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编辑
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是位于四川省南部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境内。是四川省第二个世界级地质公园,是中国大陆首个以城市名命名的世界级地质公园。四川自贡地质公园由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和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组成。公园北起荣县观山镇,南至荣县东佳镇,西达自贡市与乐山市界,东抵大安区三多寨镇,面积1630.46平方公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公园涵盖了三叠纪至白垩纪由海到陆变迁的沉积地层,以侏罗纪恐龙化石遗迹和三叠纪井矿盐遗址为特色,辅以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植物群落,并融合自贡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世界地质公园。
中文名: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保护区级别:世界级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贡市
区域面积:56.6公里
类型:自然地质保护系统
认证时间:2008年1月
推荐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8年6月25日,自贡地质公园在德国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57个成员之一。
2011年12月21日,中国第20家世界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在大安区大山铺镇恐龙博物馆前正式揭碑开园。
2017年5月5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扩园申请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1次会议通过,成为全国首批扩园申报成功的世界地质公园。
2023年7月18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与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缔结成姊妹公园。
2023年11月,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与四姑娘山地质公园缔结姊妹公园 。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自贡东与泸州市相接,南与宜宾地区为邻,西与乐山市相连,北与内江地区接壤。自贡地区交通发达,距成都市、重庆市各约200公里,距宜宾机场67公里。
森林生态环境良好。区内森林以马尾松林为主,部分区域有成片的次生针阔混交林。森林植物主要种类现有77科163属280种。其中,乔木48科129种,灌木23科79种,藤本21种,竹类9种,蕨类30种,草本12种。珍贵植物有桫椤、水杉、银杏、鹅掌楸、杜仲、厚朴、红豆树等。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石、页岩、天然气、盐卤等)丰富,但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原地矿部有关地质遗迹保护规定,与当地政府圈定了保护范围,禁令不准在保护区内征用土地和开采矿产资源因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其权属归文物管理部门管理。
景区
青龙山园区
青龙山
1915年,在荣县旭水河畔官道旁出土了自贡第一块恐龙化石,之后,在荣县城东1.5公里处的西瓜山又发现了多个恐龙化石点,并出土了第一具保存较完好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骨架以及部分其他脊椎动物化石。荣县复兴乡青龙山恐龙化石群地质年代与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大致相当,在已探测性发掘的60平方米范围内,化石层叠堆积,绵延不绝。这对于进一步弥补全球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较为缺乏,解决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研究中存在的有争议性问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荣县金花乡境内的桫椤植物群落生长有近2万株侏罗纪时代的古孑遗植物——桫椤(树蕨),它们曾是恐龙的主要食物,被称为“活化石”,为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对重现恐龙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价值。
青龙山附近的方丘湾、胖泥冲一带2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恐龙化石遗迹核心区,由于地层情况复杂,暂时未进行发掘,搁置原地保护,待技术条件允许后再进行发掘。青龙山周边发现的其他化石点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规划作为一级保护区。荣县城郊富北、富东等地已经发现的6、7个恐龙化石点合并作为一级保护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金花乡桫椤植物群落范围约10平方公里,规划作为二级保护区,规划建成以生态为主,辅以恐龙仿真园及部分休闲设施,集科普、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园区。
恐龙园区-恐龙博物馆
恐龙博物馆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建成开放于1987年,于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自贡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 9公里,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性恐龙博物馆,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以收藏、研究、展示中侏罗世恐龙及其它伴生脊椎动物为特色。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自贡恐龙博物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收藏中侏罗世恐龙最丰富的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国土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占地66000平方米,由主展馆、化石库房、配套设施、办公区等组成。博物馆建筑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由若干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功能有别的石砌体建筑构成,好似一块块大砂岩状体错落有致的散布在一片亚热带植物群之中。其中一座中空的椭圆球形石砌体,坐落在一片绿色环状草坪之中,远看像一个硕大的恐龙头,又好似一个巨大恐龙蛋,这就是大型石雕:"史前魂"。博物馆主馆建筑粗犷朴实,简练浑厚,气势雄伟,其造型呈岩窟状,远望如一堆黄色巨石,与周围中生代残存植物相映生辉,给人一种远古洪荒的印象。主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包括“恐龙世界厅”、“埋藏厅”、“中央大厅”、“珍品厅”、“恐龙时代的动植物厅”五个常设展厅和“恐龙再现厅”一个临时展厅,以展示极为丰富的侏罗纪恐龙化石、极其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现场,以及恐龙同时代动、植物化石,典型地质剖面为特色,以普及古生物知识、地球科学知识、环境演化知识为基本职能。是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博物馆,被誉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把博物馆”。同时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古生物研究基地,在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现有基本陈列“侏罗纪恐龙世界”,按照“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动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顺序展开,吸收现代陈列理念,采用场景式展示、拟人化组合,辅之以声、光、电及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展开了一幅蔚为壮观、神奇瑰丽史前画卷,再现了由恐龙及许多早已消失的物种构成的神秘多姿的侏罗纪时代。同时,还突出展示了博物馆的精华―化石埋藏现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充分体现了专业博物馆与遗址博物馆的双重特色。
盐业园区-盐业历史博物馆
盐业博物馆
馆现有藏品12553件,珍贵文物172 件。 藏品中既有世界唯一的一套中国古代钻修治井工具群,又有以“中国最古老股票”为代表的一大批盐业契约、档案,还有反映四川、云南、西藏、山西、河北、江苏、浙江等盐区的盐业文物。此外,还收藏有一批传世文物、艺术珍品,主要以仇英、张大千、丰子恺、赵熙等大师的作品为代表。盐业历史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陈列中国井盐历史文物为基本功能,是中国较早设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以清代建筑“西秦会馆”为馆址,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模型、照片和标本,从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等方面再现了井盐生产技术的沿革和发展,生动表现了以深井钻凿技术为中心的古代井盐生产工艺,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景点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
堂皇的大成殿高30余米,殿中供奉着全国独有的孔子石刻像,具有唐代“吴带当风”的特色。崇圣祠屋顶塔式宝鼎中裸体男童陶像,绝无仅有,世界之谜。文庙的装饰丰富多彩,大约有龙300多条。2001年富顺文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市古镇
仙市古镇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为世界第一大弥勒摩崖石刻造像、世界第二大石刻佛。荣县大佛气势雄伟,比例匀称,形态端庄,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我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民间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的赞誉。
彩灯博物馆
中国彩灯博物馆坐落于自贡市彩灯公园内,始建于1990年6月,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75平方米,建筑以彩灯文化为主题,造型以正方几何形体重叠组合,悬挑宫灯形角窗和镶嵌面的圆形、棱形灯窗,构成了一组大型宫灯形建筑。
彩灯博物馆
中国彩灯博物馆作为中国彩灯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专门机构,是迄今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彩灯文化专业博物馆,被国际旅游界专家誉为“最具东方文化神韵、极具开发潜能”的博物馆。
燊海井
燊海井
燊海井占地2000平方米,井位海拔341.4米,兼产天然气和黑卤。主要建筑包括碓房、大车房和灶房,主要生产设备碓架、井架(天车)和大车保存完好。燊海井采用自贡人发明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历时三年开凿而成,井深1001.42米,开创了现代钻探技术的先河。这充分体现了古代井盐劳动者的智慧和古代钻井技术的伟大成就。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一个由4个纲、11个目、15个科、20多个属种组成的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群落。这里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清理与发掘,在2800平方米范围内获得200多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个体的上万件化石标本,已从中鉴定出鱼类、两栖类、龟鳖类、鳄类、翼龙类、似哺乳爬行类等18个属21个种,其中有13个新属、20个新种。该产地恐龙化石数量丰富,种类众多,埋藏集中,保存完整,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东源井遗址
东源井遗址
东源井采用冲击式(顿钻)法凿成,虽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霜雪雨,但碓房、车房等地面设施和凿井用的井架、踩架、大车等都保存完好,真实地再现了清末盐场的生产场景,十分珍贵。
凉高山长山岭巨型硅化木
凉高山长山岭巨型硅化木硅化木埋藏在距今1.6亿年的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底部砂岩中,发现于1983年,分大小2株,大者长23.3米,最大直径1.3米,小者长13米,最大直径1.08米,分枝早,向上又多次分叉,为原始松柏类的南洋杉型木化石。其次生木质部位具有宽而清晰的年轮,早材宽,晚材窄,说明这里当时是有温差和干湿变化的亚热带或暖温带地区,一年中的气温变化较小,气温较高,雨量充足,寒冷或干燥的时间很短,十分适合植物的生长。
复兴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
复兴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全球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恐龙化石数量最多、属种最丰富、保存最好的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它的发现和发掘,不仅填补了恐龙演化史研究上中侏罗世的一段空白,而且为研究恐龙等爬行动物的分类、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和四川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等都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和依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因此,该化石群的发现被誉为“我国恐龙研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和“世界恐龙发掘研究史上近二十年来的最大收获”。此外,公园内发现的凉高山长山岭巨型硅化木,保存完好,与大山铺恐龙化石群时代相同。这对于研究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生活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恐龙的食性等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地层学价值
在公园内,从龙井经大安寨到凉高山发育一条十分典型的侏罗纪地质剖面,其中的生物化石特别丰富,是“自流井组”的建组原型剖面。“自流井组”地层剖面是最早以自贡地名命名的标准地层剖面,在国内外地学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此剖面对于研究侏罗纪时期地层的演化,与国内外同时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井盐,在两千年的井盐生产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贡共开凿盐卤和天然气井13000余口,所创造发明的凿井技术在中国和世界钻探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盐业遗址——燊海井是运用简易材料和高超的钻井技术凿成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外,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会馆寺庙、古塔牌坊、古镇老街、摩崖造像等也凝聚了自贡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011年12月21日上午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在新建成的世界地质公园广场正式揭碑开园。参加揭碑仪式的有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主任崔瑛、省政府副秘书长薛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等领导。
自贡恐龙博物馆文化服务标准化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014年3月28日,省质监局组织省内3位专家组成考核评估组,采用听汇报、查资料和现场考察的方式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省级服务标准化项目进行考核评估。经过现场考核评估,自贡恐龙博物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合格,顺利通过验收评估。
考核评估组肯定自贡恐龙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组织、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重视标准宣贯、树立品牌、提升效益等工作,并希望自贡恐龙博物馆进一步突出特色服务功能,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化信息建设,切实让标准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强化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彰显自贡恐龙博物馆国际化恐龙公园的地位和形象。
2023年5月,入选文旅部推出的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票务
自贡尖山自然风景区 10元/人
荣县大佛 50元/人
燊海井 17元/人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17元/人
自贡恐龙博物馆 39元/人。
交通
自贡市城区公交线路、自贡市火车线路等方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