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洞崖墓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个洞崖墓群七个洞崖墓群

七个洞崖墓群地,又被称为七洞沟东汉崖墓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七洞沟旅游景区,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东汉时期的古遗址。七个洞崖墓群其中较为集中的7座墓即“七个洞”,形制相似,均为长方形弧形顶墓。7座墓的方向都是南偏西90度,分上下四排,1号墓位置最低,距坡地现地面2.6米。6号墓和7号墓位置最高,距坡地现地面8.42米。墓内均空无遗物。原封门方式下详。七个洞崖墓群保存了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题记,可分为墓室石刻画像和墓外壁石刻画像。内容主要是神话传说、祥禽瑞兽、传统礼仪和乐舞百戏等。七个洞崖墓群对研究东汉时期经济、文化、风俗、丧葬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3月5日,七个洞崖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七个洞崖墓群

地理位置: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七洞沟旅游景区

所处时代:东汉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50-2-13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建七个洞崖墓群。

1981年,四川大学会同长宁县文化馆对七个洞崖墓群进行了调查。

遗址特点

编辑

七个洞崖墓群七个洞崖墓群

七个洞崖墓群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中较为集中的7座墓即“七个洞”,形制相似,均为长方形弧形顶墓。7座墓的方向都是南偏西90度,分上下四排,1号墓位置最低,距坡地现地面2.6米。6号墓和7号墓位置最高,距坡地现地面8.42米。墓内均空无遗物。原封门方式下详。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七个洞崖墓群保存了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题记,可分为墓室石刻画像和墓外壁石刻画像。内容主要是神话传说、祥禽瑞兽、传统礼仪和乐舞百戏等。

1号墓门框画像

1号墓门框画像1号墓门框画像

1号墓外层门框上部正中为一变形“胜”纹,其左为联钱纹,右为“山”形纹。中层门框上方为二龙交体图案。门框两侧分别为伏羲、女娲手擎日、月。

6号墓门框画像

6号墓门框画像6号墓门框画像

6号墓外门框上方为两个“嘉瓜”。中层门框上方为二鸟各衔一鱼,左右侧框分别为伏羲、女娲手擎日月。

7号墓门框画像

7号墓门框画像7号墓门框画像

7号墓外门框上方正中为一鸟啄鱼图,其左侧刻一“嘉瓜”,右侧为一小儿推一嘉瓜,左右两角各雕一踏弩引弦的蹶张。两侧框分别为伏羲、女娲手擎日、月。中层门框上方正中为变形“胜”纹,两侧各有一鱼衔“胜”。

研究价值

编辑
七个洞崖墓群丰富的石刻画像对研究东汉时期经济、文化、风俗、丧葬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七个洞崖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七个洞崖墓群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七洞沟旅游景区。

七个洞崖墓群(七洞沟旅游景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七个洞崖墓群地,路程约19.4千米,用时约2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