总用户8.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9%。
体育事业
2022年,营山县共有体育场馆5个,符合“两场一池一房”要求场地1个,新建全民健身场所1处,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1个。体育人才输送14人,其中,省单项运动学校人才输送13人,体育大专院校人才输送1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有592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27张,卫生技术人员372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11人,注册护士1634人。全年总诊疗人次357.5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次66.2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222.8万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营山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5.0万人。全年劳务输出3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11人,登记失业率3.2%。
县名由来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池县更名为营山县,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故名。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多彩千坵旅游景区
多彩千坵旅游景区
耕读原乡·兴云景区
耕读原乡·兴云景区
红油,用料一般有菜油、辣椒面、生姜、大葱等,熬制红油时先倒菜油,待菜油烧至冒烟时,把火关小,随时下辣椒面、生姜等,熬至一定时间时再加生姜、大葱等调料。红油主要用于凉粉、凉菜、面食等。
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营山有名的地方小吃。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
营山板鸭
营山板鸭是营山独具特色的烧腊制品。它色泽金黄,清香味美,咸淡适口。板鸭分生板鸭、熟板鸭(又称卤鸭子、烧腊鸭)两种,生板鸭一般在“冬至”到“立春”前即可批量宰杀,这时气温低,生产出的板鸭保管时间长,可放到来年三、四月间,味质不会变。经过选鸭,宰杀去净绒毛,适量食盐,少量土硝,和配好的五香粉,均匀适量地抹在鸭的表层和内部,再用竹块撑开,分层次置于腌池。整形后,抹上一层香油,用文火烘烤,烤成金黄色放亮即成。可放入蒸笼或锅内蒸熟后即可剁食。熟板鸭,是卤好即食,具有独特风格。
营山凉面
营山凉面是四川省营山县的特色小吃,麻、辣、咸、香四味兼备,清凉爽口。因其面条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色香味俱佳而闻名。其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等化学物质,特辣、特香、特油。
营山咂酒
营山咂酒,风味独特,历史悠久,工艺考究,营养丰富。自唐宋以来,由民间饮料经过不断改进,逐步变成商品,成为宴席上的饮料。咂酒的主料是糯性优质高粱。经浸泡、蒸煮、摊凉、下曲、发酵、装缸密封储存等生产过程而成。正宗的咂酒,色体晶莹,酒精度适宜,味道甜美、不酸、不苦、不涩,饮用起来回甜爽口,营养物质易于人体吸收。
营山油豆腐
营山油豆腐,分干湿两种,油炸后立即用清水泡透的,人称“水油豆腐”;干的易于携带、贮存,一月内不致腐烂变质,成为外地客商和旅居异乡的营山人节日馈赠亲友的礼物。据传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在省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原料是黄豆、盐卤和菜油。生产流程大致分为泡料、粉碎、过滤、看浆、压胚和油炸等六道工序。油豆腐可烧汤、可煎炒,如以肉馅灌其中加以蒸或红烧。
通宝牛肉
通宝牛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料主要来自于本地山区散养的黄牛,这类牛多采食天然牧草,生长期三年以上,生长性能良好,膘肥体壮,肌肉丰实,通宝牛肉选其精肉做成,所以品质上乘。其次,烹制牛肉所需的辅材如花椒、八角、丁香、山柰、桂皮等均从全国各地精心批量选购,保证质量。
杨伯恺(1894~1949年),四川省营山县骆市镇杨家坝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民盟,任民盟中央委员兼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1949年12月7日在成都就义 。
邓锡侯(1889~1964年),营山县回龙乡人。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长、爱国人士、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1949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水利部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
文建明(1963~2014),1981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为中共营山县委常委、城南镇党委书记。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公务员等光荣称号。2010年11月30日,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2012年5月,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2021年8月,营山县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1月,入围四川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
2022年4月,营山县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市、县)名单。 同年,入选2022年四川省服务业强县(市、区)名单。
2023年11月,营山县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