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 编辑

湖北省黄冈市辖县

黄梅县黄梅县

黄梅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东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接壤,西与本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北与蕲春县山水相依,襟鄂、皖、赣三省,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黄梅县辖12个镇、4个乡。 截至2023年末,黄梅县户籍人口956179人。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黄梅 。连华中与华东两大经济区,素有“鄂东门户”之称。因地处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黄梅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1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梅县

外文名:Huangmei County

别名:寻阳

行政区划代码:421127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北省黄冈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东南部

面积:1701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黄梅镇

电话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55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56179 人(2023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五祖寺、黄梅四祖寺、挪步园、袁夫稻田、岳家军抗金城、邢绣娘生态园、梅苑景区、黄梅县香樟园生态旅游区

火车站:黄梅站、黄梅东站

车牌代码:鄂J

地区生产总值:319.16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黄梅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

夏、商、西周,根据《贡》的说法,当时全国划分为九州,黄梅地属扬州。

黄梅县黄梅县

东周、春秋前期,属楚。

战国时分别属越和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今安徽六安),属西楚九江国。四年(前203年)七月,高祖封英布为淮南王,属汉淮南国。六年(201年),置郡领县当时,周围邻县(蕲春、柴桑、松滋)均于是年置,黄梅居其中,既不属其领辖,史册又未明载置县。

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置庐江国,以厉王长子阳周侯为庐江王,领县十二,寻阳为其一。县治约在今蔡山附近的古城村。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黄梅县归属扬州庐江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建安十四年(209年),吕蒙为寻阳令。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改鄂为武昌郡,领寻阳隶荆州。同年,孙权改武昌郡为江夏郡,黄初三年(222年),黄梅县属魏荆州蕲春郡。吴黄武四年(225年),属吴扬州蕲春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撤蕲春郡,划寻阳隶荆州武昌郡。太康二年(281年),还隶扬州庐江郡。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北境划归豫州西阳国之蕲春县,县治今蕲春县八里湖土门城。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鹤问寨之寻阳县,隶江州寻阳郡。

永兴元年(304年),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县。

东晋咸和初(326年),隶豫州西阳郡。太元三年(378年)为避宣太后郑春讳,改蕲春为蕲阳,隶豫州南新蔡郡,受江州督。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豫州之西阳等六郡置郢州,蕲阳随西阳郡隶郢州。泰始五年(469年),随西阳郡还隶豫州。

南齐永明四年(486年)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史册初著此地侨置苞信县。梁末(556年),改苞信县为新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寻阳、南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县,复置寻阳县。

隋开皇初年(581年),隋文帝撤州郡置总管府,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隶蕲州总管府。新江北汊道以南地域仍属江州新蔡县。开皇九年(589年),改府为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隶蕲州。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改蕲州为蕲春郡,领黄梅等五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武德八年(625年),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

五代十国,黄梅仍隶蕲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改取江北之地,属后周。

宋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隶淮南路蕲州蕲春郡。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二路,隶淮南西路,所隶州郡仍旧。嘉熙(1237—1240年)兵乱,县治侨于大江中洲(地属德化)。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蕲州置淮西宣抚司,黄梅隶之。元十四年(1277年)改总管府,元十八年(1281年)撤总管府复州,上置蕲黄州宣慰司,黄梅隶之。元二十三年(1286年),撤宣慰司,属蕲州隶湖广行省。皇庆元年(1312年),迁县治于今黄梅镇。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隶湖广行中书省蕲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黄州府蕲州。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隶河南布政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还隶湖广布政司,上隶州府均不变。

清初(1644年),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置湖北布政司,黄梅属黄州府隶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黄州府。直隶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改隶鄂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鄂东道为江汉道,隶之。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江汉道,直隶湖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隶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三行政督察区,黄梅隶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设中原区,6月,撤中原区设中南区,下置湖北省,黄梅县属黄冈地区隶之。

1950年6月5日,经黄冈专署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广济县。

1954年撤销中南区,黄梅隶属省地未变。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黄梅县辖12个镇、4个乡,分别是黄梅镇、孔垄镇、小池镇、下新镇、大河镇、停前镇、五祖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镇、分路镇、柳林乡、杉木乡、苦竹乡、刘佐乡。黄梅县人民政府驻黄梅镇广场路6号。

乡镇名称

村委会数

社区居委会数

村(居)委会名称

合计

469

43

/ 

黄梅镇

25

13

古塔、城乡、竹林咀、沙岭、城西、刘塘、东山、周岭、东禅、赤土坡、西河桥、茨林树、蔡树李塘、石老屋、刘大屋、陈圩、段圩、张湖、滨湖、苗竹林、苗咀、七星、停刀口、蒋花园、五里墩、观塘岭、大胜坡、魏、王岭、向窑、潘湖、章大屋、程白马、商河、许铺、盘龙山、郭林桥(不含张湖农场的欧圩、三角垸、沙河3个村级分场)

孔垄镇

34

4

万年台、西厢、站前大道、张河长湖、郭湖、邓湖、刘桥、吴河、梅列、卢列、段列、邓渡、余墩、方畈、安墩、蒋营、洪碾、严闸、孔东、汤大墩、梅坝、邢圩、邢港、公口、杨树林、王坝、蒋油榨、洪铺、五里闸、七里湖、马坊口、新安、张塘、付渡桥、殷塆、德化、周碾

小池镇

40

17

石团湖、新河、水产场、港岸上、沿江、清江、自由贸易区、虞菜园、普济宫、帅龙凼、中列、五里桥、河桥、新河桥、妙乐、水月庵、涂咀、军列、腊列、杨泗、桥下、长列、泥池、芦段、彭列、顾家、徐桥、素列、杨武、大堰、业庄、冯圈、三列、沙池、陈坝、万家、汪列、姚湖、北关、戴营、农科所、石花屋、杨塘、王世九、板桥畈、马列、朱楼、吕弄、李大墩、王埠、唐司月、刘畈、周廊、杨列、张东垸、廖圩、殷垄

下新镇

19

1

下新汪革、郭大屋、金星、马鞍、长岭、曹牌楼、罗岭、黄荆庵、石畈、老龙垸、张英楼、宋畈、郑垸、周咀、宛大屋、蜒螺地、李河、钱林、李圩

大河镇

48

1

街道、洪岭、陈九房、洪大屋、李埂、钱建楼、高墩、聂闸、花园山、万马、肖畈、戢畈、黄桥、雷咀、快岭、王福选、车路口、叶塘、李林、余苏、王枫树、王老屋、友恒、西河、王河、陈太山、吴祥、宋冲、下鸣水、吴箭楼、大庙、四渡河、团山、杨凼、徐铺、香炉山、栗子园、荷叶山、永安、义丰、赵畈、大河、大河桥、北港、徐墩、广文冲、天门、门山、袁山

停前镇

21

-

停前、三渠、金寨、海山、周塘、东冲、南冲、柴下、邓坳、胡寨、蔡桥、潘河、石仓、长冲、梅垅、江塝、蒋冲、刘壁、铁牛、界岭、童寨

五祖镇

20

3

一天门、白羊、张思永、刘岳、渡河桥、多云、花山、木桥、江河、卢府、洪楼、西冲、陈胜一、向桥、郝大屋、阻马岭、蔡田、天山、大坪、小坪、中山、向大院、土桥

濯港镇

42

-

张城、陶河、徐密、陈中畈、刘圩、白湖、夏圩、中湾、冯牛、徐郁、蒋咀、十里、张上屋、蔡垸、枫岭、洪垸、樊垸、张店、洪屠、胡牌、高桥、王世、浪口、栗林、吴元八、茶山、余显、胡六桥、五沙坡、杨柳湖、丁字街、桂坝、胡坝、李垅、芭茅、严畈、刘垸、程光、柳埂、吴咀、黄竹林、濯港

蔡山镇

51

1

蔡运、黄锡、竹林、刘记、曹坝、周上屋、张坝、李英、八号脚、庙垸、一号洲、张垸、下新墩、二号洲、上新墩、蔡山、黄泥塘、梅太六、梅勿二、陈墩、王三墩、聂福俊、刘湖、七里湖、东保、周应祥、舒家埠、王上屋、绩麻墩、梅济堤、费大墩、兰桥、田宝、张王桂、湖脚下、陈壕、王二房、白神墩、竹林窝、高士墩、胡家墩、许月堂、王墩寨、项家桥、梅学堂、许家垸、王太明、胡家桥、涂秀二、胡世柏、胡下屋、胡四房(周宣、知青场又叫稻场湖、水产场)

新开镇

33

1

新开口、外洲、渡口、下洲尾、白沙洲、蔡家渡、杨泗庙、边洲、西河头、王洲湖、袁李、泥堰头、团坡、上五房、郭王、黄哲府、扁担列、下港李、新列、宝兴、孙家列、陆家列、邹家列、皇府列、四房墩、柴子湖、张洲、单家洲、铁坝、单坝垸、邓垸、汪家庙、六家咀、农科所

独山镇

19

1

大坝、高岭、麻垄、何上屋、黎冲、尤詹、张福、凉岭、界子墩、花园、云湾、黎岭、周柴、严庄、枫岭、陈大屋、快活岭、骑龙、东观、柯思湖

分路镇

32

-

港西、圩坝、新坝、陶圩、沙列、聂弄、游家洲、戴坝、毛墩、戴垸、燕龙凼、濠湖桥、叉湖口、彭桥、何列、分路、张门、郭垸、镇南、五条路、余桥、裴刘杨、桂花庵、王会、聂墩、摘芦庵、霍桥、大兴、张垸、江垸、郭桥、香世庵

柳林乡

15

1

柳林、塔畈、古月石、陈湖咀、老铺、飞虎岭、南北山、北山、望江、徐东山、李牌楼、商子湾、杨山、沙子头、扯旗尖、朱山

苦竹乡

25

-

红苏、红花寨、中湾、乌珠尖、下垸、油铺、柳新屋、弹子岭、牛牧山、梅狮岭、小溪、苦竹口、吕世贵、柳塘、七里畈、杨谷志、郑友、张享堂、塔木桥、安山、养马岭、后山铺、石堰、徐碾、余塘岭

杉木乡

29

-

王寨、孙坝、安乐、朱穴、周铺、藕塘、邓旗杆、柴培塘、周染铺、文沟、于岭、蔡洼、柯岭、梅山、烟铺、柘林、项仁、桂畈、下河、鸭湖、杉木、蒋家咀、沙岭、程沙滩、雁鹅、湛畈、黄河、黄榜、程八房

刘佐乡

13

-

滨江、段窑、梅中垸、梅花屋、新农、梅祠堂、占圩、杨东垸、杨西垸、费垸、胡营、石流港、宏星

五祖(挪步园)风景区管委会

3

-

上鸣水、四祖寺、老祖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两桥相连,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千米,南北最大长度61千米。全县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

黄梅县

地形地貌

黄梅县域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和垄岗平原,南部为滨湖沿江平原,呈三级阶梯倾斜。最高点为黄梅、蕲春两县交界处大头坡,海拔1244.1米;最低点为刘佐乡东喇叭湖陆地,海拔9.2米。西北部山高岭峻,木茂林深,包括柳林、停前、五祖、苦竹、大河5个乡镇的大部分建制村,面积352.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0.7%;有大小山峰130余座,诸山发脉于蕲春县,依珑坪、古角、小溪、考田4河,分为5支山系,依山拦河筑坝建有城坪、古角、考田、程晃岭4座水库。中部丘陵北接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300米,田畴与垄岗相间,稻菽林果同馨,包括停前、独山、下新、杉木、苦竹、大河、濯港、黄梅镇等乡镇的大部分建制村及五祖镇部分建制村,面积497.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9.3%。中南部为平原,北接丘陵垄岗平原,南抵长江,海拔高度一般在9.2~18米,因长期山洪挟带泥沙和长江冲积物沉积,逐渐形成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积平原,包括龙感湖管理区、孔垄、蔡山、新开、分路、小池、刘佐等乡镇,以及濯港镇、下新镇部分建制村,面积696.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1%。县境中南部东有龙感湖,西有太白湖,南为长江,湖泊和长江等水城面积153.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

气候

黄梅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无霜期达258天,年均温度为16.8℃左右。2021年,年均气温为18.1℃,较历史同期偏高:年降水量为1262.6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1成:年日照总时数为1835.8小时,较历史平均数少19.5小时:年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6.9℃,年内极端最低气温为-7.1℃。8月10日17:00至8月16日08:00,全县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雨量柳林乡达382毫米、停前镇达237毫米,15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达10个乡镇,导致部分乡镇受灾,给部分群众生活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水文

黄梅县属长江流域华阳河水系。城内地表水由江、河、港、湖泊、库、渠、塘、堰、潭、函等组成,水域总面积514平方千米,占县域国土面积31.09%,居黄冈市各县市区之首。有大小河港34条,总长380.1千米,包括长江、古角河、龙坪河、小溪河、考田河、县河以及梅济港、王大圩港、八一港、东港、西港等平原湖区排灌港道。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黄梅县有湖泊29座,主要湖泊有:龙感湖,正常年黄梅部分湖面约71.48平方千米:太白湖,正常年黄梅部分湖面面积13.44平方千米:大源湖,湖面11.35平方千米:小源湖,湖面1.85平方千米。大、中、小型水库共24座,总库容合计2.6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境坪水库),承雨面积86平方千米、库容1.33亿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古角水库承雨面积73平方千米、库容5612万立方米,永安水库承雨面积64.5平方千米、库容640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县耕地保有量106.54万亩,基本农田79.2万亩,山林51万亩,水面3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湖北水产重点县,被誉为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

矿产资源

黄梅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资源有20多种,总储量4.5亿吨,其中铁矿储量5300万吨,磷矿储量1208万吨,石膏储量5.873亿吨。瓷土1800万吨、建筑灰岩18554千立方米石、建筑用页岩3348万吨、花岗岩5350千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梅县常住人口787783人 。

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总户数309114户,年末户籍人口960532人,其中男性511993人,女性448539人。全年出生人口4749人,人口出生率6.2‰,死亡人口7170人,人口死亡率9.4‰,人口自然增长率-3.2‰。

截至2023年末,黄梅县总户数306225户,年末户籍人口956179人,其中男性491408人,女性445771人。全年出生人口4099人,人口出生率5.3‰,死亡人口6678人,人口死亡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3.6‰。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县长

马梁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欧阳水平

县政协主席

龚家雄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黄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7.29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6.05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6.8亿元,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7%、1.2%、7.6%、2.4%、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25.5:30.8:43.7调整为2022年25.8:32.0:4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268元。

2023年,黄梅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1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5.7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2.55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0.8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17.8%、9.3%、14.1%、1.4%、6.5%。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25.8:32.0:42.2调整为2023年26.9:29.0:4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698元。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49.97%。

2023年,黄梅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6.6%,比上年同期减少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7%,占总投资比重46.6%,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6%,占工业投资比重20.9%,比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4.7%,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下降4.1%。

2023年,黄梅县完成全口径财政总收入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29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93亿元,可比增长29.2%。全口径税收收入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地方税收收入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5.7%。非税收入5.12亿元,比上年增长8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第一产业

2023年,黄梅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2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2.53亿元,林业产值5.44亿元,牧业产值28.05亿元,渔业产值44.94亿元,农林牧渔业辅助性活动产值10.29亿元。

2023年,黄梅县粮食种植面积91.47万亩,较上年增加0.68万亩,同比增长0.7%;棉花种植面积5.99万亩,较上年减少0.46万亩,同比下降7.2%;油料种植面积48.94万亩,较上年增加1.52万亩,同比增长3.2%。粮食产量43.41万吨,比上年增加0.72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夏粮产量4.15万吨,同比增长68.1%;秋粮产量3.93万吨,同比下降2.4%;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36.95万吨,同比下降2.7%;小麦产量2.41万吨,增长5.4%。棉花产量0.33万吨,下降7.0%。油料产量7.56万吨,下降0.1%。

2023年,黄梅县肉类总产量62286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45020吨,增长1.1%;牛肉产量3636吨,增长6.6%;羊肉产量311吨,增长4.4%;禽肉产量13320吨,下降3.7%。年末生猪存栏35.73万头,增长0.6%;生猪出栏53.22万头,增长2.2%。禽蛋产量3.14万吨,增长2.3%。全年水产品产量11.09万吨,比上年增长4.6%。

2023年,黄梅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2户,推进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成功申报2家省级龙头企业。整合财政资金20万元,建设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治村。

第二产业

2023年,黄梅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7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轻工业产值97.20亿元,同比增长0.3%;重工业产值108.59亿元,同比增长14.8%;分行业看,纺织业产值32.31亿元,同比下降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42.11亿元,同比下降16%,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42.55亿元,同比增长2.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9.15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他产值69.68亿元,同比增长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务收入190.05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利润总额7.56亿元,同比下降0.1%。

2023年,黄梅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1家,比上年净增1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3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3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8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黄梅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7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9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1.7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3.46亿元,比上年增长8.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4.29亿元,比上年增长9.8%。

2023年,黄梅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外贸出口总额2.3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7%。实际利用外资3万美元。

截至2023年末,黄梅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27.25亿元,比年初增加69.55亿元,增长12.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8.03亿元,比年初增加62.10亿元,增长21.7%。

2023年,黄梅县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76亿元,同比增加1.24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财产险保费总收入3.31亿元,同比增加0.76亿元,同比增长30.0%;人身险保费总收入4.45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同比增长12.1%。2023全年保险机构各项赔付支出3.10亿元,同比增加0.32亿元,同比增长11.4%。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黄梅县共有幼儿园143所,在园幼儿数24395人;小学165所,在校学生63815人,专任教师3716人;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54099人,专任教师4284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8731人,专任教师417人。

科学技术

2023年,黄梅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71亿元,占GDP比重12.1%。当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0家。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项。

文化事业

2023年,黄梅县已建成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分馆1个、图书馆分馆19个,新建和改扩建全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个,县文化馆成功通过评估定级成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年送戏进中小学演出50场、举办讲座30场、开展艺术辅导60场次。戏剧院送戏下乡80场,开通抖音直播平台,直播120场,文化馆(站)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150多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家,广播覆盖率99.65%,电视覆盖率99.57%。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个,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全县建有标准农家书屋488个。

医疗卫生

2023年,黄梅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1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233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785人,其中执业医师2526人,注册护士2741人。全县创建25个县级健康村(社区)、100户县级健康家庭。16家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先进单位。

交通运输

编辑

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在黄梅县境内交汇,并设三、四级站6个,通车里程73千米。

沪蓉、京福两条高等级公路穿黄梅县境内而过,全长64.6千米,105国道,蕲孔、黄标省道分东西和南北形成网络,黄上、黄塔、城下、独潘、新蔡、滨汪等县乡公路依托国省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黄梅县南部的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于2000年3月开通了跨省城市公交路线17路公交,17路跨省公交线路全长24公里,其中在九江市14公里、桥上6公里、小池镇4公里。17路公交分设南线和北线,整体线路呈“Y”形。其中,北线从九江花果园停车场始发,南线则从九江市火车站始发,过九江长江大桥后的线路相同,均开往小池物流园。

黄黄高速铁路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境内,线路从武冈城际铁路黄冈东站引出,向东南经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接入安九高铁黄梅东站。正线全长126.8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黄冈东、浠水南、蕲春南、武穴北、黄梅东等5座车站,其中浠水南、蕲春南、武穴北为新建车站。黄黄高速铁路于2022年4月22日开通运营。

截至2023年末,全县公路里程331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316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公路桥梁548座。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庐江国,领县十二,有寻阳。此为寻阳县名见于史册之始。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

北境,东晋太元三年(378年)改蕲春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486年)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故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唐武德八年(625年),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自此至2024年,县名未变。

非遗

截至2022年年底,黄梅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8项,代表性传承人202名。其中,国家级4项: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岳家拳,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6项: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岳家拳、文曲戏、双峰山庙会,代表性传承人7名;市级13项,代表性传承人27名:县级65项,代表性传承人166名。

戏剧

黄梅戏《女驸马》

黄梅戏的前身为采茶调,后称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建国后,黄梅戏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梅县现有黄梅戏专业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23个,村级业余剧团161个,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梅戏剧团曾数度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等作专场演出及多次晋京演出,并荣获领导、文化部的高度赞赏和鼓励。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能

岳家拳诞生于军中,为岳家军中一种拳术,由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定居黄梅时传授,专为士兵作战杀敌而创编,故以实战著称。岳家拳的每招每式都讲究实用,不追求花架与外形的刻意美观。流传下来的拳术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十套拳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且每一套动作都古朴自然,紧凑严密,节奏鲜明,简练易学。其中的任何一招一式,都可以为习练者在实战中具体应用。2014年7月,“岳家拳”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工艺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的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是流传于黄梅县一带的民间工艺。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称“大布”,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7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部经线和纬线交*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构图种类多样,尤其是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2006年,黄梅挑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民间文学

黄梅县黄梅县

黄梅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是中国禅文化的发源地,全国六座禅宗祖庭,黄梅县独占两座。驰名中外的千年古刹四祖寺、五祖寺分别坐落于境内西山和东山;禅宗六位祖师中,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都曾在黄梅县修行并传承衣钵。有关禅宗祖师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形成了“黄梅禅宗祖师传说”。2011年5月,黄梅禅宗祖师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风景名胜

编辑

四祖寺四祖寺

黄梅名胜古迹遍及全县,拥有各类文物点200多处,县中有省级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黄梅县拥有“禅宗祖庭”四祖寺、五祖寺,有中华长梅寿星——蔡山晋梅,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有汉代英布王城址,有南北朝诗人鲍照墓,有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墓、宋代乱石塔,有长江文明的图腾——卵石摆塑龙,有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有避暑山庄挪步园、大源湖风景区、柳林乡漂流旅游村等。

四祖寺风景区

位于大河镇双峰山麓,距黄梅县城约17.9千米,国家4A级风景区。四祖寺创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年),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朝佛、游览胜地,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景区景区由四祖寺院、双峰山自然景观和历代人文古迹组成,面积约8平方千米。唐代柳宗元、柳公权等众多文人墨客曾到此拜佛赏景。

五祖寺风景区

五祖寺大门 五祖寺大门

位于五祖镇东山,距黄梅县城约15.3千米,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祖寺前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创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1983年,被困务院列为重点开放寺院,年接待游客60万~80万人次。景区由五祖寺院、历代人文古迹、东山自然景观、游客中心、东山博览馆、东山问梅村、凤源里、客栈等组成。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众多历史名人到此游览,留有诗文。

挪步园风景区

挪步园风景区位于黄梅县城北27公里处的紫云山上,明末崇祯皇帝御赐给兵部书汪可受的风景宝地。挪步园风景区海拔1240米,景区方圆25公里。景区内拥有著名景点有巢云寺、修书洞、陆羽石、老祖寺、万家寨、登天柱、擎天松、听泉洞、火临洞、朝阳洞、法华洞、洗墨池、出木池、出米池、捉云台、白云洞、虎引洞、天灯塔、望郎石等20多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袁夫稻田

袁夫稻田 袁夫稻田

袁夫稻田,位于大河镇永安村。距黄梅县城约15千米,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原是一家生态农场,现集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科研、餐饮、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成为城里人向往的旅游和生活方式。2021年,袁夫稻田成为“黄冈十佳网红景点”“全国最具有文化气质的稻田体验平台”,被世界誉为“美丽乡村新范式”。2022年11月30日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岳家军抗金城

抗金城 抗金城

岳家军抗金城,位于“全国文明村”、“湖北省旅游名村”苦竹乡养马村,距黄梅县城约12千米。于2020年6月建设,建成岳家军抗金城、岳家军训马场、精忠纪念馆、岳家军军事八卦阵、岳家军练兵场、步步惊心等10个景点。

邢绣娘影视城

位于苦竹乡梅狮岭村,距黄梅县城约10.8干米。2009年11月为拍摄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新建占地面积12.2公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的影视城。2010年5月在此开拍25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2012年10月在央视播出。

邢绣娘生态园

邢绣娘生态园 邢绣娘生态园

邢绣娘生态园,位于杉木乡、停前镇范围,距黄梅县城约12.5千米。以农旅、文旅、商旅、体旅、康旅融合为特色,已成为鄂赣皖三省集观光游览、田园度假、休闲运动、康体养生、休闲运动、生态农林、绿色人居于一体的生态小镇综合体。

梅苑景区

梅苑景区,位于蔡山镇蔡山脚下,距黄梅县城约31.7千米。现有66.67公顷梅苑,引进各梅花品种186种,栽植梅树56万株,建有梅花园、樱花园、玫瑰园、紫薇园、月季长廊园、荷花园、樟树园、朴树园、冬枣园、杨梅园、油桃园、樱桃园、葡萄园、山楂园、橘子园等19园,成为富有独特艺术景观的“中国梅都”。

玫瑰谷漂流园

位于柳林乡老铺村,距黄梅县城约33.2千米。2012年由湖北瑞坤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建设,2014年7月开园。园区建有漂流区、玫瑰园、水上乐园、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其中,漂流区河道总长6.1千米,最长滑道1904.7米,最大垂直落差215米,均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堪称“天下第一漂”。

东山问梅村

东山小镇·问梅村客栈 东山小镇·问梅村客栈

位于五祖镇,距黄梅县城约12.6千米。2021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运营。是五祖景区的核心项目,占地面积140公顷。采用“文旅融合”方式,打造文旅商街、大型光影秀、东山博览馆、稻田乐园及风源里社区等特色文旅项目,是集参观游姬、眼非選照乐叉儲缘粉、新子麻哗、润兰源和休商务金限茶产体的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

太白小镇

太白小镇 太白小镇

集“旅游、度假、民俗、民宿、休闲娱乐、亲子养老养生、生态农业、科普教育、青少年研学游”等文农旅功能于一体,位于有着“鄂东粮仓”美誉的黄梅县濯港镇栗林村,毗邻105国道、G50沪渝高速公路,通达十分便捷。

香樟园旅游区

黄梅县香樟园生态旅游区 黄梅县香樟园生态旅游区

黄梅县香樟园生态旅游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黄梅县苦竹乡牛牧村。景区依托古树名木等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土文化,打造以“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香樟园生态旅游区,由景区带动村子、村民共同致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景区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围绕游客综合集散中心、时光小火车观光环线和田园牧歌·自然探索体验区、童年记忆·乡野休闲娱乐区、元气森林·运动养生度假区“一心一环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打造沉浸式田园综合体和沉浸式童年时光乐园。

特产美食

编辑

地标产品

糯米堆花酒:源于宋代,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该酒采用纯糯米,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2015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梅青虾:系指产于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源感湖及源感湖周边地区的青虾,黄梅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黄梅鱼面:明朝时作为贡品敬奉朝廷,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主要产自下新、独山、黄梅镇等10个乡镇,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的绿色营养食品。在第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奖。2014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梅禅茶:有2000余年历史。2012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梅荷叶茶:荷叶产自龙感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凉血、降脂、生津、润肠等作用。先后在第六、七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2014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特色美食

豆粑 豆粑

黄梅豆粑:是用大米加黄豆,绿豆,荞麦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烫豆粑的制作程序是先把原材料米用清水浸泡十个小时后磨成浆糊状,然后搅匀放在大锅上烫成面盘大的薄饼,再切细成丝,最后晒干。由于原材料中多豆类,而且在锅中烫成了饼,所以叫豆粑。豆粑食用方便,可以炒,蒸,焖,煮。

糖粑:精选小麦和糯米,小麦进行催芽,糯米则要煮熟,再一起混合均匀搅动,用文火加热,让麦芽与糯米饭发酵,形成液体。铲起用纱布亦可用其稀布加以沥干,把沥下来的液体复入大锅中熬,形成糖稀。糯米花是制作糖粑的关键食材之一,糯米冼净后蒸熟、晾干、暴晒七天左右,放入锅中炒。把糯米花倒入锅中和糖稀捏揉在一起,然后用铲子铲到盘里,反复踩至结实,最后切成糖粑。

萝卜各乃 萝卜各乃

萝卜各乃:萝卜洗好后,切萝卜,晒一天后,洗净晾干,拌辣椒酱,放到玻璃瓶里密封一天,就是很好的下饭小菜,这就是萝卜各乃。

苕果儿 苕果儿

苕果儿:黄梅做的苕果儿有两种,一种是用细沙烘炒的,还有一种是油炸的,做法不一样,味道也自然不同。细沙烘炒的苕果儿,是把红苕用刀切成长条状晒干后与干净的细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而油炸的苕果儿,更是香甜。是把苕去皮,蒸煮熟成糊,加入芝麻,白糖,均匀铺开晾晒,晒干后用切成大小片状。

麻鼓 麻鼓

麻鼓:在黄梅孔垄一带,月饼又叫麻鼓,类似于成都的麻饼,不过这饼有馅。因外观为圆形,两个拳头般大小,外皮是白芝麻或者黑芝麻拌着面粉烤制而成,一般为棕色,皮较薄,内馅主要材料为冰糖、猪油,馅芯内含果料较多,切开后可看到瓜仁、桂花及各种果料。麻鼓通常用白纸包,白纸上都是浸湿的食油,上面掖一小片四四方方的红纸,再将牛皮纸绳打个“十”字一系。过节前,大人们领着孩子去送节,麻鼓是必不可少的礼品。

著名人物

编辑
黄梅籍著名人物

时期

姓名

生辰

籍贯

简介

古代

弘忍

602-675

黄梅县濯港镇

俗姓周,蕲州黄梅人。中国佛教禅宗第五代祖师。

瞿九思

1545-1617

黄梅县濯港镇

字睿夫,号慕川。明代理学家、文学家。

汪可受

1559-1620

黄梅县独山镇汪家塥(今属下新镇)

字以虚,号静峰,出身黄梅书香之家,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及第。历任员外郎、郎中、吉安知府、大同巡抚、兵部侍郎、蓟辽总督等职。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病逝,赠兵部尚书。

邢绣娘

1749-1818

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

黄梅戏鼻祖、黄梅戏宗师,曾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一代名伶邢绣娘,千古佳茗绿荷香 ”的御赐墨宝。

帅承瀛

1767-1841

黄梅

字士登,号仙舟,嘉庆丙辰年(公元1796年)中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任浙江巡抚。被道光皇帝誉为“一代廉臣”。

蒋镛

1768-?

黄梅县小南门

清代进士,官至厦门同知。著有《澎湖续编》。

汤霖

1850-1914

黄梅县孔垄镇

光绪十六年中进士,做过几任知县,后多任甘肃乡试同考官,与陈增佑等合办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为汤用彤的父亲,汤一介的祖父

近现代

汤用彤

1893-1964

黄梅县孔垄镇

字锡予,湖北黄梅人,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副校长。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1956年任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梅远

1897-1980

黄梅县

字一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理事。主要论文有《中国白银外流与货币危机》、《国家统购统销政策与国家银行工作》等,曾撰写《货币学说史》。

吴致民

1900—1935

湖北省黄梅县

又名胡梓、吴铁汉、吴梓民。曾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巡视员,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兼中共鄂东南党委书记。1935年2月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废名

1901-1967

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

原名冯文炳、字蕴仲。现代诗人,小说家,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

梅龚彬

1901-1975

黄梅县黄梅镇

原名电龙,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

石炳乾

1902-1928.3.19

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

字奎生,名显徇。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组织科长,中共京汉路区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3月19日被杀害于汉口。

李子芬

1902-1935

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

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袖。1930年接替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5年在狱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折磨致死。

张伯箴

1902-?

黄梅县

原名绵勋,经济学家。主持《辞海》世界经济辞目编写。

宛希俨

1903.2.10—1928.4.4

黄梅县下新镇宛大村

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京党支部书记,中共武汉地委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共赣南特委书记。1928年在赣州壮烈就义。

翟凤阳

1903-

黄梅县大河镇

曾任联合国著名的外交家、巴勒斯坦问题专家

梅汝璈

1904-1973

黄梅县孔垄镇梅列村

著名的法学家

宛希先

1906-1930

黄梅县下新镇宛大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创建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帅荣

1908-1997

黄梅县独山镇高岭村帅大屋

开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洪超

1909-1934

黄梅县下新镇下新社区

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

胡子建

1909-1974

黄梅县段塘胡家墩

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8年抗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曾任军后勤部政委。受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胡少卿

1910-1995

黄梅县苦竹乡小溪山村大古岭胡家上湾

曾任师政治委员、国营五一四厂党委书记、国营西北光学仪器厂党委书记。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李舒难

1910.11-1996

黄梅县独山镇独山街

原名李树兰,曾任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厅级。

周学义

1912-1964

黄梅县停前周家村

开国将军,1953年3月任十三军参谋长。1954年7月任副军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7年秋调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桂林栖

1913-1971

黄梅县桂畈

原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常务书记。

赵正洪

1913-1991

黄梅县大河镇荷叶山墩

开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八一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毛雍如

1913-1991

黄梅县下新镇

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广东省德高望重的五位哲学社会科学家之一。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理论研究室主任。

石联星

1914-1984

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

中国共产党瑞金和延安时期教育和红色戏剧的开拓者,中国著名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她曾被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主演的电影《赵一曼》获得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女演员。

胡大荣

1914-2005

黄梅县蔡山镇胡四房村

开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勋章。系政协全国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赵辛初

1915-1991

黄梅县五祖镇洪楼村

原名帅启泰,为帅承瀛六世孙。原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原粮食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邢慕寰

1915-1999

黄梅县孔垄镇

台湾经济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主任、研究院院长。

当代

汤一介

1927-2014

黄梅县孔垄镇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大家汤用彤之子

梅向明

1928.11-

黄梅县

数学家,曾任民进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整体微分几何研究方面成绩显著,编写的《微分几何》、《高等几何》被国家教委推荐为高等学校教材。

胡公仆

1933.1-

黄梅县濯港镇濯港村

曾任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程运铁

1938.9-

黄梅县杉木乡八房村

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余能斌

1938.10.21-2023.1.4

黄梅县濯港镇余世显村

中国民法学奠基人、著名民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仪

1938.11-

黄梅县濯港镇吴元八村

曾任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有“中国铁娘子”之称。

徐鹏航

1940.11-

黄梅县大河镇

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兼党组书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吴炜煜

1945-

黄梅县孔垄镇湖岸村

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过国家建设部科技委建设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常务理事。

吴淦国

1946.4-

湖北黄梅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原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校长。

陈日进

1946.10-

黄梅县杉木乡

曾任海南省工业厅厅长、财政厅厅长、省政协常委。高级工程师。

黄明雨

1946.12-

黄梅县杉木乡黄河村

2003年12月任总参管理保障部副部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於可训

1947.1-

黄梅县濯港镇

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笔名于是、于果。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濯街

1950-

黄梅县濯港镇

现代著名神话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黄冈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桂建芳

1956.6-

黄梅县下新镇周咀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吴恒

1956.12-

黄梅县大河镇

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瞿金平

1957.6.4-

黄梅县濯港镇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强

1960.4-

黄梅县孔垄镇

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

余争平

1962-

黄梅县濯港镇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是全军新概念武器损伤防护学主要创始人,全军“十五”医学科技攻关两个重大项目和国家“863”两个重点项目的首席专家,世界卫生组织产业医学专家委员会唯一中国籍委员。2006年胡锦涛签署嘉奖令,授予一等功。

鄢良

1962.7-

黄梅县苦竹乡小溪村

药学家、企业家。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学博士。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主任。曾随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

何绍仁

1962.8-

黄梅县独山镇何上屋村

中共中央新闻局局长。

程博闻

1963.1

湖北黄梅

化学纤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23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刘胜

1963.3-

湖北黄梅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维国

1963.10-

湖北黄梅

现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洪再林

1964.7-

湖北黄梅

现任黄冈市政协主席。

梅文

1965-

黄梅县新开镇

海军中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政委。现任东部战区中将副政治委员兼东部战区海军政治委员

戴运龙

1965.9-

湖北黄梅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蒋亮平

1965.10-

湖北黄梅

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张新亮

1971.10-

湖北黄梅

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李光唐

?-

黄梅县孔垄镇

书法家。

沈重

?-

黄梅县孔垄镇

书法家。原丹东市委书记。

荣誉称号

编辑

2018年12月11日,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千年古县”专家认定评审会议鉴定,确认黄梅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19年2月2日,黄梅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6月30日,黄梅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2月,“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黄梅县(黄梅戏)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3年3月,入选“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下一篇 邢绣娘

上一篇 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