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响乐团 编辑
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清光绪五年)的上海公共乐队,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乐队”。乐团开创了中国乐团与国外乐团联手委约国际作曲家作品的先河,是中国大陆与世界级指挥家、独奏家、歌唱家合作最早、合作场次最多的交响乐团,是中国首个登上卡内基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并唯一受邀在纽约中央公园夏季音乐会上演出的交响乐团。乐团与谭盾合作演奏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更是中国音乐史上首次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两项大奖。
中文名:上海交响乐团
外文名: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成立时间:1879年
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1380号
荣誉:远东第一乐团
组成:弦乐,管乐,打击乐
作品:《朱践耳交响乐曲集》、《地图》
乐团历任指挥
1919年,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受工部局委任担纲新任指挥,并以欧洲城市乐队的高标准重组工部局乐队。他远赴欧洲招募意大利乐师,其中包括邀请米兰音乐学院高才生富华担任首席兼副指挥,自此,乐队中欧洲乐师比例越来越高。1923年,乐队音乐会中首次出现中国观众,当时乐队虽然主要是为租界外侨听众服务,但梅百器始终注意培养中国听众和音乐人才。他在与租界当局长达数年的交涉中不惜以辞职要挟,5年后,乐队夏季露天音乐会首次向中国观众开放。此后,中国观众人数占比一度达到24%。
1930年,梅百器在大光明电影院指挥乐队在中国首演黄自的《怀旧》,这是乐队曲目中首次出现中国乐曲。《怀旧》也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此后,经常有中国作品在工部局音乐会上演奏,甚至出现了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
1942年,日军接管工部局乐队,更名为“上海音乐协会爱乐乐团”,同年5月由富华接任指挥。在此特殊时期,音乐生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异常活跃。二战结束后,乐团被国民政府接管,更名为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乐团原来的欧洲音乐家尤其是犹太人和从前的白俄纷纷离去,这样也给中国音乐家的加盟创造了机会。
外滩公园演出
1984年底,陈燮阳接替黄贻钧担任乐团指挥。在陈燮阳的带领下,乐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开上交音乐季,首创音乐总监制、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并启动全球巡演,带领乐团登上了顶尖的世界舞台。2003年,陈燮阳带领上海交响乐团巡演美国11个城市,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功,次年更带领乐团登上了柏林爱乐大厅,成为这个世界级音乐厅迎来的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
2008年7月,上海交响乐团宣布成立理事会,是内地第一批成立理事会的乐团。2009年,余隆成为乐团通过全球招聘聘用的第一位音乐总监。同年4月,上海交响乐团面向全球发布演奏员招考计划,这是上交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招考活动。
受邀在纽约中央公园夏季音乐会上演出
音乐总监余隆
名誉总监:陈燮阳
驻团指挥:张洁敏
乐队队长:宋国强
乐队副队长:柴婕
乐队首席:李沛、Guillaume MOLKO
乐队副首席:张松洁
第一小提琴:杜艺、黄娜、李文婷、刘磊、潘沂、苏婷、王俊皓、王巍、熊宇、张亚楠、郑涛、陈静雅、于任超
第二小提琴:缪乐骏(首席)、陈家怡(副首席)、陈怡、黄鸿、黄漪璐、李霞、刘莎、时震宇、田俊俊、汪娜娜、王韵、徐青、杨蚕、尹跃丰、武奥列
中提琴:刘子正(首席)、巴桐(副首席)、施贞莉(副首席)、陈越、郭玮琦、郭秧、李响、刘珈妤、马轲、朴红、王冠、叶琳芳、俞海锋、张思远
上海交响乐团(图1)
低音提琴:朱顺华(首席)、Mikyung SOUNG(首席)、张明(副首席)、高宪、祁建栋、瞿旭东、沈云轩、王小睿、邬金荣、张凯旋
长笛:胡喆(首席)、龚霄云(兼短笛)、刘琳(兼短笛)、黄芳俞(兼短笛)
双簧管:张欣(首席)、满晶毅(副首席,兼英国管)、Jung-Jun Ham(兼英国管)
单簧管:陈坤(首席)、戴乐(兼小黑管和低音单簧管)、吴昱如(兼小黑管)、李聪(兼低音单簧管)
大管:成敏(首席)、胡彧(兼低音大管)、温路(兼低音大管)、陈瑞婕(兼低音大管)、赵思弘(兼低音大管)
圆号:郭忠宝(首席)、Peter SOLOMON(首席)、谢叶琳、施洁亮、钟卓宁、刘闯、吴哲维
小号:Sergey TYUTEYKIN(首席)、夏非(首席)、李笑男、王祯、高宇驰
大号:Alexandre Filippov
定音鼓:Enrico CALINI(首席)
名誉总监陈燮阳
竖琴:孙之阳(兼键盘乐器)、陈蕾(兼键盘乐器)
谱务:缪笛、邝维平、阮思思
乐务:李轩达、屠虹捷、吴巍
乐队资产管理:周星宇、周阳斌
(弦乐声部除声部首席和副首席外,其他人员按照姓氏拼音排列)
音乐季
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不仅是国际音乐大师进入中国、也是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走向世界的舞台。在柏林爱乐大厅、卡内基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全球顶级音乐殿堂里,上交更是代表中国为全球观众呈现极富东方文化底蕴的音乐演绎;同时,西方观众所熟知的许多当代音乐作品如约翰·科里亚的《甜美的早晨》、陈其钢的《蝶恋花》、谭盾的《地图》和《女书》都由上交介绍给东方观众。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是中国唯一成功实行预售票制度的音乐季演出,中国观众得以提前一年获得表演时间地点、曲目、音乐家等信息 。
夏季音乐节
上海夏季音乐节(Music in the Summer Air)是一个每年定期举办、以古典音乐为主题的大型跨界音乐节。
音乐节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担任联合总监。
音乐节采取以城市绿地为主会场的露天音乐的形式举行,每年七月举办,为期半个月。音乐节的曲目涵盖了古典音乐与电影、动画、民乐、乡村、爵士甚至流行乐等各个文化元素。
以往的数届音乐节中,小提琴家香特尔·朱丽叶、钢琴家李云迪、女高音曹秀美、宋祖英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内的全球顶级音乐家云集,BBC纪录片《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和皮克斯动画音乐也相继上演 。
新年音乐会
上海新年音乐会是上海交响乐团2009年成立理事会、跨入职业化运营后乐团第一个以城市规格面向观众的音乐演出。
首开了世界级指挥大师执棒国内乐团新年音乐会的先河。凡是登上上海新年音乐会舞台的,必是当今国际最负盛名的指挥家。历来被邀请挥响城市新年的指挥泰斗包括: 当代乐坛最受推崇的明星指挥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德派浪漫主义元老库尔特·马舒尔(Kurt Masur)、俄罗斯影响深远的“全才”音乐大师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美国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Alan Gilbert)。
除现场观摩外,上海新年音乐会还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和凤凰卫视全程向世界转播,与世界同庆新年 。
2022年12月31日晚,上海新年音乐会从现场演出改为线上陪伴,以经典视频放送的形式播出。
室内乐
室内乐是从1991年起每周末定期举办的上海交响乐团室内乐音乐会,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每周定期举办的室内乐音乐会。区别于大型管弦乐,室内乐多为一件或几件室内器乐而作,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观察音乐家富有感染力的演奏技巧,也能更为直观地体会不同乐器的组合效果,细腻地感受与生活主题密切相关的情感。
上海交响乐团室内乐音乐会已经成为乐团实现其古典音乐普及使命的重要平台,凭借团内外音乐家多样化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上交室内乐为更多观众打开了通往古典音乐世界的第一道门。乐团也通过室内乐发掘并培养了国内众多新生代演奏家,如秦川、黄蒙拉、王之炅、龚天鹏等 。
上海交响乐团也是首个登上卡内基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并唯一受邀在纽约中央公园夏季音乐会上演出的中国交响乐团。同时,上交还是迄今为止首演当代中国作品最多的交响乐团——从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黄自的《怀旧》、全球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陈钢、何占豪的《梁祝》、在国际上屡获殊荣的朱践耳十部交响曲,到当今乐坛最为活跃的华人作曲家谭盾的《地图》、《女书》,都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及推向世界,与谭盾合作演奏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更是中国音乐史上首次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两项大奖 。
歌剧领域
乐团从1949年以来,已举办6000多场音乐会。近十多年内,还举办了600多场室内乐音乐会。近几年乐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英国考文特花园歌剧院、德国多塞尔多夫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瑞士苏黎世歌剧院等合作演出了《阿依达》、《漂泊的荷兰人》、《唐·卡洛斯》、《浮士德》、《乡村骑士》、《茶花女》、《魔笛》等世界经典歌剧。
力推国作
上海交响乐团演出资料图(2)
乐团与当代著名作曲家谭盾合作,为影片《卧虎藏龙》演奏配乐,获得奥斯卡奖和格莱美大奖。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获得以上两大奖项的交响乐团。
重大演出
乐团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朝鲜“四月之春”艺术节等演出,并多次获奖;还承担了上海 APEC会议、申办世博会,亚洲经贸会议,为世界500强上海年会演出等。
乐团以广泛的知名度和精湛的艺术水平,不断应邀出境举办音乐会,陆续在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泰国、韩国、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数十次访问演出,其中包括 1990年10月14日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庆祝此音乐厅100周年的专场音乐会,2004年6月20日在柏林爱乐大厅举办的庆祝上交建团125周年专场音乐会和2003年9月在美国11个城市的巡演,2004年“中法文化年”欧洲巡演,2005年西班牙四个城市巡演,2007年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均反响热烈。特别是庆祝建团125周年在德国柏林爱乐大厅举行的专场音乐会,使上交成为首个登上柏林爱乐大厅的中国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最新演出咨询:
此番乐团拿出两部音乐巨人的伟大作品:肖邦辉煌的、仿佛天幕上自由飞翔的星斗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被萧伯纳誉为 “舞蹈性的交响曲”的贝多芬壮丽的第七交响曲。分别纪念两位伟大作曲家的210周年、240周年诞辰。
2019年9月27日,音乐总监余隆执棒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建团140周年庆典音乐会在上交音乐厅举行。
2019年10月25日,被称为“美国歌剧天后”的女高音歌唱家芮内·弗莱明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为乐迷带来精彩演出。
多方合作
11月14日,在世界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驻地,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理事会及管理方分别在上交-纽约爱乐共建“上海乐队学院”的合约书上签字,从而宣告了全球首个跨洲共建的乐队学院的诞生。
据悉,国内目前所开设的名义上的乐队学院,多由音乐学院内部所建,师资中少有真正乐团内富有表演经验的首席、资深演奏员加入,更无引进国外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作为外部师资的介入。国外目前所开设的乐队学院,则大都是在暑期中短期集训的“学生乐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上交自2010年开始与美方谈判,2011年8月签订初步意向书,直到合约的尘埃落定,最终使成立中国首个拥有国内外交响乐团首席和资深演奏员师资,实行两年制艺术专业硕士培养的乐队学院的事宜铁板钉钉。即将迎来建团134周年的上海交响乐团凭借自身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策划、沟通并联手上海音乐学院,促成了以“两团一院”(即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为核心的共建乐队学院项目的实现。
上交与纽约爱乐共建乐队学院的合约期为四年。“上海乐队学院”实行两年制的系统培养计划,将亮出美国最顶尖的交响乐团之一——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团”师资阵容,以乐队各声部首席及资深演奏员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与上交声部首席组成师资力量,使教学效果真正达到高层次和高水准。学员将分别在两个城市加入两团进行实习演出,以及参与国内外巡演。目前,格兰·迪克特洛夫、菲利普·梅耶斯等“纽爱首席团”成员已经第一时间参与到了考试委员会的筹备工作中,包括考试曲目的制定等。乐队学院拟于2013年3月至4月正式公布招生信息,2013年10月开始招生考试。乐队学院的建设,将为上海交响乐团的人才梯队建设起到主要作用,为乐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合约同时约定,2015年上海夏季音乐节起,上海交响乐团将邀请纽约爱乐乐团成为为期四年的驻节乐团。
上交理事会理事长翁铁慧表示:“‘上海乐队学院’将成为适应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演奏标准音乐家的摇篮,并为上海与纽约这两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范例。”纽约爱乐乐团团长兼执行总监马修·凡·贝森认为:“这次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与中国最优越的年轻音乐家合作的机会,创建了一个进行交响乐训练和促进思想交换的广阔平台。”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说:“这种职业交响乐团与专业音乐院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将推动中国乃至亚洲交响乐事业的长期发展,也必将为亚美两洲的古典音乐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合作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演出资料图(1)
上海交响乐团徽标
标志主形体基础为圆形,圆形代表完美饱满,和谐,声音的扩散。在圆形的基础形态上,使用了音符的反切 ,使圆形与标志主形体基础为圆形音符结合。这样的开放式圆形,寓意不封闭的,海纳百川的上海风格。
圆形上下相扣形成英文S,两个S组合加上最末的O,形成SSO,是对上一版上海交响乐团标志的敬礼及传承。整体标志是人的组合,就像乐队的组合,体现交响乐是由个体形成的整体。同时也体现整体的和谐统一。
最后,新标志有强烈的波浪感,让人联系到水,江。这正是上海这座太平洋西岸大都市的第一特征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