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邺城遗址 编辑
邺城遗址,其主体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邺城,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邺城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以此为北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定都于此,承光元年(577年)北齐亡,此城衰落。邺南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年)依邺北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邺城是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舞台,其历史定位高度契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主题。邺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首次体现“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是中外历史界关注点。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样本,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被中国古都学会认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誉为东亚都城建设的“祖庭”。邺城都城制度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历史学家陈寅恪、考古学家宿白对此均有高度评价。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入“十一五”期间中国10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
中文名:邺城遗址
地理位置:河北邯郸市临漳县
所处时代:曹魏-北齐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秦时期
临漳古时称邺,相传为黄帝后裔颛顼帝孙女女修的儿子大邺的封地。
公元前658年,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首筑邺城,并作为他称霸中原的战略之地营建,邺城逐渐兴起。战国时期,魏文侯定为陪都,一代廉吏西门豹、史起先后为邺令,革除陋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城很快成为繁荣富庶、易守难攻、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
秦汉时期
东汉末年,曹操居邺,兴霸业、筑铜雀三台,为曹魏建立奠定基业。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建邺北城,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同时,建安文学发祥地、中轴对称都城建设规划肇始之地。
204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占据邺城,开始按照王都规制大规模营建,并作为其统一北方、兼并群雄的根据地。曹操为增加城市功能,先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铜雀、金虎
2012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临漳县下辖村庄名)佛造像埋藏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1949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各类佛造像2895件。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时代跨越东魏、北齐至唐代初期,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造型都是罕见。北吴庄佛造像为首批修复完成的佛造像的代表文物,其中“龙树背龛”的佛造像精美绝伦,为中国北方佛教史上首次发现。
邺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规模宏大(长400米)、地理位置重要(邺城御道附近)的多院式佛教寺院,无疑具备了皇家寺院的气派。据说当时的统治者将国库收入的1/3用于建设佛寺。佛教造像埋藏坑是新中国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
2023年3月,经对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勘探与发掘,在6号基址与9号基址之间新确认了11号基址,并于11号基址出土两件大型兽面瓦件。其表面呈黑光,宽42厘米、高48厘米,规格较大,上端弯曲呈弧形,正面模制出高浮雕的兽面,显示出独特的时代特性和建筑级别。这是邺城遗址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且保存完好的大型兽面瓦件。 宫城区还出土大量高级别的建筑材料和宫廷器具,遗物数量众多、规格很高,极大丰富了对北朝晚期建筑、雕刻、陶瓷、金属制品等工艺技术的认知。
邺城遗址分布图
邺城遗址中“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之“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荐名单中,这是已知的邯郸市惟一一个入选的省级文化产业项目。
2012年10月22日邺城遗址产业园(邺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已经成功入选2012年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这是邯郸市惟一入选的文化产业项目。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2年12月16日,邺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临漳县在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支持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思路,对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全力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实施邺城核桃园北朝佛寺保护展示、邺城遗址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邺城博物馆,完成保护性征地等工作,打造集遗址保护、现代考古展示、考古科学研究、科普研学宣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考古景观,助推遗址可持续传承,让沉睡的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遗址沙盘
2012年8月16日开馆的河北邺城博物馆,首次展示了邺城遗址1:600沙盘。邺城遗址原貌首次以实物形式展露在世人面前。
沙盘是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邺城考古队近30年的考古勘探成果制作,展现了当时邺城内廓城的全貌以及部分外廓城,沙盘总面积约600平方米。
邺城博物馆遗址沙盘
邺城博物馆
河北省临漳县邺城博物馆是该县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2009年8月11日,邺城博物馆奠基兴建。2011年1月,博物馆主体建设完工。
邺城博物馆
邺城博物馆址选定在邺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外、邺北城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距离邺北城的北城墙基址约380米处。邺城博物馆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占地65亩,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此次博物馆共展出陶器、瓷器等各类珍贵文物300件(组)。
博物馆大门外的人面瓦当照壁墙为该馆的标志性建筑,上面的造型是仿造邺城遗址出土的前燕时期半人面瓦饰件以约1:50等比放大建成。博物馆主馆的外形是依据邺南城的正南门朱明门的意象而建,东西长65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为邺北城的千分之一,由城楼、城门和城墙共同组成。博物馆中间门洞是参考有关文献记载及邺城考古队在邺南城朱明门遗址发掘现场情况而仿制。
主馆主要包括6个展厅,展示了邺城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面貌,包括曹魏邺城、东魏北齐邺城等。其中第五展厅是该馆一大特色,是专门的佛造像展厅,名字为“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
2017年,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2022年12月29日,邺城遗址与赵王城遗址碑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共19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3年6月,入选“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发现”。
2024年1月,入选河北公布2023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