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县 编辑
高县,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珙县、长宁县,西接叙州区,南界筠连县,北与宜宾市翠屏区相望,西南与云南省盐津县毗连,介于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之间,县境南北长61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32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高县辖13个镇。截至2022年末,高县常住人口37.9万人。高县境内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分别占43.88%。43.72%、12.4%。有大小溪河31条,分属金沙江和长江水系,其中南广河为县内最大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021毫米,无霜期360天。2023年,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5.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9.6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9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从产业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19.7%、76.3%,分别拉动GDP增长0.7、2.2、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38.7:43.6调整为16.8:36.9:46.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135元,增长6.5%。
中文名:高县
外文名:Gaoxian
行政区划代码:5115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宜宾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缘
面积:1323 km²
下辖地区:13个镇
政府驻地:庆符镇
电话区号:0831
邮政编码:645154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7.9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川Q
地区生产总值:215.97 亿元(2023年)
高县历史悠久,据已出土的石器证实,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战国
县境为西南夷境域,属夜郎国地。
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遣常頞开五尺道,县境乃归大一统的封建中央王朝。
西汉
元光五年(前130年),置南广县,为南广县地至南齐。
南朝梁
太清二年(548年),云南少数民族大姓爨瓒占据宁州,“袤延二千余里”,南广县因而荒废,今县境内遂为东爨“乌蛮”(彝族)繁居之地。
隋
大业三年(607年),后为僚人据有。
唐
开拓边地时,为安抚这一带少数民族,于此地置羁縻高州,隶于泸州,州治设在今陈村,辖轲巴、移甫、徒西3县,是为高县建置州县之始。
宋
熙宁八年(1075年),民族首领得个祥献羁縻10州之地,羁縻高州随之入淯井监。
政和四年(1114年),此地属于长宁军。
元
至元十七年(1280年),于此地置高州,隶马湖路,州治在陈村,后迁怀远寨(今文江镇凤凰山下)。
大德七年(1303年)后,高州改隶于叙州路。
明
洪武五年(1372年),降高州为高县,是为今高县之始建县。
洪武六年(1373年),隶叙州府。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高县复为高州。同时,治所由怀远寨迁至中坝(今县城南城),辖筠连、珙县2县。
清
顺治初,复降高州为高县。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道,高县隶下川南道。
民国三年(1914年),改下川南道为永宁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高县直隶四川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1日,高县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成立高县人民政府,属宜宾专区。
1950年2月,宜宾督察专员公署以宜秘字第23号令,将沐爱所辖14个乡镇归并高县。
1951年3月,内务部正式批准沐爱县并入高县(1953年10月划归筠连县管辖)。
1960年1月,庆符县并入。
1968年8月,宜宾专区更名为宜宾地区,仍属之。
1997年1月,属宜宾市。
至2012年领属辖地相沿未再变易。
高县
区划沿革
1997年,高县辖12镇12乡:文江镇、嘉乐镇、罗场镇、蕉村镇、庆符镇、可久镇、大窝镇、来复镇、胜天镇、月江镇、沙河镇、复兴镇、趱滩乡、腾龙乡、白庙乡、仁爱乡、落润乡、羊田乡、四烈乡、贾村乡、翻身乡、潆溪乡、庆岭乡、双河乡。县政府驻文江镇,距宜宾市区45千米。
2001年12月17日,高县政府驻地由文江镇迁至庆符镇。全县辖25个居委会、285个行政村。
2004年,高县辖12个镇(庆符、文江、沙河、嘉乐、大窝、罗场、蕉村、可久、来复、月江、胜天、复兴)、12个乡(腾龙、白庙、仁爱、趱滩、羊田、落润、潆溪、庆岭、翻身、四烈、贾村、双河)。
2005年10月8日,高县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24个乡镇调整为19个乡镇,撤销翻身、仁爱、腾龙、白庙、贾村5个乡建制。扩大4个乡镇行政区域。
2015年,高县辖12个镇(庆符、文江、沙河、嘉乐、大窝、罗场、蕉村、可久、来复、月江、胜天、复兴)、7个乡(趱滩、羊田、落润、潆溪、庆岭、四烈、双河)。
2019年8月29日,宜宾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撤销四烈乡,将其所属的希望社区、先峰社区、金星村、永华村、星光村、四烈村、大华村、苗儿村、水井村、店子村、阎村村、水塘村行政区域划归庆符镇管辖,庆符镇人民政府驻连心街4号。
撤销双河乡、潆溪乡和大窝镇,将原双河乡、原潆溪乡和原大窝镇石坝村、龙咀村、百花村、大滩村、陈垇村、新南村、土地村、燕子村、大屋村、天台社区1组和2组以及月江镇安全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来复镇管辖,来复镇人民政府驻同心街197号。
撤销庆岭乡,设立庆岭镇,以原庆岭乡和原四烈乡下华村、龙塘村、顺利村、中和村以及原大窝镇龙洞村、三块村、太源村、得印村、印田村、川洞村、先娱村、向阳村、天台社区3组所属行政区域为庆岭镇的行政区域,庆岭镇人民政府驻同庆街323号。
撤销羊田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罗场镇管辖,罗场镇人民政府驻建设路187号。
撤销趱滩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嘉乐镇管辖,嘉乐镇人民政府驻广乐街1号。
撤销落润乡,设立落润镇,以原落润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落润镇的行政区域,落润镇人民政府驻玺润街247号。
将胜天镇铜鼓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月江镇管辖。
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县政府驻地由文江镇迁至庆符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高县辖13个镇 。高县人民政府驻庆符镇兴盛路152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511525100000 | 文江镇 |
511525101000 | 庆符镇 |
511525102000 | 沙河镇 |
511525103000 | 嘉乐镇 |
511525105000 | 罗场镇 |
511525106000 | 蕉村镇 |
511525107000 | 可久镇 |
511525108000 | 来复镇 |
511525109000 | 月江镇 |
511525110000 | 胜天镇 |
511525111000 | 复兴镇 |
511525112000 | 落润镇 |
511525113000 | 庆岭镇 |
位置境域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境中南部,县境东邻长宁县、珙县,南界筠连县,西接叙州区,北连翠屏区,西南与云南省盐津县毗连。介于北纬28°11′—28°47′、东经104°21′—104°48′之间,东西最大横距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1千米,总面积1323平方千米。县城庆符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宜宾市中心城区35千米。
高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向乌蒙山脉的过渡地带,地处盆地南部边缘,金沙江下游南岸。地形狭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部、西部高于中部,海拔274—1252.1米,按地貌类型分为低山(深丘)、丘陵、平坝和中山。县境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分别占43.88%。43.72%、12.4%。
气候特征
高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021毫米,无霜期360天。
水系水文
高县境内主河南广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全县大多数溪流由西向东或由南向北流入南广河,注入长江。全县除南广河外,还有小河十一条,小溪十九条。全县水系共分为三个水系:即南广河水系,金沙江水系和关河水系。南广河水系共有小河九条,小溪十九条,集雨面积1273.18平方千米。金沙江水系有云溪河一条,集雨面积25.4平方千米。关河水系有双河一条,集雨面积28.33平方千米。南广河水系集雨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5.95%,其余金沙江水系,关河水系集雨面积分别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92%、2.13%。县境内集雨面积较大的除南广河外,其它主要河流有宋江河、清溪河、二夹河、姜家河、贡溪河、江地河。
土壤类型
高县土壤资源丰富,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表明,全县土壤归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4类,8个亚类,24个土属,52个土种,25个变种。
植被条件
高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娄山北侧两端植被小区。以绿苔地衣为主的植被遍布全县。木本植物有250种以上。草本植物达260余种。
土壤资源
高县土壤成土母质复杂,肥力差异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特偏低,缺素土壤占有一定比重,高产稳产农田较少,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占土壤面积的65.28%。
(1)水稻土是高县主要土壤类型,是人工水耕熟化和长期栽培水稻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由3个亚类,11个土属、26个土种组成。面积24960.2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8.89%,土壤面积的21.84%。
(2)潮土只有潮土1个亚类,2个土种。全县潮土面积219.93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0.16%,土壤面积的0.20%。
(3)紫色土在县境分布较广,从丘陵到山地,从向斜到背斜,均有大面积紫色土出现。紫色土系由白垩系夹关组,侏罗系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群,三叠系飞仙关组母岩风化发育而成。紫色土按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划分亚类,按母岩特性划分土属。紫色土共分3个亚类,8个土属,17个土种,面积63975.8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8.43%,土壤面积的55.99%。
(4)黄壤多分布于背斜轴部及两翼的低山和漕坝处,由三迭系须家河组黄色砂页岩,雷口坡组、嘉陵江组石灰岩和少量老冲积物及二迭系峨嵋山玄武岩发育而成。黄壤土类共分1个亚类,4个土属,7个土种,面积25104.87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9.00%,土壤面积的21.97%。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高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40767.56公顷(611513.40亩)
其中,水田14710.37公顷(220655.55亩),占36.08%;旱地26057.19公顷(390857.85亩),占63.92%。来复镇、庆符镇、沙河镇等3个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37.91%。
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40767.56公顷,占全县耕地的100%。
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地区的耕地40767.56公顷,占全县耕地的10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334.20公顷(20013.00亩),占3.27%;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968.55公顷(44528.25亩),占7.2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2035.86公顷(180537.90亩),占29.52%;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1368.29公顷(170524.35亩),占27.89%;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3060.66公顷(195909.90亩),占32.04%。
二、园地9142.45公顷(137136.75亩)
其中,果园1380.73公顷(20710.95亩),占15.10%;茶园4081.53公顷(61222.95亩),占44.64%;其他园地3680.19公顷(55202.85亩),占40.26%。园地主要分布在罗场镇、落润镇、来复镇等3个镇,占全县园地的42.23%。
三、林地53148.77公顷(797231.55亩)
其中,乔木林地39838.94公顷(597584.10亩),占74.96%;竹林地10117.78公顷(151766.70亩),占19.04%;灌木林地600.25公顷(9003.75亩),占1.13%;其他林地2591.80公顷(38877.00亩),占4.87%。林地主要分布在文江镇、庆符镇、来复镇、可久镇等4个镇,占全县林地的49.39%。
四、草地91.04公顷(1365.60亩)。全部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来复镇、庆符镇、文江镇等3个镇,占全县草地的42.87%。
五、湿地39.20公顷(588.0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主要分布在庆符镇、文江镇等2个镇,占全县湿地的66.6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996.18公顷(194942.7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1283.46公顷(19251.90亩),占9.88%;村庄用地11455.42公顷(171831.30亩),占88.14%;采矿用地171.27公顷(2569.05亩),占1.3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6.03公顷(1290.45亩),占0.66%。
七、交通运输用地2438.29公顷(36574.35亩)
其中,铁路用地103.78公顷(1556.70亩),占4.26%;公路用地816.14公顷(12242.10亩),占33.47%;农村道路1518.09公顷(22771.35亩),占62.26%;港口码头用地0.28公顷(4.20亩),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90.52公顷(47857.80亩)
其中,河流水面2008.31公顷(30124.65亩),占62.95%;水库水面共441.95公顷(6629.25亩),占13.85%;坑塘水面495.96公顷(7439.40亩),占15.54%;沟渠113.23公顷(1698.45亩),占3.55%;水工建筑用地131.07公顷(1966.05亩),占4.11%。来复镇、庆符镇、文江镇等3个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39.04%。
植物资源
高县境内木本植物250多种,草本260多种。乔木多为马尾松、杉木、柏木、湿地松、火炬松、喜树、桉树、红椿、桤木、大头茶、润楠、合欢、南酸枣、青冈、香樟、四川木姜子等;竹类有慈竹、黄竹、楠竹、苦竹、斑竹、水竹、绵竹、撑绿竹、巨竹、麻竹等;经济树种有茶、桑、油桐、黄栀子、桃、李、梨、柠檬、柑橘、油茶等;灌木有槲栎、马桑、蔷薇、楤木、杜英、乌泡、盐肤木、柃木、杜鹃等;草本有白茅、芭茅、芦苇、风尾蕨、铁芒箕、里白等;珍稀濒危植物有桢楠、银杏、杪椤、红豆树、红豆杉等。
动物资源
高县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水禽类和兽类五大类。爬行类动物主要有菜花蛇、乌梢蛇、岩斑蛇、棋盘蛇等,属全县分布,汉王山一带有玉斑绵蛇生存。两栖类野生动物有大倪(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南广河流域。青蛙、蟾蜍分布于全县农田、小塘、溪沟。鸟类主要有麻雀、林雀、画眉、棕背伯劳、松鸦、大山雀、喜鹊、白头翁、黑卷尾、红嘴相思鸟、岩鹰、猫头鹰、雉鸡、鸳鸯、夜莺、白腹锦鸡等。其余农林益鸟全县范围内有分布,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鸳鸯、红嘴鸥、红隼、斑头鸺鹠在全县范围内时有发现。水禽类野生动物有白鹭等鹭科动物及普通秋沙鸭、大麻鸭、黑颈鹧鸪、秧鸡等,主要分布于全县河流、湖泊、农田。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绿头鸭,分布于县内少数地方。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斑羚、豹猫、林麝,穿山甲在罗场、可久靠云南一带有所发现,斑羚、林麝在来复鸡爪山曾经发现过,豹猫在汉王山时有发现。红夹长嘴松鼠、果子狸、豪猪、草狐在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草兔分布在全县各地。
矿产资源
高县境内已查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属、能源矿产、水气矿产、非金属矿产共4大类21种,即铁、铜、天青石、烟煤、无烟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矿泉水、温泉(地热)、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页岩、耐火粘土、塑性粘土、重晶石、方解石、绿豆岩、玄武岩、紫砂泥岩。探明地质储量:无烟煤56455.5万吨,烟煤(表内外)3200万吨,石英砂岩800万吨,紫砂泥岩4085万吨,石灰岩总储量估算8—10亿吨,页岩2017.401万吨,砂岩505.75万吨。
综述
2023年,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5.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9.6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9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从产业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19.7%、76.3%,分别拉动GDP增长0.7、2.2、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38.7:43.6调整为16.8:36.9:46.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135元,增长6.5%。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GDP比重为6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9.7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3亿元,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高县统计入库本年新开工项目242个,本年施工项目个数486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2%。按结构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0%,占全年投资比重为37.6%,产业投资增长31.4%,占比为22.8%;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9.8%,占比为22.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2.1%,占比15.2%;其他投资增长36.4%,占比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0%,其中工业性投资增长3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含分摊),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54.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
财税收支
2022年,高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3.68亿元,增长1.1%。全年地方公共预算支出31.55亿元,增长11.2%,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7.8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6亿元,教育支出6.96亿元。
人民生活
2022年,高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9元,比上年增长4.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65元,增长4.3%。其中,工资性收入22946元,增长3.1%;经营净收入9205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4419元,增长5.0%;转移净收入7796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81元,增长6.5%。其中,工资性收入6963元,增长6.4%;经营净收入10191元,增长6.2%;财产净收入605元,增长7.0%;转移净收入4223元,增长7.0%。
2022年,高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94元,比上年增长4.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50元,增长4.3%;其中,衣着支出增长3.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9.1%、交通通信支出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90元,增长4.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6.0%、居住支出增长2.0%。
2022年,高县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40.0%,农村为39.6%。
第一产业
2022年,高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0.86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3.64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21.16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1.19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3亿元,增长8.6%。
农业
2022年,高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万亩,比上年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96万亩,增长4.1%;糖料播种面积0.20万亩,增长7.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2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35万亩,增长6.0%;瓜果类播种面积0.32万亩,增长47.7%。全年保有茶园面积30.6万亩。
2022年,高县粮食产量25.9万吨,比上年下降3.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万吨,增长1.0%;大春粮食产量24.9万吨,下降3.8%。经济作物中,茶叶产量2.18万吨,增长9.9%;油料产量1.73万吨,增长6.1%;糖料产量0.36万吨,增长9.0%;中药材产量0.02万吨,增长26.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1.52万吨,增长4.8%;瓜果类0.34万吨,增长49.8%。
林业
2022年,高县完成造林面积46公顷,年末全县森林面积79.6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0.3%。
畜牧业
2022年,高县肉猪出栏48万头,比上年增长4.0%;牛出栏1.3万头,增长3.1%;羊出栏3.13万只,增长7.6%;家禽出栏484.57万只,增长1.3%;蚕茧产量11198吨。年末生猪存栏29.83万头,下降2.4%;猪肉产量3.59万吨,增长7.3%。
渔业
2022年,高县水产养殖面积425公顷,水产品产量5752吨,比上年增长2.5%。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高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6.3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2万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高县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71户,其中达到国家中型及以上企业规模的企业有7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99亿元,比上年下降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7%。全部工业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5.3%;制造业增加值下降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4.6%,其中轻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55.5%,重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6.5%;非公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41%。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4%,商品混凝土下降15.7%,精制茶下降69.7%,水泥下降25.4%,砖下降23.4%,蚕丝增长7.5%,白酒增长3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22.46亿元,比上年下降38.6%;利润总额-0.53亿元,下降107.7%;总资产负债率为57.9%。2022年,高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福溪电厂)综合能耗折合标煤129.77万吨,规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31吨/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33.0%,单位GDP能耗下降0.2%。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9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4.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部建筑业增加值32.47亿元,增长4.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0.11万平方米,下降2.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99万平方米,下降12.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4.42万平方米,下降23.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高县在统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73户,其中法人企业49家,个体经营户24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49户,其中法人企业21家,个体经营户28家。全年,全部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5.38亿元,增长3.9%;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3.45亿元,下降1.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0.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68亿元,增长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43亿元,增长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3.91亿元,增长0.5%;商品零售额66.2亿元,增长0.5%。在限额以上贸易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218.3万元,增长42.4%。
对外经济
2022年,高县货物进出口总额0.11亿元,其中出口0.11亿元,增长103.8%。
招商引资
2022年,高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个,协议投资金额210.45亿元,新开工亿元项目10个,引进国内省外到位投资44.69亿元,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211.32万元。
房地产业
2022年,高县有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9家,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15个。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21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住宅投资16.02亿元,增长6.9%。
旅游业
2022年,高县接待旅游人数56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368.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各项存款余额为196.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亿元,增长9.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156.54亿元,增长13.1%。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2.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72亿元,增长21.7%。
交通
高县县城距宜宾机场50千米、距长江航运码头55千米、距渝昆高速公路进出口40千米、距金筠铁路怀远站8千米。随着宜(宾)庆(符)一级公路和宜(宾)昭(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高县融入宜宾半小时经济圈。
截至2022年末,高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710.1千米,其中等级公路2466千米,高速公路94.8千米。
运输
2022年,高县公路总周转量75109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3.0%。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5辆,登记网约车114辆,城市公交线路3条,公共汽(电)车营运车27辆,民用汽车拥有量3.69万辆。
科技事业
2022年,高县获得授权专利27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新增注册商标412件。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13512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5614人;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87个。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59所,在校学生68891人,在校学生数比上年下降6.2%;教职工总数5118人,其中专任教师4691人,专任教师数增加277人。全县有公立幼儿园38所,幼儿园专任教师678人,幼儿园入园人数11468人。年末共有小学58所,小学专任教师1808人,小学招生人数3896人,在校小学生29404人。有普通中学2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59人;初中招生人数5641人,初中在校学生1701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0%;高中招生人数2356人,高中在校生6640人,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为93.6%,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0.1%。2022年,高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46人,招生1419人,在校学生436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有公共图书馆藏书7.92万册;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80%,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无线电视转播32套,有线电视转播160套;有影院2个,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51.38万平方米。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有国家一级裁判27人,国家二级裁判218人,国家三级裁判123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12个,医院7个,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330个。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2173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423人,有执业(助理)医师758人,注册护士1060人;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妇幼卫生技术人员73人,妇幼保健机构执业(助理)医师19人,妇幼保健机构注册护士35人。全县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8人。
社会保障
2022年,高县城镇新增就业50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2%。
2022年,高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9.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1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2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4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03万人。
截至2022年末,高县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277床。年底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17户、1415人,全年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25.6万元;年底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202户、10236人,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893万元,农村传统救济人员25人。
环境保护
202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建成区18.21平方千米,垃圾处理站13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厂14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2.0%。
地名由来
高县境汉为南广县地。自唐以后,均因山川险峻而以“高”字命名。
据《郡县释名》四川卷下载:高县“治南有眺远山,即云崇冈,其峰最高,登之则四远皆可眺望。旧志所谓崇峦崄者此也,县之名高以是。”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高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高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
七仙湖湿地公园 位于复兴镇,旅游区面积60平方千米,属浅丘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5℃,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林业用地面积2730公顷,森林面积2613公顷,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0%;七仙湖属市级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被四川省列为首批湿地公园,总投资1.04亿元。优质茶园1亩,已初建成川南茶花“博览园”,品种达378个。 | |
胜天红岩山旅游景区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盆周山区,宜宾市主城区南郊,高县东北部,距宜宾市区30千米,长宁县城20千米。景区面积42平方千米,属于浅丘和深丘相结合的区域,海拔310—760米。宜竹高等级旅游路和宜珙二级公路沿山脚而过,距宜竹路11千米,距宜珙路15千米,与宜宾市翠屏区、蜀南竹海长宁接壤,到宜宾市市区仅需半个小时。景区风景秀丽,融山、水、林、情于一体。 | |
高县可久红岩山旅游景区 可久镇半边寺位于可久镇东侧,距高县县城12千米,有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半边寺,红岩山为高县第一高峰,区内海拔800米的山段主要生长针叶林和阔叶林植物。本区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区内年平均气温15.8度,无霜期240—280天,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性好,是理想的休闲避暑之地。半边寺始建于明朝末年,该寺面临悬崖,背靠峭壁,寺中有很多精美的佛像,保存较完好的还有12躯摩岩造像。 | |
庆岭乡文武田园 文武村位于庆岭乡西北部,背靠七仙湖,距场镇5千米,来沙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十分便捷。文武村四面环山,封闭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特有的自然风貌,小梯田分布广泛,自然风光优美独特,为开展田园观光、体验民族风情、娱乐休闲等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文武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众多,形成天然的“漩孔”。群众为了种田驻水之需要,筑起田坎围起“漩孔”,呈七个大小不一的圆形。远处望去,七个圆形围绕了文武小岛,形成了特有的“七星拱月”自然景观。 | |
阳翰笙故居 坐落于罗场镇南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故居呈三合头院落形成,坐北朝南,总体由主体房、院坝、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163平方米。主体房建筑面积约319平方米。阳翰笙原名欧阳本义,高县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中共党总支书记。民国十八年(1929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抗日战争期间创作《八百壮士》《青年中国》《日本间谍》《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等爱国影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话剧《三人行》等。 | |
李硕勋纪念馆 李硕勋故居位于庆符镇东门街,属清末川南民居。已150年左右。占地面积464.6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为238.50平方米。故居为中式串架木结构的小青瓦平房,有烈士生前的居室、书房及赵君陶、李鹏母子住过的卧室等共11间。李硕勋从1903年—1920年在这里渡过了他的少年时代。1994年,高县人民政府将居民迁出恢复原貌,1995年被定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中外游人数十万余人。 |
羊田粉条 羊田与云南昭通接壤,地处盆地边缘,气候温润,土壤粘中带沙,为典型的红壤,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因此出产的红薯皮红内白,淀粉含量非常高并有多种营养元素。羊田粉条取材天然优质红薯,经传统手工制造,完全有百分之百天然红薯淀粉制成,久煮不烂,入口化渣,晶莹剔透。祖上世代农民,乡里农家,爱以粉条入菜,尤其煮火锅,必不可少。 | |
沙河豆腐 自清代已驰名,有数百年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沙河名厨张银安制作形成特色,具有鲜、香、嫩、脆、爽的风味。1995年7月,时任宜宾地区行署专员的周继尧品尝沙河豆腐后即兴为“罗友才豆腐饭店”题辞;1991年宜宾地区行署专员刘鹏在“郑永利豆腐”吃了沙河豆腐后,称赞说“比成都的麻婆豆腐还要好吃!”李鹏总理1998年回家乡高县时,专门在翠屏山庄品尝沙河豆腐,并赞不绝口。沙河豆腐由原来的几个单一品种发展为200多个。有麻辣豆腐、芙蓉豆腐、五彩豆腐、口袋豆腐、香煎豆腐、怀胎豆腐、蛋皮豆腐、金牌豆腐等白油味、红油味、麻辣味等。 | |
沙河板鸭 选用肥瘦合适,未下过蛋或未换过毛的沙河饲养的嫩鸭。宰杀后,去毛,剖腹取出肠肝,放入卤缸,加入独特的配方香料腌制。腌制时间因季节而异。腌制后,将鸭取出,用竹片撑开,以风能吹到鸭体的每个部位为度。吹干水分后,再用独特的燃料升起微火反复熏炙翻烤,即为成品,是获得农业部认可的绿色食品。沙河板鸭有利于长时间保存,长途运送,有利于进一步深加工,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制成不同的菜肴,如红烧板鸭、杂烩板鸭、清蒸板鸭、油酥板鸭、糖醋板鸭、麻辣板鸭。 |
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阳翰笙,罗场镇人
3、留学莫斯科的红军高级将领张锡龙,庆符县人
优质出口茶基地县。
四川省省茶叶良繁基地。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四川省蚕桑基地县。
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基地县。
四川省最具活力十大特色县。
四川省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集群试点县。
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试点县。
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
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2017年12月14日,高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11月,高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0年6月29日,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高县被命名为四川省生态园林县城。
2021年2月25日,中共高县委员会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2021年3月,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
2022年,高县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3年8月,入围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