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灯 编辑
油灯yóu dēng,英文,oil lamp。以油为介质的灯具。 物质文明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考古学以人所创造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的佐证。在这一历史中,油灯是起源较早、延续和发展时间较长的生活用品之一。
中文名:油灯
所属年代:春秋时期
出处:《周礼》
作用:生活用品
油灯
油灯
宋代的京师“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上下映照”,继续着盛世的辉煌。由于陶瓷业的发达,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油灯。“书灯勿用铜盏,惟瓷质最省油”。而始于唐代的省油灯到宋代则广为流行,“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一半。”(陆游《陆放翁集》)。到明清之际时青花和粉彩油灯成为新的时髦,明代的“书灯”陪伴了无数的书生,“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此后油灯的发展下接外来的洋油灯,直至电灯的出现,一个有着几千年技术文明的历史在20世纪终结。
油灯
中国的灯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就功用而言,分实用灯(照明用)和礼仪灯(宗教仪式用);就形式而言,分座灯(台灯、壁灯和台壁两用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中国油灯和中国的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省油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在审美的领域,战国时期出现的人物形灯以及汉代出现的动物形灯,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灯具的设计中,使之增加了实用性之外的文化内涵,而尺度适宜、结构合理、造型生动、装饰富丽,无不包含了审美的意匠。明清之际的青花、粉彩,把绘画引入到装饰中,又切合了时代的风尚。和其它事物一样,油灯也有文野之分,有宫廷和民间之别。“短檠二尺便且光”,“长檠高张照珠翠”,反映了地位和阶级的不同,那么朴实与繁华也就自然成为它们在审美上的区别。这种相互对照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油灯的两大体系,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油灯,通常人们所关注的是那些墓葬出土或宫中传世的作品,因为它们造型考究、装饰繁富,一般都反映了主流社会的审美时尚。但是民间灯具一般比较朴实,造型又有出奇之处,表现了普通大众的审美爱好和功用要求。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为补充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