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曲体 编辑
联曲体就是将以上各种单曲体有选择地、巧妙地联缀起来进行歌唱。《田歌》 中的“薅草锣鼓”和《风俗歌》中的“打丧鼓”多属此类。在联曲体中,艺术性最高者当推流行于采花乡一带的山歌一“穿号子”。它以一个七言五句的主歌段(俗称“叶子”)同另一个五言四句的衬歌段(俗称“梗子”)交替穿唱,千姿百态,十分独特。
中文名:联曲体
别名:联曲体
提出者:《田歌》
适用领域:歌曲
联曲体
曲式指的是乐曲的结构,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常见曲式有:单牌体、联曲体、变奏曲、循环体和套曲体。
单牌体是由一个曲牌构成的乐曲形式。曲牌又称“牌子”,原为说唱、戏曲及器乐音乐中独立使用的曲式单位,每一曲牌均有一个特定的名称,俗称“牌名”,就说唱及戏曲音乐而言,牌名一般出自于歌词,可以从牌名看出原曲的内容(如《赛龙夺锦》)、来历(如《梁州序》)或音乐特点(如《急板令》),但大多数的曲牌名和音乐的内容无必然联系,只是一个标志(如《夜深沉》、 <下西风> ,故同名的曲牌,其曲调乃至词格往往大不相同,在器乐曲中,变化则更大。 曲牌是音乐陈述的基本段落,一般由一个乐段组构成,也有的可分成两个或三个相似或互相呼应的乐段。)
在板腔体音乐出现以前,联曲体是戏曲、说唱音乐及器乐曲的主要形式,它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1、套曲中的每个曲牌的宫调必须相通,调性统一和谐。
2、套曲中的曲牌排列有一定层次,一般是先为慢曲,次为中曲,急曲在后,引子和尾声为多为散板,依次递变,因而形成:散-慢-中-快-散的规律。在说唱、戏曲音乐中,往往以第一支曲牌及所属宫调命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