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孚县 编辑
道孚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0°32′-101°44′,北纬32°21′-30°32′。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与丹巴县,西同新龙县,南和康定市、雅江县相连,北与炉霍县及阿坝州的金川县、壤塘县接壤相邻。幅员面积7053平方公里。道孚县辖区面积7053平方公里,辖4个镇、18乡,2022年,公安户籍户数为14456户,55354人,其中:城镇人口9814人。2022年道孚县常住人口53311人。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22年,道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2020年2月18日,退出贫困县。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中文名:道孚县
外文名:Daofu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
面积:7053 km²
下辖地区:7个镇、12个乡
政府驻地:鲜水镇
电话区号:0836
邮政编码:626400
气候条件: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3311 人(2022年)
著名景点:亚拉风景区、惠远寺
车牌代码:川V
地区生产总值:15 亿元(2022年)
方言:康巴藏语、西南官话
行政代码:513326
道孚县
汉武帝时置沈黎郡,以鲜水为关缴,道孚史称为牦牛檄外地。
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册封境内十土百户。雍正七年(1729年),境内由明正、丹东、麻书、孔撒四土司分治。宣统三年(1911年),建制道坞设治局。
民国元年(1912年),建制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孚”意为“信任”,表现当局对该地和平安定,以及长官能够治理好百姓的信任和希望。道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二十年(1935年),设西康宣慰使公署驻道孚。1936年,红军长征经道孚,成立道孚县博巴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道孚县城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州。1978年撤销乾宁县,所辖协德、扎坝2区划归道孚县。
1990年道孚县辖5区、1镇、22乡,县治鲜水镇,距州府康定219公里,离省会成都585公里。
2000年,道孚县辖2个镇、20个乡,2010年,道孚县辖2个镇,20个乡。
2021年8月,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至2011年底,道孚县户籍人口5529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2‰,人口出生率11.37‰。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其中以藏民族为主体,约占总人口的89%。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孚县常住人口为53378人。
2022年,道孚县公安户籍户数为14456户,55354人,其中:城镇人口9814人。全县常住人口5331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305人,城镇化率23.08%;2022年全县人口出生率(公安)12.3‰,死亡率9.89‰,人口自然增长率2.42‰。
地理位置
道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0°32′-101°44′,北纬32°21′-30°32′。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邻康定市,东北与丹巴县相接,北与阿坝州金川县连界,西与炉霍县接壤,南与雅江县为邻,西南与新龙县毗连。全县东西116.24公里,南北长132.44公里,幅员面积7053平方公里。
道孚县
地形地貌
道孚县
道孚县境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东北高,东南略低,东西长116.24公里,南北宽132.44公里,大雪山从东北延伸入境与横断山的支脉白日山相连,成为道孚县境内的主要分水岭。境内有名称的山、峰、垭共107处,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平均海拔3245米。按地形大体分为:东部八美山原宽谷区,西南部尼措、瓦日山原河谷区,南部扎坝高山峡谷区,北部玉科为高原高山区。
气候
道孚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8.2℃,年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4.3℃,年最高气温为29.9℃。年平均降水量为633.6毫米,平均日照2296.95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113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其特点是春夏不分明,冬长夏短,冬寒干燥。
水文
道孚县属大渡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玉曲河、却瓦鲁科、五重柯、干尔隆、沙冲河等114条,流域面积2452.2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11.97亿立方米,另有温泉9个,湖泊53个;属雅砻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鲜水河、庆大河、茶垭河等427条,流域面积为5094.515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9.47亿立方米,另有温泉7个,湖泊73个。2011年道孚县水域总流量为41.4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3.8万千瓦。
矿产资源
道孚县地处三叠纪沉积盆地发育区,矿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开发潜力大,道孚县已有金、银、钨、锡、铌、铍、锂、钽、水晶等九大高值矿种,也有可供地方利用的铁、泥煤、石灰岩、温泉等固液体矿产资源。总计有矿产资源7类14种56处产地。
道孚县有八美农戈山多金属大型矿床,含铅、银、铜;玉科极生沟钨锡矿床;麻孜菜子坡187.1万吨藏量的小型富铁矿。
生物资源
至2010年底,道孚县有林地面积141913.5公顷,活立木蓄积8313607立方米,森林资源覆盖率为13.58%,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桦、青杠、高山柏、杨、沙棘等,经济林木有苹果、花红、甜杏、蜜桃、核桃、花椒、山梨等。
珍稀野生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雪豹、金雕、胡兀鹫、西藏野驴、褐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棕熊、小熊猫、细嘴松鸡、藏马鸡、岩羊、盘羊等,并盛产虫草、贝母、羌活、雪莲花,大黄、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松茸、对鸡油菌、羊肚菌、大脚茹等食用菌类倍受中外消费者青睐。
道孚县境内不同海拔的层状地貌,构成了多层次的不同生物种群,群落的立体分布特征。林种植被主要有5科10属20种,草种植被主要有56科158属321种。野生药用植物78科302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40种,其它野生动物有26种。
水利资源
道孚县
土地资源
截至2010年底,道孚县有耕地0.81万公顷,有天然草地41.67万公顷,林地31.18万公顷。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林东升 |
县长 | 伍金泽仁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呷沙东周 |
县政协主席 | 琼措 |
参考资料 |
|
综述
2018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亿元,增长(同比,下同)7%;工业增加值0.85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8万元,增长10.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78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22元,增长10.3%。
2019年,道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04万元。
2022年,道孚县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增长1%,排13位。其中:第一产业2.91亿元,增长3.9%,排12位;第二产业1.63亿元,同比降2.0%,排12位;第三产业(服务业)10.46亿元,增长0.4%,排17位。完成工业增加值0.98亿元,同比降3.6%,排1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34.5%,排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亿元,同比降0.6%,排1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31元,增长4.4%,排17位。农牧民人均收入15396元,增长6.3%,排14位。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76万元,增长111.7%,排1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9.4:10.9:69.7。
第一产业
2022年,道孚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818万元,增长4.19%。完成增加值35144万元,增长8.5%。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5300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000亩;蔬菜播种面积1020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254吨,油料作物产量2570吨。蔬菜产量16610吨。2022年末各类牲畜出栏35100头(只);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23230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397吨,全年奶产量6400吨。
第二产业
道孚县
2022年,道孚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8967万元;其中:砂石行业7943万元,占总产值的40.8%;电力行业6109万元,占总产值的32.2%;其他行业4915万元,占25.9%。工业增加值9480万元,增长14.4%;其中砂石行业3765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9.7%;电力行业3404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5.9%;其他行业2311万元,占总增加值的24.4%。
第三产业
2022年道孚县接待游客18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
2022年,道孚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3万元,同比下降0.6%。
财政
2022年,道孚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579万元,同比增111.7%,税收性收入13769万元,增70.8%。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52974万元,同比增4.5%。在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0781万元;教育支出20486万元,科学技术服务支出23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682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03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855万元,城乡社区服务支出9188万元,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5250万元。
金融
2022年末,道孚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221827万元,同比增10.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426万元,增11.3%;各项贷款余额92918万元,增14.7%。
文化
2022年,道孚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图书8千余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527余户。
民生
2003年道孚县重点解决25965人的温饱问题,推动全县扶贫开发:一是解决20个村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人均年增收不低于100元;二是巩固和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年人均增收不低于120元。
教育
2022年末,道孚县共有幼儿园29所,在校幼儿2168人;小学13所,在校小学生5144人,小学专任教师298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2所,在校初中学生2377人,初中专任教师175人;普通高中一个,在校高中生337人,高中专任教师21人。
人民生活
2022年,道孚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4元,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531元,增长4.4%,增加152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21798元,增长4.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7%,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96元,增长6.3%,增加90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81元,增长4.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8%,下降0.7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22年末,道孚县有医院、卫生院24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各类稳卫生机构床位数282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14人,其中:医生89人。有专业农业技术服务单位1个。
至2010年底,道孚县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床位数95张,卫生技术人员212人。完成16个乡镇卫生院和137个村级卫生室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群众为4.17万人,参保率90%。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亚拉风景区
亚拉风景区
惠远寺
惠远寺
八美土石林
八美土石林
龙灯大草原
格萨尔通龙灯大草原
道孚民居
道孚民居
尊胜白塔
尊胜白塔
扎坝大峡谷
鲜水河从遥远的康北草原奔腾而下,经炉霍县至道孚县,与纽日河汇合后,河床陡然变得狭窄,落差增大,轻歌曼舞的河水变成咆哮的野牛,直向南冲去,冲出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大峡谷。在这个非常偏僻、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山大峡谷里,数千扎坝人至今仍延续着类似泸沽湖,但较之更为奇特的走婚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爬房子”。
玉科草原
这是一个位于东经101°11′,北纬31°17′,面积1864平方公里的高原花园,这里一年四季神奇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辽阔草原、奇山、奇水、奇人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她就是曾被誉为“康巴阿勒泰”,但比阿勒泰更富魅力的道孚玉科草原。
灵雀寺
灵 雀 寺
墨石公园
墨石公园
2005年县内已有省道S303线、213线,与县道雅道路、道二路及乡村专用道构成公路网;已建成公路27条,通车里程达782.85公里,县城距州府康定215公里。
2022年道孚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8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864万吨公里。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82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1327户。全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2061户。
概述
道孚县民情习俗主要分婚姻、家庭、家族、丧葬、民间社团、礼仪、节目、禁忌等。
婚姻
道孚县境内为男娶女嫁,一夫一妻制婚姻。招赘(上门)也较普遍,入赘的男性在家庭、社会上的地方不受影响。也是有个别的一夫多妻(含姐妹共夫),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家庭,通婚范围不受族别限制,父亲血统不准通婚,姑姨表允许通婚,富有家庭中较多(称亲上加亲)。非婚(私生子)生子女不受社会歧视,绝无弱婴弃婴者。婚姻形式有:包办婚姻、自由婚姻、抢婚、走婚等。
婚礼仪式:娶亲前一天,男方请一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中年妇女及三四个带着梳篦、红头绳和穿戴饰物前往女家为所新娘洗头梳辫,向新娘祝福。女方也选一妇女作为伴娘。亲友邻居前来祝贺,赠送钱物、粮食。女家以青稞酒、糖果、肉等招待。唱歌跳舞欢庆通宵,男方在神厨前和新房中摆出“匹默”酥油吉祥花各一束,人生果两碗及酥油灯、茶气、藏毯等。迎亲当天,男女选派能说会道的至亲数人,带上哈达、礼品先行至女家,迎亲马队随后,在中途停留等待。
汉族婚仪为藏汉两仪结合式,新娘头顶红盖头,新郎戴礼帽,穿长袍马褂,新郎新娘拜堂,进洞房。摆席款待,对藏族来宾,按藏族习惯招待,夜晚市新房跳舞一并进行,十分热闹,解放后这种礼仪有所改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婚礼从前,新事新办。八十年代后,互有攀比,城乡均讲究大办婚礼持续3至5天,按送新用大小汽车,饮曲酒,抽高级香烟。山区则用大队人马,均着节日盛装,浩浩荡荡,耗费颇大。
家庭
藏族家庭常为父、母、子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人口一般5至7人,也有十多口之家。农区依附土地为生,牧区依附牛羊为生,农业春耕秋收大忙季节男女都参加农活,背肥、松土、除草都由妇女进行,男子外出搞副业,如伐木、打猎、淘金、经商等。
家族
藏族无姓氏。名前往往冠以村寨或房名,无家谱,藏汉结婚的后裔保留姓氏。
信藏传佛教,家有喇嘛为荣,一家所生数子,在家婚娶承祠的1人,须有1-2人去寺庙内当喇嘛,能者上门为婿,或娶妻分家立户。人们多请活佛、喇嘛赐名、取名,以某一菩萨如某一佛经为名之来源。有久远历史的人家,如玉科区的汪洛,系清雍正被封为安抚司经十代后裔,统治玉科区长达二百多年。祖籍原陕西鄠县的汉族(清嘉)年身经来道孚定居,娶藏女、袭藏习,后辈们成为有汉性的藏族,迄今已繁衍六代,100余人,民国时期曾是道孚有名的富商。
丧葬
(一)天葬,今灵雀寺西北面的山坡原为天葬之地,将尸体运至此处,请多位喇嘛念经,吹法螺,燃烧糌粑、茶叶、粮食等祭草,群雕老鹰旋集,由专业天葬师将尸体划成块片,让雕啄食。再将骨头捣碎,掺和糌粑、酥油,啄食尽,葬仪即告完成。倘有雕食不尽者,则言死者生前心术险恶、积恶深重,而改行土葬。
(二)水葬。将尸体捆运于鲜水河畔,请喇嘛念经后,投尸于河,让其飘流,有时石块让其沉底。近年有将尸体全装入木匣内投河的。
(三)火葬。先用泥土作塔,内安一大锅,上驾柴禾,尸体放其上,并放茶叶、酥油、五谷、酒、燃火焚之,倾酥油或清油的助燃,其骨灰尽在锅中,亦有选在僻静处砌矮墙三面,置尸体于柴上火化,3日后置骨灰于匣或瓦罐中。火葬多用于喇嘛,其骨灰作成“擦擦”,俗人则将肌灰抛洒于湖泊中,亦有送经拉萨某神人。注:擦擦即塑贮存佛塔内。
(四)土葬。选附近山区或平的之地挖一方形坑,若有片石则镶嵌于坑沿,将尸体屈肢放坑内,上盖片石再覆土;如活佛须土葬,做一长木箱,将尸体盘膝置于箱中,挖一方形窖洞将箱放入洞内,密封洞门,不砌坟包,3-5年后火化将骨灰做成“擦擦”。
(五)丧列祭祀。藏族人民死亡亲人有念经超度之习。
名食
牛羊肉泡馍是回族特有的传统风味美馔。它以选料严、烹制精、营养丰富,香醇味美而誉满中外。
牛羊肉泡馍的吃法很讲究,烹制泡馍前,食者自己将馍掰碎,碎如绳头,以便入味。掌勺师傅看馍走汤,逐碗烹制,武火急煮,两翻装碗即成。传统煮法有“干泡”“口汤”“水围城”。食时切忌搅动,讲究从一边“蚕食”,以保持鲜味。食后饮用“高汤”一碗,浓香溢口,回味不绝。
康巴藏族生活在一种特殊的地域里,高耸的雪山,湛蓝的天空,绿色的森林,如茵的草原,幽深的湖泊,湍急的江河等,无不赋予其美的启迪和无限的想象力,从而使康巴藏族服饰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服饰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暧、实用、一衣多用。
康区妇女喜欢围“帮典”。这是被看作藏族妇女象征的花条围裙,由红、黄、蓝、绿、白等十余种彩色布料组成。康巴藏族无论男女,都喜爱穿藏靴。藏靴有多种,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康巴藏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运用金银珠宝装饰,其饰品遍及头、发、颈、胸、腰、背、腕、指等处。康巴藏族十分讲究头饰,特别是妇女,其饰品大多集中在头上。
2021年5月,被评为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县 (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