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祖 编辑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出自《汉书·高帝纪上》。
《汉书·高帝纪上》:“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颜师古注引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新唐书·高祖纪》:“贞观三年,太上皇(此指太上皇帝李渊)徙居大安宫。九年五月,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谥曰太武,庙号高祖。”
商高祖王亥
魏高祖曹丕(《资治通鉴》误作为世祖)
晋高祖司马懿
后赵高祖石勒
前燕高祖慕容廆
前秦高祖苻健
后秦高祖姚兴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
刘宋高祖刘裕
南梁高祖萧衍
北魏高祖元宏
北齐高祖高欢(原为太祖)
北周高祖宇文邕
隋高祖杨坚
唐高祖李渊
前蜀高祖王建
南吴高祖杨隆演
南汉高祖刘龑
后蜀高祖孟知祥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高祖刘知远
陈汉高祖陈友谅
晋高祖
晋高祖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宋高祖
宋高祖
刘裕南返后,加相国宋公九锡之命。安帝死,恭帝即位,征其入辅,封为宋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他在称帝前后,注意节俭,整顿东晋朝纲弛紊的局面,抑制豪强,杀奴客纵横的京口刁逵,把刁氏成万顷土地和大量家财分给贫民;以后又杀隐匿人口的余姚大族虞亮,以图限制兼并。废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赈百姓,禁止豪强封固山泽,继续依界土断,将定居在江南的北方侨人编户纳税服役,精简了侨州郡县。还减轻刑罚,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江南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为元嘉年间(424~453)“氓庶繁息,余粮栖亩”的状况奠定了基础。
梁高祖
梁高祖,即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汉族,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然而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86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陈高祖
陈高祖陈霸先
中国众多的皇帝,贤明君主不多,陈霸先却属于其中的一代英主。
隋高祖
隋高祖杨坚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618-626年) ,汉族,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唐朝开国皇帝。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为隋炀帝太原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趁军阀混战时叛乱起兵于太原,定鼎关中建唐,又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后来,其次子李世民一手导演了夺嫡的“玄武门之变”,被迫传位于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为“(大唐)高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