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春社 编辑
1937年,尚小云在北京筹办,1938年正式成立。共办两科,学生以荣、春、长、喜四字排名。第一科以荣、春二字,第二科以长、喜二字。该社的演出剧目,除大量的传统戏外,还排演过许多新编本戏,如《崔猛》《荒山怪侠》《九曲黄河阵》等。1948年底解散,开办整整10年。
中文名:荣春社
外文名:Rongchun Society
社团地址:北京
创办人:尚小云
成立时间:1938年
荣春社
荣春社聘请的各行当老师,以及荣春社培养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
老生行的老师是蔡荣贵、王风卿、李洪春、王少芳、宋遇春、张圣禄、王泽民、陈少武等。他们培养的演出重点弟子有徐荣奎、李甫春、张荣善、马荣祥、张荣胜、吴荣森、张荣兴;二科有吴喜玉、罗喜禄、时长英、雷喜东、马长礼等。
武生、红生、小生行的老师是沈富贵、尚和玉、丁永利、钱富川、李洪春、宋遇春。小生老师是程继先、韩金福。他们培养的重点弟子有尚长春、孙瑞春、王斌春、贾寿春、刘雪春、周仲春、耿玉春、李长瑞、王长山等 。 红生有李荣轩(李金声)、贾寿春等。小生有李荣安、黄荣俊、王嘉春、张荣智、马荣利等。
青衣、花旦、刀马武旦行的老师是尚小云、王少卿、李凌枫、胡长泰、闫岚秋(艺名九阵风)、朱圣富、闫世善、孙小华、于连泉。昆曲老师是侯瑞春(是当时昆曲名家韩世昌的老师)等。他们培养的弟子有孙荣惠、杨荣环、田荣芬、郭荣珍、陈荣兰、尚荣芳、崔荣英;二科有尚长林、李喜鸿、关喜莲、贯喜琴(贯勇)等。
净行铜锤、架子、武花脸的老师是孙盛文、宋富亭、唐长利、范宝亭、耿明义等。他们培养的弟子有尚长春、景荣庆、李荣威、王福春、罗荣贵、陈茂春、杨荣年、赵荣欣、蔡松春、贾寿春、赵喜文、孟喜平、于喜林等。
文、武丑行的老师是高富远、高富全(艺名七歳丑)、贾多才、孙小华、耿明义等。他们培养的弟子有时荣章,方荣慈,郭荣相,钮荣亮,汪荣汉,如木春,陶龙春等。
老旦的老师是罗文奎。 他培养的弟子有张荣林、梁荣甫、罗荣舫等。
腿功、把子功、毯子功、基功的老师是钱富川、陶玉政、夏德福、耿明义、赵盛禄等。
排大戏的老师是尚小云先生、蔡荣贵先生、李洪春先生、耿明义先生、宋遇春先生。
1940年始,又排演失传老戏百出,频频上演。尚小云亲演《梅玉配》为学生做示范,并把《乾坤福寿镜》《汉明妃》《御碑亭》等拿手戏亲授给杨荣环等弟子,实现了尚小云“冀诸生能在菊苑占一席地,传先辈遗型于万一”使之能"垂诸久远"的夙愿。
1942年,尚小云亲自编导了《一粒金丹》,该剧以老福寿班所演之《十粒金丹》为蓝本,排演中注重文场,唱做极其繁重,剧情以忠孝节义为经,奸盗邪淫为纬,所谓“七情俱备,八德兼全”,当时报刊评论称该剧表演忠臣、孝子、节士、义仆之忠义,淫妇恶奴之罪大恶极“观之令人发指,落泪,凄惋动人。”“颇有裨于世道人心”。此外,尚小云还亲自编导了《塞北英烈传》,这出戏是据明史佚闻改编,既香艳缠绵,又惊险紧张,且伴以胡人服装,沙漠布景,竹马驼羊,雪天围场,观者如亲临塞北一般。为使科班叫座力不减,尚小云还亲自率领学生登场,排演新剧《黎李娘》,是剧情节曲折,允文允武,除王凤卿、尚富霞为之配演外,徐荣奎、李荣威、萧盛萱、孙盛文、杨盛春等崭露头角的弟子均纷纷登场,称得上是红花绿叶,相得益彰,深受观众欢迎。
1943年尚小云亲自编导老戏《天河配》,他以“真唱”、“真念”、“真做”为主旨,且加入唐明皇、杨贵妃“乞巧”一折,以昆弋演唱,更为古色古香。并照古本老法,加以各种灯彩,并新增小型积木游戏,尤为一般学生所欢迎。剧中人物,均系双饰,每角两人,轮流搬演,既可使学生多得锻炼,相互竞争,又可使观众耳目一新。在公演广告上,尚小云于《天河配》戏名之前,冠以“古本老”三字,以示与当时舞台上彩头化了的“新新新”《天河配》不同,可见尚小云保存传统老戏使之流传久远的良苦用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